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盧魯國家公園

烏盧魯國家公園

烏盧魯國家公園,位於澳大利亞北部炎熱的內陸沙漠地區,烏盧魯國家公園最著名的景觀是艾雅斯巨石和奧爾加岩山,公園占地1325平方公里,它的名字是由兩處獨特的地理特徵組成的,烏盧魯國家公園同時也是被澳大利亞遺產委員會註冊的國家財產,公園以其壯觀的地質學構造和岩石組合聞名於世。

基本信息

概述

烏盧魯國家公園烏盧魯國家公園

烏盧魯國家公園,公園為當地土著居民擁有,地處澳大利亞中心,屬乾旱地區,占地1325平方公里(512平方英里)。它的名字是由兩處獨特的地理特徵組成的。烏盧魯是一座周長9.4公里(5.8英里),高349米(1145英尺)的砂岩獨石,高高地聳立在平坦的沙原上。占地3500公頃(18648英畝),意為“許多頭”,如俯視觀望,可以看到36個圓形的山頭,故稱作卡塔-楚塔。這兩處風景獨特,在日升日落時分,它們可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巨大的烏盧魯獨石是平原地區最為壯觀的地理特徵,對生活在沙漠的人們來說,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們不僅為它的巧奪天工而驚嘆,同時還可循著歷史的蹤跡回到遙遠的過去,烏盧魯國家公園1987年和1994年分別收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

烏盧魯國家公園烏盧魯國家公園
中文名稱:烏盧魯國家公園

英文名稱:Uluru-KataTjutaNationalPark

編號:611-006

入選時間:1987年,1994年

入選標準:分別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V)(VI)和自然遺產遴選標準N(II)(II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1屆會議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8屆會議報告。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烏盧魯國家公園,坐落在以紅色沙土地為優勢的澳洲中部,以其壯觀的地質學構造而聞名於世。烏盧魯是一塊巨大的圓形柱石,而卡塔曲塔則似一塊石頭圓屋頂坐落在烏盧魯西部,形成了世界上最古老人類社會之一的傳統信仰體系的一部分。而烏盧魯-卡塔曲塔傳統的擁有者則是阿南古土著人。

艾爾斯石

烏盧魯國家公園烏盧魯國家公園風景
在澳大利亞炎熱、多沙的北部平原上,孤獨挺拔地矗立著一塊巨大的紅色砂岩,十分壯觀。澳大利亞土著阿波利基尼人稱這塊巨石為“烏盧魯(Uluru)”,意為“遮蔭之處”,這裡是他們的神聖之地。底部有一些淺洞穴,洞內有雕刻和壁畫。洞穴既神秘莫測,也是他們躲避白天日曬得安全場所。西方人稱這塊巨石為“艾爾斯”,得名於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初,吉爾斯和戈斯兩位探險家到此地探險,歐洲人首次親眼見到艾爾斯石的風采。他們即以當時南澳總理艾爾斯爵士的名字為這塊巨石命名。主要由艾爾斯巨石和卡塔曲塔岩山構成的烏盧魯國家公園位於澳大利亞北部地區。面積1325平方千米。建於1958年。而這些巨石和岩山形成於6億年前。艾爾斯巨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巨石。成分為礫石,由風沙雕琢而成,呈橢圓形。長3600米,寬約2000米,高348米,高出周圍荒漠平原335米。基圍約8800米。岩石光滑,形狀有些像兩端略圓的長麵包。

巨石整體呈紅色,突兀在廣袤的沙漠上,碩大無比,雄偉壯觀,如巨獸臥地,格外醒目。巨石沒有來棲息的鳥獸,也不生寸草,圓滑光亮,但偶爾可以看到蜥蜴出沒在其中。艾爾斯石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隨著陽光方向的變化而顯出不同顏色,這是非常少見的自然景觀:拂曉時它顯出旭日的橙黃色;晨曦的暗影又使它顯出赭紅;中午時分是一片琥珀色;到夕陽西下變成一片非常壯麗的緋紅色,就像正在熊熊燃燒的大煤塊。這種奇特的現象是岩石中所含的鐵在一定的空氣濕度中發生氧化反應的結果。石上有許多因風化而形成的奇特洞穴和裂縫。在夕陽之下,南壁上的裂縫極像一個完整的人頭蓋骨。艾爾斯石是五億年前地殼運動升起的砂岩。四周是一片沙丘,此石大部分埋於沙下,僅平坦頂部露於沙上。這種構造在地質學上稱作“島山”。此石表面有許多平行槽溝,基部周長達十公里,有風化形成的奇形怪狀洞穴。在其東北面裂開一塊高150米的薄岩塊,依附於岩壁之上,這一石柱被稱為“袋鼠尾巴”。土著人將其視為神的象徵。

卡塔曲塔

烏盧魯國家公園烏盧魯國家公園
卡塔曲塔是在烏盧魯西面的岩石圓頂屋。它的主要成分是沉積岩,風雨的長期侵蝕將岩石表面磨蝕成了現在的同屋脊形狀。在當地,它有“巨人”之稱。在這兩處景點都以其非常奇特的景觀深深地吸引著全世界的遊人前來參觀。1985年以來,艾爾斯地區闢為烏盧魯國家公園,土著擁有所有權和管理權。居住在這裡的澳大利亞土著在此石周圍住了幾千年,視其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他們的生活準則包括愛護這片土地。對他們來說,烏盧魯地區是他們祖先足跡的交匯點。每一塊岩石、每一個懸崖、漂石、岩洞都有神聖的意義。有些岩洞,主要是穆蒂特尤魯和勘特尤峽谷的岩洞,都被土著用赭石、岩灰和木炭畫上壁畫。

到烏盧魯觀光的遊客都會看到一句古老的歡迎詞:“土著之鄉歡迎您!”。現在每年有五十多萬人到艾爾斯石觀光。在其北18公里的尤拉拉勝地設有旅遊中心。步行繞石一圈約需四小時,也可坐在機車后座繞石觀光。步行參觀可走較短路線“蜥蜴小道”,由土著擔當嚮導。他們會向遊客講解他們的文化,介紹一些食品,如金合歡“蘋果”(一種蜂癭)等。登上石頂約需兩小時,但是這樣做有悖於土著文化,一般會受到勸阻。如果氣溫在攝氏38度以上,就會禁止攀登頂峰,以免發生危險。這裡雨水稀少,但偶爾也有大雨。大雨過後,雨水從高聳的陡坡傾瀉而下,在岩石上留下一條條黑色條紋,在岩隙里形成許多水坑,但大部分水都流到下面的平地上,使藍灰檀香木、紅桉樹、金合歡叢以及沙漠橡樹、沙丘草等植物得以在周圍的沙丘生長。沙漠橡樹的針狀葉減少了水分蒸發,其厚厚的樹皮也能耐熱。山南的穆蒂特尤魯大水池(也叫馬吉泉),除了非常乾旱的季節外,泉水不枯。其它水坑可蓄水數周或數月,大部分會很快在酷熱下蒸發掉。住在水池裡的水蛇被土著認為是池水守護神。

自然資源

烏盧魯國家公園烏盧魯國家公園特色
烏盧魯國家公園裡,有植物480種、爬行動物70種、哺乳動物40種。爬行動物中最著名的是巨蜥,它的體長可達2.5米。皮呈橄欖綠,裝點著美麗的花紋。這個地區還有劇毒的褐眼鏡王蛇和西部眼鏡蛇,長達1.8米,生活在沙丘間的青蛙、蜥蜴、袋鼴以及跳鼠都是毒蛇很容易捕捉的獵物,也是澳大利亞野狗的獵物。紅袋鼠有時也到這個地區來吃草,而膽小的岩袋鼠白天躲在岩洞裡。大約有150種鳥在這裡棲息,包括鴯鶓、楔尾雕和吸蜜鳥。

烏盧魯國家公園同時也是被澳大利亞遺產委員會註冊的國家財產,公園以其壯觀的地質學構造而聞名於世。烏盧魯國家公園以奇特的岩石組合聞名於世,在地質學家的眼裡它們代表了特殊構造和侵蝕過程。烏盧魯和卡塔曲塔的岩石組合及其鄰近的、在科學上具有重要意義的動植物組合與周圍大範圍的沙漠背景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帶有濃厚的自然地理特徵的韻味這個公園曾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生物圈保護地,與之相類似的生物圈保護地在澳大利亞共有12個。

烏盧魯石

烏盧魯國家公園烏盧魯國家公園風景
有人把烏盧魯稱為——“澳大利亞的紅色心臟”。烏盧魯周長9.4公里,高348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岩石。烏盧魯的地層大約形成於6億年前。首先是海底堆積的砂礫變成了岩石,隨後由於地殼的變動,岩石逐漸開始垂直傾斜。在漫長的時間裡,它逐漸風化成為一座岩石山,就像一座沙海中的孤島。烏盧魯的表面呈現出紅色。那是因為岩石中所含的鐵與空氣接觸發生了氧化。烏盧魯的生存環境是嚴酷的。但是它周圍的生物種類卻多得驚人。有70多種爬行類,40多種哺乳類動物。烏盧魯的洞窟里留下了古代安納庫人描繪的壁畫。壁畫表現的是流傳在安納庫人中的久庫魯巴的故事。久庫魯巴是安納庫人傳承下來的關於如何生存的法則。安納庫人的宗教觀和人生觀都深深紮根於久庫魯巴的信條中。安納庫人的傳說也深深地鐫刻在烏盧魯的岩石上。在烏盧魯的中間可以看到一條縱向的凹陷,據說這就是蛇女傳說中的蛇爬過的痕跡。

從大自然的景觀中,安納庫人領會到神聖的含義。這片大地的歷史,就由他們口口相傳,代代相傳。烏盧魯往西大約30公里,有一個被安納庫人稱之為“卡塔丘塔”的地方。卡塔丘塔是“很多腦袋”的意思。它同烏盧魯一起被登錄為世界遺產。平原上,一塊形狀奇特的岩石突兀地聳立著。這是一座巨大的岩石山,曾經比烏盧魯還高出200多米。由於它和烏盧魯的地質構造不同,本來是圓形的岩石分化成了36塊巨石。這裡是安納庫男子的神聖之地,女性不得進入。乾燥的大地有八面來風。它那夢幻般的景象令來訪者產生無限的遐想。當地人從烏盧魯及其周邊的大自然中領悟了許多東西。他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都來自這片土地。這是風化而成的烏盧魯的洞窟。過去,它是孩子們舉行成年儀式的地方。孩子們離開父母,在這裡過集體生活。他們將學習安納庫文化最根本的信條,也就是“久庫魯巴”法則。男孩子學習狩獵,女孩子學習如何尋找果物和水源。還有一些生存所必需的植物學知識。當孩子們在烏盧魯的懷抱中,學到了成年人所應具備的一切能力,他們就算長大成人了。安納庫人用自己的傳統和智慧,從這片土地上取得了應有盡有的收穫。烏盧魯觀光的最大亮點是攀登烏盧魯。可是對於安納庫人來說,它聖地。他們自己是絕對不會登上去的。一位在這裡一直守護著祖先土地的人這樣說:“即使你登上了烏盧魯,你也看不清它的真面目,還是請離開岩石一些,然後用你的心來凝視它吧”。

地理名勝(二)

世界上許多地理名勝,有的是自然留給我們的寶藏,有的是人類勞動成果的結晶。對歷史進步和文明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值得我們去認知和保護。

國外著名國家公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