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鎮遺址

龜茲鎮遺址

龜茲鎮遺址(Qiucistate)古代西域國名,在今新疆庫車縣一帶。

龜茲
Qiūcí
〖Qiucistate〗古代西域國名,在今新疆庫車縣一帶
西域古國名,中國唐代安西四鎮之一。又稱丘慈、邱茲、丘茲。古代居民屬印歐種。回鶻人到來後,人種和語言均逐漸回鶻化,龜茲國以庫車綠洲為中心,最盛時轄境相當於今新疆輪台、庫車、沙雅、拜城、阿克蘇 、新和6縣市。都延城,唐代稱伊邏盧城(今新疆庫車東郊皮朗古城)。西漢時隸屬於匈奴漢昭帝元鳳四年(前77),龜茲服從於漢。神爵二年(前60),漢廷在龜茲東烏壘城設西域都護王莽時重又隸屬於匈奴。東漢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漢使班超經營南道,北征匈奴,西域各國重與漢通。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龜茲降漢。漢以班超為都護,居龜茲它乾城。但因與中原交通被阻,西域都護撤回。終漢之世,龜茲叛服不常。魏晉時,龜茲遣使入貢。其後,先後順屬前涼、前秦、北涼。又向北魏遣使朝獻。5世紀中葉,龜茲一度為柔然部控制。5世紀末,曾隸屬於西方強國噠。此後,龜茲曾先後遣使於北魏北周南朝隋代時,龜茲臣屬於北方西突厥汗國。煬帝大業十一年(615),曾遣使入朝。唐初,龜茲與唐有交往,但仍附屬於突厥。貞觀十八年(644),唐軍攻焉耆,龜茲與焉耆連兵相拒。二十一年,唐兵進擊龜茲。翌年擒 其國王、權相,唐移安西都護府於龜茲。顯慶三年(658)唐將安西都護府遷至龜茲都城,下設龜茲、于闐、焉耆、疏勒四鎮,龜茲開始成為唐朝統治西域的中心。由於吐蕃勢力進入西域,唐被迫多次放棄龜茲等四鎮。直到武則天長壽元年(692),才恢復四鎮 ,此後約百年間,安西都護府得以穩定在龜茲,故龜茲王城又稱作安西。在德宗貞元六年(790)前後為吐蕃攻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