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馬拉威湖國家公園英文名稱:LakeMalawiNationalPark
國家:馬拉威
所屬洲:非洲
編號:472-001
入選標準:1990年根據自然遺產遴選標準N(III),(IV)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1984年馬拉威湖國家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馬拉威湖面積30800平方公里,南北長560公里,東西寬長24~80公里,平均水深273米,北端最深處達706米,湖面海拔472米,屬非洲第三大淡水湖,世界第四深湖。由於整個湖區位於裂谷地段,青山綠水,雲蒸霧繞,好似浮懸在半空之中的一處仙境。深入湖區,仰望絕壁險峰,瀑布奔瀉,銀線飛舞;遙望湖灣水域,微波細浪,茫茫無涯。馬拉威湖不僅風光旖旎,而且集多種佳景於一身,有的地方高崖環繞,驚濤拍岸,有的地方又草原流水潺潺,特別是北部湖區,被譽為中南非洲最壯麗的湖光山色。加之湖區地帶氣候溫暖,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花草茂盛,歷來就是非洲遊覽勝地,每年都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光顧。
地理概述
馬拉威湖國家公園海拔高度在1,140米以上,年平均溫度為22.7攝氏度,年均降水量為766毫米。該公園的馬克里爾海角是由許多被叢林覆蓋的小山組成的,山體多由黑雲母花崗岩構成,十分險峻。馬拉威湖是一個獨立的生態地理分區,估計它形成於100-200萬年前。湖中幾乎所有的岩石島嶼都互不相連,而且它們與大陸之間或者有沙質平原相通,或者隔著深水遙遙相望。由於處在熱帶地區,馬拉威湖一年四季都有明顯的分層現象:下層滯水帶水溫很低,而表水層溫度發生躍變,終年暖洋洋的。湖水清澈透明,也許是因為近幾年來降雨增多,而且許多高地上的森林被砍伐的緣故,從記錄來看,馬拉威湖的水位有所增高。馬拉威湖國家公園裡的陸地,除了極小的島嶼之外,都一度覆蓋著鬱鬱蔥蔥的樹林。早先這裡是猴麵包樹(非洲產的一種巨樹)、合歡屬植物、蘋婆和幾種榕屬植物的代表生長群落。但由於後來大規模的退林運動,一些原本茂密的森林變成了今天人們所看到的低矮的灌木叢。
青貝馬拉哈嚴格自然保護區是由喀斯特地貌和石灰岩丘陵組成。這裡有挺拔的青貝峰,尖岩林,壯麗的馬南布盧河河谷,連綿起伏的群山和高聳的山峰。未遭到破壞的森林、湖泊、紅樹林、沼澤是珍稀動物狐猴和鳥類的棲息地。保護區位於馬南布盧河河谷以北,貝馬拉哈高原安欽吉北部地區西海岸以東60--80公里處。占地面積為152,000ha。海拔高度在150--700米之間。
這裡的絕大多數地區是由崎嶇不平的喀斯特灰岩組成,是貝馬拉哈高原的一部分。山丘東面是高出河谷300--400米的陡峭的貝馬拉哈山崖,南北方向綿延幾十公里。山丘的西面是緩坡,整個西部地區形成一個呈圓形丘狀的高原,向西地形坡度變小。北面是跌宕起伏的灰岩小山,南面切割強烈的喀斯特地貌使人很難接近。馬南布盧河河谷的北面處於保護區內,季節河和長流河在高原上都向西流淌。位於高原低處的青兩側由數不勝數的四季噴泉。青地區是周圍的重要水源地,尤其對於其西部的地區。
自然資源
這裡的降雨具有明顯的季節性,6--8月是旱季,12月到次年3月是雨季。年降雨量大約是980毫米,青地區比其西部地區要濕潤得多。年平均氣溫在26°C以上,月平均氣溫在20°C以上,歷史上最高和最低氣溫分別是38°C和9°C。這裡的植被是典型的馬達加斯加西部的喀斯特地區植被類型,乾燥和密集的落葉林和廣泛的人為造成的稀樹大草原隨處可見。儘管人們對其進行了一些研究(絕大多數研究是在40年前完成的),但對植物群的了解還是十分有限的。許多種都是這裡所特有的。包括黑檀木、野香蕉、猴麵包樹、在岩石地區生長的旱生蘆薈等。著名的植物科有大風子科、蘭科、豆科、大戟科和桑科等。這裡的動物群至今還沒有被詳細地研究過。青地區是唯一的已知變色龍存在的地區。這裡記錄在案的有53種鳥,保護地內還有一些瀕危的特級保護動物。在保護區外的貝庫帕卡附近還有關於馬達加斯加猴生活的傳聞。其它著名的動物還有蒼鷹、狐猴等各個種屬。這裡的保護具有重要意義。由於保護區面廣大,周圍的人口壓力較小,貝馬拉哈保護區是馬達加斯加西部單純的生物學意義上的保護區(IUCN,1990)。植被主要是濃密的乾燥落葉林,這是馬達加斯加西部石灰岩高原典型的植被。此外,青地區是周圍地區的重要水源地。
在高原和馬南布盧河河谷地區有許多古代人的墳墓。在保護區內還非法居住著幾戶人家。儘管目前除了科學研究以外,法律上禁止接近這一地區。這裡的旅遊也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這裡目前沒有旅遊設施,最近的旅館也遠在150公里以外。馬拉威湖國家公園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在22-C以上,年降水最超過1000毫米,氣候溫暖濕潤。公園內的三塊陸地上生長著猴麵包樹、合歡樹、梧桐樹等植物。
每年的夏季,馬拉威湖風高浪急,波濤洶湧,景象十分壯觀。在湖岸的某些地方,有著寬闊的沼澤地,這是馬拉威湖後退形成的。沼澤地上,生長著蘆葦等植物,草木繁盛,成為鳥類十分適宜的棲息地。馬拉威湖中生長著數百種龜類,魚種的數最居世界淡水湖泊之冠,而且大部分魚類在世界上足絕無僅有的。在眾多魚種中,以一種被稱為"麗魚"的魚最有代表性。麗魚美麗非凡,有上千個品種,大的重達幾公斤,小的只有幾克。生物學家曾在馬拉威湖底發現了一座座沙堆,這些沙堆範圍達4公里之廣。沙堆之間聚集著數以萬計的麗魚。馬拉威湖國家公園最有代表性的哺乳動物是河馬。河馬是草食動物,性格溫和,成年河馬的體重在4噸以上。河馬懼怕炎熱,經常躲在湖水裡乘涼,只露出眼晴和鼻孔。河馬有時會像打噴嚏一樣突然從鼻子裡噴出水來,像噴泉一樣。公園的小島上還棲息著主要以白鸕鶿為主的各種鳥類。
馬拉威湖國家公園保護著上百種當地的特種魚類,位於寬闊的馬拉威湖最南端,湖水清澈深邃,背後群山相伴。其對於進化研究的重要性可與厄瓜多西部的加拉帕哥斯群島上的雀類研究相提並論。馬拉威湖國家公園位於馬拉威南部地區,占地面積9,400公頃。該公園正式建立於1980年11月24日,但早在1934年起政府就對其中的一些島嶼加以了保護。1984年馬拉威湖國家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當地特色
馬拉威湖國家公園海拔高度在1,140米以上,年平均溫度為22.7攝氏度,年均降水量為766毫米。該公園的馬克里爾海角是由許多被叢林覆蓋的小山組成的,山體多由黑雲母花崗岩構成,十分險峻。馬拉威湖是一個獨立的生態地理分區,估計它形成於100-200萬年前。湖中幾乎所有的岩石島嶼都互不相連,而且它們與大陸之間或者有沙質平原相通,或者隔著深水遙遙相望。由於處在熱帶地區,馬拉威湖一年四季都有明顯的分層現象:下層滯水帶水溫很低,而表水層溫度發生躍變,終年暖洋洋的。湖水清澈透明,也許是因為近幾年來降雨增多,而且許多高地上的森林被砍伐的緣故,從記錄來看,馬拉威湖的水位有所增高。馬拉威湖國家公園是非洲獨一無二的天然湖公園。在世界上所有湖水中,馬拉威湖擁有的魚類品種數量首屈一指,這裡棲息著10個科(動物分類,介於目和屬之間)的500多種魚。這裡的各種魚類在研究生物進化上的重要性就如同雀類之於加拉帕哥斯群島(位於厄瓜多西部)。馬拉威湖為適應新環境並導致產生新種的放射狀分布十分明顯,估計其中屬於該地所特有的魚類超過90%。水生動物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麗魚科魚類,全世界400多種這種魚當中就有5種屬馬拉威湖特產,而且目前已知的麗魚科魚有30%生活在這片水域裡。馬拉威湖國家公園裡的哺乳動物包括河馬、豹、彎角羚、藪羚、山羚(一種小羚羊)、黑斑羚、灰色的潛水羚羊、大狒狒、綠長尾猴和大河豬,偶爾也有非洲大象在此地出沒。公園裡的島嶼是成千上萬的白胸鸕鶿的重要棲息地,沿濱線還生活著許多魚鷹。爬行動物則以灣鱷、蜥蜴和形形色色的蛇類為主。
馬拉威湖國家公園沿湖濱線坐落著5個村莊,總計大約有16,000人。由於公園裡的土壤貧瘠且易受腐蝕,莊稼的成活率只有50%,所以這裡的人們以捕魚為生。雖然土生土長在公園裡的魚大都受到了保護,但在規定的區域裡捕撈遷徙過來的魚還是允許的。所謂靠湖吃湖,每年這裡單是用於當地消費的魚類就達40,000噸。公園還計畫在1,200公頃的土地上植樹造林,以解當地民眾薪材和撐蒿不足的燃眉之急。馬拉威湖國家公園在旅遊開發上也頗費了番腦筋,該地正計畫建造一批與公園風情協調統一的小型旅館。馬克里爾海角的休閒娛樂場所異常火爆,旅店、酒吧、帳篷和野營地每每都人滿為患、熱鬧非常。
湖區風景
湖的中線、北岸和東岸形成馬拉威與坦尚尼亞、莫三比克的邊界。南北長584公里(363哩),寬16∼80公里(10∼50哩),面積29,604平方公里(11,430平方哩)。湖面海拔472公尺(1,550呎),靠近北端處湖水最深704公尺(2,310呎)。北端兩岸是林木覆蓋的李文斯頓(Livingstone)山脈、尼卡(Nyika)高原、維帕(Viapa)高地的陡坡。當地5∼8月盛行清新的東南風。湖中部有利科馬(Likoma)島,島上有傳教機構和一座聖公會大教堂(1911)。在人口稠密的馬拉威湖岸的曼戈切(Mangochi)、恩科塔科塔(Nkhotakota)、恩卡塔貝(NkhataBay)和卡龍加(Karonga)有政府建的工作站。有14條常年河注入湖中,最大的是魯胡胡(Ruhuhu)河,湖水唯一出口是尚比西河的支流希雷(Shire)河。湖中約有200種魚類,其中80%左右是當地特有品種。湖南端有商業性漁業。馬拉威鐵路公司經營客、貨輪運輸,把棉花、橡膠、稻米、桐油和花生運到奇波卡(Chipoka)鐵路起點,再經鐵路運往莫三比克的貝拉(Beira)。馬拉威湖面積30800平方公里,南北長560公里,東西寬長24~80公里,平均水深273米,北端最深處達706米,湖面海拔472米,屬非洲第三大淡水湖,世界第四深湖。在馬拉威湖周圍,除南部外,三面山巒迭障,風景秀麗。湖水由四周14條常年有水的河流注入,其中以魯胡胡河水量最大,然後,向南流經希雷河同贊比西河相連。湖區大部分水域位於馬拉威共和國境內,只有東部鸕鶿在馬拉威湖沿岸築巢和北部一小部分屬於坦尚尼亞和莫三比克。沿湖有卡龍加、恩卡塔貝、恩科塔科塔、奇波卡等湖港,湖東面有利文斯敦山,西面有維皮亞山地,青翠挺拔的山峰相對聳立在狹長的湖面兩岸,形成兩道壁障,景色極為壯觀。馬拉威湖由斷層陷落而形成,舊稱尼亞薩湖,來源於班圖語,意為大水或湖泊,1965年改為現在的名稱。“馬拉威”在當地尼昂加語中是火焰的意思,原指金色的太陽照射在湖面上,湖水泛起了一片耀眼的火焰般光芒,用做國家和湖泊的名稱,則意為美麗富饒的國土上有一個火焰般閃光的湖泊。
地理名勝(二)
世界上許多地理名勝,有的是自然留給我們的寶藏,有的是人類勞動成果的結晶。對歷史進步和文明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值得我們去認知和保護。 |
世界自然遺產
亞洲 |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中國) | 雲南三江併流保護區(中國) | 孫德爾本斯(孟加拉國) | 阿拉伯羚羊保護區(阿曼)已除名 | 白神山地(日本) | 京那巴魯公園(馬來西亞) |豐芽-格邦國家公園(越南) | 圖巴塔哈群礁海洋公園(菲律賓) | 烏戎格庫龍國家公園(印度尼西亞) |
歐洲 | 少女峰—阿萊奇冰川—比奇峰(瑞士) |科西嘉島 (法國) | 多尼亞納國家公園(西班牙) | 伊奧利亞群島(義大利) |普利特維采湖群國家公園(克羅埃西亞) |
美洲 | 貝里斯堡礁保護區(貝里斯) | 德桑巴爾科國家公園(古巴) | 比茲卡依諾鯨類保護區(墨西哥) | 莫爾納特魯瓦皮斯通斯國家公園(多米尼加) | 達連國家公園(巴拿馬) | 卡奈依馬國家公園(委內瑞拉) | 加拉帕戈斯群島(厄瓜多) |
非洲 | 維多利亞瀑布(辛巴威與尚比亞共有) | 阿魯沙國家公園(坦尚尼亞) | 馬拉威湖國家公園(馬拉威) |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坦尚尼亞) |朱迪國家鳥類保護區(塞內加爾) |
大洋洲 | 大堡礁(澳大利亞) | 昆士蘭濕熱帶地區(澳大利亞) | 烏盧魯-卡塔·丘達國家公園(澳大利亞) | 鯊魚灣(澳大利亞) | 蒂瓦希普納姆(紐西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