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病名:咽旁膿腫
頜下癰又稱側喉癰。其名出於《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耳鼻咽喉口腔科學》。與古籍所稱夾喉癰、兜腮喉癰、鎖喉癰等相類似。
頜下癰指因邪毒壅盛,客於頜下所致。以咽痛劇烈,發熱,吞咽不利或湯水難下,頜下紅腫高突,喉核及咽壁推向對側等為主要表現的癰病類疾病。
本病即西醫學所說的咽旁膿腫。
診斷依據
1.常繼發於鼻咽、口咽的急性感染及喉關癰。
2.局部症狀以咽痛、頸痛與吞咽痛為主,頭部活動和張口時痛劇,放射至耳顳部。患側頸項強直,轉動困難。
3.全身症狀明顯,寒戰,持續性高熱,頭痛出汗,迅速呈衰竭狀表現。
4.患側頸部腫脹發硬,壓痛明顯,但無波動感。患側扁桃體與咽側壁同時突向咽腔,充血卻不顯著。膿腫限於莖突前間隙者,還見張口困難,牙關緊閉,腮腺區腫脹明顯,延及頜下區,皮膚潮紅。膿腫限於莖突後間隙者,無張口困難與牙關緊閉,但咽側壁腫脹或蔓延至梨狀窩,可有呼吸困難。
5.頸側位X線片可見氣管向前方移位。頸部CT掃描可見炎性腫脹區及膿腔。
6.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明顯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