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部隊[中國人民武警黃金部隊]

黃金部隊[中國人民武警黃金部隊]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部隊組建於1979年3月,是一支經濟建設部隊。其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黃金部隊,1985年列入武警部隊序列。現在全國共有12個支隊,工作遍布25個省區。目前接受武警總部和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雙重領導,為國家財政一級預算單位,主要承擔國家黃金礦產勘查任務。

基本信息

部隊介紹

黃金部隊黃金部隊
武警黃金部隊 是一支專業技術人員齊全,年齡結構合理、素質較高,技術設備先進,實力雄厚的黃金礦產勘查隊伍。支隊是部隊礦產勘查的主體,黃金技術學校、黃金地質研究所主要從事黃金地質教學與科研工作。全部隊現有地質、物探、化探、測量和化學分析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500多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70多人,中級技術人員500多人。碩士以上學歷50多人,其中博士、博士後17人。礦產勘查儀器設備2010台(套)。

武警黃金部隊成立以來,工作範圍遍及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開展礦產勘查項目2110個,先後探明特大型岩金礦床5處、大型岩金礦床10處、大型砂金礦床6處、中型以下金礦170多處,提交金礦勘查地質報告270多份,探獲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500多噸、詳查儲量近50噸,勘探儲量近600噸;為國家新建或擴建各類礦山近百座,直接生產黃金近20萬兩。

“六五”―“七五”期間,黃金部隊在探明黑龍江團結溝、湖南沃溪、雲南墨江金廠等典型岩金礦床的同時,對中國砂金礦進行快速勘查,在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青海、新疆、內蒙古、四川、湖南、山東、安徽、江西等省區發現並探明西口子、柴河、哈巴河、辛安河、高都川、白水、高廟等一大批砂金礦床。與地勘同行業相比,以占同行業六分之一的投入為國家提交了占全國三分之一的黃金儲量,為我國黃金工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寶貴的金礦資源,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八五”―“九五”期間,黃金部隊金礦勘查順利實現由找砂金為主到找岩金為主的轉移,並積極回響國家關於地勘行業改革的號召,在全國率先推行內部儲量承包和其它有卓有成效的管理機制,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官兵找礦積極性,先後發現河北省東坪、內蒙古哈達門溝、黑龍江金廠和砂寶斯、甘肅陽山、陝西金龍山、河南康山等一大批大型和中小型金礦床,人均為國家提交的金礦儲量居同行業領先地位。這些礦床絕大多數已被地方政府開發利用,為振興地方經濟做出了貢獻,為國家黃金產量突破百噸大關提供了有力的資源保障。

成立歷史

徽章黃金部隊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部隊(以下簡稱武警黃金部隊)組建於1979年。

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為了賠款,也為了軍費,風雨飄搖的大清朝竟創造了一個紀錄:產金43萬兩,合13.5噸。這在當時的世界上是個了不起的數字。此後直至1976年,中國黃金產量再也沒有超過這一歷史水平。清末1911年黃金產量達1.5萬千克。民國初期,黃金工業急劇下滑,黃金產量由高峰跌至低谷。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國民黨政府通貨膨脹加劇,由於價格波動及戰亂等原因,金礦業逐步陷入蕭條狀態。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黃金年產量僅為4.07噸。此後長達30年,黃金生產始終在低水平徘徊,平均年產量不足10噸,遠遠不能滿足經濟建設的需要。

上世紀50年代初,由於黃金工業受國民黨統治時期嚴重破壞的制約,加之解放不久百廢待興的局面和抗美援朝戰爭的影響,致使黃金工業一度遲滯。1957年,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國家對黃金的需求日益迫切。雖然加強了黃金資源地質勘探和開採,但黃金生產仍然不能滿足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面對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巨大壓力。周恩來總理心急如焚。1974年夏天,由於長期勞累,周總理又一次病倒住院,在病床上周總理對王震表示:“你要把金子抓一抓,搞建設不能沒有黃金。”

王震領受任務後,馬上就帶著有關人員下去調研。針對文化大革命中黃金工業徘徊不前的局面,王震跟地質部和冶金部經過反覆研究,借鑑國內外成功的經驗,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隨著一整套扶植和發展黃金生產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黃金的生產很快得以恢復。1979年,中國的黃金產量終於突破了20噸大關。中國實現了有史以來黃金產量的突破。

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國家急需增加外匯和黃金儲備,加速國民經濟建設。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把重擔壓在了主抓黃金工作的王震同志肩上。受此重任的王震和中國地質學家們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後,向中央建言:中國不貧金,中國缺少的是專業化的找金隊伍。當年帶領359旅在南泥灣創造墾荒奇蹟的鬍子將軍,再一次想到了部隊:儘快組建一支軍事化的專業找金隊伍,作為黃金工業的先鋒軍,以便進行大規模、大範圍的黃金礦產資源勘查活動。

“讓部隊去找金子!”王震的建議,得到了中央的採納。1979年3月,一支特殊部隊———中國黃金部隊誕生了(當時為解放軍基建工程兵,1985年列入武警部隊序列)。
新中國的黃金工業從此踏上新的征程。黃金部隊官兵踏遍青山,足跡遍布祖國25個省區市,他們走到哪裡,哪裡就會升起一片金色的希望。冰山雪峰的冰達坂旁,新疆的一座大金礦誕生了;17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哀勞山腳下,雲貴川三省有名的金礦建成了;起伏綿延的燕山山脈,第一座特大型金礦發掘了。中原大地、巴山蜀水、汨羅江畔……一座座金山在黃金兵神奇的腳板下放射出萬道金光。

1979年1月,經王震、谷牧副總理同意,冶金部上報《關於整編基建工程兵地質支隊的報告》。報告中要求軍委儘快組建一支軍事化的專業找金隊伍,作為黃金工業的先鋒軍,以便進行大規模、大範圍的黃金礦產資源勘查活動。中央軍委和國務院對這件事情非常重視。3月7日,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聯合給國家建委、冶金部、基建工程兵下達批示,為了加強黃金地質普查、勘探工作,迅速發展黃金生產,同意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黃金指揮部,擴編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五十一支隊,整編建立第五十二、五十三支隊。基本建設工程兵黃金指揮部(軍級),機關暫編定員六十人,設主任、政委、副主任、副政委,成立黨委,下設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駐北京市郊。該指揮部全面負責對第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支隊的領導和管理。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五十一支隊由兩個大隊擴編為6個大隊,擔負黑龍江地區的黃金地質普查、勘探和生產任務。支隊部仍駐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現有的第五零二大隊(擔負土建任務)駐阿城縣,第五零三大隊駐加格達奇。新成立的第五零四大隊駐喜桂圖旗牙克石鎮,第五零五大隊駐林口縣,第五零六、五零七大隊駐阿城縣。將黑龍江省冶金七零四、七零五大隊分別整編入第五十一支隊所屬的普查和勘探大隊。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五十二支隊,下轄5個大隊。擔負河北、內蒙、山東地區的黃金地質普查、勘探和生產任務。支隊部和冶金部黃金局的設計研究分院駐河北廊坊。以原中國黃金公司在河北的地質六隊、七隊為基礎,整編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五零八、五零九大隊,分別駐河北省遵化縣和沙河縣;以山東省煙臺地區黃金地質隊和昌濰地區冶金地質隊為基礎,整編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五一零大隊,駐山東省煙臺市;以內蒙冶金地質五隊為基礎,整編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五一一大隊,駐內蒙察右中旗。將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二支隊所屬的十一大隊劃歸第五十二支隊建制,仍駐河北省沙河縣。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五十三支隊,下轄4個大隊,擔負四川、陝西、雲南、湖南地區的黃金地質普查、勘探和生產任務。支隊部駐四川省成都市。以四川省冶金地質六零八隊為基礎,整編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五一二大隊,駐四川省南部縣;以雲南省冶金地質三一一隊為基礎,整編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五一三大隊,駐雲南省墨江縣;以陝西省冶金地質七一四隊為基礎,整編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五一四大隊,駐陝西省柞水縣;將湖南省冶金地質二三五隊和二三七隊整編為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五一五大隊,駐湖南省桃源縣。3個支隊於1985年前,在完成所擔負的黃金地質普查、勘探任務的同時,要努力為國家生產三百萬兩黃金。部隊所需經費,原則上第五零二大隊在國家基建投資中開支,其他支隊、大隊在國家地質事業費中開支。3個支隊和所屬15個大隊的地區性黨政工作和軍事行政工作,分別由瀋陽、北京、濟南、蘭州、成都、昆明、廣州軍區代管……

1988年,奮戰在興安嶺的黃金五支隊官兵淘到了震驚中國的特大“狗頭金”。這塊金子重達2155.8克,含金70%以上。因形狀酷似中國版圖,又稱“版圖金”。狗頭金聚成2公斤要兩億年,全世界1公斤以上的狗頭金不超過10塊。

2007年底的統計數字顯示,黃金部隊組建28年,探明超大型岩金礦床2處(100噸以上),特大型岩金礦床6處(50噸以上),大型岩金礦床11處,大型砂金礦床6處,中型以下金礦216處,累計探獲黃金資源/儲量1784.713噸。

部隊任務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部隊官兵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部隊官兵
在開展金礦勘查過程中,黃金部隊非常重視科研工作,科研先導作用效果明顯。共完成科研項目330餘項,有63項科研成果通過部級以上鑑定。其中達到國際先進以上水平的有8項,國內先進以上水平的有18項,獲部級以上獎勵的有26項。

完成了對雲南墨江金廠、黑龍江團結溝、湖南沃溪、陝西金龍山、河南東闖、河北東坪、內蒙古哈達門溝、黑龍江東寧金廠等一批具有典型意義的金礦床的研究,發現了“益陽礦”、“駕鹿礦”2種國際認可的新礦物,出版了《地質體運動理論及其套用》、《中國地殼演化與礦產分布圖集》、《中華人民共和國黃金礦產圖》、《中國岩、砂金成礦圖及說明書》、《砂金礦勘查工作手冊》、《中國金礦物志》、《金礦物鑑定手冊》、《金的化學分析》、《中國黃金地質叢書》等學術價值較高的專著,提出了新地球脈動、統計地球化學、統計認識論等理論學說。研製開發了“中國黃金地質信息系統”,提交了我國第一份以地質統計學方法計算儲量的《陝西省洛南縣駕鹿金礦床地質勘探報告》。先後有3人榮獲中國地學界最高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部隊成就

狗頭金狗頭金

領先超前的科學技術和人才優勢,一直是黃金部隊最具特色的招牌。從最初的地質錘、羅盤、放大鏡“三件寶”的傳統找礦手段,到如今的遙感解譯、衛星定位儀、礦床評價全過程的計算機化管理等新技術的運用,黃金部隊25年的找礦史,就是一部科技創新史。
武警黃金指揮部每年都拿出上千萬元打造利器,購買和更新普查、鑽探、通訊、交通設備,大大改善了裝備條件。鑽探設備實現了普遍更新,鑽探工藝得到進一步改進;編寫地質報告的GIS(地理信息系統)微機管理已投入到全部隊使用,徹底結束了手工描圖的歷史,全部實現了微機成圖,成倍提高了找礦效率;價值上萬元的GPS(衛星定位儀)已配備到所有地質中隊;在無人區施工的一些支隊已經配備了海事衛星電話。正是有了這些“金剛鑽”,黃金官兵才能在空中、在地表、在地下追索著一條條金礦脈的形跡,捕捉著一座座金礦體的影蹤。
20世紀60年代,美國地質調查所的羅傑_羅伯茨在內華達州發現了卡林型金礦,由此掀開了金礦勘查史上新的一頁。25年後,被譽為“石頭大校”的中國武警黃金部隊高級工程師王世忠得到一塊美國卡林型金礦的標本。經過長達6年艱難漫長的求證,王世忠終於獲得重大突破,發現了金龍山大型金礦床,用智慧和汗水給中國羅伯茨的故事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王世忠因此獲得中國地學界最高獎———李四光野外地質工作者獎。
經過多年的引進、培養和鍛鍊,黃金部隊已形成了“年齡結構合理、學科專業多元、知識層次較高”的科技幹部隊伍。黃金地質研究所是國內唯一一家專門從事黃金地質研究的科研單位,也是黃金部隊人才強勢的一個縮影。依靠科技人員的聰明才智,研究所共完成科研項目180多項,進行技術革新400餘項,其中30餘項獲部委科技進步獎,發現並確定了10餘種新類型金礦,發現新礦物種3種,首創了地球脈動學說。
隨著中國加入WTO和黃金市場的開放,戰績顯赫的黃金部隊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面對生存與發展的嚴峻考驗,黃金尖兵再度肩負起為國尋金,為民造福的神聖使命。有資料表明,目前我國找金潛力為1.5萬噸左右,大多數集中在西部。而西部現在黃金保有儲量(已經探明,尚未開採)僅占全國保有儲量的32.63%,蘊含著巨大的找金潛力。
黃金部隊已經描繪出了實施戰略西進的藍圖,將二分之一的資金和三分之二的兵力投入到西部,開始了新的創業征程。於是,藏北的無人區有了黃金官兵艱難跋涉的身影;冰封雪覆的阿爾金山燃起金色的希望;青海的可可西里續寫著尋找金礦的傳奇。在內蒙古、在廣西、在雲南……在整個西部,黃金部隊官兵安營紮寨。由6名博士和4名碩士組成的“人才方隊”出征西部,在祖國西部8省區的版圖上艱苦探索,先後圈定了12處找礦靶區,控制含金水系11條,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部隊揭秘

黃金戰士把鑽機提取的岩芯按深度標上不同的序號,以便實驗人員判斷岩石層里金礦石的含量黃金戰士把鑽機提取的岩芯按深度標上不同的序號,以便實驗人員判斷岩石層里金礦石的含量
組建30多年的中國武警黃金部隊,迄今已累計探獲黃金資源1800多噸。這支世界上惟一的尋寶部隊,神秘而特殊的面紗從未被真正揭開過。
近日本報記者來到陝西省境內的武警黃金第五支隊第二大隊進行採訪,揭開這支部隊的神秘面紗。
從藏北的無人區,到冰封雪覆的阿爾金山,再到青海的可可西里、內蒙古、廣西、雲南……中國25個省區有12個黃金支隊戰士在尋找國家寶藏。
隊員都是科班出身年薪只有六七萬他們每天能挖多少金子,他們是不是個個都身家百萬,個個都知道挖金子的秘笈?日前,記者從西安出發,經過3個多小時的車程,來到這群神秘探寶人的營地——二大隊的隊部。
二大隊教導員王曉軍早就習慣了記者的好奇,他說能找到金礦的地方,都是在人跡罕至,自然條件艱苦的地方。“隊部負責一些上達下傳的任務,條件算是好的,真正勘探金礦的地方更艱苦。”
王曉軍所說的條件好是指:車可以直接開到隊部院子裡;村裡有小商店可以買到日常用品;院子裡有信號可以用手機打電話;還可以收到《解放軍報》,最新的一期是一個星期前的。
在二大隊大隊部的陳列室里,有一個放金礦石的柜子,沒有加鎖。金礦石就是一塊塊大小各異,形狀各異的石頭,勘探中隊隊長王彥明拿出一塊遞給記者,“這就是金礦石,肉眼是根本看不出來的,放你面前也沒人會拿。”已經在黃金部隊工作13年的王彥明也看不出來,即便他天天在找金子。
勘探中隊是負責找金子的隊伍,當地百姓之間有句廣為流傳的話“遠看是個叫花子,近看是個當兵的”就是用來形容他們的。
其實這些勘探隊的隊員都是地方大專院校地質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畢業後直接入伍,他們屬於黃金部隊的技術人才。
在部隊里,技術幹部的年薪只有六七萬,但地方上很多金礦企業卻給他們開出幾十萬元的高價。“有經驗,有資源,我們這類人才在地方企業很吃香的,我們有同事到紫金礦業,年薪都很高。”
鑽礦16年發現黃金儲量80餘噸
從大隊部出發,走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路側都是懸崖絕壁,車開著開著就無法前行了。“要是天氣好的話,車可以開上去,今天下雨,路滑不敢開。我們得爬上去了。”王曉軍解釋。手機信號在此前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一個地勢平緩的山崖上聳立著一個綠色圓錐體,占地約10平方米大小,這就是黃金戰士勘探黃金的最前沿陣地。
鑽礦地點分為戈壁灘、沙漠、林區、山區,條件無一例外都很艱苦。黃金五支隊二大隊常年駐守在秦嶺山區,負責當地的找礦、鑽礦任務。
每個大隊下屬地質中隊和勘探中隊,兩隊互相配合完成任務。地質中隊負責找礦,確定開鑽地點後,鑽礦任務由勘探中隊負責完成。
記者探訪的勘探中隊借住在當地老百姓的房子裡。從這些房子出發到鑽探機台還有好幾公里陡峭的山路,上晚班的戰士也要走將近一個小時。採訪當天,正趕上下雨,記者用了40多分鐘才“爬”上鑽探機台。機台面積約10平方米,高13米,掛了綠色的油布維護設備,遠遠看去像一個綠色的圓錐體。
噪音是勘探中隊戰士們常年面臨的困難之一。醫學證明,人類聽力所能承受外界的噪音是80分貝。機台前的噪音高達110分貝。
被譽為“拚命三郎”的武警黃金五支隊支隊長張寶河在機台前幹了16年。16年,他累計鑽進達4萬餘米,相當於鑽透了5座喜馬拉雅山,為國家探明黃金儲量80餘噸,潛在經濟價值80多億元。
機台常年的噪音導致他常年頭暈,耳鳴。醫院診斷結論為植物神經損傷而致神經性耳聾,基本沒有治癒的可能。現在他需要依靠高倍助聽器來和外界進行溝通。
黃金部隊黃金部隊
探寶工具由“老三件”變成“新五件”

鑽探機在確定好的方位內打鑽,延伸到地下幾百米的深處採樣。“鑽機一旦開始就不能停止,必須一天24小時鏇轉。”勘探中隊技術負責人翟開慧向記者介紹。“因為一旦停下來,已經開鑽的山崖隨時可能出現垮塌現象,發生堵塞。”
為了維持鑽探機全天候不間斷運行,戰士們4人一班,3班倒輪流值班。“所以來我們中隊的客人一天24小時都可以吃飯,深夜12點都有飯吃。”翟開慧開著玩笑。
4個年輕的戰士各管一攤。班長是有經驗的老戰士,能處理一些突發情況,另外3個戰士有負責泥漿攪拌的,有負責取芯的。他們的任務就是打到相應深度,把鑽機提取上來的岩芯按號存放。根據他們的取樣,後方的實驗人員判斷出岩石層里金礦石的含量。
對於王彥明和戰友而言,這些年的最大變化就是他們的工作發生了很大變化,比以前輕,也更快捷。“以前工具是‘老三件’,錘子、羅盤、放大鏡,全憑人力。”王彥明說。現在王彥明的勘探設備換成了“新五件”:數碼攝像機、數位相機、錄音筆、手持GPS(全球定位系統)、掌上電腦。
戰士們會將採集到的礦石樣本送到各支隊的研究所。所有的化驗結果匯總起來,就是黃金部隊的找金成果。這些成果,連同勘探圖紙,最終都要上報,再由國家統一協調開採。而戰士們接下來要做的,是收拾行裝,開赴另一個目的地。
在二大隊的隊部所在地有個金礦選廠,是部隊勘探出來金礦轉讓給地方開採的,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而戰士們卻無緣見到提煉出來的金子。
黃金部隊發現世界罕見“狗頭金”
新中國成立之初,偌大的中國金子年產量僅為4.07噸。此後長達30年,黃金生產始終在低水平徘徊,平均年產量不足10噸,遠遠不能滿足經濟建設的需要。
1978年,時任副總理的王震向中央建言:“讓部隊去找金子!”王震的建議,成就了世界軍事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支部隊。
1988年,奮戰在興安嶺的黃金五支隊官兵淘到了震驚中國的特大“狗頭金”。這塊金子重達2155.8克,含金70%以上。
當時,在興安嶺守著淘金溜槽的五支隊的姚金鳳準備收工,忽然發現溜槽內有一塊沾滿泥沙的石頭,正想撿起來扔掉,掂在手裡又發覺分量很重。細心的姚金鳳把它放到水裡洗了起來。這一洗,手中的石頭竟變成了一塊熠熠生輝的金疙瘩,其形狀酷似中國版圖,又稱“版圖金”。
狗頭金聚成2公斤要兩億年,全世界1公斤以上的狗頭金不超過10塊。這個世界級的“版圖金”成為武警黃金部隊戰士們的驕傲和自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