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軍區

蘭州軍區

蘭州軍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七大軍區之一,領導和指揮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五省(區)和西藏阿里地區境內的所屬武裝力量,前身是西北軍區和第一野戰軍。1955年5月1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月11日關於全國軍區重新劃分的決定,西北軍區(所屬新疆軍區除外)改編為蘭州軍區,張達志任司令員,冼恆漢任政治委員。轄陝西、青海省軍區,甘肅、寧夏兩省(區)的各軍分區和步兵、炮兵、騎兵、公安部隊,以及步兵、炮兵等學校。蘭州軍區主要負責鎮守中國西北面的防線,同時也協助成都軍區負責在西藏阿里地區的邊防任務。並負責新疆的農墾,戰時擔負新疆和西北地區作戰任務。2016年2月,七大軍區調整為五大戰區,形成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系。

基本信息

概述

蘭州軍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大軍區之一,領導和指揮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五省(區)和西藏阿里地區境內的所屬武裝力量蘭州軍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大軍區之一,領導和指揮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五省(區)和西藏阿里地區境內的所屬武裝力量

蘭州軍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大軍區之一,領導和指揮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五省(區)和西藏阿里地區境內的所屬武裝力量。蘭州軍區為統轄面積地域最廣闊的軍區。守防面積占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西北地域遼闊,地貌多姿,山河壯麗,物產豐富,既有高聳入雲的世界屋脊,也有一望無際的平原盆地;既有綿延千里的沙漠戈壁;也有廣袤的綠洲和遼闊草原;既有銀裝素裹的冰峰雪嶺,也有泛金滴翠的湖光山色。全國56個民族的50個民族的人民生活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

沿革

1955年5月由原西北軍區改建。1949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西北軍區與第一野戰軍合併,稱第一野戰軍暨西北軍區,1955年5月1日,根據國務院2月11日關於全國軍區重新劃分的決定,西北軍區改編為蘭州軍區,軍區機關駐蘭州市。同時撤銷第一野戰軍番號。原屬西北軍區的新疆軍區改編為大軍區。

1985年6月,根據中央軍委關於合併整編大軍區的命令,烏魯木齊軍區與蘭州軍區合併為蘭州軍區。轄新疆軍區(兵團級)、寧夏軍區和陝西、甘肅、青海省軍區及陸軍集團軍、西安陸軍學院等部隊。

作戰

蘭州軍區蘭州軍區某裝甲部隊野外實戰演練

作戰任務與作戰區域:作戰任務主要有三項,一是配合北京軍區對北方敵人入侵的防禦,寶雞臨潼的部隊任務就在於此;二是確保新疆內部穩定,同時對來自中亞地區的反動勢力形成威懾和清剿,主要由新疆的農墾師擔當;三是形成對巴基斯坦的保護,印巴之戰必要時可對巴實現軍援並對印威懾,同時也可確保當海上運輸線被美國封鎖時,中國擁有巴基斯坦這個出海口。因此,從作戰區域來看,也主要分成三塊,對北方防禦主要在內蒙古境內,新疆邊境線的廣大區域以及中巴邊境。

作戰方式和武器配置:從聯合北京軍區地對北方防禦作戰來看,北京軍區的兵力部署和蘭州軍區的東部兵力部署形成了中國最主要的防線,大興安林燕山山脈呂梁山和秦嶺是抵禦北方入侵的最後一道屏障。因此,蘭州軍區的東部兵力也是以機械化作戰為主,山地防禦作戰為輔。新疆境內的部署顯然不是針對境外的,而是針對境內的.因此從武器配置來看,蘭州軍區也是西弱東強。在最早的作戰意圖上,一旦中蘇交戰,新疆的廣大地區和內蒙甘肅的大部分地區也都是要放棄的,靠山作戰是中國陸軍以弱勝強的法寶。

從武器配置來看,主要是以大口徑火炮為主,坦克戰仍是以北京軍區為主,蘭州軍區擔任作以掩護和襲擾包圍的戰略任務,故強調防區作戰能力和機動能力。

模範人物

蘭州軍區是一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和輝煌業績的英雄部隊,在保衛和建設社會主義祖國,加強戰備和部隊建設中,先後湧現出“攻堅英雄連”、“英雄神炮連”、“英雄偵察連”、“模範軍工連”、“保障科研模範連”等先進單位和龐國興牛先民馬玉革鄭鈺、門合、黨翻身李潤虎等英雄模範人物。

下轄駐軍

1、甘肅

軍級單位

師 / 旅

駐地

蘭州軍區駐地

蘭州

第21軍

21軍摩步29 旅

武威

21軍摩步61 師

天水

核打擊指揮分中心

甘肅 - 武威

21 軍裝甲 12 師

張掖

武警 63 師

平涼

空軍部隊

空軍 8 師

蘭州

2、陝西

軍級單位

師 / 旅

駐地

陸軍第 21 集團軍

寶雞

陸軍第 47 集團軍

西安 - 臨潼

47 軍摩步 55 旅

耀縣

47 軍摩步 139 師

渭南

47 軍摩步 141 師

寶雞

47 軍裝甲 9 旅

47 軍炮兵 12 師

47 軍防空旅

臨潼

空軍西安指揮所

西安

第二炮兵 60 基地

60 基地( 96401 部隊)

寶雞

3、新疆

軍級單位

師 / 旅

駐地

新疆軍區

烏魯木齊

軍區摩步 4 師

厙車

軍區摩步 6 師

和田

軍區摩步 8 師

霍城

軍區摩步 11 師

烏魯木齊

軍區炮兵 13 旅

武警 7 師

伊犁

空軍部隊

空軍第 9 軍

烏魯木齊

中國航天測控站

喀什“天山”站

疏勒縣

羊大曼

4、寧夏

21 集團軍 炮兵 19 旅 ( 寧夏 - 中寧 )

5、青海

二炮 56 基地 ( 西寧 )

陸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集團軍(司令部駐陝西省寶雞市)
軍直通信團
軍直工兵團
軍直防化團
電子對抗團
陸航團
舟橋第90團
特種作戰第184旅
摩托化步兵第61師
機械化步兵第62旅
裝甲第12旅(甘肅省酒泉市)
炮兵第19旅
防空旅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集團軍(司令部駐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通信團(駐西安)
工兵團(駐華陰)
防化團
第139機械化步兵旅(渭南市)
第55摩托化步兵旅(甘肅省張掖市)
第56摩托化步兵旅
第12炮兵旅
防空旅(西安市臨潼區)
裝甲旅
新疆軍區(司令部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4個師1旅5個團編成
通信團
防化團
電子對抗團
工兵第9團(烏魯木齊市)
特種作戰旅(喀什市)
陸航第3旅
第4摩托化步兵師(庫車)
第6機械化步兵師(喀什市)
第8摩托化步兵師
第11摩托化步兵師(烏魯木齊市)
第2炮兵旅(烏魯木齊縣)(原炮兵第13師)
獨立第1團(烏魯木齊市)
獨立第2團
武警第63師(平涼市)(原第21軍第63師)
武警第7師(伊犁市)(原新疆軍區第7師)

空軍

西安指揮所
第6航空師(戰鬥機師)寧夏・銀川基地、甘肅・天水基地
第36航空師(轟炸機師)陝西・武功基地、陝西・臨潼基地
烏魯木齊指揮所(正軍級)
第37航空師(戰鬥機師)新疆・烏魯木齊基地

省軍區

陝西省軍區
寧夏軍區
甘肅省軍區
青海省軍區
新疆軍區(副大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集團軍(司令部駐陝西省寶雞市)[2]
軍直通信團
軍直工兵團
軍直防化團
電子對抗團
陸航團
舟橋第90團
特種作戰第184旅
摩托化步兵第61師
機械化步兵第62旅
裝甲第12旅(甘肅省酒泉市)
炮兵第19旅
防空旅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集團軍(司令部駐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通信團(駐西安)
工兵團(駐華陰)
防化團
第139機械化步兵旅(渭南市)
第55摩托化步兵旅(甘肅省張掖市)
第56摩托化步兵旅
第12炮兵旅
防空旅(西安市臨潼區)
裝甲旅
新疆軍區(司令部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4個師1旅5個團編成
通信團
防化團
電子對抗團
工兵第9團(烏魯木齊市)
特種作戰旅(喀什市)
陸航第3旅
第4摩托化步兵師(庫車)
第6機械化步兵師(喀什市)
第8摩托化步兵師
第11摩托化步兵師(烏魯木齊市)
第2炮兵旅(烏魯木齊縣)(原炮兵第13師)
獨立第1團(烏魯木齊市)
獨立第2團
武警第63師(平涼市)(原第21軍第63師)
武警第7師(伊犁市)(原新疆軍區第7師)

空軍

西安指揮所
第6航空師(戰鬥機師)寧夏・銀川基地、甘肅・天水基地
第36航空師(轟炸機師)陝西・武功基地、陝西・臨潼基地
烏魯木齊指揮所(正軍級)
第37航空師(戰鬥機師)新疆・烏魯木齊基地

省軍區

陝西省軍區
寧夏軍區
甘肅省軍區
青海省軍區
新疆軍區(副大軍區)

歷任領導

蘭州軍區(含原西北軍區)歷任主要領導

司令員
賀 龍(1949.02-1949.11)
彭德懷(1949.11-1955.05)
張達志(1955.03-1969.11)
皮定均(1969.11-1973.12)
韓先楚(1973.12-1980.01)
杜義德(1980.01-1982.12)
鄭維山(1982.12-1985.06)
趙先順(1985.06-1990.04)
傅全有(1990.04-1992.11)
劉精鬆(1992.11-1997.11)
李乾元(1999.09-2007.06)
王國生(2007.06-2012)
政治委員
習仲勛(1949.02-1955.10)
冼桓漢(1955.03-1960.11;第二, 1960.11-1977.06)
劉瀾濤(兼,第一,1960.11-1966.04)
李瑞山(兼,1969.06-1978.05)
肖 華(第二,1977.02-1977.06;第一,1977.06-1982.12;1982.12-1983.10)
宋 平(兼,第二,1977.06-1982.12)
譚友林(1983.10-1985.06)
李宣化(1985.06-1990.04)
曹芃生(1990.04-1996.01)
溫宗仁(1996.01-2000.06)
劉冬冬(2000.06-2002.11)
劉永治(2002.11-)
副司令員
王維舟(1949.02-1949.11)
張宗遜(1949.11-1952.10)
趙壽山(1949.11-1951.02)
彭紹輝(1954.03-1955.05)
韓練成(第一,1955.05-1964.06)
楊嘉瑞(第二,1955.05-1964.06;1964.06-1970.05)
徐國珍(第三,1955.05-1964.06;1964.06-1977.12)
胡炳雲(1955.11-1967.06;1977.05-1981.11)
康健民(1962.12-1977.01)
劉賢權(1963.06-1968.03)
李書茂(1965.01-1984.03)
詹大南(1965.06-1970.08)
江 文(1968.12-1970.08)
郭 鵬(1969.06-1975.08)
胡 煒(1969.06-1975.08)
伍生榮(1970.03-1975.08;1977.06-1982.12)
王德潤(1970.06-1975.08)
劉靜海(1971.09-1976.10)
高 銳(1972.05-1975.08)
張 藩(1972.11-1975.08)
杜紹三(1973.11-1977.12)
黎 原(1975.07-1978.12)
吳華奪(1975.08-1982.12)
黃經耀(1977.05-1983.08)
陳 康(1977.12-1981.11)
陳 宏(1977.12-1983.10)
何光宇(1978.07-1981.11)
董占林(1980.12-1985.06;1986.03-1990.04)
劉光甫(1982.12-1985.06)
錢錫侯(1984.03-1985.06)
劉海青(1985.06-1988.02)
馬偉志(1985.06-1988.02)
邢世忠(1988.02-1994.12)
孫景華(1989.02-1993.01)
王 克(1990.04-1992.10)
陳 超(1990.06-1994.12)
傅秉耀(1992.10-1999.09)
鄒玉琪(1992.11-1996.11)
王立忠(1992.11-1996.11)
馬占民(1993.01-1994.04)
劉順堯(1994.04-10)
王志成(1994.12-2000.07)
李永德(1994.12-1999.01)
陳 秀(1997.03-)
李良輝(1997.10-2000.10)
馬曉天(1999.01-2000.12)
李乾元(1999.06-09)
鄭守增(1999.09-)
鄒庚壬(2000.12-)
黃恆美(2000.12-)
曲方桓(2002.01-)
 副政治委員
甘泗淇(1949.11-1953.03)
張德生(1952.09-1954.03)
馬明方(1952.09-1954.03)
廖漢生(1954.03-1955.04)
高維嵩(1965.01-1977.12)
王慶生(1965.01-1967.04)
劉西元(1969.01-1967.04)
孔俊彪(1970.05-1984.09)
劉建功(1970.06-1975.08)
李 樾(1970.06-1975.07)
李 虎(1970.06-1975.07)
卜占亞(1973.11-1979.02)
譚開雲(1973.11-1978.09)
藍文兆(1975.04-1975.08)
段思英(1977.12-1983.05)
梁仁芥(1978.07-1981.11)
劉 凌(1980.12-1982.12)
張如三(1980.12-1982.12)
魏佑鑄(1982.12-1985.06)
王子健(1982.12-1985.06)
裴九洲(1985.06-1988.02)
劉新增(1988.02-1990.04)
宮永豐(1990.04-1992.11)
王茂潤(1990.04-1994.12)
唐廣才(1992.11-1994.12)
潘兆民(1992.11-1996.01)
徐壽增(1992.11-1996.07)
徐永清(1994.12-1996.02)
李寶祥(1994.12-2003.07)
周永順(1996.01-2000.10)
張樹田(1996.02-1998.12)
肖懷樞(1998.08-2001.07)
彭曉楓(2001.07-2002.01)
陶方桂(2002.01-)
劉振起(2002.07-)
張秋祥(2003.07-)
參謀長
張經武(1949.10-1949.11)
閻揆要(1949.11-1952.04)
彭紹輝(兼,1954.03-1955.05)
李書茂(1955.05-1970.02)
高 銳(1970.02-1972.05)
馬友里(1972.05-1977.12)
王 德(1977.12-1981.11)
劉光甫(1981.11-1982.12)
錢錫侯(1982.12-1984.03)
師貴庭(1984.03-1985.06)
邢世忠(1985.06-1988.02)
郭輔周(1988.02-1990.04)
遲雲秀(1990.04-1992.11)
錢樹根(1992.11-1994.12)
李乾元(1994.12-1999.06)
曲方桓(1999.09-2002.01)
常萬全(2002.01-)
政治部主任
李卓然(1949.10-1949.11)
甘泗淇(1949.11-1952.08)
廖漢生(1952.08-1954.03)
冼桓漢(1954.03-1955.03)
王慶生(1955.03-1965.01)
劉瑞方(1965.01-1969.10)
劉建功(1969.10-1970.06)
宋長庚(1970.06-1973.11)
孫殿甲(1973.11-1978.04)
張如三(1978.04-1980.12)
於厚德(1980.12-1984.03)
裴九洲(1984.03-1985.06)
王茂潤(1985.06-1990.04)
孔昭文(1990.04-1994.12)
肖懷樞(1994.12-1998.08)
劉冬冬(1998.08-2000.06)
張秋祥(2000.06-2003.07)
孔 瑛(2003.07-)

中國人民解放軍七大軍區

>>>進入軍事百科
北京軍區 北京軍區下轄5個集團軍,3個衛戍師,3個武警機動師,總兵力愈40萬。防區為河北、北京、內蒙古、山西四省。
瀋陽軍區瀋陽軍區下轄4個集團軍,遼寧省軍區191旅,2個武警機動師,總兵力愈43萬。防區為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
濟南軍區濟南軍區下轄3個集團軍,1個武警機動師,總兵力愈25萬。防區為山東、河南兩省。
南京軍區南京軍區下轄3個集團軍,3個武警機動師,總兵力愈32萬。防區為安徽、江蘇、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六省。
廣州軍區廣州軍區下轄2個集團軍,海南軍區132師,1個武警機動師,總兵力愈19萬。防區為廣東、廣西、海南、湖南、湖北五省。
蘭州軍區蘭州軍區下轄2個集團軍,新疆軍區4、6、8、11摩步師、2個武警機動師,總兵力愈28萬。防區為甘肅、青海、陝西、寧夏、新疆、西藏阿里五省一區。
成都軍區成都軍區下轄2個集團軍,西藏軍區52、53山地旅、2個武警機動師,總兵力愈28萬。防區為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西藏五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