![威伯利-斯科特左輪手槍](/img/e/d19/ml2ZuM3XwQDOwYzM4UjNwEDOxITMwQjN3AjMwADMwAzMxAzL1YzL0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簡介
該槍經過多年的研製,在二戰中得到廣泛的運用,這和Lee Enfield 4型步槍的情況差不多。早在1904年,就發展了一種.455口徑的全自動手槍,但此槍的尺寸、后座力和易卡殼等原因使英軍沒有採用。此後,開始研製.45口徑的半自動手槍
該槍經過多年的研製,在二戰中得到廣泛的運用,這和李-恩菲爾德4型步槍的情況差不多。早在1904年,就發展了一種.455口徑的全自動手槍,但此槍的尺寸、后座力和易卡殼等原因使英軍沒有採用。此後,開始研製.45口徑的半自動手槍。
許多軍界人士和槍械設計者都認為.455威伯利VI型是有史以來最好的軍用左輪手槍,是六響槍的終結者。
![威伯利-斯科特左輪手槍](/img/2/883/nBnauM3XwgzMyMDNzMjNwEDOxITMwQjN3AjMwADMwAzMxAzLzY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這種六發.455威伯利手槍和它的前型只有一點變化,它有一個6英寸的槍管而前型是4英寸。VI型的握把變為有滾花的膠木襯板的矩形握把(早期韋伯利軍用槍大多都有一個鳥頭形握把),表面氧化處理。
這個槍雙動發射時扳機力大,但可以接受,並且也能單動發射。當槍不處於待發時它的“迴轉式”擊錘保證擊針離開彈底。裝彈(和擦拭)通過簡單的向前推轉輪座左後的支耳壓銷來完成,此時能被打開,握把低下來裝子彈。然後套筒座/槍管閉合,這支槍就可以準備射擊了。排除彈殼時槍再一次打開,一個星形退殼器自動清除轉輪中的彈殼。這是一種比擺出式轉輪更快、更先進的裝置,更適合使用快速裝填器。
0.455威伯利彈有效射程內威力足夠大,比20年代被換下來的.380/200彈優越得多。雖然VI型在1928年被官方換為外形更小的左輪“恩菲爾德”,但在整個二戰中它逐漸成為代替標準,所有有機會的人都非常渴望擁有它。
該槍1915年裝備英國軍隊。口徑11.18毫米,槍長285毫米,槍重1.077千克,轉輪容彈6發。
結構
![威伯利-斯科特左輪手槍](/img/2/e47/ml2ZuM3XzgDO1kzN3kTNwEDOxITMwQjN3AjMwADMwAzMxAzL5U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轉輪手槍是手工裝填彈藥,子彈打空之後就得退殼或重新裝填。有3種方法將轉輪推出框架,最常用的是轉輪擺出式,就是將轉輪甩向左側或右側,甩向左側的叫左輪手槍,甩向右側的叫右輪手槍,但是,從古至今,右輪手槍基本上沒有,所以,左轉手槍成了轉輪手槍的代名詞,甚至比轉輪手槍這個詞用得還響。
這個槍雙動發射時扳機力大,但可以接受,並且也能單動發射。當槍不處於待發時它的"迴轉式"擊錘保證擊針離開彈底。裝彈(和擦拭)通過簡單的向前推轉輪座左後的支耳壓銷來完成,此時能被打開,握把低下來裝子彈。然後套筒座/槍管閉合,這支槍就可以準備射擊了。排除彈殼時槍再一次打開,一個星形退殼器自動清除轉輪中的彈殼。這是一種比擺出式轉輪更快、更先進的裝置,更適合使用快速裝填器。
由於左輪手槍結構簡單,操作靈活,很快受到各國官兵的喜愛,19世紀中期以後,這種槍更是風靡全球,許多國家都在研製和生產這種手槍,許多軍官都以擁有一支左輪手槍而自豪。
工作方式:半自動
口徑:.45英寸(11.4mm)
彈夾:7發
祖輩
![威伯利-斯科特左輪手槍](/img/e/3b6/nBnauM3X2MzNygjN2EzNwEDOxITMwQjN3AjMwADMwAzMxAzLxc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早在16世紀,在歐洲就曾出現過火繩式左輪扳手槍,後來又出現了燧髮式轉輪手槍。但是柯爾特以前的左輪手槍一是需用手撥動轉輪,或是用手扳動擊錘帶動轉輪到位,然後才能扣壓扳機完成單動擊發;二是槍彈的擊發火得解決,所以它們套用不廣。而柯爾特發明的左輪手槍具有底火撞擊式槍機和螺鏇線膛槍管,使用錐形彈頭的殼彈,並且扣動一鎰扳機即可聯動完成轉輪待擊發兩步動作。這使左輪手槍頭一次真正具有了良好的實用價值,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使用。雖然們又對左輪手槍進行了一些改進,但它的基本結構和原理依然保持著柯爾特發明時的原樣。
由左輪手槍射速之低、裝彈較慢、容彈量較少,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它在軍隊中的地位被自動手槍所取代。但由於左輪手槍對瞎火彈的處理十分簡便,性能可靠,因此許多國家的警察和個人仍很喜愛使用它。1981年美國總統里根遇刺時,刺客欣克利使用的就是左輪手槍。
![威伯利-斯科特左輪手槍](/img/7/5da/nBnauM3XzYDN2gDMzcjNwEDOxITMwQjN3AjMwADMwAzMxAzL3Y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左輪手槍的發明者柯爾特,1814年6月19日出生於美國的一個普通家庭。少年時代他就愛玩弄槍械。16歲那年,他在旅遊途中,一時好奇地鑽進船艙去玩,對艙手操縱的舵轉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從舵轉的轉動原理聯想到如果研製出一種像轉輪一樣彈倉可以轉動的手槍,一次可以裝填多發子彈,不就可以解決手槍連續射擊的問題嗎?於是,在旅遊途中,他就苦思冥想,構思出左輪手槍的彈倉結構。
旅遊回來後,他於1831年著手研製他的轉輪手槍。1835年,他獲得了第一個擊髮式轉輪手槍的英國專利。1855年,柯爾特又在此基礎上發明了扣壓扳機自行聯動完成待機和擊發兩步動作的手槍,這樣如果一發子彈突然瞎火,再扣動扳機後,另一發子彈就會對準槍管待擊,非常有實戰價值。
左輪手槍問世後不斷完善,終於成為兩次大戰中的搶手武器。英國、美國都對左輪手槍大批訂貨。加拿大、巴西、中國軍隊也都使用了左輪手槍。
柯爾特被人尊稱為“左輪手槍之父”。
對手
![威伯利-斯科特左輪手槍](/img/b/7b3/nBnauM3X1IjN1czN0kzNwEDOxITMwQjN3AjMwADMwAzMxAzL5c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1905年特種警用左輪的推出改變了一切,該槍採用擺出式轉輪(最初出現在M1889式海軍左輪上)和一個新的可靠的閉鎖系統,擊錘不處於全待擊時不能擊發槍彈。這支槍非常象12年前推出的新式袖珍型手槍。
柯爾特警用特種手槍發射口徑相當小的.32和.38柯爾特彈——兩種槍彈停止作用都不太好。1908年柯爾特特種警用手槍推出了.38特種型。柯爾特警用特種手槍是一支可靠的武器,配用性能好的槍彈該槍會更好。柯爾特警用特種手槍一出現就被全國的警察部隊採用,另外還有一些特殊型號,如1927年的偵探特種左輪手槍。
![威伯利-斯科特左輪手槍](/img/7/27b/nBnauM3X0EjMzUzM5kzNwEDOxITMwQjN3AjMwADMwAzMxAzL5c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1915年推出的二型槍內部有一些變化,並且去掉了第三個閉鎖部件——轉輪鎖扣和笨重的槍管下突耳。在投產的前兩年,史密斯-韋森就為英國和加拿大製造了大約75000支這種新式手槍。預計美國會捲入戰爭,在史密斯-韋森總裁約瑟*韋森的領導下,工廠加速了用.45ACP彈的一個類似該手槍的試驗。
最後推出了新式的二型手動退殼槍,它改變了口徑,能裝固定在兩個半月形彈夾上的6發.45ACP彈。使它非常適合無底緣彈的裝彈和拋殼。在戰爭期間共製造了163476支M1917型史密斯-韋森手槍。這種槍在二戰期間重新服役並大量配發部隊。
大戰後,.45ACP彈手動拋殼槍特許為巴西製造。1926年三型槍開始為民用消費市場生產,又加入了笨重的槍管突耳。手動拋殼槍一直生產到1950年,這期間,只在二戰中有一段短時間的停產。
二戰時期的經典武器
二戰時期的經典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