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名稱
龍齒牛膝散藥物組成
龍齒2兩(酥炙黃),牛膝1兩(酒浸,細切,焙乾),藿香1兩(揀淨,洗),虎下頜骨3兩(連齒者,酥炙),自然銅1兩(醋焙),防風1兩,骨碎補1兩(火炙去毛),海桐皮1兩,狼毒1兩(炒),官桂1兩,黑附子1兩(炮,去皮臍),白附子1兩,天南星1兩(去臍,炮),半夏1兩(酒浸7遍去滑),麻黃1兩(去節),肉蓯蓉1兩(酒浸,炙),天麻1兩(酒浸,切片,焙乾),乾蠍(微炒)1兩,白花蛇1兩,烏蛇1兩(酒浸,去骨),川升麻1兩,亞麻子(淨揀)1兩,蟬殼1兩(去粗),當歸1兩(去蘆頭),香白芷1兩(炒),川烏頭1兩(炮,去皮臍),羌活1兩,川芎1兩,密陀僧(研),雄黃半兩(細研),沒藥半兩(研),龍腦1分(研),麝香3兩(研)。處方來源
《傳家秘寶》卷中。方劑主治
風毒腳氣痹著,四肢或腫或痹,疼痛,腳膝傾襲,狀如癱瘓,手足不舉。製備方法
上藥除合研者外,一處搗羅為散,同拌和勻。用法用量
每服1錢,丈夫、婦人一切筋骨熱疼不可忍者,及四肢不遂,用溫乳香酒調下,日3次,40服見效。血風,30服見效。附註
方中密陀僧用量原缺。中藥方劑之龍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