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川烏頭(炮,去皮臍尖)1兩,虎骨(酒炙)1兩,牛膝(酒浸1宿)1兩,敗龜(酒浸,炙)1兩,乾蠍(去毒,炒)1兩,香白芷半兩,附子(炮,去皮臍)半兩,楓香脂(研)半兩,躑躅花(去心)半兩,獨活(去蘆頭)半兩,藿香葉(去土)半兩,白僵蠶(炒,去絲嘴)半兩,麻黃(去根節)半兩,當歸(酒洗)半兩,白花蛇(酒炙,取肉)半兩,地龍(去土,炒)半兩,萆薢半兩,金毛狗脊(去毛)半兩,天麻(去苗)半兩,川芎半兩,凌霄花半兩,犀角屑半兩,沒藥(別研)半兩,硃砂(別研)1分,牛黃(別研)1分,麝香(別研)1分,乳香(別研)1分,龍腦(別研)1分。
製法
上為細末,研勻,煉蜜為丸,每1兩作15丸,硃砂為衣。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細嚼,溫酒送下;或病大,可服2丸。如不飲酒,以荊芥茶送下,不拘時候。
中藥方劑之龍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