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帝五年(前202)置。以在無水之陽得名。今芷江、懷化、新晃縣地,又錯入今貴州境。故城在今芷江東南唐糾山。屬武陵郡。
漢武帝分天下為13州,無陽屬荊州武陵郡。
公元9年,王莽篡漢,更武陵郡為建平郡。無陽屬之。
光武帝建武六年(30)六月辛卯,義陵沒於“夷”,無陽縣併入辰陽。
相關詞條
-
江陽縣
江陽區是瀘州市市政府駐地,為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江陽區面積660平方千米,人口60萬。區人民政府駐大山坪街道星光路6號。轄大山坪、南城、北城...
名稱由來 今日江陽 長江 氣候特徵 歷史沿革 -
徐無縣
西漢置徐無縣,治所在今河北遵化市遵化鎮以西,屬右北平郡。 徐無縣(移治在今河北遵化市遵化鎮東)仍屬右北平郡。 西晉時徐無縣為北平郡治所。
-
淇陽縣
淇陽縣,隸屬於河南省林州市臨淇鎮,地處河南省林州市最南端,距林州市44公里,界於東經113°49'-52',北緯35°46'-47'之間,扼鄭州、新鄉入...
簡介 交通 氣候 語言 歷史 -
比陽縣
水之陽,故名。東漢、三國魏、西晉縣名無改。南朝宋屬廣平郡。北魏改比陽縣為...仍為東荊州,西魏復置比陽屬淮州。隋開皇初廢舞陰郡,改縣為顯岡,廢城陽縣...郡,隸豫州,領比陽、平氏、真昌、顯岡、臨舞、慈丘、桐柏七縣。唐武德四年...
-
阿陽縣
阿陽縣建制歷史據《水經注》渭水支流瓦亭水注云: “瓦亭水西南流,又有落水自西來會,世謂之鹿角口,又南,徑阿陽縣故城東,其水又南與燕無水合...略陽郡,六年復置顯新縣,阿陽縣更名為隴城縣。隋煬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
阿陽縣建制歷史 -
武陽縣
武陽縣1,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後,設定郡縣,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因犯李隆基諱,改名彭山縣(以境內彭女山為名),屬眉州。武陽縣2,北魏太和二十一年...
-
陽
陽(陽)字屬於昜字族。在昜字族裡,昜字都是聲符兼義符。昜字族漢字都與“播散”、“散開”之義有關。陽(陽)的本義是“播散”、“散發”。
簡介 起源 始祖 遷徙 分布 -
扶陽縣
武德七年(624)廢扶陽縣。 唐貞觀四年(630),屬費州。 乾元元年(758),復屬費州。
晉置 隋置 -
婁縣
婁縣——秦於今江蘇崑山東北置婁縣,南朝梁改信義縣。
改名 主要介紹 經濟發展 土地改革 其他副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