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達門溝

哈達門溝

哈達門溝礦區位於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阿嘎如泰蘇木和烏拉特前旗沙德蓋蘇木境內,地質構造複雜,成礦條件優越,是中國超大型金礦之一。截至2012年9月,該礦區累計探明金資源儲量達到127噸。

概況

哈達門溝礦區位於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阿嘎如泰蘇木和烏拉特前旗沙德蓋蘇木境內。哈達門溝礦區位於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阿嘎如泰蘇木和烏拉特前旗沙德蓋蘇木境內。

哈達門溝金礦位於內蒙古中西部烏拉山區,東偏南距包頭市約40千米,是黃金二支隊於1986年發現的特大型金礦。分為3個礦段,共發現礦脈150條。

2008年起,哈達門溝礦區與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開展聯合勘查後,黃金一總隊與中國地質大學合作,先後開展了《內蒙古哈達門溝—柳壩溝金礦田及外圍勘查與綜合研究》、《內蒙古哈達門溝—柳壩溝金礦田外圍成礦規律與找礦潛力評價》等科研項目。

2010年,武警黃金一總隊二支隊在哈達門溝礦區實施的13個鑽孔中11個見礦,新增金資源量8.014噸。至此,哈達門溝礦區探明金資源量突破100噸。

2012年9月,武警黃金一總隊二支隊在內蒙古哈達門溝礦區探獲一座國內罕見的單脈體特大型金礦。經專家初步認定,該礦脈金資源儲量近70噸,潛在經濟價值270多億元。所探明的313號金礦區單條脈體長6.5千米,已完成鑽孔166個,鑽探工作量81000米,控制礦體最大垂深1600米,礦體深部品位和厚度比較穩定。至此,該礦區累計探明金資源儲量達到127噸。

地質特徵

哈達門溝金礦哈達門溝金礦

哈達門溝金礦區位於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阿嘎如泰蘇木境內。大地構造處於華北地台北緣西段的陰山隆起中段,地貌上呈東西向狹長山帶。區內出露的地層單元主要為上太古界烏拉山岩群、下元古界色爾騰山群和中元古界渣爾泰群變質岩。烏拉山地區岩層構造類型豐富,主要褶皺分為三期。哈達門溝金礦床就位於烏拉山大型復背斜次級背斜的轉折端;第四系大面積出露在礦區以南地帶。

礦區出露的地層主要為深變質岩系,構造則以斷裂為主。區內構造以東西向斷裂為主,其中,烏拉山山前和山後深大斷裂是礦區內規模最大的斷裂構造,分別沿烏拉山南緣和北緣展布。次級斷裂有近EW、NE、NWW及SN向4組,其中近EW向的斷裂構造對金礦床的形成意義最大,控制著礦脈的規模、形態與產狀。區內褶皺構造西段比東段發育,主要有緊閉乃至倒轉線性褶皺。早期多為緊閉尖棱狀褶皺、拖褶皺和柔曲,晚期則主要形成寬緩型褶皺。

礦床特徵

含金地質體特徵

哈達門溝礦區地質特徵 哈達門溝礦區地質特徵

礦體賦存在烏拉山群變質岩系的第一岩組內。含金地質體主要是含金石英脈——鉀長石化蝕變岩,全區發現石英——鉀長石脈百餘條,具金礦化的礦脈四十餘條,分為13、24、1、49和59號5個脈群。礦體長度多在100m~2200m之間,產狀基本與所賦存的地層產狀一致。

礦石特徵

礦石礦物成分包括:金屬礦物主要是黃鐵礦,其次是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輝銅礦、磁鐵礦、赤鐵礦、鏡鐵礦、褐鐵礦、自然金、銀金礦等。非金屬礦物主要是石英、斜長石、鉀長石、黑雲母、角閃石、白雲母,其次是絹雲母、石榴石、鐵白雲石、方解石、高嶺土、綠泥石。副礦物有鋯石、金紅石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