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甬鍾

青銅甬鍾

青銅甬鍾,重100.35公斤,通高76.8厘米、甬長29.8厘米,作圓筒狀,中空與鍾腹相通,甬端未封口,直徑10.5厘米、壁厚0.8厘米。距離甬端三分之二處有凸出的斡,斡徑14.4厘米,斡頻寬7.8厘米,斡上無鏇。平舞,舞縱24.5厘米,橫42厘米。侈銑,銑間56.6厘米。鼓間33.9厘米。子微上剜,厚2.2厘米。

1978年12月,在福建省建甌小橋鄉陽澤村北黃科山的西坡出土,距地表僅25厘米左右,農民開墾茶園時發現,鐘口朝下,附近沒有發現其它遺址和遺物。
青銅甬鍾青銅甬鍾

該鐘重100.35公斤,通高76.8厘米、甬長29.8厘米,作圓筒狀,中空與鍾腹相通,甬端未封口,直徑10.5厘米、壁厚0.8厘米。距離甬端三分之二處有凸出的斡,斡徑14.4厘米,斡頻寬7.8厘米,斡上無鏇。平舞,舞縱24.5厘米,橫42厘米。侈銑,銑間56.6厘米。鼓間33.9厘米。子微上剜,厚2.2厘米。
此鍾雙范合鑄,兩欒有明顯的范痕,斡帶內壁殘留內模。鐘體兩面紋飾相同,無銘文。每面各有圓枚18個,左右各列3行,每行3個,中間無鉦間。枚上半球狀,直徑3.5厘米,高2厘米。飾渦紋,紋上出景作乳頭狀,高0.8厘米。銅鐘通體布滿以雲雷紋為母題的紋飾。甬上部兩面各飾獸目1對,與雲雷紋組成變形的獸面紋。斡帶以細雲雷紋為地,飾突出的勾連C紋。甬與舞面連線處飾捲雲紋一周。舞面飾對稱的粗雲雷紋4組。鐘面各部份都飾粗大深刻的雲雷紋,只鼓部中央的隧部略高起,上飾有較淺細的雲雷紋組成的圖案代獸面紋。內壁光素。鐘口內沿以粗三角棱一道為界。
據考古工作者鑑定,此鍾應為西周早期鑄品。在福建還是首次出土,是解放後我國出土的西周銅鐘中型體最大的一件。現由福建省博物館收存,縣博物館存有石膏複製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