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人
正文
蘇聯伏爾加河上游的居民。舊稱“切列米斯人”。約62.2萬人(1979),主要分布在馬里自治共和國境內,部分分布在巴什基爾、烏德穆爾特、韃靼自治共和國以及基洛夫、高爾基、彼爾姆和斯維爾德洛夫等地。屬歐羅巴人種與蒙古人種的混合類型。使用馬里語,按住地分成東部、西北部、山區和草原4種方言,屬烏拉爾語系芬蘭-烏戈爾語族。有文字。16世紀起改信東正教,但直到20世紀初還保留著原始迷信(尤其是祖先崇拜)。馬里人的祖先可溯源為公元初就已分布在伏爾加河沿岸(多在右岸)的古老居民。後來又吸收了伏爾加河流域的莫爾多瓦人,楚瓦什人和烏德穆爾特人等民族成分。8世紀時受可薩人統治,9~13世紀先後被保加爾人和韃靼人征服。16世紀中期,住地被沙俄兼併,從此深受俄羅斯人的影響。1918年建立蘇維埃政權,1920年成立馬里自治州,1936年底改為自治共和國。馬里人自古從事農業,種植黑麥、蕎麥、糧食用豆類作物、小麥、長纖維亞麻等。十月革命後,工農業生產得到較快發展。馬里人住壁桁式的木結構房屋,屋頂用薄木板覆蓋。婦女穿古羅馬式的白色短袖長襯衫,外罩敞襟上衣,束腰帶;男子除穿古羅馬式短袖襯衫和束腰帶外,還穿緊身褲。男女外衣都繡有艷麗的花紋和圖案。在文化和生活方面保持著許多古老的民族特點。
配圖
相關連線
俄羅斯境內的民族和族群(按語言系屬分類)
印歐語系 | 俄羅斯人 | 烏克蘭人 | 亞美尼亞人 | 白俄羅斯人 | 奧塞梯人 | 羅姆人 | 摩爾多瓦人 | 塔吉克人 | 希臘人 | 波蘭人 | 立陶宛人 | 保加利亞人 | 拉脫維亞人 | 塔特人 |
高加索語系 | 車臣人 | 達爾金人 | 印古什人 | 列茲金人 | 喬治亞人 | 拉克人 | 塔巴薩蘭人 | 阿迪格人 | 阿巴扎人 | 魯圖爾人 | 阿古爾人 | 阿布哈茲人 | 查胡爾人 | 切爾克斯人 |
烏拉爾語系 | 摩德汶人 | 烏德穆爾特人 | 馬里人 | 科米人 | 卡累利阿人 | 涅涅茨人 | 漢特人 | 愛沙尼亞人 | 曼西人 | 維普斯人 | 塞爾庫普人 | 薩米人 | 牙納桑人 | 埃內茨人 |
突厥語族 | 韃靼人 | 巴什基爾人 | 楚瓦什人 | 哈薩克人 | 亞塞拜然人 | 雅庫特人 | 庫梅克人 | 圖瓦人 | 卡拉恰伊人 | 烏茲別克人 | 巴爾卡爾人 | 土耳其人 | 諾蓋人 | 哈卡斯人 | 阿爾泰人 | 土庫曼人 | 吉爾吉斯人 | 加告茲人 | 克里米亞韃靼人 |
通古斯語族 | 鄂溫克人 | 埃文人 | 那乃人 | 烏爾奇人 | 烏德蓋人 | 鄂倫春族 | 涅吉達爾人 | 鄂羅克人 |
蒙古語族 | 布里亞特人 | 卡爾梅克人 |
楚科奇- 堪察加語系 | 楚科奇人 | 科里亞克人 | 堪察加人 |
閃米特語族 | 高山猶太人 | 敘利亞人 |
愛斯基摩- 阿留申語系 | 尤皮克人 | 阿留申人 |
其他語系 | 凱特人 | 尼夫赫人 | 朝鮮人 | 尤卡吉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