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粘草

鼠粘草

鼠粘草,多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80一130厘米。花果期6~8月。分布於興安北部、興安南部地區。

鼠粘草鼠粘草

【中藥名】 牛蒡子(《名醫別錄》 )
【蒙藥名】 西伯一額布斯( 《四部醫典》 )
【別名】 惡實、牛蒡、吉松
【學名】 Arctium Iappa L.(菊科)

【形態特徵】

多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80一130厘米。根肉質,直徑可達8厘米。莖直立,粗壯帶紫色,被微毛,上部多分枝。基生葉大,寬卵形或心形,長30一50厘米,寬25—40厘米,先端近圓形,基部心形,全緣,波狀或有疏淺鋸齒,上面近無毛或被極疏短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綿毛,葉柄長,疏被綿毛;莖生葉互生,寬卵形,葉柄短。頭狀花序生於枝頂端、排列呈傘房狀,直徑2—4厘米,梗長2—12厘米;總苞球形;總苞片多層,條狀披針形,長1—2厘米,頂端呈鉤狀刺;有托毛;管狀花紅紫色,長9一11毫米,狹管部長約6毫米;花葯基部箭形,具毛狀尾;花柱分枝細長。瘦果橢圓形或倒卵形,長約5毫米,寬約3毫米,灰褐色;冠毛呈短剛毛狀。花果期6~8月。

【生境】

生於山溝、雜草地或村邊路旁。常有栽培。

【分布】

興安北部、興安南部、赤峰丘陵、呼一錫高原、陰山賀蘭山龍首山。我國各地;歐亞大陸廣布。

【產地產量】

呼倫貝爾盟、興安盟、赤蜂市、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巴彥淖爾盟阿拉善盟。產量較多。

【入藥部分】

果實(牛蒡子)及根入中藥
果實入蒙藥。

【採集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果疾,除去雜質,曬乾備用;秋季採挖根,洗淨泥土,曬乾,切片備用。

【藥材鑑別】

性狀 果實呈長倒卵圓形,略扁,微彎曲,長5—7毫米,寬2—3毫米。表面灰褐色或淺灰褐色,散有紫黑色斑點。有數條縱棱,通常中間1—2條較明顯。頂端鈍圓,稍寬,頂面有圓環,中間具點狀花柱殘基。基部較窄。果皮較硬,子葉2,淡黃白色,富油性。無臭,味苦後微辛而稍麻舌。
鑑別 果實粉末灰褐色。內果皮石細胞略扁平,表面觀呈尖梭形、長橢圓形或尖卵圓形相嵌緊密,側面觀類長方形或長條形,稍偏彎,長70一224微米,寬13—70微米,壁厚約至20微米,木化、皮孔橫長。中果皮網紋細胞橫斷面觀類多角形,垂周壁具細點狀增厚;縱斷面觀細胞延長,壁具細密交叉的網狀紋理。草酸鈣方晶直徑3—9微米,成片存在於黃色中果皮薄壁細胞中,形成結晶層,含晶細胞界限不分明。子葉細胞充滿糊粉粒,有的糊粉粒中有細簇晶,並含脂肪油滴。
粉末於365nm紫外光下觀察,顯綠色螢光。
粉末醇浸液加1%三氯化鋁醇溶液,呈藍綠色。

【化學成分】

果實中含牛蒡甙Arctiin,水解生成牛蒡甙元為1一牛蒡酚
(1一Arctigenin)。果實尚含脂肪油25—30%。為花生酸、軟脂酸硬脂酸油酸亞麻油酸甘油酯,又含硫胺素440微克%,牛蒡甾醇及倍半木脂素衍生物Al一D、AL—F等。
種中含7種木脂素類化合物,即拉伯酚A(Lappaol A)、B、C、D、E、F、H。此外,尚含少量生物鹼、甾醇、維生素B1及維生素A樣物質。
葉中含雙環倍半萜烯類,如:β一按葉醇,雅檻蘭烯(Eremophilene),蜂斗菜酮(Fukinone),蜂斗菜苦酮(Petasitolon),蜂斗菜內酯(Fukinanclide),蒲公英甾醇
Taraxasterol及其酯,牛蒡醇(Arctiol)。
根含菊糖達45%,蛋白質12.3%,尚含揮髮油、脂肪油、棕櫚酸、硬脂酸以及聚乙炔類化合物等。
全草含牛蒡苦素(Arctiopicrin)、氯原酸異氯原酸咖啡酸及γ一胍基丁酸。

【藥理作用】

牛蒡聚乙炔化合物對各種致病性細菌真菌有抑制作用。臨床報導有預防猩紅熱作用。牛蒡根的氯仿和乙醇提取物對大鼠血糖有明顯的降低作用。牛蒡甙能引起蛙、小鼠、兔的強直性驚厥、呼吸細弱、隨意運動消失、最後轉入麻痹狀態。還能引起小鼠舉尾反應。對離體蛙心有麻痹作用。對蛙下肢及兔耳血管有擴張作用。對離體兔子宮及腸管有抑制作用。對運動神經及骨骼肌有麻痹作用。還有輕度利尿及瀉下作用。

【性味功能】

中藥牛蒡子:味辛、苦,性涼。疏散風熱,宣肺透疹,消腫解毒。根:味苦,性寒,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蒙藥味辛、苦,性寒。化痞,利尿。

【主治】

中藥牛蒡子:治風熱感冒,咳嗽,咽喉腫痛,斑疹不透,腮腺炎丹毒癰瘡腫毒。根:治風毒面腫,頭痛,咽痛,牙齦腫痛,癰疽瘡毒。
蒙藥治尿閉,“石痞”,“脈痞”。

【用量用法】

中藥牛蒡子5—9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劑;外用適量,煎水含漱。根9一15克,水煎服;外用適量,熬膏塗貼患處。
蒙藥多入丸散劑。

【使用注意】

氣虛便溏者慎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