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鹿茸(火燎去毛)(酒浸,炙)一兩(30g),山藥、菟絲子(酒浸,炒)各二兩(60g)。
用法用量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飲送下;濃煎入參湯亦可。
功用
溫補精血。
主治
消渴。飲酒多,發積為酷熱,熏蒸五臟,津液枯燥,血泣,小便並多,肌肉消爍,專嗜冷物寒漿。
附方
名稱:龍鳳膏
組成:烏雞卵、地龍
用法:上以雞卵開一小竅,入地龍在內,夾皮紙糊其竅,飯甑上蒸熟,去地龍。與兒食之;每歲立春日食一枚亦可
出處:《攝生眾妙方》卷十
功用:預防痘疹
名稱:龍鳳膏
組成:鳳凰殼、蚯蚓糞
用法:用臘月豬脂油調膏。敷瘡
主治:一切惡瘡
出處:《魯府禁方》卷四
名稱:龍鳳丸
組成:鹿茸、菟絲子、山藥
用法:丸劑,如梧桐子大。每服12g,食前米湯送下
主治:腰膝酸軟而痛,形寒肢冷,頭暈目眩,聽力減退,面白神疲,小便頻數或尿後餘瀝不盡,納少便溏,陽痿早泄,遺精滑精等
出處:《證治準繩》
功用:溫腎壯陽,益氣養血
名稱:龍鳳丸
組成:鹿茸、山藥、菟絲子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1日3次,1次6g,食前米湯送服
主治:消渴
出處:《危氏得效方》
功用:溫腎陽,化津止渴
名稱:龍膽丸
組成:人參、粉草
用法:上為末,加腦子半錢,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丸,空心細嚼,冷白水送下,噙之亦可
主治:消渴
出處:《普濟方》卷一七七引《徐氏家傳渴濁方》
重要文獻摘要
《普濟方》:一方麵糊為丸。鹽酒湯送下。名“龍肝鳳髓丸”。
中藥方劑之龍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