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6年

1236年

1236年是丙申年(猴年);南宋端平三年;越南天應政平五年;日本嘉禎二年。

大事記

(圖)1236年窩闊台

慧日山東福禪寺,是1236年由當時的攝政九條道家發願要興建媲美奈良的東大寺興福寺的大迦藍,名稱之起源正取自東大寺興福寺中各取一字為其寺名,共歷時19年建造完成。

忽必烈接觸漢文化是由於他母親的堅持。在她丈夫死後,窩闊台很不情願地答應了唆魯禾帖尼別吉的請求,於1236年賜給她一塊封地,地點在真定(在中國北部,現河北省境內)。在同一年,即1236年,窩闊台也賜給忽必烈一塊有一萬戶人口的封地,地點在河北邢州。

專利萌芽於英國。123年,英王亨利三世曾頒發給波爾多的一市民製作各種色布15年的特權。

1236年,窩闊台規定了新稅法,民戶以成丁之數征丁稅,每丁年納栗一石,驅丁5升,新戶丁、驅丁各半之,老幼不納。

闊出(?-236年11月)窩闊台三子,於1236年3月率軍占領襄陽,不久即戰死。闊台死前,本來想在自己死後將汗位傳給兒子闊出,但是由於闊出於1236年就已經死亡,窩闊台只好遺命闊出之子失列門為嗣。

(圖)1236年1236年,元朝版圖

窩闊台汗八年(1236年),蒙廷在乙未歲清查登錄戶口的基礎上又實行“畫境之制”,調整和確定漢世侯的轄區疆界,從而導致了蒙元在北方漢地直接統治的局部啟動與政區建置的首次較大變化。

1236年,蒙古軍由窩闊台的次子闊端率領的一路軍,進軍四川,奪取了成都。

塘沽鹽場“二一”人大學所編《海鹽生產工藝學》稱,豐財場始建於1236年。

伏爾加保加利亞(Volga Bulgaria) (660年-1236年),伏爾加保加利亞王國於1236年滅亡。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是弗拉基米爾大公雅羅斯拉夫二世•弗謝沃洛多維奇的兒子。1236年,他被選為諾夫哥羅德公爵。

一代名臣鄒應龍,端平三年丙申(1236年),十五歲。奉詔出使交南。

1236年的春天,當時的東平路總管、行軍萬戶嚴實約趙天錫在泰安相見。趙天錫以元好問“宿尚游觀偕行”,問因此得以到泰安一游。 

1232 年經書被入侵士兵焚毀,於是又於1236年傾盡國力重新修訂。

端平三年(1236年),黃伯固調任江西安撫使,兼任江州知府並軍事參贊。

西班牙占領科爾多瓦後, 於1236年改為天主教大教堂, 象徵著伊斯蘭教的殿堂被封閉。

窩闊台注重漠北地區的建設。從1235年起,開始建設哈剌和林宮闕。1236年,建於哈剌和林的萬安宮落成。這是一座中國傳統式的宮殿,高基圓柱,每邊長一箭射程,殿上繪有圖畫。

端平三年(1236年),由於制置司增廣屯田以資軍食,“三海”部分為田;另一方面,官府受賂,聽憑豪民占奪諸海,“三海八櫃”工程廢馳,已基本失去防禦作用。1236年4月,著名學者、資政殿大學士魏了翁奉命實地考察後,上《奏措置江陵府三海八櫃》疏,認為“三海”淤積,湖變為田,請求修復三海八櫃,然而,此時元軍已突至江漢平原腹地,在元宋拉鋸戰中的幾年裡,“三海”工程因此擱置。

1236年,費迪南三世趕走了摩爾人,並且因加盟信奉基督教的卡斯蒂利亞王國,致使科爾多瓦陷入長期的統治之中。

在1236年,倫敦市舉行慶祝愛德華一世戰勝蘇格蘭的慶典。

1236年卡斯提爾國王聖斐迪南三世收復伊斯蘭,將大批穆斯林驅逐。

聖馬利諾於1236年制定共和國法規。

元太宗八年(1236年)推行絲料之法,“每戶出絲二斤,並隨路絲線、顏色輸於官;五戶出絲一斤,並隨路絲線、顏色輸於本位”。

元政府在太宗八年(公元1236年)根據耶律楚材的建議發放交鈔。

南宋稍安後,大力恢復並增修荊江段堤防,端平三年(1236年)孟珙曾在南北岸修堤防水。

理宗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避兵亂,縣城曾一度遷至什子山(今縣城東80里)。

1236年7月葡萄牙法國的戰爭結束,葡萄牙得到了法國大量的土地,葡萄牙十年戰爭結束。

出生

(圖)1236年1236年,文天祥出生

伯顏(1236年-1294年),中國元朝初年的軍事家和政治人物。伯顏出生於八憐部,父親曉古台,曾隨旭烈兀西征,伯顏即在伊兒汗國生長,信奉景教。至元初年,受旭烈兀派遣出使大都,並受到元世祖的賞識和信任,遂留仕於元朝,並娶了宰相安童之妹。1265年成為光祿大夫中書左丞相,1274年,元大舉伐南宋,統帥史天澤因病辭退,伯顏隨遂成為征宋總帥,進展順利,1276年宋軍投降,進入臨安,改臨安為兩浙大都督府。後伯顏又統帥大軍負責對窩闊台汗國海都汗的戰爭,元成宗時,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太傅錄軍國重事,死後追封為淮安王,謚忠武。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南宋末期吉州廣陵(今江西吉安縣縣)人,初名雲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後,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佑四年(1256年)中狀元後再改字宋瑞,後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文天祥以忠烈名傳後後世,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績被後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傑傑被稱為“宋末三傑”。

閻復(1236年-1312年),字子靖。元代文儒官宦。生於元代平陽和州,後遷至高唐州(山東省高唐縣)。時與東平府學員徐琰、李謙、孟祺,號“東平四傑”。著《靜軒集》五十卷。閻復奉元世祖,成宗,武宗三朝。歷任翰林應奉,翰林修撰,翰林直學士,翰林學士承旨等職。

李恆(1236年-1285年),字德卿,號長白。党項族,元朝人。李恆為西夏國宗室後裔,先祖姓於彌氏,唐朝末年賜姓李。其父李惟忠自幼為蒙古親王所撫養,官至達魯花赤。移相哥妃收為養子。李恆因告發李璮反叛,忽必烈嘉其功,授淄萊路奧魯總管。至元七年(1270年)為萬戶,改宣武將軍,從伐宋,破樊城、襄陽,功遷明威將軍、宣威將軍等。伯顏東下滅宋,他留鎮鄂州(今湖北武漢)。1277年,李恆親率大軍入援江西,文天祥兵敗,退往循州(舊治在今廣東龍川西)。李恆次年攻下廣州。至元十六年(1279年)初,李恆與張弘范會師,在厓山海戰大破宋軍,取得決定性勝利。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李恆從鎮南王脫歡攻安南,中毒箭死。朝廷贈銀青榮祿大夫、平章政事,謚武愍;再贈推忠靖遠功臣、太保、儀同三司,追封滕國公。
陸秀夫(1236年-1279年),字君實,楚州鹽城人,公元1276年陸秀夫以禮部侍郎銜奉命出使元軍,元軍請和,不就而返,時臨安已被攻陷,貢帝降元。

逝世

郭蝦蟆(1192年-1236年),一名郭斌,由於其兄郭祿大曾被賜姓“顏盞”,因此也被稱為顏盞蝦蟆,金末會州(今中國甘肅靖遠)人,將領。後來成為金國最後一座城池的守衛者,不屈而死。當地人感念郭蝦蟆盡忠,為他立祠祭奠,今日靖遠城隍廟故址即是該祠舊址,廟中城隍便是郭蝦蟆。郭死後,其事跡逐漸被當地人民神化,會州城遺址也因此被稱為“郭蝦蟆城”。

古雅哇·仁欽貢波(西元1191-1236年)仁欽貢波,又稱古雅哇,南宋藏傳佛學家,父親溫倫郭雅,母親覺思薩扎西措。其父故鄉是古隆區的槓樣雪隆巴,他的誕生地是在曉崗地方有三個城堡的中城堡下面,和達隆塘巴同出一族。仁欽貢波大師於第四繞迥之火猴年(一二三六年,宋端平三年)圓寂,卒年四十六歲。

米哈伊爾•弗謝沃洛多維奇:1224年-1236年,切爾尼戈夫王公

曹友聞,字允叔,宋同慶府栗亭(今甘肅徽縣)人,生年不詳,卒於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年)進士,始授綿竹尉,後改授天水軍教授。蒙古滅宋時,組織軍民英勇抗擊,血戰而死。

出生人物

6月6日——文天祥,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