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青海省剛察、海晏、共和3縣境內,面積495200公頃,1975年經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高原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鳥類。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以青海湖為主體,湖周依次為湖濱平原、沼澤草甸、山地草甸、半荒漠乾草灘和荒漠化沙丘帶景觀。湖區及環湖地區共有鳥獸200種,其中獸類6目、15科36種;鳥類15目35科164種,繁殖鳥占鳥類總數的69.5%,達114種之多;主要保護的4種水禽斑頭雁、棕頭鷗、鸕鶿總體數量達40餘萬隻;大天鵝數量也達1000多隻,是我國高原內陸地區水禽候鳥栖息、繁衍和越冬的重要區域之一,也是候鳥遷徙的驛站。本區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主要有黑頸鶴、普氏原羚、大天鵝等。青海湖保護區豐富多樣的濕地生態系統類型和生物資源,使其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在今後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將會發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基本介紹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青海省東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內,既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國內最大的鹹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水湖。 青海湖又名“庫庫淖爾”,即蒙語“青色的海”之意。它長105公里,寬63公里,最深處達38米,湖泊的集水面積約29661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比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要大近450多平方公里。湖水來源主要依賴地表徑流和湖面降水補給。入湖的河流有40餘條,主要有 布哈河巴戈烏蘭河側淌河等,其中以布哈河最大。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的青海湖,古稱“西海”,又稱“鮮水”或“鮮海”。蒙語稱“庫庫諾爾”,藏語稱“錯溫波”,意為“青色的海”、“藍色的海洋”。由於青海湖一帶早先屬於 卑禾羌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漢代也有人稱它為“仙海”。從 北魏起才更名為“青海”。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湖地處高原的東北部,湖的四周被巍巍高山所環抱。北面是崇宏壯麗的 大通山,東面是巍峨雄偉的 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綿延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崢嶸嵯峨的 橡皮山。離西寧約200公里,海拔為3200米。它的周長360公里,面積達4583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湖區有大小河流近30條。湖東岸有兩個子湖,一名 尕海,面積10餘平方公里,系鹹水;一名 耳海,面積4平方公里,為淡水,在青海湖畔眺望,蒼翠的遠山,合圍環抱;碧澄的湖水,波光瀲灩;蔥綠的草灘,羊群似雲。一望無際的湖面上,碧波連天,雪山倒映,魚群歡躍,萬鳥翱翔。青海湖周圍是茫茫草原。湖濱地勢開闊平坦,水源充足,氣候比較溫和,是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夏秋季的大草原,綠菌如毯。金黃色的油菜,迎風飄香;牧民的帳篷,星羅棋布;成群的牛羊,飄動如雲。日出日落的迷人景色,更充滿了詩情畫意,使人心曠神怡。
青海湖地處青海高原的東北部,這裡地域遼闊,草原廣袤,河流眾多,水草豐美,環境幽靜。湖的四周被四座巍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巍高山所環抱:北面是崇宏壯麗的 大通山,東面是巍峨雄偉的 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綿綿的 青海南山,西面是崢嶸嵯峨的橡皮山。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間。舉目環顧,猶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將青海湖緊緊環抱其中。從山下到湖畔,則是廣袤平坦、蒼茫無際的千里草原,而煙波浩淼、碧波連天的青海湖,就象是一盞巨大的翡翠玉盤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間,構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壯美風光和綺麗景色。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節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節,當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遼闊的草原披上綠裝的時候,青海湖畔山青水秀,天高氣爽,景色十分綺麗。遼闊起伏的千里草原就象是鋪上一層厚厚的綠色的絨毯,那五彩繽紛的野花,把綠色的絨毯點綴的如錦似緞,數不盡的牛羊和膘肥體壯的驄馬猶如五彩斑駁的珍珠灑滿草原;湖畔大片整齊如畫的農田麥浪翻滾,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萬頃,水天一色的 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瓊漿在輕輕蕩漾。而寒冷的冬季,當寒流到來的時候,四周群山和草原變得一片枯黃,有時還要披上一層厚厚的銀裝。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開始結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銀裝素裹,就象一面巨大的寶鏡,在陽光下熠熠閃亮,終日放射著奪目的光輝。
青海湖以盛產湟魚而聞名,魚類資源十分豐富。很值得提及的是,這裡產的冰魚較為著名。每到冰季,青海湖冰封后,人們在冰面鑽孔捕魚,水下的魚兒,在陽光或燈光的誘惑下便自動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鮮美。
青海湖鳥島青海湖中的 海心山鳥島都是遊覽勝地。 海心山又稱 龍駒島,面積約1平方千米。島上岩石嶙峋,景色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旖旎,以產龍駒而聞名。鳥島位於青海湖西部,在流注湖內的第一大河布哈河附近,它的面積只有0.5平方千米,春夏季節棲息著10萬多隻 候鳥
青海湖是一具富有神奇色彩的遊覽地,也是一個為全世界科學家所注目的巨大寶湖。政府曾對青海湖進行了多次綜合考察,發現青海湖裡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湖中盛產湟魚,是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天然魚庫。四五月間,魚群游向附近河流產卵,布哈河口密密麻麻的魚群鋪蓋水面,使湖水呈現黃色,魚兒遊動有聲,翻騰跳躍,異常壯觀。
居住在這裡的漢、藏、 蒙古等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共同保護、開發和建設這浩瀚的寶湖。青海湖的美景吸引著成千上萬遊人,成為國內外旅遊者雲集的遊覽勝地。為了開發正在興起的高原旅遊事業,青海旅遊部門在青海湖建立了旅遊點。遊客到此不僅可以觀賞高原牧區風光,還可以乘馬騎氂牛,漫遊草原,攀登沙丘,或到牧民家裡訪問,領略藏族牧民風情。牧場還專門為遊客紮下各式帳篷,備有奶茶、酥油、炒麵和青稞美酒供遊客品嘗。

地質形成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的青海湖的構造斷陷湖,湖盆邊緣多以斷裂與周圍山相接。距今20~200萬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個大淡水湖泊,與黃河水系相通,那時氣候溫和多雨,湖水通過東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黃河,是一個外流湖。至13萬年前,由於新構造運動,周圍山地強烈隆起,從上新世末,湖東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來注入黃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東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現了尕海耳海,後又分離出海晏湖沙島湖等子湖。由於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變成了閉塞湖。加上氣候變乾,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漸變成鹹水湖。北魏時青海湖的周長號稱千里,唐代為400公里,清乾隆時減為350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緣約20公里處有古湖堤遺址;距湖東岸25公里處的察漢城(建於漢代),原在湖濱。東西兩邊已分別退縮25公里和20公里,水位下降約100米。目前青海湖呈橢圓形,周長300餘公里。1908年俄國人柯茲洛夫推測當時湖面水位3205米,湖面積為4800平方公里;上世紀50年代的測繪資料顯示,青海湖湖水面積為4568多平方公里; 70年代出版的地形圖量得湖水位3195米左右。湖面積為4473平方公里;1988年水位3193.59米,湖面積為4282平方公里,到了2000年,通過遙感衛星數據分析,青海湖的面積是4256.04多平方公里。現湖水容積739億立方米,最長約104公里,最寬約62公里,最大水深3.14米,湖水平均礦化度12.32克/升,含鹽量1.24%。
青海湖水位每年平均以12.1厘米的速度下降,水位下降最快的2000年,1年內下降了21厘米,以這樣的速度,青海湖年平均減少湖水4.36億立方米,正在從單一的高原大湖泊分裂為“一大數小”的湖泊群。造成青海湖不斷縮減的因素主要有氣候變暖、人類活動加劇以及降雨量減少等原因,特別是在青海湖周邊盲目開荒,破壞了注水河流的水源,目前青海湖50%的注水河流已經乾涸。據統計,由於水源補給河流大量減少,與20年前相比,入湖水量也因此減少了60%。
有專家預測,如果按照現在的速度不斷萎縮,平均水深18米的青海湖將在200年後完全消失。目前來看,由於氣候暖乾和全流域生態系統退化,青海湖水位下降的總趨勢在短期內難以改變。
為了保護青海湖,青海省已經實施了封湖育魚、退耕還林還草等生態建設工程,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使青海湖重現昔日美景。

水系介紹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湖水補給來源是河水,其次是湖底的泉水和降水。湖周大小河流有70餘條,呈明顯的不對稱分布。湖北岸、西北岸和西南岸河流多,流域面積大,支流多;湖東南岸和南岸河流少,流域面積少。布哈河是流入湖中最大一條河,發源於 祁連山支脈的 阿木尼尼庫山,長約300公里,幹流長92公里,支流有幾十條,較大支流有10多條,下遊河面寬約50~100米,深達1~3米,PH8~8.2。流域面積16570平方公里,約占湖區各河流流域面各1/2。年徑流量11.2億立方米,占入湖徑流60%。青海湖每年獲得徑流補給主要是 布哈河沙柳河烏哈阿蘭河哈爾蓋河,這4條大河的年徑流量達16.12億立方米,占入湖徑流量的86%。是魚類回遊產卵和鳥類較集中地區。青海湖每年入湖河補給13.35億立方米,降水補給15.57億立方米,地下水補給4.01億立方米,總補給為34.93億立方米,湖區風大蒸發快,每年湖水蒸發量39.3億立方米,年均損4.37億立方米。

氣候特徵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具有高原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日照強烈;冬寒夏涼,暖季短暫,冷季漫長,春季多大風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熱同季,乾濕季分明。

光照特徵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年日照時數大部分都在3000小時以上,較青海以東同緯度地區高出700小時左右;年日照百分率達68~69%。年輻射總量在171.461千卡/平方厘米·年-106.693千卡/平方厘米·年,較同緯度的華北平原黃土高原高10~40千卡/平方厘米·年。

氣溫特徵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部和南部氣溫稍高,年均溫在1.1℃~0.3℃之間;西部和北部稍低,年均溫在-0.8℃~0.6℃之間,平均最高氣溫6.7℃~8.7℃之間,平均最低氣溫-6.7℃~4.9℃之間,極端最高氣溫25℃和24.4℃,極端最低氣溫-31℃~和-33.4℃。
水分
湖區全年降水量偏少。但東部和南部稍高於北部和西部,東部全年降水量是412.8毫米,南部是359.4毫米,西北部370.3毫米,西部公360.4毫米和324.5毫米.全年蒸發量達1502毫米,蒸發量遠遠超過降水量。湖區降水量季節變化大,降水多集中在5~9月份,雨熱同季。
大風和沙暴
湖區大風、沙暴日數是全省較多的地區之一。每年2~4月,午後至傍晚多出現大風,且盛行西北風。以剛察為例。大風(≥17米/秒)年均47.3天,2~4月最多,平均5.9~9.3天之間,最多3月份達19天之多。沙暴歷年平均為14天。重點保護區布哈河口——鳥島區多 西北風,最大風力達9~10級。由於湖區海拔高,湖西風多,高空氣影響極大,全年多在西風控制之下。冬春風速最大,夏秋季較小。在風力作用下,一般波浪為2~3級,最大為7~8級,全年波浪6級以上的日數為40天左右。

水溫特徵

青海湖的水溫隨季節而變化。夏季湖水溫度有明顯的正溫層現象,8月份最高達22.3℃,平均為16℃;水的下層溫度較低,平均水溫為9.5℃,最低為6℃.秋季因湖區多風而發生湖水攪動,使水溫分層溫度現象基本消失,冬季湖面結冰,湖水溫度出現逆溫層現象,1月份,冰下湖水上層溫度-0.9℃,底層水溫3.3℃。春季解凍後,湖水錶層水溫又開始上升,逐漸又恢復到夏、季的水溫。

冰情特徵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湖因含水量有無機鹽類,湖水凍結的溫度比0℃稍低。每年從11月中旬開始,湖區氣溫下降到0℃以下,到翌年1月份氣溫為最低,全湖形成穩定的冰蓋,封冰期年平均為108~116天,最短為76天,最長138天。冰厚度一般為40厘米,最大冰厚90厘米。封冰後,冰面平坦,由於猛烈狂風,往往出現裂縫和溝隙。在冬時來觀賞湖光山色,滿目皆白,銀光閃閃。3月中旬,冰蓋破裂,湖面出現浮冰,在風力作用下,形成巨大的 冰山飄至岸邊,最大冰山體積約10立方米,4月中旬後,湖內冰塊完全消融。

島嶼簡介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有5個島嶼:
鳥島
又名小西山蛋島(因鳥蛋遍地故名)。位於布哈河口以北4公里處,島的東頭大,西頭窄長,形似蝌蚪,全長15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00米,1978年以後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與陸地連在一起。鳥島坡度平緩,地表由沙土、石塊覆蓋,島的西南邊有幾處泉水涌流。主要植物有 二裂季陵菜白藜冰草鐮形棘豆西伯利亞蓼嵩草早熟禾等。鳥島是亞洲特有的鳥禽繁殖所,是我國八大鳥類保護區之首。是青海省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地點。每年3~4月,從南方遷徙來的 等候鳥陸續到青海湖開始營巢;5~6月間鳥蛋遍地,幼鳥成群,熱鬧非凡,聲揚數里,此時島上有30餘種鳥,數量達16.5萬餘只;7~8月間,秋高氣爽,群鳥翱翔藍天,游弋湖面;9月底開始南遷。為保護鳥類供人觀賞,1975年8月建立鳥島自然保護區,1980年被列為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省政府撥款60萬元,興建了暗道、地堡、瞭望台等設施,供遊人觀賞等,南北均有公路到達鳥島。
海心山
位於青海湖中心略偏南,距鳥島約25公里,島形長,中部寬而兩端窄,長2.3公里,寬0.8公里,面積1.14平方公里,島上最高點海拔3266米,由花崗岩、片麻岩組成,島東緣有一泉眼,可供飲用。南部邊緣岩石裸露形成陡崖,東、西、北為平緩灘地。島上大部分為沙土覆蓋,生長著 冰草芨芨草鐮形棘豆嵩草披針葉黃花西伯利亞黃精等,植被覆蓋度在50%以上,鳥禽集中在島崖邊及碎石灘地棲息。
海西山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又名 海西皮,位於布哈河口以北的6公里與鳥島同處在布哈河沖積灘地的頂端,島的東北緣有斷層陡崖緊靠湖邊,陡崖外有一近似圓柱形的岩石屹立於湖中,是鸕鶿的繁殖場所,島上植被覆蓋度在90%以上。
沙島
於湖東北,海晏縣境內,曾是湖中最大的島嶼,長約13公里,最寬處約2.8公里,面積18平方公里,島上最高點海拔3252米,是湖中砂壟突出水面受風沙堆積形成。1980年沙島東北端與陸地相連而成為半島,並圍成33平方公里沙島湖,表面均由沙礫覆蓋,無植被,是魚鷗棲息繁殖地。
三塊石
又名 孤插山,位於湖西南,是由7塊密集在一起的石灰石、礁石組成,高約17米,面積約0.056平方公里,距鳥島、海心山20公里。島上僅在碎石塊間隙生長有牛尾蒿等。植被覆蓋不到5%。

社會經濟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遼闊的天然牧場,有肥沃的大片良田,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這裡冬季多雪,夏秋多雨,水源充足,雨量充沛,對發展畜牧業和農業有著良好的條件。早在遙遠的古代,這裡就是馬、牛、羊等牲畜的重要產地。青海湖一帶所產的馬在 春秋戰國時代就很出名,當時被稱為“秦馬”。古代名著 《詩經》曾描寫過“秦馬”的雄壯和善馳。以後,隋唐時代,這裡產的馬經過與“ 烏孫馬”、“血汗馬”交配改良,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良馬。它不僅以神駿善馳而馳名,而且以能征慣戰而著稱。
青海湖周圍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農業生產也有著廣闊的前景。當地人民在優先發展牧業的同時,還有計畫地開墾飼草飼料基地,辦起了國營農場,發展以油料、飼料為主的農作物生產,並且在昔日荒涼的寂寞的草原,相繼建起了倒淌河等一批新興城鎮,接著還辦起了一批工廠、礦山,其中有煤、建材、機械修理、皮毛加工、民族用品等。

人文文化

青海湖“海怪”傳說: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海怪”在環湖土著牧民中流傳了幾百年。清 乾隆初年編修的 《西寧府新志》中具體記載稱有:“青海住牧蒙古,見海中有物,牛身豹首,白質黑文,毛雜赤綠,躍浪騰波,迅如驚鵲,近岸見人,即潛入水中,不知其為何獸也”。
據說那些目踏“海怪”的牧民莫不誠惶誠恐,頂禮膜拜,娘桑祭海,敬獻牛羊三牲,於是海神顯靈的種種傳說一傳十、十傳百的流傳開來。
近幾十年來,有關青海湖“海怪”的信息不時流傳。如1947年,互助縣 卻藏寺一位叫祁六十三的土族 喇嘛,隨師去 西藏朝拜途經 青海湖,在太陽快落下的時刻,一頭比艷牛大四五倍的怪物浮出水面,劈波斬浪向岸邊游來,似龍非龍,頭圓潤元角,雙目閃閃發光。1949年春, 互助縣 哈拉直溝鄉費村 漢族農民馬三娃,因生活所迫外出淘金,在青海湖邊歇腳用餐時,湖面上出現一截黑黝黝的粗大“圓木”在浮飄滑行,長約丈余,後來這緩緩滑行的“圓木”伸出長長的脖子,上面有蛇一樣的頭,鱗甲在陽光照射下烏金般光澤,向湖心飄去,轉眼不見蹤影。1982年有一條 機帆船在湖上作業時,船上的人見到前方不遠處,有形似漁船的動沉浮戲浪,正準備靠近仔細觀察時,已騰入水中。1987年, 青海某旅行社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先生,午後到湖邊拍照,忽然發現碧波蕩漾的湖面上冒出一個有二三頭把牛那么大的怪物,背部呈灰褐色,原以為是條大魚,剎那間那怪物昂起像 鴕鳥般細長的頸項,頭部呈三角形,似有水珠噴灑。他猛地意識到這可能是蛇頸龍,搶拍了一張黑白照片,再拍時怪物已沉入水中,前後約二三十秒鐘。
曾目擊湖中怪物者尚有數十人,這的確是個謎,有待科學家們進一步探求。有關青海湖“海怪”的傳說,給青海湖蒙上了一層濃濃的神秘色彩。

生物資源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鳥類資源:
湖區鳥禽有163種,分屬14目35科,總數在16萬隻以上,其中 斑頭雁2.13餘萬隻、 棕頭鷗4.5萬餘只、 魚鷗8.74萬餘只、 鸕鶿1.12萬餘只。此外有 鳳頭潛鴨赤麻鴨普通秋沙鴨鵲鴨白眼鴨斑嘴鴨針尾鴨大天鵝蓑羽鶴黑頸鶴等。
魚類資源:
湖中盛產全國五大名魚之一—— 青海裸鯉(俗稱湟魚)和 硬刺條鰍隆頭條鰍。青海裸鯉平均年產量為5165噸,1949~1985年共生產 裸鯉191180噸,隨著時間推移,資源衰退,裸鯉產量呈逐年下降趨勢。裸鯉每年6~7月回遊源流河中產卵,為食魚鳥提供豐富食物條件。1964年國家將青海湖列為保護對象,青海裸鯉列為國家重要名貴水生經濟動物。

生態保護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生態環境:水·草·魚一樣都不能少
日前,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監測表明, 青海湖面積自2004年降至40多年來最低點後已連續3年增長,今年,青海湖水域面積較上年同期增大43.81平方公里。青海湖水量不斷增加,生態環境日益好轉,很大程度上為改善江河下游地區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這其中凝聚著青海省政協的聰明智慧和辛勤汗水。
面積4300平方公里的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和重要濕地。作為 青藏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青海湖近年來受氣候變暖和人類活動影響,湖水水位持續下降,青海湖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牽動著青海各族人民的心。省政協立足省情,從著眼大局的高度出發,以青海湖生態保護與建設為重點,下大力氣持續調研建言。
水是制約青海經濟發展的最大因素,也是治理生態的攔路虎。然而,陸地水資源缺乏,水從哪裡來?青海省具有豐富的水資源,增加自然降水的潛力很大。為此,在省政協九屆一次全會上,部分委員提交了 《關於加強人工影響氣候,大力實施人工增雨》的提案,建議環青海湖地區實施人工增雨項目,“開採”空中雲水資源。省氣象局採納政協委員的建議,在國家有關部門支持下,青海省在 黃河源頭投資1200多萬元建立了人工增雨基地,幾年來實施的人工增雨作業,增加了降水量,形成河流的徑流量大大增加,轉為地表徑流匯入青海湖,其餘部分滯留在土壤中,使環湖草原植被得以改善。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青海湖地區陸續開墾了75萬多畝優良牧場為農田,後因種種原因被逐漸撂荒,多數成為荒漠。隨著人民生態意識的加強,“救救青海湖”的呼聲日漸高漲。2003年,在青海省政協全體會議上,一份 《環青海湖部隊農場應率先退耕還林還草》的委員聯名提案,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省政協將這份提案列為重點提案,進行了重點督辦,並將提案內容以社情民意形式報送全國政協。全國政協採用這份社情民意後,送交中央有關部門,引起了高度重視。當年底, 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就有關環青海湖地區部隊農場移交青海省的有關問題作出復函,要求環青海湖地區部隊農場地移交青海省。隨後,青海省政府按照屬地化原則,將環青海湖地區占地面積為72271畝的部隊農場進行了移交,要求做好這些區域退耕還林還草工作。同時,將一個農場劃撥出2000畝的耕地和一個營院的房產給林業部門,建立起 青海湖自然保護區保護站普氏原羚救護基地。如今這裡綠草如毯、山花爛漫、百鳥放歌。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湖裸鯉(簡稱 湟魚)是青海湖中唯一一種魚類,在鹹水和淡水均能生長,每年4至7月溯河產卵,是青海湖生物物種中最重要的因子,在環湖生物鏈中起著核心作用。省政協在視察時了解到,由於種種原因,入湖河流水量減少甚至斷流,造成裸鯉親魚上溯產卵擱淺,有時成百噸擱淺死亡。為此,省政協提出建議,呼籲儘快搶救和保護青海湖裸鯉資源,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採取了疏導河床,合理取水、為魚讓水等多項措施,使青海湖的漁業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據監測顯示,去年青海湖漁業資源量為15274噸,比2002年增加了12681噸。
在全省各族人民民眾期盼及政協委員的呼籲下,青海省人大常委會頒布了 《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 ,自此,青海湖有了自己的“護身符”,但省政協保護青海湖的工作並沒有停止,他們又陸續開展對青海湖生態環境進行調研視察,並召開“湖泊保護暨青海湖可持續發展研討會”,提出大量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同時,省政協還呼請全國政協的重視和支持。2003年,全國政協副主席 李兆焯率團對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惡化情況進行調研,並將有關情況反映給 國務院,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和國家有關部委的重視。2005年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率民盟中央調研團對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惡化情況再次進行調研,並將有關情況及時反映,得到國家的重視。目前,青海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已報國家發改委,正式立項日趨成熟。

旅遊資源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的青海湖,既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又是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同時,還是國務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院批准的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其自然風景獨特,生態地位重要,更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青海湖旅遊歷史已久。每年春夏,很多單位、團體組織人員或個人至青海湖遊覽、觀湖、觀鳥。1979年 山鷹機械廠利用碼頭、船隻組織起青海湖旅遊業,並增加旅遊內容和項目、擴展旅遊路線。1988年該廠撤銷,全部設施移交給青海湖旅行社帳房賓館,主要參觀項目和內容: “唐蕃古道”遺址 、湖畔草原、牧區風光、湖光山色,以及訪問藏族牧民家庭,品嘗 青稞酒優酪乳手抓羊肉等藏族風味食品,騎馬漫遊草原和沙漠,泛舟青海湖,乘船登海心山尋幽訪古,夜宿具有民族特色的帳篷客房等。最佳旅遊時間為每年6~9月。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沿湖北岸西行。
但是,隨著青海湖地區旅遊資源的開發,來 青海湖地區旅遊的國內外遊客數量明顯增加。自2000年,青海湖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後,作為青海湖四景區之一的151景區成為游青海湖的必選之地,看到無限商機的人們,紛紛“占領”周邊地界,與此相關的餐飲、住宿、維修等服務項目紅紅火火地開張了。據統計,今年,環青海湖風景帶接待遊客30多萬人,最多日接待量達萬餘人次。
而隨著遊客的增多,環境污染問題也開始顯現,特別是部分遊客、導遊和司助人員環保意識不強,隨意丟棄塑膠製品等垃圾,加之商家們生產生活中的不自覺,造成“ 白色垃圾”嚴重影響環青海湖地區的生態環境和農牧民生產生活,甚至導致環青海湖地區牛羊誤食白色垃圾致死的現象。對此,引起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關注,雖然有關部門進行了環境衛生整治,但是效果依然不盡如人意。
從去年開始,我省高度重視環湖地區出現的環境污染問題,省旅遊局、省交通廳、 青海湖旅遊區管理委員會辦公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室聯合下發了 《關於加強環保措施杜絕白色污染的通知》 。青海湖旅遊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還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與青海湖旅遊開發企業攜手,爭取資金,對青海湖151、鳥島、沙島三大景區的道路、供排水污水處理、生產生活垃圾和環境整治為重點的基礎設施進行了大規模建設和完善,分別建成了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完善了供水系統,環湖三大主體景區實現了整潔優美、乾淨衛生。同時,又投資30萬元製作了環保警示牌,提示遊人和當地居民保護環境;並對環湖地區旅遊從業人員進行了環保意識的強化培訓,要求所有旅行社、旅遊汽車公司及客運公司增強環保意識,旅遊車和客運車上還設定了垃圾箱(袋),禁止遊客向車外丟垃圾,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膠製品,保證車輛上的生活垃圾堆放到指定地點。
青海省環保局也召開專題會議,對青海湖周邊地區“白色污染”進行了集中清理。派出環境監管執法隊伍,不定期地對青海湖“151”景區遊船運營中的環境保護情況進行現場執法檢查,及時處理遊船運行及停泊中產生的污染物,並對青海湖遊輪有限公司碼頭湖面存在的浮油問題進行行政處罰並責令及時整改;省公路交通部門,投資720萬元實施了環青海湖公路沿線環境整治工程,對109國道兩側歷年修路遺留的取土坑進行回填並恢復植被。
在青海湖畔可以看到,用中文、英文、藏文3種文字寫著“您已進入旅遊區,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和“青海湖旅遊區管理暫行規定”等內容的14塊不鏽鋼環保警示牌,被安置在 青海湖151景區二郎劍青海湖漁場湖東種羊場沙島鳥島倒淌河等7個環湖旅遊景點,意在提醒遊客和環湖居民注意環湖地區環境保護,杜絕污染,呼籲遊客呵護環境,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青海省湖管辦臧希明說,青海湖生態脆弱,一旦破壞很難恢復。青海湖旅遊業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打“綠色”牌。同時,也需要全社會都來愛護自然環境,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2006年10月25日,由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為青海湖頒發了“中國最美的五大湖”證書和獎牌。煙波浩淼、碧波連天的青海湖就像一盞巨大的翡翠玉盤,鑲嵌在 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高山、草原間,構成了一幅群山、湖水、草原相映成趣的壯美風光和綺麗景色。青海湖擁有4300平方公里的遼闊水域,天水之間水鳥翔集,藍天白雲和湖光山色相互輝映。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與全國34家媒體聯合舉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青海湖被評為“ 中國最美五大湖”之首。10月25日, 青海省旅遊局和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等單位聯合在青海湖畔舉行慶祝活動,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執行總編單之薔代表評審會頒發了證書並揭牌。當日,還舉行了以“保護中國最美湖泊青海湖”為主題的百米長卷簽名活動。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執行總編 單之薔說,此次評選活動由全國5家專業學會、十幾位院士和專家學者組成評審,保證了評選活動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在評選中, 青海湖新疆喀納斯湖不相上下,最終以其雄渾壯美和獨特的景色贏得評審青睞。”
青海省旅遊局副局長徐浩說:“青海湖集自然美、人文美、生態和諧之美、博大精深的東 方大美於一體,其獨特而重要的生態地位表明青海湖不僅是青海人民的,更是全國人民的,也是全世界人民的。”

鳥島大觀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有一個國內外聞名的鳥島自然保護區,這裡棲憩著斑頭雁棕頭鷗魚鷗鸕鶿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燕鷗黑頸鶴天鵝赤麻鴨,以及玉帶金雕等猛禽,戴勝等 攀禽百靈雲雀等各種小鳴禽近二十種。根據鳥類專家的估計,這裡禽鳥的總數在十萬隻以上;而其中的 鳥島(小西山)和 三叉石(孤插山)又最為著名,因為在這聚集著保護區鳥類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如果您有幸去實地觀光一下的話,那才叫您大開眼界哩。
在離鳥島很遠的地方,您就可以聽到那音色各異的鳥語,咿啞啁啾,前呼後應,鳴聲嘈雜,熱鬧非凡。近處再看看它們的生活畫面,更是饒有趣味:有的迎風翱翔,翩翩起舞;有的在專心孵窩,雌伏雄守;有的在湖面游弋,追逐戲嬉;也有的在草地上漫步,雌鳥在前面領路,雄鳥在後順壓陣,偶有不聽話的小雛,在離隊伍,大鳥就追上去啄一下,以示申斥,儼然一派小家庭景象。
如果是在鳥兒的孵育季節,您又可以看到另一幅蔚為壯觀的景色,您最好別走近去打擾它們,只消用望遠鏡在一、二百米之外觀察,就可以看到如下鏡頭:鳥島本來僅有零點二七平方公里,形如一隻 蝌蚪。就在那突出海面約十米的蝌蚪頭高地上,小小彈丸之地,就布滿了數以萬計的鳥巢,密度之大,數量之多,真難以用文字來形容。鳥兒們在水草豐茂、食物充足、向陽乾燥而又天敵較少的環境中繁殖著、生活著,難怪人們把青海湖鳥島稱之為“鳥類的天堂”了。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禽集中棲息、繁殖的鳥嶼有 鳥島海心山孤插山(三塊石)、 海西山沙島以及鳥島至 泉灣那尕則沿湖灘涂沼澤地。同時,也是觀賞的景點。
鳥島,又名小西山或蛋島(因為蛋遍地而得名),位於布哈河口以北4公里處,島的東頭大,西頭窄長,形似蝌蚪,全長1500米。1978年以後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與陸地成一片。鳥島坡度平緩,地表由沙土、石塊覆蓋。主要植物有白藜、冰草、鐮形棘豆、西伯利亞蓼、蒿草、早熟禾等。島的西南邊有幾處泉水涌流。
鳥島自然保護區是青海省對外開放的一個視窗,也是專家學者研究考察高原鳥類的一個重要地點。每年3-4月,從南方遷徙來的 等候鳥陸續到達青海湖,開始擇地營巢;5-6月間鳥蛋遍地,繼而幼鳥成群,熱鬧非凡,數里之外,鳥鳴聲可傳入耳際;7-8月間,秋高氣爽,群鳥翱翔藍天或游弋湖面;9月底開始南遷。
海心山,位於青海湖中心略偏南,距鳥島約25公里,島形長,中部寬而兩端窄,南部邊緣岩石裸露形成陡崖,東、西、北三面為平緩灘地,島上大部分為沙土覆蓋,生長著 冰草芨芨草鐮形棘豆蒿草披針葉黃花西伯利亞黃精等,植被覆度在50%以上,鳥禽集中在島的崖邊及碎石灘地棲息。
孤插山,又名三塊石,位於青海湖西南部,南距湖邊8公里,距西北方向的鳥島20公里。三塊石由礁石、碎石灘及沙埂組成,東西長約700米,南北寬約150米。礁石南坡較平緩,北邊為陡壁。島上植被稀少,僅在碎石塊間隙生長有灰菜、牛尾蒿等,覆蓋度不到5%。這裡是青海湖禽鳥聚棲最多的島嶼之一。
海西山又名海西皮,位於布哈河口以北約6公里,與蛋島同處在布哈河沖積灘地的頂端,兩島南北相距約2公里。島的東北緣有新層陡崖緊靠湖邊,陡崖外有一近似圓形的岩石屹立於湖中,離湖30餘米,是鸕鶿的繁殖場所。島上生長的植物主要有芨芨草、野蔥、冰草、早熟禾等,覆蓋度在90%以上。
沙島,位於青海湖東北部,海晏縣境內,曾是湖中最大的島嶼,現已成為半島,表面均由沙礫覆蓋,基本無植被,是魚鷗的棲息繁殖地。
泉灣,那尕則灘涂沼澤地,位於青海湖西南邊,主要生長有 濕生植物苔草扁穗草杉葉藻等。這裡有多處泉水涌流形成沼澤濕地,冬季不封凍,人、畜不易進入。近湖岸6-8公里範圍內水草及浮游生物豐富,是青海湖裸鯉幼體生活區,也是眾多候鳥、旅鳥育雛區和棲息地。大天鵝及黑頸鶴等珍禽就生活在這裡。
除以上鳥類主要棲息地外,還有湖南岸的一郎劍、二郎劍,湖北岸的沙柳河、泉吉河、哈爾蓋河河口一帶和布哈河中、下游及其灘涂也是禽鳥栖息、覓食區域。
青海湖鳥禽有163種,分屬14目35科,總數在10萬隻以上。種群數量大的有:雁形目鴨科的 斑頭雁鳳頭潛鴨赤麻鴨普通秋沙鴨鵲鴨白眼鴨斑嘴鴨針尾鴨大天鵝;鷗形目鷗科的棕 頭鷗魚鷗;鶴形目鶴科的 蓑羽鶴灰鶴黑頸鶴;鵜形目鸕鶿科的 鸕鶿等,數量最多的是棕頭鷗、魚鷗、鳳頭潛鴨和鸕鶿,都數以萬計。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古稱“西海”,又稱“仙海”、“ 鮮水海”、“卑禾羌海”。 北魏以後,始稱青海。藏語稱“庫庫諾爾”,意皆為藍色或青色的湖。青海湖之名始於近代,1949年後才普遍稱青海湖。青海湖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位於東經99°36′~100°16′之間,北緯36°32′~37°15′之間。

相關詞條

青海省     青海湖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參考資料

http://www.qinghailake.cn/survey/25.html
http://www.57qh.com/qinghai/Html/2005114111328-1.html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