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古鎮黎里位於吳江東南30公里,地處江浙滬交界處,和同里,吳興的織里,常熟的古里,共稱江南“四里”,東距上海90公里,北離蘇州45公里,水陸交通十分便捷。唐時黎里為村落,南宋時成為集市,明代弘治年間升格為江南大鎮,至今保存著明清遺存的古民居9萬多平方米,保存著宋元古井及清代牌坊。旅遊景點
古鎮丁字形市河全長2000餘米,建於明清時期的古駁岸4000多米,橫跨著10座始建於元代至清代的古石橋,河埠式樣眾多,有淌水式、雙落水、單落水和懸挑式,雙落水和單落水又分內凹式和外凸式等多種。駁岸和河埠上雕刻著各式各樣的纜船石,有暗八仙、筆錠、如意、犀角、雙桃、雙桔、如意得鹿、瓶生蜂猴、瓶生三戟和五色旗等254顆,屬江南古鎮之最。江蘇省重點文保單位柳亞子故居,本是清乾隆時期工部尚書的私邸,前後六進,有乾隆題寫“福”字、大學士稽璜題匾而得名的賜福堂,有太平天國將領遺留的龍鳳瓦當,有栩栩如生的磚雕門樓,還有乾隆的梅花碑、劉墉與著名畫家合作的祝嘏圖。柳亞子故居收藏著國家一至三級文物藏品120件,待文物藏品152件,還有其他書畫文物500餘件。
除省文保單位柳亞子故居外,黎里尚有鴻壽堂、洛雅草堂、端本園、寫韻樓、新詠樓、周宮傅祠堂、居退一步處等市級文保單位8處,市級控制文物單位18處。鴻壽堂內18個圓台形的木礎,正是明代早期江南古建築的特殊遺存,極富研究價值。
黎里的弄堂堪稱江南古鎮一絕,至今完好保存85條,其中70條為暗弄,57%以姓氏命名,以“周陳李蒯汝陸徐蔡”黎里八大姓命名的最多。弄堂多數超過60米,更有5條超過百米。弄堂是黎里民眾在明清600餘年中成功的生活實踐,生活的需要、歷史的沉積,弄堂的結構發生了種種變異,有雙弄,有弄中弄,也有暗弄接明弄而成的三�弄。
人物
黎里歷來人才輩出,南宋有特奏狀元1名,進士26名,舉人61名,貢生43名,秀才無數。南宋時有趙�老、魏憲,至今留存的東聖堂就為紀念趙�老而建。明代有太常寺少卿凌信,出使安南憑外交安撫了安南國王。清代有位居工部尚書的周元理,浙江布政使蒯士薌,抗擊沙俄建立戰功而晉升兵部尚書銜海軍幫辦張曜,徐達源編撰了第一部《黎里志》,蔡丙圻編撰了《黎里續志》,1903年,倪壽芝創辦了第一所新式學校,開一代學風。辛亥革命後,湧現的名人更多,袁世凱復辟時宣布吳江獨立討袁的殷佩六、愛國詩人柳亞子、女革命家張應春等。還有南社、新南社的人物,較為著名的有:蔡寅、毛嘯岑、朱劍芒等20多人。當代名人更多,有名醫金一新、朱蓮舫、金誦盤,第一代影星殷明珠、國際大法官倪征燠、 水利專家汝賢、翻譯家出版家蒯斯曛、世界著名教育家柳無忌、中國社科院副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汝信等等。
解放初,黎里進行了土地改革,廢除了封建剝削制度;以後又進行了對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在生產資料所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農業、手工業合作化。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各方而順利發展。1966年至1976年問,經十年動亂,經濟建設一度遭到挫折。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黎里步入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社會穩定、經濟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的時期。古鎮黎里突飛猛進,煥發青春。
自然資源
黎里境內地勢平坦,水網密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土壤肥沃,得地利之厚。無災年份,農產比較豐足。歷來盛產稻麥及油菜籽,素稱魚米之鄉。解放前,由於生產工具及技術落後,水利不興;更由於農民深受封建剝削之苦,兒全靠單幹,在農Ⅱ1灌排及使用農業機械方面,受到很大限制,抗災能力很差,災荒頻仍;致長期以來,農業生產力得不到提高。解放後,經過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及公社化,集體經濟壯大,大規模興修水利,平整農田,機電排灌,推廣科學種田,大大挺高了農業產量,基本上保證了農田穩產、高產、早澇深收。其中公社化初期,農業生產略有挫折,1962年後迅速上升,以後持續提高。水稻宙產量由1949年300斤左右,提高為1988年商產882斤。1988年糧食畝總產為1157斤。其中單季稻畝產超千斤的村有14個。全年糧食總產達5666.11萬斤,全年總收入達2050萬元。副業生產自80年代以後有很大發展,1988年全年副業總收入達4511.88萬九。形成了農副漁林全面發展,相互促進的局勢。
歷代以來,阿業貿易為黎里主要經濟成份之一。明清時期,黎川白蜜享有盛譽,白蜜市場交易頗盛。清嘉慶年間,黎里商業已很發達。每口黎咧,黎里東柵鄉人鹹集,百貨貿易,米及油餅尤多,舟楫滿載來往,街道店鋪相接,行人摩肩接踵,一派繁榮景象。辛亥革命後,黎里商業仍相當興旺,其中尤以米糧業、飴糖業為最。米糧店曾多達56家,解放前夕為52家;飴糖曾遠近馳名,遠銷青島、東北。茶食店如紫陽觀、生祿齋、石櫃檯等名聞遐邇,頗負盛名。解放初,政府對私營工商業加強領導與扶持,發放貸款,組織物資交流,故商業上盛況依然。1960年前後,三年困難時期,商業曾一度清淡。1962年以後經過調整,又趨興旺,“文革”中又一度清淡。70年代末,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商業劃小核算單位,增加網點,又重趨繁榮。1983年起,黎里開始出現個體戶,個體經濟逐漸發展。同年建農貿市場,1985年又建小商品市場,商業日益興旺。而鄉鎮工業崛起,人均收入的逐年提高,又都促進了商業貿易進一步發展,市場繁榮,購銷兩旺。1988年國營商業系統全年銷售額2016.457萬元,集體商業系統全年銷售額2932.8萬元,供銷系統全年商品銷售額1967萬元。全鎮全年組織供應蔬菜313噸,鮮豬肉169.95萬廳。收購地方產品241.93萬元,收購農剮產品39.5萬元,全鎮集市貿易成交額960萬元。
黎里的農業及商業,歷來比較發達,而工業基礎則較薄弱。解放前,工廠寥若晨星,且規模極小,多屬手工作坊。解放後,工業才逐漸起步。解放初,鎮上的豫灌I坊及部分米行,曾擴建及轉業為具有一定規模的油廠、米廠、磚瓦等3家國營工廠。50年代末,開始出現鎮辦工業,60、70年代,7家手工業社及鎮辦廠上升為縣屬大集體廠。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鄉鎮工業崛起,全鎮建成了以絲織、日化、建材.食品、注塑、印染、印刷,機械、化纖、遠紅外元件等為主要行業的鄉鎮工業。1988年有鄉鎮辦企業27,家(其中工廠25家),村辦企業119家,職工9970人。鄉鎮工業總產值達2.55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4%。鄉鎮企業巾,產值超千萬元有5家,利澗超百萬元的有4家。農村中有3個行政村的村辦工業淨產值超百萬元。1988年黎李鎮被評為蘇州市農村經濟建設先進單位。黎里的國營工廠有黎里油脂化工廠,已遷新址建了新廠房,黎里米廠的生產設被有了更新。國營廠的規模、生產方式及產值、產量,均已今非昔比。縣屬大集體廠巾,除皮鞋廠‘停產外。其他幾家工廠的生產,都有所發展。1988年,縣屬企業年產值6720.47萬元,其中國營企業年產值2818.03萬元。
鄉鎮工業的崛起,又促進了市鎮建設的發展。黎里鎮區老區原有建築,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風格,為一河兩街的布局。市河主幹自西而東,市街築於市河的南北兩岸,由條石及石塊鋪成,街路寬兩米左右。街旁房屋而水而築,老式磚水結構的兩層樓房鱗次櫛比,其中明、清建築占75%。其間密布著.90多條與主幹道垂直的狹窄的弄堂,結構備異,絕大多數狹窄麗幽深。黎里鎮長長的主幹道上,原來部有廊翻,夏天行人不受烈口曝曬,雨天則可不用雨具。江南水鄉,“深巷幽弄”、“小撟瀋水人家”的古鎮風貌,別有情趣。但對交通的發展及人民生活而言,則很不方便。黎里農村,過去多數農民住的是泥牆茅屋,走的是泥路狹徑;過河則是狹窄的竹木橋,或用小船擺渡。解放後,市鎮先後填了樓下浜、滸涇浜等7條浜,修路建房;70年代起拓寬了部分道路。80年代以後,加快了市鎮建設步伐。一方面改造老鎮區,將老鎮區內全部主幹道拓寬為5―7,米,鋪成瀝青或水泥路面,可全部通行汽車,里、弄、巷的路面,亦大部分澆水泥。又改建、擴建住宅房屋,修建了相應的公共衛生設施。在維護、整修老鎮區的同時,又重點開發了新鎮區(滸涇路及其附近),將南北方向的滸涇路拓寬為10一20米寬,由黎新撟直通太浦河大橋。19s8年又在餓北新辟一條人民路,東起漁業村,西接滸涇路,全長2743米,與原滸涇路相交,為新區主幹道。1983年起,新區先後新建大樓多幢。其中有醫院、郵電大樓、黨校、鍛行、糧管所、鎮工業公司、城建開發公司等大樓和3個商場、以及其他單位辦公樓,還有兒家新建的工廠。新區又加速住房建設,已建成了羅漢新村一區、二區住宅樓群。住宅樓占地260餘宙,建築面積516990平方米。一個適應對外開放的新鎮區已初具規模,黎里鎮確是舊貌換新顏。歡村面貌自80年代以米也有了很大變化。自1983年至1988年,農村私人建房17867問,其中絕大多數為樓房。建農橋70餘座,泥濘小路均已改為水泥鄉道、村道。古老破舊的農村煥然一新。
教育事業
黎里歷來讀書之風盛行。清代上岸多士大夫家,崇尚學術,鎮上有私墊數家,入夜誦聲不絕。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黎里人倪與三及其姐倪壽芝等得風氣之先,出資興辦新式民立國小。辛亥革命以後,學校逐漸增加。至解放前夕,市鎮有國小2所,頗具規模;農村訂國小10所,但學生數不多。解放前,鎮上只有私人開設的診所。廣大勞動人民限於經濟條件,往往患病而不得治療。解放後,教育、文化、衛生事業均發展很快,農樹不僅國小發展迅速,並且興辦了國中;市鎮子60年代始辦高巾。至1988年,全鎮有高中1所,國中5所,國小28所,職業巾學1所;學生總計4084人,教師298人;幼兒困入園兒童880餘人,另有成人教育中心1所。全鎮基本上掃除了文育。1983年與1964年相比,本鎮常住戶口的大中專畢業生增加了14倍,高中畢業生增加11倍,國中生增加117倍,小學生增加13.2倍。全鎮人民文化素質顯著提高。鎮文化站內有圖書室,書場、錄象放映室等設定。鎮上還有974個座位的影劇院,並有電影巡迴放映隊、新華書店,以滿足人們文化生活需要.醫療方面,有黎里衛生院及吳江縣骨傷科醫院,設病床80餘張,設備日臻完善,各村均有醫療室。
黎里交通面貌也已大變。解放前,黎里只通水路,來往全靠輪船,到蘇州需5小時。60年代時,太浦河通航,青平公路又通車,水陸運輸暢通。東至上海,北至吳江、蘇州,西經平望至浙江,十分方便。全鎮已使用直撥電話,更有利於信息的傳遞。
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改善。農村矗立起一群群新樓房。1988年,本鎮農村全年人均收入達1020.90元,市鎮居民全年人均收入達1371元。彩色電視機、電冰櫃,洗衣機等高檔耐用消費品,已越來越多地進入家庭。1988年全鎮人民儲蓄總額達1900餘萬元。
解放前的2000餘年中,黎里鎮在歷史的長河中沉浮、徘徊,迂迴曲折地緩慢前進;解放後4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僅是短暫的一瞬,儘管也曾走過一段崎嶇的道路,但取得的成就,卻是空前的!溯淵源於歷史,寄希望於未來,黎里鎮必將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古鎮綜合開發啟動
2012年1月31日上午,黎里古鎮綜合開發也正式拉開序幕。費孝通先生眼中的“水鄉明珠”,與吳江同里、湖州織里、常熟古里共稱江南“四里”的吳江黎里古鎮,將重現昔日風采,加快融入長三角古鎮旅遊圈。同日,以“同城蘇州,融入上海”、建設樂居吳江為目標,總投資近140億元的20個新項目在該市集中開工。
黎里古鎮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524000平方米的古鎮核心保護區內積澱著宋、元、明、清各朝代眾多的歷史遺存,現存明清建築近16萬平方米,在江南古鎮中可謂少有。
目前,當地政府已制定並完善了黎里古鎮總體規劃、街區保護規劃等各項規劃編制工作;先後投入8200餘萬元,對古鎮基礎設施進行綜合改造,加快推進端本園、東聖堂等主要景點的搶救性修復工作;同時對鎮容鎮貌進行集中整治,初步完成古鎮綠化建設和亮化工程。新啟動的古鎮首期修復工程總投資達4.1億元,力爭把黎里建設成為既具“明清世博”特色,又有“百年南社”內涵的江南水鄉名鎮。
與黎里古鎮綜合開發工程同日啟動的20個新開工項目涉及新材料、新裝備、生物醫藥等高科技項目和總部經濟、城市綜合體等現代服務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