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鐘重100.35公斤,通高76.8厘米、甬長29.8厘米,作圓筒狀,中空與鍾腹相通,甬端未封口,直徑10.5厘米、壁厚0.8厘米。距離甬端三分之二處有凸出的斡,斡徑14.4厘米,斡頻寬7.8厘米,斡上無鏇。平舞,舞縱24.5厘米,橫42厘米。侈銑,銑間56.6厘米。鼓間33.9厘米。子微上剜,厚2.2厘米。
此鍾雙范合鑄,兩欒有明顯的范痕,斡帶內壁殘留內模。鐘體兩面紋飾相同,無銘文。每面各有圓枚18個,左右各列3行,每行3個,中間無鉦間。枚上半球狀,直徑3.5厘米,高2厘米。飾渦紋,紋上出景作乳頭狀,高0.8厘米。銅鐘通體布滿以雲雷紋為母題的紋飾。甬上部兩面各飾獸目1對,與雲雷紋組成變形的獸面紋。斡帶以細雲雷紋為地,飾突出的勾連C紋。甬與舞面連線處飾捲雲紋一周。舞面飾對稱的粗雲雷紋4組。鐘面各部份都飾粗大深刻的雲雷紋,只鼓部中央的隧部略高起,上飾有較淺細的雲雷紋組成的圖案代獸面紋。內壁光素。鐘口內沿以粗三角棱一道為界。
據考古工作者鑑定,此鍾應為西周早期鑄品。在福建還是首次出土,是解放後我國出土的西周銅鐘中型體最大的一件。現由福建省博物館收存,縣博物館存有石膏複製品。
相關詞條
-
青銅小甬鍾
上端銹殘,殘長8.5厘米、口徑5厘米、壁厚0.8厘米。 平舞,舞斡13厘米,舞修20厘米。 弧斡,斡厚0.9厘米,舞部長18厘米,無明顯鉦間。
-
戰國青銅曾侯乙甬鍾
戰國青銅曾侯乙甬鍾,通高38厘米,重5.5公斤。該鐘應為楚王所鑄中的一件,出土年代不詳。2005調集入藏於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現陳列於“遠古巴渝”展廳。
-
甬鍾
甬鍾,周代青銅樂器,屬打擊樂器類,合瓦形結構,因最上面的平面"舞部"之上立有"甬柱"而區別於舞部上立有懸鈕的鈕鍾而得名。
簡介 詳細介紹 春秋時甬鍾 參考資料 -
青銅樂器
青銅樂器是夏商周三代音樂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歷史遺存。在洛陽地區發現的青銅樂器如銅鈴、鉦、鐃、鎛、編甬鍾、編鈕鍾等,幾乎包括了青銅樂器所有的種類,...
古青銅樂器 時代標誌 銅 鈴 銅 鐃 鉦 -
中國青銅樂鍾研究
基本信息商品名稱: 中國青銅樂鍾研究 作者...內容提要本文是一篇隸屬中國音樂史方向的博士學位論文,其意在探索我國青銅樂鍾...的發展脈絡,共分五部分進行了論述: 首先,在探索青銅樂鐘的發生與初期...
-
青銅宗周鍾
青銅宗周鐘,西周晚期文物,通高65.6、舞橫30、舞縱23.1、銑間35.2、鼓間26.6厘米,重34.9公斤。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文物簡介 文物賞析 文物歷史 -
青銅
青銅,是鉛、銅和錫的合金,有特殊重要性和歷史意義。後除黃銅﹑白銅以外的銅合金均稱青銅﹐並常在青銅名字前冠以第一主要添加元素的名。錫青銅的鑄造性能﹑減摩性...
概述 時代 發展時期 文化 銘文 -
青銅禮器
青銅禮器是是奴隸主貴族用於祭祀、宴饗、朝聘、征伐及喪葬等禮儀活動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級和權力,是立國傳家的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