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蠻

荊蠻,古代中原人對楚越或南人的稱呼。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茲不穀震盪 播越,竄在 荊 蠻 ,未有攸厎。”

簡介

古代中原人對楚越或南人的稱呼。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茲不穀震盪播越,竄在 荊 蠻 ,未有攸厎。”

《史記·吳太伯世家》:“ 太王 欲立 季歷 以及 昌 ,於是 太伯 、 仲雍 二人犇 荊 蠻 ,文身斷髮,示不可用。” 唐 白居易 《晉謚恭世子議》:“ 周 之衰也, 楚子 以 霸王 之器,奄有 荊 蠻 ,光啟土宇,赫赫 楚國 ,由之而興。” 《西湖佳話·西湖隱跡》:“ 荊 蠻 之隱,是讓國也。” 爐魂 《對於張之洞死後之湖南人》:“夫 楚 號雄區,人多忠節……以 荊 蠻 之餘氣,郁百年之奇氣,奮能獨立,強足一國。” “荊蠻”一詞究竟何意?《辭海》中說:“即楚。周人敵視楚國的稱呼。”此註解似乎不太科學,因為不同歷史時期的楚國勢力範圍差異甚巨。其實,“荊蠻”應該是上古中原人對以楚越吳為主體的整個南方稻作民族的稱呼。中原華夏族曾稱周邊民族為“東夷、西戎、北狄、南蠻”,“南蠻”即“荊蠻”,而“荊蠻”則是中原王朝史官們對南方“粳民”的歧視性異譯。 其一,古代南方稻作民族自稱“粳民”。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一個被中原王朝遺忘或者說歧視的民族,即南方的稻作民族——粳民,其含義為“種粳稻的人”,他們的後裔便是今日之“侗台語族”(又稱“壯侗語族”)各民族。南方“粳民”在距今一萬多年前首創農耕文明,他們以發明種植粳稻為榮耀,故用“粳”作為民族的族稱,自稱“粳民”。 其二,上古語音“粳民”與“荊蠻”同音。在“侗台語族”的語言中,“粳民”讀作“更姆”或“金姆”,二者的差異應該是一種音轉。“侗台語族”中的“粳民”是一個雙聲詞,“粳”是元聲、重音,“民”是一帶而過的輔音。中原王朝的史官們在翻譯“粳民”一詞時,因古漢語中幾乎沒有雙聲詞,便用單音加以翻譯,於是便異譯為同音的“荊蠻”。 其三,“荊蠻”具有明顯歧視甚至敵視含意。在古漢語中,“荊蠻”的大意是“荊棘叢生的蠻地”。這便是異譯的內涵所在。古漢語中“粳民”的同音字與諧音字很多,史官們為何偏偏異譯成“荊蠻”呢?結論只有一個:歧視或者說敵視。上古中原華夏族以正統自居,對周邊民族有歧視的傾向。而歷史上楚與周衝突不斷,周昭王便在親征楚地時淹死於漢水沔陽一帶。周王朝對楚地的敵視可想而知。今武漢民間仍把“不服氣”稱為“不服周”,應該是古楚語的遺存。如此說來,中原的史官們讓“不服周”的楚地“粳民”成為“荊蠻”,也算合乎情理。 其四,“粳民”之說可解開史書上的疑團。《史記·吳太伯世家》有載:“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勾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太伯實際上是“奔吳”,為何說“奔荊蠻”?歷代對此記載均存疑惑,但“粳民”之說便可揭開這一疑團。因為歷史上吳越也稱“粳民”,在中原人眼裡自然也是“荊蠻”,故“奔吳”即“奔荊蠻”。讓人饒有興趣的是,古“粳語”中“勾(句)”即“王”,“踐”就是“粳”,故越王“句踐”實際上是“粳王”(“粳語”多倒裝語)。太伯“自號勾吳”,亦即自稱“吳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