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黔南州”)地處貴州中南部
,東與黔東南州相連,南與廣西自治區河池市毗鄰,西與安順市、黔西南州接壤,北靠省會貴陽。黔南州面向南部沿海、背靠西南內陸腹地,是西南地區入海最近通道的必經之地。以貴新高等級公路,黔貴、湘黔鐵路複線和321、320國道線為主構成了便利的交通網路。全州的通信暢達全國和世界主要國家。
黔南州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已探明的有磷、煤、矽、銻、鋅、鐵、水晶石、貓眼石、大理石、輝綠岩等20餘種。130多個礦床及礦點。其中:磷礦儲藏量10多億噸,品位居全國第一。銻礦儲量10多萬噸,原煤儲量15億噸。此外,金、銀,銅、汞、大理石、重晶石、石膏、方解石、石棉、輝綠岩、水晶石都有待開發利用。國家投資60多億元建設的瓮福磷礦基地己投入運行,是亞洲最大的磷礦肥基地。
黔南州江河交錯,水系發達,有中小河流210多條,河流分屬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其中:長江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18lmm,多年平均徑流量44億m3,占全州總徑流量的28%;珠江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310mm,多年平均徑流量114億m3。占全州總徑流量72%。全州水能理論蘊藏量209萬KW,水能技術可開發量138萬KW以上。
黔南山青峰奇、風光絢麗,名勝古蹟眾多,民族文化悠久,民俗風情濃郁,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遊區1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0餘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有荔波樟江風景名勝區和都勻斗蓬山——劍江風景名勝區2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國家水利重點風景區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9個,省級森林公園5個。全州布依族、苗族、水族、瑤族的民族文化、風情獨特而豐富,其中水書堪稱一絕;黔南有眾多自然形成的溶洞群和天生橋,集山、水、洞、林、湖和瀑布為一體,熔旅遊、觀光、科研考察於一爐,構成貴州南線豐富多彩的旅遊景觀,讓人一游難忘。
行政區劃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於雲貴高原東南邊緣,東鄰湖南,南接廣
西,與本省黔南、銅仁毗鄰,境內山川秀麗,氣候宜人,資源豐富,民族風情濃郁。 全州轄16個縣市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有90個鎮,116個鄉(17個民族鄉),5 個街道辦事處,89個居民委員會,68個社區居委會,3226個村民委員會。首府凱里市,是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黔桂鐵路,湘黔鐵路、公路320、321國道從境內經過,凱里與貴陽市高速路連線,至貴陽龍洞堡機場不到2小時行程。全州總人口441.72萬人,有苗、侗、漢、布依、水、瑤、壯、土家等33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州人口總數的81.87%,其中苗族人口占42.09%,侗族人口占31.86%。黔南州 面積26195平方千米,人口382萬人(2004年)。
都勻市 面積2278平方千米,人口48萬。郵政編碼558000。市人民政府駐文明路。
福泉市 面積1691平方千米,人口31萬。郵政編碼550500。市人民政府駐金山街道。
荔波縣 面積2432平方千米,人口16萬。郵政編碼558400。縣人民政府駐玉屏鎮。
貴定縣 面積1631平方千米,人口27萬。郵政編碼5513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甕安縣 面積1974平方千米,人口44萬。郵政編碼550400。縣人民政府駐雍陽鎮。
獨山縣 面積2442平方千米,人口33萬。郵政編碼5582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平塘縣 面積2816平方千米,人口30萬。郵政編碼558300。縣人民政府駐平湖鎮。
羅甸縣 面積3010平方千米,人口32萬。郵政編碼550100。縣人民政府駐龍坪鎮。
長順縣 面積1555平方千米,人口26萬。郵政編碼550700。縣人民政府駐長寨鎮。
龍里縣 面積1518平方千米,人口21萬。郵政編碼551200。縣人民政府駐龍山鎮。
惠水縣 面積2464平方千米,人口43萬。郵政編碼550600。縣人民政府駐和平鎮。
三都水族自治縣 面積2384平方千米,人口31萬。郵政編碼5581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三合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歷史沿革
1956年8月8日設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員會
駐都勻縣。將原都勻專區所屬都勻、獨山、荔波、平塘(舊平舟)、三都(駐三合鎮),原興義專區所屬望謨(駐復興鎮)、冊亨(駐冊陽)、安龍、貞豐4縣,原貴定專區所屬羅甸(原羅甸布依族自治縣改設,駐羅斛)、長順(駐長寨鎮)、惠水(原惠水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改設)3縣及原屬安順專區的紫雲(駐松山鎮)、鎮寧2縣劃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14縣。1957年冊亨縣遷駐者樓鎮。1957年1月2日由三都縣及荔波、都勻、榕江、獨山等縣部分地區合併設立三都水族自治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13縣、1自治縣。
1958年撤銷都勻縣,改設都勻市。自治州人民委員會駐都勻市。將惠水縣劃歸貴陽市領導;安龍、鎮寧2縣劃歸安順專區;原屬安順專區的甕安、貴定2縣劃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撤銷荔波縣,併入獨山縣;撤銷平塘縣,併入獨山、羅甸2縣;撤銷紫雲縣,併入望謨、長順2縣;撤銷貞豐縣,併入興仁縣;撤銷冊亨縣,併入安龍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1市、6縣、1自治縣。
1961年恢復荔波(駐城關鎮)、平塘(駐平湖鎮)、紫雲(駐松山鎮)、龍里(駐龍山鎮)、福泉(駐城關鎮)等5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1市、11縣、1自治縣。
1962年撤銷都勻市,恢復都勻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12縣、1自治縣。
1963年原屬貴陽市領導的惠水縣和原屬安順專區的貞豐、冊亨(駐者樓)、安龍3縣劃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16縣、1自治縣。
1965年將安龍、貞豐、冊亨、望謨4縣劃歸興義專區;紫雲縣劃歸安順專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11縣、1自治縣。
1966年復設都勻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委員會駐都勻市。轄1市、1
1縣、1自治縣。 (以上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沿革·史為樂著》)1996年,撤銷福泉縣,設立福泉市(縣級),以原福泉縣的行政區域為福泉市的行政區域。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總人口3569847人。其中:都勻市 463426人、福泉市 292720人、荔波縣 171366人、貴定縣 267809人、甕安縣 390245人、獨山縣 317910人、平塘縣 267368人、羅甸縣 293994人、長順縣 226235人、龍里縣 192436人、惠水縣 388896人、三都水族自治縣 297442人。
2003年,黔南州轄9個縣、1個自治縣、2個縣級市,97個鎮、7個街道辦事處、136個鄉(其中12個民族鄉),197個居委會,2599個村委會。年末總人口390.4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8.81萬人;少數民族人口217.47萬人,占全州總人口的55.70%。
2004年,黔南州共有7個街道、97個鎮、124個鄉、12個民族鄉。
自然條件
黔東南國土面積30337.1平方公里,東西相距220千米,南北跨度240千米。
地勢西高東低,自西部向北、東、 南三面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 歷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說。境內溝壑縱橫,山巒延綿,重崖疊峰,境內有雷公山、雲台山、佛頂山、弄相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護區與自然保護區27個,其中雷公山自然保護區為國家自然保護區。原始生態保存完好;境內有三條主要河流,即清水江、舞陽河和都柳江,平行貫穿中、北、南部。黔東南耕地面積較小,人均占有耕地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東部、東南部多為山地,土層肥厚,保水條件好,宜於樹木生長。黔東南的氣候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氣溫在14-19攝氏度之間,雨季明顯,降水較多,年降雨量在1000-1600毫米,日照年均約1200 小時,無霜期長,為260-220天,南部地區無霜期平均為310天,農作物三熟潛力較大,北部普遍輪作兩熟。
交通概況
廣州到貴陽有直達航班,行程時間約為1小時15分,貴陽龍洞堡機場與都勻僅有1個多小時車程。在都勻有到各個景點的長途客車。據悉,荔波機場將於今年底前建成,屆
時將為您的黔南之行開闢空中走廊。您也可以選擇自駕游,經廣西入貴州,一路覽盡大西南風光。鐵路
黔南州的都勻火車站就位於市中心。都勻是一個中轉站,從貴陽到湛江、南寧和柳州方向的列車均在都勻停靠。
公路
都勻汽車站主要有都勻汽車站和都勻市客運分公司。
市內交通
都勻市內公車6毛/人,中巴車8毛/人。計程車起步價為5元,不出市區一般不會超過起步價。
資源優勢
黔東南是自然資源富集的地區之一,能源、礦產、生物、旅遊資源得天獨厚,資源優勢突出。
黔東南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儲量豐富。已探明礦產有重晶石、汞、煤、鐵、錳、銻等47種,特別是重晶石冠甲中華,保有儲量占全國的60%, 金礦和石灰岩等礦產也極具優勢。
黔東南州水能資源豐富,開發條件優越。水能蘊藏量332萬千瓦,可開發的水能資源244萬千瓦,河流天然落差大,全州農村小水電站裝機容量達16.32萬千瓦, 凱里火電廠裝機容量達50萬千瓦小時,2006年全州年發電量41.36億千瓦時; 國家電網覆蓋全州,已形成水火互濟的發、輸電力網路。
黔東南生物資源品種多,價值高,全州森林面積188.73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10959.7萬立方米,覆蓋率達62.2%,有各類植物2000多種,其中野生植物資源150餘科,400多屬,1000餘種,在種子植物中,有中國特有屬24屬,占全國特有屬的11.7%,有禿杉、籬子三尖杉、銀杏、鵝掌楸等重點保護樹種37種,占全國重點保護樹種的10.5%,占省保護樹種的90.2%;藥用野生植物400餘種,盛產太子參、松茯苓、五倍子,天麻、杜仲等名貴藥材馳名全國;有野生動物上千種,草鶚、麝羊,彪豹、毛冠鹿、娃娃魚、
中華鱘等10多種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黔東南州自然風光神奇秀麗,人文景觀絢麗多彩,民族風情濃郁迷人。以舞陽河和雲台山為代表的山水名勝,自然風光迤邐多姿;以凱里、台江、雷山為代表的苗族風情,文化底蘊濃郁;以黎平、從江、榕江為代表的侗族風情,獨特的建築藝術令人賞心悅目;還有施秉杉木河、黃平野洞河、劍河溫泉、岑鞏龍鱉河等景點,構成黔東南多姿多彩的旅遊景觀,黎平高屯天然石拱橋和述洞侗族獨柱鼓樓、榕江車江八寶寨古樓等世界之最已列入吉尼斯記錄。遮天避日的亞熱帶森林,夏無酷暑的宜人氣候,又使其成為理想的避暑勝地。早在1992年的國際旅遊年會就巳將黔東南列入世界“返璞歸真、重返大自然”十大旅遊景區之一,隨後又被聯合國保護世界鄉土文化基金會列為世界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圈。黎平肇興堂安侗寨和錦屏隆里古城為中國與挪威國際合作項目生態博物館,境內有“舞陽河”和“黎平侗鄉”兩個國家風景名勝區。
民族風情
美麗富饒的黔東南州居住著苗、侗、漢、水、瑤、壯、布衣、土家、仫佬、畬等民族。這裡民風質樸,人民勤勞善良,熱情好客,處處洋溢著濃郁的高原豪放之氣。各民族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創造美好家園的同時創造了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積澱著深厚文化底蘊的節日慶典和娛樂活動,美不勝收的民族民間工藝和民居建築,編織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斕的苗嶺高原風情畫,成為黔東南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
黔東南素有“百節之鄉”的美稱,一年中有節日集會200多個。節日活動豐富多彩,有唱歌跳舞、鬥牛賽馬、吹蘆笙、踩銅鼓、賽龍舟、玩龍燈、唱侗戲等等。主要的民族節日有苗族的蘆笙會、爬坡節、姊妹節、“四月八”、吃新節、龍舟節、苗族的苗年,侗族的侗年、泥人節、摔跤節、林王節
、“三月三”歌節、“二十坪”歌節,水族的端節,瑤族的“盤王節”等等。這些節日集會是展現黔東南民族風情和燦爛文化的百花園。“吃新節”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節日,由古代的祭祀演變而來,各地過節時間不一,一般在農曆的六月初到八月中旬這段時間內。
黔東南素有“歌舞海洋”的美譽,各民族歷來以能歌善舞著稱。苗族有高亢激昂、熱情奔放的“飛歌”,也有委婉動聽、抒情優美的“遊方歌”,還有質樸無華的“古歌”、“酒歌”、“大歌”,其調式不一,各具韻味,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侗族的歌大多鏇律優美,曲調多樣,猶如潺潺流水,有合唱歌曲,也有獨唱歌曲,特別是無伴奏、無指揮的多聲部侗族“大歌”,以其古樸優美的曲調、獨特的演唱方式享譽海內外。
黔東南的民族舞蹈多姿多彩,有動作剛勁有力、豪放瀟灑,被稱爲“東方迪斯科”的苗族木鼓舞和莊重的踩鼓舞,有純樸活潑的蘆笙舞,有侗族的“多耶舞”。這些舞蹈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是中華民族文化百花園中的奇葩。
黔東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與民族習俗緊密聯繫,與各民族的歷史和生產生活環境息息相關,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情趣和鄉土氣息,主要有苗族的“劃龍船”和武術,侗族的被譽爲“東方橄欖球”的搶花炮等等。
黔東南民族工藝美不勝收,有早在宋代就作為貢品的苗族蠟染和侗族的侗錦以及苗族侗族的刺繡、具有鮮明特點的民族服飾和首飾等,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黔東南的民族建築在中國建築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苗、侗、水、瑤、畲等民族的乾欄式吊腳樓,土家族的衙院莊園,侗族的鼓樓、花橋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藝術價值。
歷史文化
黔東南州是苗族侗族聚居較集中的民族自治地方,歷史悠久,民族文化源遠流長。
國和楚國的黔中地,後分屬夜郎國。秦時置黔中郡,漢時改秦黔中郡為武陵郡。今從江、黎平、錦屏、岑鞏和鎮遠縣等地均屬武陵郡的鐔成縣和無陽縣,無陽縣即今鎮遠縣的前身。在隋代屬牂柯郡、沅陵郡和始安郡,唐代改郡為“道”後,屬黔中道。元代在民族地區推行土司制度,分屬四川播州宣慰司、湖廣思州宣慰司和新添葛蠻安撫司;明代“改土歸流”“開闢苗疆”,遂廢思州宣慰司,分置鎮遠府、黎平府和新化府等,隸屬貴州布政司,黔東南也進入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清代區劃基本襲明代。民國初改府、廳、州為縣,今黔東南轄地分屬黔東道和黔中道,黔東道駐鎮遠,領26縣。1935年,國民黨政府在鎮遠設定行政督察區,所轄縣區劃多次調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黔東南進入了歷史的新紀元。1949年11月,設鎮遠督察區專員公署,轄鎮遠、爐山、黃平、施秉、餘慶、三穗、岑鞏、天柱、台江、劍河、錦屏和雷山等12縣。1956年7月23日,廢鎮遠督察區專員公署建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餘慶縣劃出歸遵義專區,爐山縣更名為凱里縣(於1984年撤縣建市),黎平、從江、榕江、丹寨、麻江五縣由都勻專區劃入,全州共轄16縣(市),州府駐地凱里。從此,翻開了黔東南歷史的新篇章。
黔東南州有不可移動的文物700多處,民族文物十分豐富。特別是以鎮遠青龍洞、黃平飛雲崖和從江增沖的侗族鼓樓、黎平地坪侗族花橋為代表的名勝古蹟,記載了黔東南文化空間環境發展的歷史,底蘊豐厚,堪稱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
在苗疆腹地台江有距今5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群,在侗鄉榕江板寨有新石器時期遺址,出土有石斧、石鏃等文物。凱里、麻江、黃平、岑鞏和天柱均有古脊椎動物化石出土。1998年,在錦屏亮江出土了一批戰國時期的青銅兵器及生產工具,有青銅劍、鏃、鉞和鋤等;在岑鞏新興和鎮遠勇溪出土了戰國前的青銅甬鍾。這些寶貴的文物充分展現了黔東南悠久的歷史。 黔東南的摩崖、石刻、碑記眾多,除凱里大風洞、施秉華嚴洞和鎮遠吳王洞摩崖外,還有麻江田哨的寫字崖、劍河翁座的“例定千秋”碑和天柱三門塘碑林等,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黔東南的古建築古樸典雅,富於地方民族特色。苗族吊腳樓和侗族鼓樓、
花橋蜚聲海內外。鎮遠天后宮、四官殿,岑鞏禹王宮,天柱三門塘劉氏宗祠,錦屏飛山廟,黎平南泉山寺、地坪風雨橋、紀堂鼓樓,台江文昌宮,九擺苗族鼓樓,丹寨萬壽宮和麻江狀元第等雖歷盡滄桑,但都是歷史的見證。黔東南山清水秀,人傑地靈,近現代革命文物十分豐富。紅軍長征時期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會議會址、榕江紅七軍軍部舊址、革命先驅龍大道故居和周達文故居等展現了黔東南輝煌的革命文化歷史。
黔東南有鎮遠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一座,有黃平舊州鎮、黎平德鳳鎮和雷山西江鎮等三座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有黃平、麻江銅鼓和劍河溫泉等三個國家文化部命名的農民畫之鄉,還有九個省級藝術之鄉,即郎德苗族歌舞藝術之鄉、黎平茅貢侗戲藝術之鄉、從江小黃侗歌之鄉、台江苗族反排木鼓舞藝術之鄉、黎平肇興侗族鼓樓藝術之鄉、黃平泥哨藝術之鄉、岑鞏思州石硯藝術之鄉、施洞苗族刺繡藝術之鄉和雷山挖拜苗族銀飾藝術之鄉。這些斑斕多彩的藝術珍品,不但鐫刻著深厚的文化歷史,而且具有獨特的風格和個性,是人類文明的結晶。
發展現狀
解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黔東南州經濟和社會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苗鄉侗寨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生機。
國民經濟穩步發展,整體實力不斷增強。2006年全州生產總值達16
6.07億元,人均生產總值3747元,農村經濟全面發展,農、林、牧、漁各業均保持了持續發展,以從江椪柑、榕江西瓜、臍橙、台江、雷山金秋梨、從江、榕江、劍河香豬、香羊為代表的綠色產業,特色產業正在逐步形成。工業規模逐步擴大,擁有凱里電廠、施秉恆盛冶煉廠、鎮遠青酒集團、全江化工公司、凱里鐵路鉛鋅廠、凱晟鋁業公司、岑鞏國恆錳業公司、凱里中密度纖維板廠、凱里瑞安水泥廠和陽光鋁廠等一批骨幹企業。2006年全州工業總產值達到114.89億元。旅遊業蓬勃發展。秀美的山水、眾多的名勝古蹟,充滿厚重原生文化色彩的民族風情,讓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留連忘返,也帶動了第三產業經濟的發展。
基礎設施不斷改善。近幾年,黔東南州委、州政府抓住中央增加投資、擴大內需的機遇,加大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力度,加大投入,通過改善交通基礎設施以最佳化黔東南的區域位置。繼貴陽-新寨高等級公路黔東南段、凱里-麻江高速公路竣工後,玉-凱高速公路已正式通車,目前全州公路通車裡程6884.1公里,實現縣縣通油路,鄉鄉通公路。84.0%的行政村通了公路;鐵路建設快速發展,湘黔鐵路、黔桂鐵路過境232.5公里,湘黔鐵路複線建設已全線竣工通車;民用航空建設載入史冊,黎平機場已正式通航;能源、郵電通訊等事業近年得到迅猛發展,全州16個縣市拉通了國家電網,全部實現市話交換程控化,鄉鄉通電話,行動電話網路覆蓋全州,暢通八方的交通通訊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對外開放投資環境日趨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社會事業健康發展。2006年黔東南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8366元和1841元, 全州未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已由1986年的230萬減至35.58萬人,不少家庭生活開始邁向小康;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如今的黔東南,政治穩定、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民族團結,人民安居樂業。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黔東南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構築“四圈一區”發展框架,不斷推進全面小康社會進程,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步伐,為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奮鬥,一個更加輝煌燦爛、富庶美麗的黔東南將展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