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龍女是 『二十諸天』中第十九天之 婆竭羅龍王(Sagara-nagaraja)的女兒,聰明伶俐,八歲時偶聽 文殊菩薩在龍宮說 《法華經》,豁然覺悟,通達佛法,發菩提心,逐去 靈鷲山禮拜佛陀,以龍身成就佛道。一天,智積菩薩與文殊菩薩研究女人成佛事。文殊菩薩提到龍女能與八歲成就佛法,於剎那間,發菩提心,即成正果之事,智積正大惑不解時,龍女突然顯法力,出現在他們的面前,並向智積稽手。站在旁邊的十大弟子之一的,號稱『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見如此,不平地說:「汝不久得無上道,是事難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穢,非是法器。云何能得無上菩提?」(你這么快能證得佛法,真的難以致信,更何況女人身體很贓,根本沒有資格成佛)龍女立刻拿出一顆價值三千大世界的寶珠,現給佛陀,佛陀笑眯眯地接了寶珠,龍女問:”佛陀接寶珠快不快?”回答說:”快極了”龍女說:”成佛也是這么快”說完龍女馬上變成男相,飛往南方無垢世界去了,龍女成佛後,便在觀世音菩薩身旁作了協持。
神話傳說
在觀音菩薩身邊,有一對童男童女,男的叫善財,女的叫龍女。龍女原是東海龍王的小女兒,生得眉清目秀,聰明伶俐,深得龍王的寵愛。一天,她聽說人間玩魚燈,異常熱鬧,就吵著要去觀看。
龍王捋捋龍鬚搖搖頭說:“那裡地荒人雜,可不是你龍公主去的地方呵!”龍女又是撒嬌又是裝哭,龍王總是不依。龍女嘟起小嘴巴:心裡想道:你不讓我去,我偏要去!好容易挨到三更天,便悄悄溜出水晶宮,變成一個十分好看的漁家少女,踏著朦朧月色,來到鬧魚燈的地方。
這是一個小漁鎮,街上的 魚燈多極啦!有黃魚燈、 鰲魚燈、章魚燈、墨魚燈、鯊魚燈,還有龍蝦燈、海蟹燈、扇貝燈、海螺燈、珊瑚燈…龍女東瞧瞧、西望望,越看越高興,有時竟忘情地往人群里擠。不一會來到十字路口,這裡更有趣哩!魚燈疊魚燈,燈山接燈山,五顏六色,光華璀璨。龍女似痴似呆地站在一座燈山前,看得出了神。誰知這時候從閣樓上潑下半杯冷茶來,不偏不倚正潑在龍女頭上。龍女猛吃一驚,叫苦不已。原來變成少女的龍女,碰不得半滴水,一碰到水,就再也保不住少女模樣了。
龍女焦急萬分,怕在大街上現出龍形,招來風雨沖塌燈會,於是不顧一切地擠出人群,狠命地向海邊奔去。剛剛跑到海灘,突然“忽喇喇”一聲,龍女變成一條很大很大的魚,躺在海灘上動彈不得。
正巧,海灘土來了一瘦一胖的兩個捕魚小子,看到這條光燦燦大魚,一下子愣住了。“這是什麼魚呀!怎么會擱在沙灘上呢?”胖小子膽子小,站得遠遠的說:“從來沒有看過這種魚,怕是不吉利,快走吧!”
瘦小子膽子大,不肯離去,邊撥弄著魚邊說:“不管它是什麼魚,扛到街上去賣,準能賺筆外快用用?”兩人嘀咕了一陣,然後扛著魚,上街叫賣去了。
那天晚上,觀音菩薩正在紫竹林打坐,早將剛才發生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不覺動了慈悲之心,對站在身後的善財童子說:“你快到漁鎮去,將一條大魚買下來,送到海里放生。”善財稽首道:“菩薩哎?弟子哪有銀兩去買魚呀?”觀音菩薩笑著說:“你從香爐里抓一把去就是了。”
善財點頭稱是,急忙到觀音院抓了一把香灰,踏著一朵蓮花,飛也似地直奔漁鎮。這時,兩個小子已將魚扛到大街,一下子被觀魚燈的人圍住了。稱奇的、讚嘆的人問價的,磯磯喳喳,議論村紛,可是誰也不敢貿然買這么一條大魚。有個白鬍子老頭說:“小子,這條魚太大了,你們把它斬開來零賣吧?”胖小子一想,覺得老頭說得有理,於是向肉鋪借來一把肉斧,舉起來就要斬魚。
突然,一個小孩子叫開了:“快看呀?大魚流眼淚了。”胖小子停斧一看,大魚果然流著兩串晶瑩的眼淚,嚇得丟掉肉斧就往人群外面鑽。瘦小子怕外快泡湯,趕緊拾起肉斧要斬,卻被一個氣喘吁吁趕來的小沙彌阻止住了:“莫斬!莫斬!這條魚我買下了。”眾人一看,十分詫異:“小沙彌怎么買魚來了?”
那個老頭哼了一聲,翹著山羊鬍子說:“和尚買魚,怕是要開葷還俗了吧?”小沙彌見眾人冷語譏笑,不覺臉紅了,趕緊說:“我買這條魚是去放生的!”說著,掏出一撮碎銀,遞給瘦小子,並要他們將魚扛到海邊。瘦小子暗自高興:“外快賺進了!扛到海邊,說不定等小沙彌一走,依舊能把這條大魚扛回來呢!”他招呼胖小子扛起大魚,跟著小沙彌向海邊走去。
三人來到海邊,小沙彌叫他們將大魚放到海里。那魚碰到海水,立即打了一個水花,游出老遠老遠,然後掉轉身來,同小沙彌點了點頭,倏忽不見了。瘦小子見魚遊走了,這才斷了再撈外快的念頭,摸出碎銀,要分給胖小子。不料攤開手心一看,碎銀變作了一把香灰,被一陣風吹得無影無蹤。轉眼再找小沙彌,也不知去向了。
再說東海龍宮裡,自從不見了小公主,宮裡宮外亂成一窩蜂。龍王氣得龍鬚直翹,海龜丞相急得頭頸伸出老長,守門官蟹將軍嚇得亂吐白沫,玉蝦宮女怕得跪在地上打顫…一直鬧到天亮,龍女回到水晶宮,大家才鬆了口氣。.龍王瞪起眼睛,怒氣沖沖地呵斥道:“小孽畜,你膽敢犯宮規,私自外出!說!到哪裡去了?”
龍女一看龍王動了怒,知道撒嬌也沒有用了,便照實說:“父王,女兒觀魚燈去了,要不是觀音菩薩派善財童子來救我,女兒差點沒命!”接著將自己的遭遇講了一遍。龍王聽了,臉上黯然失色。他怕觀音將此事講了出去,讓玉皇大帝知道了,自己就得落個“教女不嚴”的罪名。他越想越氣龍女,一怒之下,竟將她逐出水晶宮。
龍女傷心極了,茫茫東海,到哪裡去安身呢?第二天,她哭哭啼啼來到蓮花洋。哭聲傳到紫竹林,觀音菩薩一聽就知道是龍女來了,她吩咐善財去接龍女上來。善財蹦蹦跳跳來到龍女面前,笑著問道:“龍女妹妹,你還記得我這個小沙彌嗎?”龍女連忙揩掉眼淚,紅著臉說:“你是善財哥哥呀?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呢!”說著就要叩拜。
善財一把拉住了她:“走,觀音菩薩叫我來接你呢!”善財和龍女手拉手走進紫竹林。龍女一見觀音菩薩端坐在蓮台上,俯身便拜。觀音菩薩很喜歡龍女,讓她和善財像兄妹一樣住在潮音洞附近的一個岩洞裡,這個岩洞後來稱為“善財龍女洞”。
從此,龍女就跟了觀音菩薩。可是龍王反悔了,常常叫龍女回去。龍女依戀著普陀山的風光,再也不願回到禁錮它的水晶宮去了。
書中記載
據唐朝李朝威的《柳毅傳》和民間傳說:唐朝儀鳳年間,書生柳毅從長安赴考落第回南方,途經陝西涇河北岸,路遇一年輕美貌的少女在河邊牧羊,滿面愁容,翹首南望,哀哀哭泣。經問明緣由,才得知她是洞庭龍君之女龍女三娘,嫁給涇河龍王的次子為妻。龍女在涇河龍宮備受欺凌,還被趕出宮外到荒郊牧羊,風餐露宿,受盡折磨。得知龍女的不幸遭遇。柳毅不覺義憤填膺,決意轉道岳陽為龍女傳遞家書。柳毅一路奔波至洞庭,在洞庭湖邊找到了龍女所說的桔井,在井旁的一株社桔樹上,用龍女的金釵連叩三下,驚動了巡海夜叉出迎,送他從桔井下到“台閣相向,門戶千萬,奇草珍木,無所不有”的洞庭龍宮。得知龍女在涇河受辱被欺,龍王不禁老淚縱橫,衩囚禁在洞庭的龍王小弟錢塘君得知其情況後十分憤怒,掙開鎖鏈,化為赤龍,直奔涇河,殺死了涇陽君全家,接回了龍女。龍女得救,深慕柳毅,願意以身相許。可是正直善良的柳毅卻堅持“君子喻義不喻利”,便婉言謝絕,隻身回家。龍女便更加敬重他,追隨不捨,幾經周折,終於與柳毅結成美滿夫妻。
故事講到,柳毅路遇牧羊女,女子請他代傳書信,並自言是洞庭龍君之女。柳毅同情龍女的不幸,又好奇地問:“你既是龍女,牧羊何用?難道神靈也像人間一樣,畜牧為了宰殺嗎?”龍女答:“這不是羊,是雨工。”柳毅問:“何為雨工?”龍女答:“雷霆之類也。”龍女牧羊,所牧並非凡羊,而是隨龍司水的精靈。
龍女故事
異類報恩故事的一種。此類故事的主要情節是:龍女變為魚或蛇遇難,為海邊的孩子或獵人所救。為了報答救女之恩,龍王贈給孩子或獵人寶物(名貴的絹、如意磨、或含在嘴裡可以聽懂動物語言的寶石等)。此後還有圍繞寶物發展的一些情節,如唐代流傳的《三衛》(《太平廣記》引《廣異記》),現代記錄的如閩南的《龍女》、蒙族的《獵人海力布》。為了報恩,有的故事敘述龍女嫁給了救她的恩人。各族民間流傳的龍女故事,主題和內容各不相同,和上述故事情節相近的還有一種說法:故事主人公救的是龍王太子,龍王答謝時,主人公在龍王太子或龍宮其他人物授意下,向龍王索得小花狗或竹籃,他歸家後小花狗等變為美女與之成婚,並有婚後和國王或財主進行鬥爭的情節。還有各式各樣並不包含報恩成分的龍女故事。龍女故事在中國流傳較早,晉乾寶《搜神記》中已有廬陵歐明曾多次向彭澤湖投物獻禮,因得湖神青洪君婢女如願的故事。唐代李朝威的《柳毅傳》是根據龍女故事再創作的傳奇小說。今洞庭湖一帶還有和《柳毅傳》相近的《龍女牧羊》故事。故事梗概是:洞庭湖龍王三女兒因打破玉帝賞賜的寶杯,被罰嫁給人間財主家的兒子。婚後被財主一家人欺侮,在為財主家放羊時,在湖邊邂逅青年柳明英。柳明英幫龍女送信,龜丞相帶水族救回三公主。龍王款待柳明英。並把龍女眼淚變的一盤珠子送給他。柳明英回家後,見財主家已被沉入水底。這個故事和《柳毅傳》似乎有些淵源關係。現仍然有《龍女和三郎》、《獵人和龍女》等故事在民間流傳。它結合不同民族的生活、風習,產生了不同民族特色的異文。
我喜歡的神話人物
記得小時候,我喜歡和一群小夥伴在村口老槐樹下納涼,玩累了我們就坐在爺爺奶奶身邊聽他們講那些美麗遙遠的故事:盤古開天,女媧造人,蠶蛾奔月,后羿射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