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
【處方】天麻半兩,芎藭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狗脊(去毛)半兩,躑躅花半兩,藿香葉半兩,紫葳(即凌霄花)半兩,乾蠍(去土,炒)半兩,地龍(去土,炒)半兩,藁本(去苗土)半兩,白芷半兩,乳香(研)半兩,楓香脂(研)半兩,白僵蠶(炒)半兩,蒺藜子(炒去角)半兩,獨活(去蘆頭)半兩,白花蛇(酒浸,去骨皮,炙)1兩,麻黃(去根節)1兩,萆薢1兩,敗龜(醋炙)1兩,烏頭(炮裂,去皮臍)2兩。
【製法】上藥搗羅19味為末,與2味研者和勻,煉蜜為丸,如彈子大,別以丹砂1分,龍腦、麝香各2錢,同研為衣。
【功能主治】一切風毒,頭面虛腫(疒帬)麻,遍身風瘙生瘡,風氣走注,骨肉疼痛,攻刺胸膊頭項,熱疼冷痹;白虎風,腳手乾小;腎臟風,拘急,四肢轉動不得,流灌腳膝,上沖眼目昏暗,澀淚赤腫;女人血風鑽刺;四肢瞤麻,發落頭疼;男子腎臟風下注,變為腳氣,瘡紫黑脹爛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薄荷溫酒嚼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三六
中藥方劑之龍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