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調梆子

高調梆子

是山東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又名“高調梆子”,簡稱“高調”或“高梆”。主要流行於山東西南部的菏澤、濟寧、泰安等地的大部分縣市,以及聊城、臨沂等地區的廣大城鎮鄉村。因流行區域的不同,民眾對其稱呼亦有別。

高調梆子高調梆子
山東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又名“高調梆子”,簡稱“高調”或“高梆”。主要流行於山東西南部的菏澤、濟寧、泰安等地的大部分縣市,以及聊城、臨沂等地區的廣大城鎮鄉村。因流行區域的不同,民眾對其稱呼亦有別。如以菏澤為中心的,習稱“曹州梆子”;以濟寧、汶上為中心的,稱為“汶上梆子”或“下路調”,總稱“高調”,以區別於流行在魯西南、豫北、冀南的“平調”。山東梆子與平調、萊蕪梆子以及蘇北、皖北的“沙河調”都有一定的血緣關係,而與豫東的“祥符調”關係則更為密切。

歷史沿革

高調梆子高調梆子
山東是我國歷史上經濟文化發展較早的地區之一。清康熙中葉以後,政局比較穩定,山東各地經濟開始繁榮起來。至乾隆年間,山東境內從礦冶、採煤到製鹽、紡織、造紙、釀酒等輕型手工業均相當發達;而南北漕運之便更為工商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各地戲曲因通商貿易而在此交匯融通,形成本地的聲腔劇種。 魯西南是山東梆子的主要發源地。據清乾隆時期《秦雲擷英小譜》《燕蘭小譜》等文獻記載,約在明代末,陝西山西一帶的梆子腔,流傳到山東後,接收了本地語言、民間歌曲、戲曲聲腔的影響,逐漸演變發展而形成本地的梆子形式——山東梆子。乾隆時期,已有山東籍演員到北京演出。這些文字記載與許多藝人依據傳聞追溯的情況比較接近。

許多老藝人依據傳聞追溯,濟寧東門裡財神閣高調五福班,汶上縣大曹班崇聖府班,巨野縣田家班大姚班等,成班均有300年之久,其活動範圍遍及菏澤、濟寧地區,以及泰安、聊城、臨沂地區的許多城鎮、農村。過去,不少職業班社和著名演員經常到豫東、蘇北、皖北、冀南一帶流動演出。
清代中葉以後,是山東梆子繁榮發展的時期,許多地方組織了職業班社,培養出不少優秀演員。到光緒二十六年(1900),山東梆子開始有女演員登台演出。巨野縣的女班中,小冷兒(旦)、小景兒(旦)的表演曾轟動一時。這期間,曾有一些山東梆子藝人到臨近的河南、江蘇等地演出,並受到歡迎。直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還有人常到魯西南邀角前去演唱。抗日戰爭爆發後,許多山東梆子藝人以戲曲為武器,投身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活動中,並陸續排演了《過年》、《不作亡國奴》、《參軍光榮》等一批現代戲。
1930年前後,河南東部(包括開封)等地常到魯西南邀角演唱。王錫堂(旦,藝名“桂花油”)、劉德潤(紅臉娃)、黃儒秀、孫子高(黑臉)、趙義庭(小生)以及女演員崔雲芳等,都曾在開封、商丘一帶演唱多年。王紹明(紅臉、黑臉)與孫致平(旦)曾在上海百代公司灌制過標名“山東梆子”的唱片。之後,因魯西南地區戰亂頻繁,山東梆子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相反河南梆子著名演員陳素真、常香玉等相繼崛起,編演新劇,改革唱腔,發展迅速。40年代初,反而從開封等地邀約李金娥、徐鳳雲、陳素花等到菏澤地區巡迴演出。據山東省文化事業管理局戲曲工作組1953年調查,全省43個梆子劇團的演唱,很多都吸收了豫西調的成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全省仍有不少職業劇團在流動演出。業餘劇團也很普遍,僅菏澤縣就有梆子業餘劇團一百餘個。據1953年山東省文化局戲曲工作組的統計,全省尚有四十三個梆子劇團。 1958年,山東省文化局組織“山東梆子劇目工作隊”,對山東梆子傳統劇目和唱腔、曲牌進行挖掘整理。同年,以菏澤專署人民劇團為基礎,並從濟寧地區調集竇朝榮、盧勝奎等著名老藝人,在濟南成立了山東省梆子劇團。山東省戲曲學校也設立了梆子科。通過整理傳統劇目和創作現代戲,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唱腔、表演、音樂伴奏等方面均有所改革和創新。
1960年,山東省梆子劇團至北京匯報演出時,《牆頭記》、《萬家香》、《玉虎墜》、《兩狼山》等劇目受到好評。 此後又先後編演了一些現代戲,如《三回船》、《前沿人家》、《老王賣瓜》、《鐵馬宏圖》、《柳下人家》等。 1982年在山東省戲劇演出月期間,省梆子劇團演出的《程咬金招親》分別獲優秀劇本創作獎、導演獎、音樂設計獎、樂隊伴奏獎,劇中主要演員獲表演獎。 至1983年,這一劇種除山東省梆子劇團外,梁山、鄆城、巨野、泰安、肥城、新泰、曲阜、嘉祥等地,仍有專業劇團巡迴演出。

科班分布

三百年來,各地先後組成不少職業班社,據初步調查,主要有:

一、菏澤地區(以曹州梆子為主)。曹樓曹家班,鍋餅口劉惠廷班,張丕榮班,龍王馮班,馬莊馬家班(以上菏

高調梆子高調梆子
澤)。牛家班,呂圍子班,曹家班,王堤圈班,蔡興科班,火神台班,李同百班,大張樓張班,孫老家班(以上曹縣)。姚樓大姚班,田莊田狀元家班,姚念集班,大義集孔班,馬莊班,孫班,女班(以上巨野)。福盛班,王沙窩班,八班(以上鄆城)。西三義堂班(東明)。黃鶴樓班,四班,朱家班(以上單縣)。呂家莊大呂班,董口班,雞山王二麻子班(以上鄄城)。壽張集井班(梁山)。三班(成武)。孔家班(後改大興班),東三義堂班(以上定陶)。
二、濟寧地區(以汶上梆子為主)。大曹班,崇聖府班,大孔班,占里集宋義相班,岳樓岳家班,黃石店孔家班,陳村孔班,萱樓班(以上汶上)。財神閣五福班,孫家班,馮家班(以上濟寧)。東郭張天師府班,窪斗得勝班,龍峪福盛班,寧陽店班,東郭韓典班(以上滕縣)。管莊孔班,聖公府班,新莊孔家班,吳村福盛班(以上曲阜)。全盛班,石祥莊班,雙盛班(亞聖府班),後屯班(以上鄒縣)。歇馬亭吉慶班,西關趙元琴班(以上兗州)曾班,吳侍尉班(以上嘉祥)。大蘇班,小蘇班,羊山李家班,周班,李班(以上金鄉)。
三、泰安地區。張瑞祥班,宋莊班,王玉千班(以上泰安)。張班,東阿長升班,小曹班(以上平陰)。夏鎖班(東平)。由翰林家班(肥城)。義氣班、陳寶忠班、閻班、葛石店張洪邈班(以上寧陽)。

此外,黃河以北的莘縣臨沂地區的費縣以及河南的范縣等地,也都先後成立過梆子班社。

傳奇科班

高調梆子高調梆子
1 。 大姚班
大姚班成立於1760年,管主為清代翰林姚舒密。大姚班建班時屬於科班,全部招收14歲以下窮人家的孩子,在巨野縣姚樓坐科學戲,共培養學員六、七期。大姚班在1760年至1949年近二百年的時間裡,先後培育出不少名藝人,這些名藝人大致分三代,具體為:
第一代有張學為(人稱“大麻子”,黑臉),能演各種內容的劇目,後被梁山縣大井班聘為教師;岳登鵬(又名“岳十兒”,紅臉),擅演《臨潼山》等劇,文武皆通,唱作俱佳,人稱戲子狀元;薛中奎(人稱“小黑頭”,活楊七),擅演各種劇目中的黑頭角色,聲情並茂;張西棚(外號二妮,青衣);倪封太(青衣)等。演出水平都相當高,在魯西南稱雄一時。
第二代有宋玉山(又名立楞,青衣),由演《鍘趙王》中的包婆出名,在民眾中有“金馬駒子銀鈴當,不及立楞一晃蕩”之美談;段廣才(又名段航,紅臉),張恩普的徒弟,擅演《太白醉酒》、《斬莫成》等;竇朝榮,自幼入巨野大姚班學藝,初學小生,後改紅臉。其唱腔渾厚圓潤,高亢激越,擅演《太白醉酒》、《摔琴》、《大轅門》、《兩狼山》等劇目;謝瑞春(又名謝兵,紅臉),李富貴(外號“二窮兒,紅臉),丁憲文(小生,後改黑臉),明全興(花臉),岳興路(公子醜),擅演《小鋸缸》。
第三代有劉雲亭(又名劉三,青衣),能演旦角中的許多角色,唱腔別具一格,擅演《老羊山》、《反西唐》、《賀後罵店》、《樊梨花征西》等劇;任心才(藝名“紅十二”,紅臉),功底深厚,擅演《弔孝》、《摔琴》、《闖幽州》等戲;李玉亭(小名石頭,小生),韓新才(又名韓小,小生),李翠喜(人稱老丁,花旦),姚月芝(花旦)等。
大姚班演出劇目相當豐富,其中以“老十八本”、“十七山”、“十二關”、“五陣”、“六州”最為常見。這些傳統劇目劇情大都曲折跌宕,引人入勝,深受廣大民眾喜愛。

2。大興班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廩生孔昭榮投資購置戲裝道具,在定陶城隍廟組建了一個山東梆子班社,起名孔家班,後為了圖吉利,改名“大興班”。聘請藝人張保山、邵萬明掌班,主要演員有鄭義山(外號鄭二麻子,藝名老先頭)、劉明德(藝名劉占兒,紅臉)、李秀俊(藝名鐵錘,小生)、張保山(藝名老粗,醜)、李月亮(藝名黃馬褂,青衣)、王明山(紅臉)、李大山(青衣)、小金、小銀(花旦)等,陣容整齊,唱作俱佳,聲名響遍曹州。當時演出的主要劇目有《宇宙鋒》、《紫金鐲》、《一捧雪》、《陰門陣》、《趙高篡朝》等。
1905年,掌班換了李大山(又名李振奎),主要演員增加了侯德山(藝名一陣風,旦)、吳鎖(旦)、岳興(藝名花臉興)、孔凡海(藝名孔七,武丑)、郭四(藝名郭四大刀,武生)、許忠新(藝名新頭,紅臉)、劉德潤(藝名紅臉娃)等。演出劇目三百餘出,活動區域由曹州擴展到河南、河北、安徽三省。
1921年,掌班又換了李大山的師弟王明山,在他掌班二十多年間,培養了一批新秀,有李迎生(藝名戲子狀元)、王金榮(旦)、薛六(生)、劉兆倫(紅臉)、張玉彬(淨)、高如意(小生)、小才(旦)等。1946年10月,又從河南蘭考請來五位女演員,分別是桂雲、巧雲、愛雲、秀雲、紅雲,民眾稱為“五雲”。從此,女演員開始登上大興班的演出舞台。
在四十年代戰爭動亂時期,大興班數易班主,解放後來到菏澤,定名為“菏澤專署人民劇社”,1958年調省,成立了山東省梆子劇團。

藝術特點

山東梆子的傳統表演程式與魯西南一帶的其他古老劇種如柳子戲、大弦子戲、平調等一樣,表演動作粗獷,架式夸

高調梆子高調梆子
張。如黑臉上場亮相時,雙手舉過頭頂,五指分開;推圈走圓場時,右手推圈,左臂隨之有節奏地擺動;表示憤怒、急躁等情緒時,有吹鬍子、瞪眼睛、帶活腮、晃膀、跺腳、捋胳膊等動作。其他行當“推圈”時,動作不盡相同。

在臉譜上則根據人物年齡的變化而變化,更有一個角色在同一齣戲中隨劇情變化而不斷變換臉譜。如《白蛇傳》中[收青]一場,小青由花臉扮演,連變三次:先為花臉,後變為一半花臉,一半俊臉,最後才變成旦角臉形。

山東梆子的唱腔音樂屬板式變化體。 各種板式均以七字句和十字句為主。其唱腔中的基本板式有[慢板]、[流水板]、[二八板]、[一鼓二鑼]等。輔助板式有[起板]、[栽板]、[非板]、[一串鈴]、[倒反撥]、[亢令亢]等。在板式的運用上,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為單一板式的套用,即根據劇中情節和人物情緒,選用某一種基本板式作為一個獨立唱段,主要適用於情緒比較單一的唱詞。另一種形式則是通過不同板式的有機組合和轉接,構成節奏變化明顯、鏇律對比鮮明的大段成套唱腔,這是山東梆子唱腔音樂的主要表現手法。專用曲調有[殺己調](《哭劍》)、[流水捻子](《蘭花山》)、[叫門板](《宇宙鋒》)等。伴奏用的嗩吶和絲弦曲牌有180餘種。山東梆子還曾演出過崑腔、笛戲(近似“吹腔”,用橫笛伴奏)、大笛羅羅(用嗩吶伴奏)的劇目。
山東梆子唱腔慷慨激昂、高亢健壯,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過去全用“大本腔”(真嗓)演唱,旦角尾音翻高,後來逐漸變化,多用“二本腔”(假嗓)演唱。也有用“大本嗓”(真聲)吐字,“二本嗓”甩腔。其中淨行的發音則帶沙音和炸音,使唱腔粗獷奔放。女聲各行當,都採用真假聲相結合的演唱方法,發音多用口腔共鳴,聲音圓潤、音域寬廣。

早期伴奏樂器是大弦(八楞月琴)、二弦(桿短筒大,皮弦,用弓拉奏)、三弦,後來改以板胡二胡為主。

角色行當

高調梆子高調梆子
山東梆子傳統的腳色行當有生、旦、淨、末、醜五大類。現行的腳色行當按生、旦、淨、醜四大門頭劃分。末行歸入生行,稱“外腳”。

生行含紅臉、外腳、小生三類。勾紅臉的生腳,稱大紅臉。重唱功,發音高亢渾厚,講究做功身段,著重刻畫角色的英雄氣勢,如《哭頭》中的趙匡胤、《臨潼山》中的秦瓊等;淨面大王是紅臉行的一種,因戴黑三髯又稱鬍子生。重唱功,行腔流暢圓潤,表演穩重大方,多扮演帝王、官員一類角色。如《反徐州》中的徐達、《摔琴》中的俞伯牙等;跑馬生,紅臉行的一種,又稱馬上紅臉、架子生,因常有跨馬及多種趟馬套路而得名,劇中大多扮演武將,如《大名府》中的盧俊義等;大外腳,外腳行的一種,俗稱老外。該行常扮演將帥、官員等角色,氣派較大,故稱大外腳。演員唱腔高亢激昂,道白蒼勁有力。如《兩狼山》中的楊繼業等;二外腳,外腳行的一種,主要扮演劇中平民百姓、員外等角色;文小生,多扮演年輕的公子、儒生,以念唱為主,常用真假嗓結合;帥生,文小生的一種,多扮演年輕的統帥人物,講究風采氣度,扮相英俊瀟灑,唱腔常用本嗓。如《拜帥》中的韓信;官生,文小生的一種,多扮演年輕的文職官員,亦稱冠生,要求道白清晰、唱腔圓潤、做功秀美;包頭生,文小生的一種,扮演劇中男扮女裝的角色。其表演摹擬女態,舉手投足均同於旦腳,唱念用小嗓,行腔婉轉;靠架生,武小生的一種,其動作講究脆、帥、漂,唱念作打並重,多扮演年輕氣盛、威武雄壯的將帥角色。如《截江》中的周瑜;娃娃生,小生的一種,扮演年齡幼小的生行角色。

旦行,包括青衣花旦小旦帥旦閨門旦刀馬旦潑旦彩旦老旦

青衣,因該行角色常穿素色女帔而得名。多飾演中年婦女。重唱工,多用真嗓和假嗓相結合,唱腔委婉細膩、字正腔圓。如《鍘美案》中的秦香蓮等;花旦,扮演的角色大多為穿紅掛綠的青年女子。其飾演的人物性格活潑機智、大膽熱情,唱念甜潤,身段靈活,扮相俏麗,舉止輕捷。講究扇子、手帕、辮子等功夫。如《櫃中緣》中的許翠蓮;小旦,飾演年少女子的角色。其表演的人物大多是大戶人家的小姐或小家碧玉,性格溫柔含蓄,舉止端莊文靜。如《蝴蝶杯》中的胡鳳蓮等;帥旦,主要飾演擅長武藝,統兵打仗的女性角色。其表演唱念具備、文武兼長。如《破洪州》中的的穆桂英等;閨門旦,多飾演有教養的閨閣小姐。其表演念白嬌柔,唱腔委婉纏綿,身段端莊文靜或嫵媚嬌羞。如《哭劍》中的蘇妲己等;刀馬旦,因飾演的角色提刀跨馬而得名。多扮演女俠、女妖、女寨主等。其表演文武兼備,唱念嗓音洪亮。如《姚剛征南》中的黃金嬋等;潑旦,多飾演潑辣女性角色。其表演的人物性格或粗俗強悍或爽快風趣。如《牆頭記》中的李氏等;彩旦,又稱醜婆子、彩婆子。飾演的大都是滑稽可笑或刁鑽醜惡的女性角色,如媒婆、後娘、傻丫頭、醜小姐等。唱少而念白多,主要通過白口或噱頭表現角色的性格。如《雙玉鐲》中的劉媒婆等;老旦,主要扮演劇中老年婦女。

淨行,內有大淨、奸淨、毛淨、童淨等行。大淨,因本行飾演的角色大多勾畫黑色臉譜,故又稱黑臉、黑頭。其所表演的人物性格多剛直不阿、粗獷豪放。做功注重氣質架式,舉止沉穩老練,嗓音高亢洪亮。如《鍘美案》中的包拯等;奸旦,因勾畫白色臉譜,又稱白色臉譜。多扮演奸詐陰險、專橫跋扈的角色。如《老邊廷》中的潘仁美等;毛淨,因飾演毛手毛腳的粗魯武將而得名。又稱二花臉。其所表演的人物性格多豪放耿直。如《滾鼓山》中的張飛等;童淨,扮演劇中年少的淨行角色。其所飾演的人物性格大多憨厚耿直、鹵莽剽悍。如《兩狼山》中的楊七郎等。

醜行,含公子醜、官醜、武丑、老醜、娃娃醜等行。公子醜,多扮演行為不端、其貌不揚、放蕩好色的富家公子。身段表演迂腐作態,念白口語化,唱腔花哨。如《日月圖》中的胡林等;官醜,因扮演官宦角色而得名;武丑,飾演擅長武功、性格機警、語言伶俐的人物;老醜,多扮演男性老年角色。其所飾人物大都詼諧善良,語言幽默生動,生活氣息濃郁。如《黃牛分家》中的盧萬倉等;

傳統劇目

高調梆子高調梆子
山東梆子傳統劇目據老藝人傳說,過去僅汶上縣大曹班,常演劇目即在六百出以上。建國後,山東省戲曲研究室挖掘記錄的共437出。其中藝人通稱的“老十八本”為:《春秋配》、《梅降雪》、《千里駒》、《全忠孝》、《江東》、《戰船》、《宇宙鋒》、《玉虎墜》、《百花詠》、《老邊庭》、《金台將》、《富貴圖》、《龍門陣》、《佛手橘》、《雙玉鐲》、《虎丘山》、《天賜祿》、《馬龍記》。另有“四大征”,即《穆桂英征東》、《秦英征西》(《對松關》)、《銚剛征南》(《雙槍緣》)、《雷鎮海征北》(《刀劈三關》、《北城頭》)。其實,“征東”還有《薛禮征東》(《龍門陣》、《西城頭》)、《劉連征東》、《馬三保征東》;“征西”還有《木蘭女征西》(《小番國》)、《雷鎮海征西》、《樊梨花征西》(《反西唐》、《三上關》)、《盧明徵西》(《困雪山》)、《狄青征西》(《烈火旗》)、《火神爺征西》;“征南”還有《雷鎮海征南》(《征黃龍》)、《李炳征南》;“征北”還有《蘇雲妝征北》(《青石嶺》)、《羅通掃北》、《燕王征北》(《開國圖》)等。
山東梆子不少劇目系成本大套劇目,長的可連演十幾個小時,如《江東》一劇,包括《討荊州》、《美人計》、《甘露寺》、《回荊州》、《蘆花盪》等。《戰船》一劇,包括《魯肅過江》、《舌戰群儒》、《盜書》、《借箭》、《打蓋》、《借東風》、《火燒戰船》等。《薛剛反唐》包括《打金冠》、《陽河摘印》、《法場換子》、《舉鼎觀畫》、《徐策跑城》等。《回龍鴿》包括《拋彩》、《三擊掌》、《降馬》、《別窯》、《鴻雁捎書》、《趕三關》、《武家坡》、《回龍鴿》、《大登殿》等。《老邊庭》(《楊家將》)包括《金沙灘》(《雙龍會》、《闖幽州》)、《兩狼山》、《李陵碑》、《雁門關》、《攛御狀》、《拿潘》、《提寇》、《審潘》、《陰審》、《密松林》等。
山東梆子的傳統劇目中,保存了許多不畏強暴、敢於反抗的傳說故事。一些劇目往往以“反”、“打”、“罵”來體現劇目的主題思想。以“反”為劇名的有《反五關》、《反潼關》、《反西涼》、《反陽河》、《反徐州》、《薛剛反唐》;以“打”為劇名的有《李剛打朝》、《紅打朝》(《陳平打朝》)、《花打朝》(《國公圖》)、《黑打朝》(《慶功圖》)、《馬天官打朝》(《千秋燈》)、《鞭打楚王屍》、《打城隍》、《打督郵》、《打保府》、《打三關》(《敬德打虎》)、《打金枝》、《二打金枝》、《打鑾駕》、《打狀元》、《打南陽》、《打北京》等;以“罵”為劇名的有《罵龐涓》(《馬陵道》)、《禰衡罵曹》、《徐母罵曹》、《賀後罵殿》、《胡迪罵閻》等。另有演包拯循律斷案、以“鍘”為劇名的有《鍘四國舅》(《下陳州》)、《鍘包勉》(《跪寒鋪》)、《鍘美案》、《鍘趙王》(《胭粉計》)、《鍘郭槐》(《對龍指》)、《鍘郭松》(《天賜祿》)《鍘田二橫》(《白馬告狀》)以及以劉墉為主角的《鍘閣老》、《鍘西宮》等。
在現存的437種抄本中,還有一部分反映民間生活的小戲,如《三勸》(《老於婆勸架》)、《三怕》、《王小過年》、《奇錯》、《打棒槌》、《打沙鍋》、《掛門牌》、《借妻》、《鑽瓮圈》;神話戲有《白蛇傳》、《天河配》(《黃牛分家》)、《天仙配》、《白蓮花落凡》等。此外,也有一些內容不健康的劇目,如《鐵冠圖》、《擒方臘》、《雙開膛》等。
山東梆子除用梆子聲腔演唱的劇目外,還保存了一部分笛戲和羅戲(大笛羅羅)。笛戲有《六國封相》、《酒樓封官》(《訪趙普》)、《天台山》、《連生三級》、《犯相》(《花子犯相》)、《借麥子》(《麥里藏金》)、《黃桂香推磨》(《侯七推磨》)、《佛手橘》、《假金牌》(《絞岳飛》)、《戳姐夫》、《掰扣鼻》(《報喜》)等。此外,《宇宙鋒》、《萬花船》等劇中,均插有部分笛戲。羅戲有《打麵缸》、《鋸大缸》(《百草山》)、《拐妗子》(《沙州遷民》)、《胡小放羊》、《打灶王》(夾有“跑娃娃”調)等。另有個別崑腔劇目,如《賜福長春》、《九江口》、《斬銚期》等,均已失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編創的現代戲有《白毛女》、《父子婚姻》、《小女婿》、《老王賣瓜》、《萬紫千紅》、《萬家香》、《前沿人家》等。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有《牆頭記》、《程咬金招親》等。其中《牆頭記》於1982年由中央新聞紀錄片場攝製成彩色影片。

靈魂人物

高調梆子高調梆子
竇朝榮(1891-1960) 山東梆子著名表演藝術家,其唱腔被稱為竇派唱腔,山東嘉祥人。10歲入巨野縣大姚班坐科學戲。初學小生,後改紅臉(老生),20歲成名。1932年竇朝榮進金鄉袁班。在袁班十餘年,被尊為名副其實的台柱子,名震魯西南。每次演出,均掛他的名。只要有他演出,場場滿座,觀眾無不拍手叫好;無他上場,概不叫座。在袁班期間,擅演《兩狼山》、《洪昌府》、《大轅門》等戲,其演出藝術之高超,唱腔之優美,令人讚不絕口。解放後進入濟寧勝利劇團,經民主選舉擔任了團長。1954年他以《兩狼山》一劇參加了華東區戲曲會演,榮獲演員一等獎,為山東梆子贏得了第一塊金牌。《兩狼山》是山東梆子優秀傳統保留劇目,是竇朝榮的拿手好戲,也是竇派藝術的代表作。在華東區觀摩會演時,《兩狼山》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台上台下齊聲讚嘆,內行外行同聲叫好。他的《兩狼山》尤其響在魯西南、蘇北、豫東一帶,給廣大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仰慕竇派的戲迷不計其數,特別是魯西南,為能看到他演出的《兩狼山》,不借披星戴月,步行幾十里,乃至上百里一飽眼福。他在華東觀摩會演時灌制的《兩狠山》唱片,不僅記載了他的藝術風采,也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1958年,竇朝榮由濟寧勝利劇團團長調任山東省梆子劇團團長,並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山東分會副主席。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正當醞釀把他演出的《兩狼山》搬上銀幕時,竇朝榮先生卻不幸逝世,其舞台藝術形象未能傳世。

任心才(1919—1988) 山東鄆城人,藝名“紅十二”,山東梆子著名表演藝術家,其唱腔被稱為任派唱腔,任心才先生祖籍江蘇沛縣,先輩因逃荒至山東並定居在鄆城。任心才先生生在戲班、長在戲班,先學花臉,後改鬚生紅臉,在父親的薰染下,5歲便能模仿名紅臉竇朝榮的唱腔,9歲到梁山壽張集井班正式學藝,拜師吳桂遠始學花臉,繼之又扮演鬚生,後專攻紅臉。十二歲開始挑梁子唱戲,由演《高平關》中的趙匡胤、《轅門斬子》中的楊景、《亂潼關》中的岑彭、《青龍陣》中的孫臏、《反徐州》中的徐達等,嶄露頭角,挑梁唱戲,故民眾送號“紅十二”。他嗓音洪亮,唱腔高亢悠揚,搖曳多姿,富有濃郁的山東梆子韻味,,故民眾又稱他為“任紅臉”。他所主演的《闖幽州》、《斬黃袍》、《臨潼山》、《轅門斬子》、《諸葛亮弔孝》、《嚴海斗》等劇目深受民眾歡迎,在魯西南一帶家喻戶曉。1956年參加山東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他在《闖幽州》中飾楊繼業,榮獲演員一等獎。此外他還多次在省市會演中獲獎。生前曾擔任有戲曲之鄉之稱的山東省鄆城縣山東梆子劇團團長、鄆城縣人大代表、鄆城縣政協常委等職。
任心才先生有一副好嗓子,音域寬廣,聲腔洪亮,激昂高亢,極富山東梆子的傳統韻味。另一方面,任心才先生功底紮實,文武兼備,塑造出了不少具有鮮明人物性格的舞台形象。如他主演的《闖幽州》,當演到楊繼業在兒子五郎、大郎敗陣回營後的三笑時,他朗聲念道:“軍營之中只許千聲喜,不許一聲憂---我看哪個敢哭?都得給我笑,都得給我笑。哈哈,哈哈,哈哈---。第一聲大笑,抖髯丁字步亮相;第二聲降為悲音笑,叉步托髯;第三聲笑,抖盔亮髯,表現出老英雄楊繼業的雄心壯志與憂國恨奸的矛盾心理。每演至此,觀眾無不淚下。

梆子名家

高調梆子高調梆子
大 生
竇朝榮 段 珩 許中新 任心才 袁福全 李洪福 鄭西元 劉兆倫 劉德潤 竇玉謙 周書路 華君武 侯景全 姬興起 徐延臣 王明山 曾憲錫 劉玉珍 許佛寶 湯慶言 許相雲 張學保 侯仰存 趙立豪 王金亭 王福科 張貴元 張繼祥 卜令文 張天恩 常興君 曹占民 楊憲法 楊聖軍 趙子正 丁連貞 王悅營 李福全 孟凡義 孫發修 韓宗榮 邵留新    
黑 臉

丁憲文 張朝雲 章兆麟 張繼愛 宋貴福 王士柱 申廣雷 王廷臣 胡盛奎 劉天成 韓寶來 龐洪德 張永貴 賈瑞成 徐淑文 張寶軍
       
旦 行

宋玉山 薛子玉 馮孝順 張福雲 張玉合 曹連升 侯德山 閆泰順 劉雲亭 孟玉琴 楊梅蘭 劉桂榮 姚月芝 張桂花 劉玉花 米玉華 劉翠仲 郝瑞芝 趙秀真 陳文秀 李玉玲 劉桂松 蔣佳榮 尹愛菊 游遂英 王愛霞 宋其美 武蘭香 林 潔 李 紅 杜玉珍  

小 生

黃儒秀 李秀俊 丁長岐 李雲鵬 劉君秋 馬金蘭 陳傳富 杜明亮 劉景泰 王若河 王忠俠 宋福斌 張宗信 劉金蘭 孫寶紅  

醜 行

盧勝奎 孫繼興 劉玉朋 喬新發 安 軍 陳朋義 趙學義 郭玉雪 吳德先 任光明 邢延明 程 濤 李心合 范和強    

鼓 師

李心剛 劉桂榮 李福盛 王全榮 開瑞寶 孫憲權 石傳榮 田和靈 王身健 陳傳貴 柴心記 李賢生 李家芳 張兆祥    

琴 師

王桂苓 王玉平 郭嘯玉 陳學古 張玉枝 張玉松 馬士仲 李顏懷 曹心庫 張占申 畢雨生 張貽君 王化洪 田春閣    

其 他

潘思亭 井秋奇    
             
青年 名演
陳鳳英 孫保全 李霞 黃河 李繼業 王 震 劉春蘭 李 保 祝風晨 呂端勇 孫淑霞

文獻介紹

高調梆子高調梆子
齊魯春暉:山東省農村題材小戲集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編].--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1.--113頁.--(小戲春暉:全國部分省市農村題材小戲調演劇本叢書)

山東戲曲音樂概論/高鼎鑄著.--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400頁.--(戲曲音樂研究叢書)

山東曹縣戲曲紙紮藝術/潘魯生編.--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151頁.--(中國民間美術叢書 ;6)

山東地方戲曲唱段欣賞/張大經,高鼎鑄編.--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2.7.--762頁

山東地方戲曲劇種史料彙編/李趙璧,紀根垠主編.--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3.--382頁

二夾弦唱腔音樂初探/尼樹仁編著.--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3.--521頁.--(《山東地方戲曲音樂叢書》 ;2)

山東三十年戲劇選:1949-1979/山東人民出版社編輯.--濟南:編者,1979.--502頁

山東革命小戲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76.--160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