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雲山屯古建築群位於貴州省安順市七眼橋鎮雲山屯村。從寨牆、街巷布局到碉樓、寨門,處處展現出戰爭防禦功能的特徵,是《明實錄》中所錄“兵團聚,春耕秋練,家自為塾,戶自為堡,倘賊突犯,各執堅以御之”的立體風俗畫。雲山屯地處峽谷,由東、南兩屯門為前後關口。古民居建築於谷地兩側,或單體式、三合院式、四合院式、平行排列式順山體布局。本寨古民居建築靠青山坡北依山而建,前以三岔河為屏、後依青山為障,封閉式自成體系的三合院、四合院相套,整組建築群建有七座粗大料石砌築的高層碉樓,雲山屯古建築群石的屋頂、石的山牆、石的街道,各宅院大門雕鑿精美的垂花門罩和隔扇門窗,布局嚴謹、主次有序、結構堅固、緊湊舒適。雲山屯集防禦與生活於一體,是明代軍事屯堡建築的典型代表。2001年06月25日,雲山屯古建築群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記載
在《明實錄》中有確切記載。黔中安順雲山屯,酷似一部歷史書。其“書”生動形象地記載一個“屯堡文化圈”數百年的建築史、軍事史、文化史、經濟史、民族史……顧名思義,“屯”是駐兵的地方。雲山屯的種種建築物,具有鮮明的軍事特點。它的城牆及城樓,從民間傳說及風化程度,判為明代軍事建築當無什麼問題。屯上古堡形“雲鷲山寺”的建築手法與平壩天台山“伍龍寺”如出一轍。亦文亦武、半軍半教的天台山伍龍寺建於明萬曆年間,這有修建題記作證。由此推斷,同為屯堡人修建的雲鷲山寺建於明代應當可信。有人說,屯中民居及街道也都是明代建築。實訪得知,現存民居建築,是屯堡人的後裔陸續修建的。多數為清代建築,民國年間及解放以後修建的民居也不算少。無論是何年代建築,都有鮮明的地方特點和濃郁的軍事特色,即就地取材,利用當地盛產之石礅奠基、石塊砌牆、石板蓋頂,且隱蔽留有槍眼,有的還建造碉樓。然而,它們畢竟是民居,不可避免地保留著徽派建築的遺風。在中國南方建築史上占有支配地位的徽派建築,對江蘇、江西影響極大。來自“兩江”地區的屯堡人將徽派建築文化帶上貴州高原,營造四合院,巧建垂花門,精雕石柱礎,細刻木窗花……可惜因受經濟及地理條件的限制,規模小了一些,有的也不那么規整,但其建築形制及工藝,同徽派建築別無二致。這些來自“兩江”地區的屯堡人,大半是明初“調北征南”、戍守滇黔驛道的屯兵。在此前後亦有來者。這從屯堡人後裔的家譜及口碑可以得到佐證。也就是說,屯堡人是出於軍事方面的原因從“兩江”地區遷到貴州的。他們的行動本身就是一部轟轟烈烈的“屯堡文化”軍事史。
戰時為兵,平時務農,閒時搞些從其故鄉帶來的文化娛樂活動。其主要活動項目便是春節期間演唱的面具戲。此戲因不搭台、平地演唱而稱“地戲”。“地戲”又被人稱“軍儺”,劇目儘是武戲,強烈表現屯堡人的尚武性格。來自不同地方的屯兵,有的信佛,有的信道,故云鷲山寺既有“玉皇閣”又有“觀音殿”,特別是還有“關帝廟”。在屯堡人到來之前,當地據說是沒有這種宗教文化的。引人注目的是,屯堡人的婦女服飾,數百年來很少變化,依然長袍寬袖,右衽大襟,常被外人誤為“少數民族”。說是明代服裝,一點都不勉強。但在筆者看來,此種款式的明代服裝可以上溯到元代。元為人稱“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所建,蒙族服裝盛極一時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蒙族以遊牧為主,無需下田幹活,故其服裝縫成長袍,白天當衣穿,晚上作被蓋,騎馬上下也方便。屯堡人的婦女服飾,堪稱服飾文化史的珍貴資料。
實地考察發現,雲山屯中的居民,有眾多的經商者。街道兩側民居,皆建石板鋪面,表明都做生意。據說,雲山屯中的屯堡人善於紡紗、織布,不少人家竟以此道為業。其紡織技術無疑是從“兩江”地區帶來的。他們中的一些人,由軍轉民後從事農業生產,但不知怎的,好像總是不如做生意在行。此風甚至一直延續至今。今雲屯山中的許多石板房是長年鎖著的,人道房主舉家外出經商去了。此舉亦頗具研究價值。常住雲山屯的居民,有相當一部份不是屯堡人的後裔。
屯堡集萃
古代少女高綰的髮髻,當地人叫它“妹兒頂山”。這山與遠處高峨峻峭的雲鷲山相連,構成“雲峰八寨”的天然屏障,有著雄關險隘的磅礴氣勢。大山阻隔了外界的喧囂,有幸為我們保留了“屯堡”這份大明王朝“調北征南”的歷史文化遺產。日暮西斜,雲鷲山那一線黛色似乎執拗地顯示著大明王朝的背影。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駐守雲南的元朝降臣梁王把匝瓦密舉兵叛亂,雲貴邊陲局勢動盪不安。朱元璋派傅友德為征南大將軍,率30萬大軍征討雲南,這就是史稱“太祖平滇”的戰爭。叛亂平息後,為了鞏固西南邊防,朱元璋令這支江淮親軍屯守在雲貴兩地,尤以“滇之喉、黔之腹”稱譽的安順居多。據《安順府志》載,安順一帶“有八十二屯、一百七十四堡”,還有眾多的哨、所,可見當年屯軍規模之宏大。600年來,這些屯軍及其後裔在黔中大地上繁衍生息,固守著祖先遺留下來的江淮漢族傳統文化,形成了貴州獨特而罕見的“屯堡文化”。
本寨的村口立著一塊石碑,上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山屯本寨古建築群,2001年8月8日立”。本寨的知名度遠不及離它數十里的天龍屯堡古鎮,那裡已成旅遊景區,門票20元。而本寨目前還沒有形成濃厚的商業化氣息和滿街擁堵的人流。本寨的建築有著十分顯著的明代軍事堡壘遺蹟和悠久的江淮古風。走進寨門,石板小巷逼仄曲折,兩側是石片高築的圍牆,一層層鋪疊著,十分堅固。如果不熟悉這裡的路徑,真像走進了八卦迷宮。幾座高聳的碉樓,巍然立在石片屋頂上,俯視遠近,互為犄角之勢。明碉暗堡,石徑幽巷,森嚴壁壘,處處潛藏殺機。這樣嚴密的軍事防禦體系,在冷兵器時代幾乎無懈可擊。
屯堡四合院主體建築一般稱正房,居於縱軸線上,砌有一至三尺高的台基,左右兩廂的台基稍降,倒座的台基更降,幾乎與天井石院平齊。正房一般面闊三間,明間為堂屋,正壁設香案神龕供奉祖宗天地牌位。堂屋是一家人祭祀、聚餐和議事的重要場所。堂屋的邊房由家中主要成員父母、祖父母居住,左右兩廂則為子女、兒孫輩居住。因為要畜養耕牛———屯堡人往往在左右兩廂與正屋交接的拐角處或朝門兩側辟一暗室作為牛檻。
屯堡民居建築的構架為木結構穿斗式,懸山頂,內部間壁和前楹的門庭均用木板裝修,後檐牆和山牆則以石塊砌築,屋頂用山間常見的薄石板鋪蓋,就地取材,既省工省錢,又能造成一種既厚重又輕靈的視覺效果,石板呈現菱形鋪蓋,有整齊而生動的韻律感,屋脊用小青瓦裝飾,使白石板材的屋面輪廓清晰,不顯得單調呆板。
本寨的這些古宅,不論地位高低抑或窮家大戶,幾乎家家都有雕飾精美的垂花門樓,圖案多為琪花瑞草、吉獸祥鳥,那一派溫柔的江淮情調,無不鐫刻著懷鄉的暖意和尚美的情趣。當年駐守在這裡的明軍和家屬,面對著敵視的眼光和格格不入的少數民族風土人情,他們的心靈是孤獨的,天長日久,誰不懷念江淮故地。回不了家,於是,在石頭城堡里蓋起了一座座江淮風味的庭院,盛滿故鄉的春江花月、彰顯文治武功的輝煌。在那些古老的四合院里,鄉音鄉俗一代一代地傳襲著。
楊家大院是很典雅的四合院,古香古色,每一個細節都很講究。正房門額雕花枋板上刻著“孝弟根本”“言行樞機”8個字,門斗上刻著“鼎”、“新”二字,連天井正中的方塊石板都雕刻著“太極圖”,甚至角落的水漏也精細地雕刻著青龍的花飾,足以讀出當年庭院主人的良苦用心,詮釋著耕讀傳家的江淮遺風。二樓木欄上掛著金燦燦的玉米和紅彤彤的辣椒串,在古老的天井中是最溫暖、最祥和的色調,也是一道很誘人的風景。那是屯堡人家衣食無虞的寫照,家家戶戶都有。堂屋供奉著祖宗牌位,兩側貼著大紅對聯。對聯的尺幅和書寫,都顯出江淮官宦的儒雅和氣魄。
繁花漸落
“鳳陽漢裝”曾經是屯堡婦女的標誌和驕傲,在黔中安順一帶,只要看見身著斜襟大袖長衫,領口和袖口繡著花邊,系青絲腰束,腳穿“高幫單勾鳳頭鞋”,頭包白布或青布的,就知道這是“屯堡人”。這些裝束帶有明代江淮特色,以前在田間地頭非常引人矚目。而今,在本寨,甚至周圍的村落,“鳳陽漢裝”已很少見了。大多數婦女既不穿“鳳陽漢裝”,也不去追求時裝,穿著打扮十分簡樸,同貴州山區別的農婦幾乎沒有什麼區別。改革開放20年來,現代文明的強勢衝擊引發了屯堡人思想觀念的巨大改變,屯堡人改變貧窮落後、追求富裕生活的熱情空前高漲。20年突變,許多屯堡村鎮已舊貌變新顏,傳統的屯堡文化已面臨著顛覆的命運。貴州本土作家鄭正強先生在所著的《最後的屯堡》一書中分析說:“屯堡文化走到今天終於碰到自己無可迴避的難題,陷入困境:一面在發掘宏揚,一面又在瓦解和消失。這種矛盾的局面,其實質是傳統和現代化的衝突所致。”
這是不可避免的衝突,古老的屯堡遭遇的對象不再是古典時代的農耕文化,而是強大的現代工業文明。它過去的一切優勢感,在這場不等量的衝突中顯得如此微小,節節敗陣,無法再去守衛過去的一切。鄭正強預言:“它最終的去路是寄身於圖書館、博物館或旅遊文化之中,保存在人們的記憶深處,成為永久的歷史文化積存。”他的話讓人傷感。
建築文化
明王朝為了制止內患,鞏固邊陲和減輕駐防軍隊的糧餉負擔,實施屯田制後,官兵民眾,跑馬圈地,聚伍為營,聚族而居,立柵建寨,一個個屯堡村落在安順的山野林間出現。幾十萬人的軍屯軍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就這樣相繼聚落而成今天的屯堡建築群體。屯堡人利用安順一帶碳酸鈣岩層的豐富資源,從簡陋的柵欄式建築,演變成封閉式建築結構。以石頭寨牆或村民房牆連體,再配上碉樓、碉堡,形成了易守難攻的建築群體。屯堡建築的選地講究風水堪輿。靠山不近山,臨水不傍水,地勢乾燥,視野開闊,水源方便。左右有大山“關攔”,坐向以南北為宜,要符合“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山關人丁水管財”的五行學說要求。對屯堡人來說,傳統的天文地理對人生命運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被視為“萬年龍窩”的居屋,如果不講究風水龍脈,不注重相生相剋,不僅會影響自身的財源命運,還會牽連到全寨的興旺發達。這種習俗心理無疑對促進屯堡人的內聚力起到無形的作用。
安順一帶多山多樹,岩石以沉積岩為主。其石材薄厚多樣,硬度適中。屯堡人選擇石木為主要建築材料,那是為生存而作出的明智決定。他們深知,軍事鎮壓並未帶來永久的和平,環顧左右,反抗之事不絕。僅從明到清,大大小小的“焚燒屯堡”事件就不下數十起。如此險惡的環境,選擇堅固而又阻燃的石頭來建房,不能不認為是屯堡人生存智慧的一種選擇。
屯堡村寨平面布局以一條主巷道和多條支巷道,將各家各戶連成片,形成城堡式的結構。各支巷道只有一個口通往主巷道,構成“關門打狗”之勢。民居沿襲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的特點,由正房、廂房、圍牆連成一門一戶的庭院。結合特定環境的需要而加以改進成全封閉式的格局,從燕窩式到城堡式到城堡碉連結體式。在各種式樣的獨立庭院中,天井不僅是家庭活動的場地,更是防止進犯敵人縱火的措施。屯堡人的建築觀念,把防衛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在房屋平面布局上,屯堡民居強調中軸對稱、主次分明,屋面覆蓋的石板講究美學的幾何結構,體現了儒家思想的平穩和諧、包容寬納的審美觀念。其住房分配既講究實用性又充分體現內外、長幼、主賓的儒家綱常倫理,從而制約和維繫著家庭和社會的人際關係。正房是屯堡民居中的主體建築。是敬神、祭祖、會客、起居的主要場所。分三間、五間、七間不等。其立柱有五柱落腳九個頭和七柱落腳十一個頭等,其頭、腳數均為單數。建房立屋,是屯堡人心目中一生追求的目標和大事。講究禮數方規的屯堡人很看重破土動工、立柱上樑、蓋瓦裝修的日子。萬事俱備之後,要請風水先生來推算選出黃道吉日為動工之日。
基礎完成之後,上樑是最莊嚴最隆重的日子。這一天,主人上下忙碌,親朋好友、左鄰右舍要來朝賀。屆時,要舉行莊重的儀式,把一生的希冀寄托在美好的祝願中。祝畢,放鞭炮。幫忙的人用繩子將梁木吊拉上去安好。主人在屋頂向圍觀的人群拋撒粑粑(稱拋梁粑)和糖果,讓親友鄉鄰一齊分享甜蜜生活的快樂和吉慶日子的喜悅。生活在冰涼石頭世界的屯堡人,把追求幸福美滿希望家業興旺的生存需要,寄托在構築遮風擋雨的小屋新居上。
服飾文化
服飾是一種文化載體。各民族不同的服飾都反映了本民族的審美情趣、理念追求、文化積澱等。屯堡人的服飾以青、藍色為主,不能不認為是他們對祖上來自長江一帶的眷眷依戀之情的敘說。屯堡男人的服飾以短對襟和長衫大襟為主。對襟短衣從中系扣,俗稱“三個荷包”,因在右上胸前和兩個下擺各有一個口袋而得名。對襟短衣一般用青、藍、白布加工而成,釘5顆或7顆布疙瘩紐扣。穿長衫時,頭包青布頭帕或毛線頭帕,腰系青布腰帶。所穿的褲子褲腰和褲腳十分寬大,若把兩隻褲腳和褲腰紮上,可裝百餘斤糧食,既涼爽又實用。
夏天,穿草鞋或布鞋,著短衣;冬天著長衫,穿布幫皮底釘子鞋。這種長統的釘子鞋形同戰靴,俗稱“戰要鞋”。這種“戰要鞋”既有保暖作用又具防滑功能,是冬雨綿綿的貴州山區不可缺少的實用物。穿上這種戰靴,屯堡男人顯得威武雄壯,精神抖擻。正如一首山歌所唱:“戰要皮鞋穿腳上,行走如風穩噹噹;走南闖北腳有勁,妖魔鬼怪也避讓。”
外出趕場經商,屯堡男人總喜歡隨身帶著用麥草編織的草帽。這種草帽是女人選用白色的麥草,一根一根地銜接起來,編成長辮後再用針線一針一針地縫製而成。精巧的麥草帽是女人心靈手巧的展示,又是深深愛戀的寄託。因此,麥草帽不僅是防雨防曬的用具,更是愛的信物。
屯堡老者頭戴氈窩帽或包青布頭帕,身穿長衫,不系腰帶,腳穿布鞋,手提長長的竹子煙桿。有的小肚子上吊著牛皮縫製的“包肚”裝錢幣。氈窩帽如同江南水鄉男人所戴的氈帽,一般用毛線或羊絨製品加工而成。老者們一旦戴上一頂氈窩帽一輩子不會洗一回,而且一年四季都戴在頭上,因此,這種氈窩帽始終是油光光的,好像刷了一層油漆。一根精緻的煙桿是老者們的寵物。提著長長的煙桿在街上走路是有福氣的顯示。長約5尺的煙桿選用竹節密集的竹子加工而成,以竹節越多越密為最好。用麻線或銅線編成網包裹竹根成為菸斗,用桐油經常塗拭煙桿,使長長的煙桿黑紅油亮,非常誘人。煙桿上要吊金屬鏈綴著的古錢幣或核桃雕製品等飾物,既有裝飾作用也方便把煙桿掛在屋牆上或手提行走。
屯堡人服飾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婦女的衣著和裝扮上。屯堡婦女始終保持大袖長袍尖頭鞋等明代遺風,《安順府志·民風》記:“屯軍堡子,皆奉洪武調北征南。婦人以銀索綰髮髻,分三綹,長簪大環,皆鳳陽漢裝也。”再看今日屯堡村落中婦女的服飾,儘管年輕姑娘追求時尚打扮已失去往昔屯堡女孩特有的古樸風采,但一旦結婚後,周圍環境使然,仍恢復傳統服裝的樣式。身著或青色或藍色或紫色或粉色或綠色或白色的大襟大袖長袍,系“絲頭腰帶”,後吊長長絲絛,在袖口、衣襟處鑲嵌美麗的花邊。長發挽髻套上馬尾編織的發網,插上銀質和玉石髮簪,腕戴銀手鐲,耳吊銀質玉石耳墜,腳穿尖頭平底繡花布鞋,額扎白布帶(老年人多為黑色)。如今,在裝束上增添了一塊方頭巾和彩帶黑色圍腰。
屯堡飲食
屯堡人的傳統食品種類繁多,從主食中的糍粑,糕粑、包穀耙,到副食中的臘肉、香腸、血豆腐、乾鹽菜、乾豆鼓、糟辣子等,無不具有可以長期存放和便於收藏的特點。屯堡人的飲食文化源於軍隊,在征服與反征服的激烈對抗中,運動是不可避免的,動盪的戰爭生活中有諸多不便,其中吃什麼就成了一個傷腦筋的問題,他們就把主菜通過鹽制,煙燻伙烤,便於存放和攜帶。這些食品是當年他們的祖先為適應戰爭和遷徙的需要而特意製作的,一直流傳到今天。現在屯堡人家家戶戶都有炕臘肉、血豆腐、香腸的習慣,是招街貴賓必不可少的菜餚。風土人情
舊時的地方志把屯堡人稱為“鳳頭雞”、“鳳頭笄”等,是因為已婚婦女的簪子酷似鳳頭而得名。雲山屯的男子頭包青布帕,身著扣邊長衫,系腰帶,婦女以紗帕為頭巾,腰系織綿絲質長腰帶,打結於臀後,腳睛是鷹色尖頭平底鄉花軟靴,腿扎白布綁腿,寬衣大袖的大襟長袍、衣領、袖口、襟邊均飾有花邊。正月初九的玉皇會,正月十六迎汪公,六月初六土地會,六月二十四敬雷神……這些節日中,以迎汪公最具屯堡特色。從安徽遷來的雲山屯人把故鄉的軼事也隨之帶入,奉安徽汪姓始祖汪公為祖。正月十六這天,雲山屯人要把汪公從平日焚香侍奉的汪廟中請出來放在紅色的轎子裡,由村中德高望重者為前引開道進行游鄉,轎過的每一家都要燒香鳴炮奉迎,整個過程大約需要一天一夜的時間。在正月和七月到雲山屯,還可以見到當地有150多年歷史的花燈鎮戲。演出地戲時要戴面具,內容大多取材於“說唐”、“三國”等故事,多為武戲。
區域戲曲
地戲又稱“跳神”,是盛行於屯堡區域的一種民間戲曲。以其粗獷、奔放的藝術個性和深邃的文化內涵,很受屯堡人的歡迎。一個地戲隊跳一部書稱為一堂,據粗略統計,全省約有370多堂。主要分布在以安順西秀區為中心,包括臨近的平壩、普定、鎮寧、關嶺、紫雲、清鎮、長順、廣順、貴陽等地的村寨中。安順市所屬的各區、縣有300堂,僅西秀區就有192堂。因為它活動在農村,又是以平地為戲台圍場演出,屬於農民稱謂的“吹地灰”之屬,故稱之為“地戲”。地戲的產生與延續離不開屯堡人。屯堡人保存了地戲,而地戲又增強了屯堡人的依託感和內聚力。屯堡人定居黔土後,雖說有黔中地平土肥的天然優勢,有明王朝對屯田戍邊的優惠條件,但“草創開闢之後,人民習於安逸,積之既久,武事漸廢,太平豈能長保?識者憂之,於是乃有跳神戲之舉,藉以演習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於農之深意。”正因如此,來自江南的屯堡人將源於江南農村的“儺舞”和“嗔拳”假面戲,借黔中相對封閉的態勢,借屯堡人懷鄉戀土的心理情愫,以及演武增威、神靈護佑的需要,在安順這一塊古夜郎的領地紮下了根,年復一年傳承至今。
地戲以村寨為演出單位。一般是一個村寨演一堂戲,跳一部書。少數較大的村寨如詹官屯、吉昌屯、狗場屯、西屯、九溪等有兩堂乃至三堂戲。演員都是地道的農民。從他們的家譜上看,祖上都是征南時的馬上將軍。他們都曾經為明王朝立下赫赫戰功,如今他們只能用地戲表演的征戰場面來緬懷祖先的戰績了。一堂戲的演員20餘人,由戲頭或稱“神頭”負責全部書的排演和指導。
地戲演出地點不在戲台。或村中空壩,或平整田土,就地圍場而演。演出時間一般為兩個節令。一是稻穀揚花時節。以農事為主的屯堡人為了祈求一年的辛勞能獲得好收成,也為了緬懷祭祀祖先,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期間開箱跳“米花神”,時間約3—7天。另一個演出時間是一年一度的春節。為了歡慶一年的辛勞所獲得的豐收,為了祈禱求得來年風調雨順村寨平安家家康樂,在新春到來之際,地戲班就“鳴鑼擊鼓,以唱神歌”。全村男女老少在寒風中看得如醉如痴喜笑顏開。春節期間演出,從農曆正月初二開始,要跳半月乃至一月。為了增進村寨間的友誼或藝術上的交流,有的村寨會互請地戲隊去演出。
地戲演出時,“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圍戰裙,戴假面具於額前,手執戈矛刀戟之屬,隨口歌唱,應聲而舞”。地戲的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舞。唱,是無樂器伴奏的說唱,不分行當,只有男女角色之分,沒有男女聲腔之分,由劇中角色邊說邊唱邊交待劇情。其舞,實則為“打”,是表現戰鬥場面的對打格鬥。地戲演員從古代戰爭的騎馬步戰的廝打格殺中,借鑑衍化而形成略具程式的套路。又加之是農民的藝術,與農村生活緊密相連,在套路的叫法上極富有農家生活情趣。有的村寨還使用鐵質的真刀真槍搏殺,勇猛逼真,鏗鏘之聲不絕於耳,看得令人心驚膽戰。對打中,還吸收當地苗族舞蹈中的舞步和花燈中的“四方步”,在“轉”和“鏇”中戰裙飄舞,使慘烈的場面透著剛勁的美。伴唱者手執彩帕紙扇,邊伴唱邊手舞足蹈,動作雖簡單,卻使格殺掛上了一條美的彩帶。
由於地戲演出的場地有限,且農民的經濟實力不足,而搬演的故事又是千軍萬馬征戰的“大書”,以至在演出的時空轉換和表演手法上,多使用虛擬、寫意、象徵來表現實情實景。一個“二龍吐珠”送出兩隊人馬就代表了兩軍對壘的千軍萬馬;一個“龍出海”或“龍擺尾”繞場一周,就象徵著人馬行程了百里千里;一條板凳可以是雄兵據守的高關;一張桌子可以是巍峨的大山;一棵小樹可以是繁茂的樹林;一塊白布可以是滔滔的大河。《薛丁山征西》中蘇錦蓮與陳金定交戰後,蘇把面具摘下放在地上退出場,觀眾明白蘇錦蓮已被陳金定殺死;《三國》長坂坡趙雲救阿斗一段戲中,演員將一雙鞋脫下,放在用兩對鐧拼擺成的一個“井”字旁後退下,觀眾就明白糜夫人不願拖累趙雲已跳井自殺。地戲表演中的虛擬性寫意性,讓人不能不佩服農民藝術家的聰明才智。難怪在1992年安順召開的國際軍儺研討會上,國內外專家看了地戲表演後,來自北京的一位研究京劇藝術的專家感慨說:“徽班進京兩百年,而地戲存在已幾百年,我從地戲身上看到了京劇的影子。”
一個地戲劇本就是一部書,就是講唱一個完整的征戰故事。不分場次,不分生旦淨末醜的行當,由劇中人物邊演邊打講唱完畢。由於它表現的內容是征南而來的屯兵熟悉的軍旅生活,所表現的人物是屯堡村民所喜愛的薛家將、楊家將、岳家將、狄家將、三國英雄、瓦崗好漢、封神將軍等,故而幾百年來在屯堡村寨中傳承至今。
地戲劇本的內容比較單一。可以說是一部部屯堡人景仰、傾慕、效法的英雄人物的贊詩篇。既沒有談情說愛的才子佳人戲,也沒有抒臆心懷的清官公案戲;既沒有悱惻悲切的《竇娥冤》之類,也沒有妙趣橫生的《風箏誤》之屬。它只有與屯堡人生活緊密相關的反映軍旅生活的金戈鐵馬征戰戲,只有讚美忠義、頌揚報國的忠臣良將戲。在30來部劇目中,所反映的內容都是明清時代膾炙人口的演義說部,都是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一舉成名光宗耀祖的家將書。如《三國演義》、《說唐》、《楊家將》、《岳傳》等,卻沒有同為民眾喜聞樂見的說妖道怪的《西遊記》和抗暴安良的《水滸傳》。
頭戴面具是地戲演出的重要特徵。關於面具的發展,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它是中國儺文化發展軌跡上不可忽視的一個光點。面具在古代先民的社會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功能作用。它掩容增威的威懾功能,溝通了人神之間的距離,在崇尚圖騰畏懼大自然風雨雷電不可知的摧毀力的古代先民心目中,是他們對生的希冀和對死的恐懼的膜拜物。
地戲面具俗稱“臉子”。是用丁木和楊木刻制而成。用此兩種木料,一是取材容易,二是木質細疤結少,便於用刀。隨著人口激增山林減少,且獨具特色飽熏民俗特徵的面具隨旅遊發展而成為人們喜愛的工藝品,大量用材的需要,工匠們更青睞易生易長的白楊。
一堂地戲面具的多少視劇中人物而定。少則幾十面,多則上百面。演出內容的單一化──只有金戈鐵馬的征戰故事,使人物角色的分類主要以“將”為主。粗分可為“正將”和“反將”(或稱“番將”)。由於地戲是漢文化的一部分,在漢民族正統思想的支配下,總以漢人當政一方為正方,稱“正將”;以番邦為反方,稱“反將”。面具的用色比較講究人物的性格特徵。按雕刻藝人的話說“要跟書走”,書中對人物的描述是什麼性格,就要用藝人們心目中性格化的顏色來表示。以單色論,一般紅色代表忠勇(如薛仁貴),黑色代表剛烈(如張飛),藍色代表果敢(如單雄信),綠色代表穩沉(如尉遲寶林),白色代表英武(如馬超)。另外,書中對人物臉相的描述是什麼顏色,或者內涵情節因素,用色上也必須“跟書走”。如臉若重棗的關羽用紅色,性如烈火的黑炭頭尉遲恭用黑色,臉似金妝的余化是金色,因與尉遲恭爭當征東元帥舉石獅累得吐血而病倒的秦叔寶,自然就要用黃色代表了。若單色加上對稱的花紋,那就是反將了。
地戲,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戲劇,在其戲劇本體中就包含著諸多的祭祀因子。當劇中人物被罩上“神”的光暈後,崇尚多神信奉的屯堡人在把地戲看作娛人娛己的藝術樣式時,更把劇中人物賦予神性而視為自身命運的主宰者。稼禾的豐歉、村寨的平安、人畜的興旺等既靠科學技術,也依賴神靈的保佑。如此,祈福納吉的祭祀儀式就自然構成地戲演出中的一部分了。
綜觀地戲藝術,從內容到形式,也有一些很耐人尋味的地方。就劇目看,都是演唱中國歷代王朝興衰、英雄建業的征戰故事。何以在中國戲劇已進入鼎盛時期,題材範圍已大大擴展,地戲卻固守如此?元代忽必烈的蒙古鐵騎馳騁中亞震撼歐洲,此偉業可謂驚天動地,此爭戰可謂悲壯慘烈,而熱衷戰爭題材的屯堡人卻何以對此視而不見呢?
作為把地戲帶來貴州的征南將士,大部分都是耕作農民和城市平民,軍旅生活的職業特性,文化水平的局限,理所當然地使他們對反映自身生活而易於接受的眾多軍事題材情有獨鍾。那一個個出身士卒而經過奮鬥終成軍中主帥大將的英雄是他們追求的偶像,那一位位赤膽忠心義貫長虹的忠臣是他們膜拜的聖傑。如此,這一個個英雄人物所構成的英雄故事自然而然地成了屯堡人鍾愛的地戲首選的劇目了。也正是基於神靈崇拜的思維走向,漢民族正統思想的延續,作為推翻元朝統治的明王朝軍隊,作為鎮壓元朝殘餘勢力而南征入黔落土的屯堡人,是絕不會為敵對者去樹碑立傳歌功頌德的,異族的英雄是不能進入神靈的行列的。元人如此,清人也如此。地戲劇本里,狹隘的民族排他主義,只能是正方(漢文化一方)打敗反方(番文化一方)。漢文化中的英雄是至高無上的
地戲是屯堡人的一本大書,是最能反映屯堡人的行為方式、思維傾向的一項民間藝術。正因為它在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戲劇學等方面富含的文化因子,作為一種民間文化,詹家屯、蔡官屯、九溪、麒麟屯的地戲隊到法國、西班牙、日本、韓國、新加坡、德國和台灣。
屯堡旅遊
雲山屯實際上是由雲山屯、本寨、雲鷲山、雲峰八景和雲峰八寨等內容組成,許多攝影愛好者經常光顧這裡淘寶,在屯堡文化的寶庫中尋覓作品。還有不少“背包族”常到雲鷲山上露宿。春天來到時,山谷中、田野里開滿了金黃色的油菜花,雲峰八寨仿佛淹沒在油菜花的黃色海洋之中,這是雲山屯最美的季節。雲峰八寨在2000年以“最大的、保持最完整的明初屯堡文化村落群”載入基尼斯記錄。2001年成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駕路線。雲山屯位於安順市西秀區七眼橋鎮境內,距老320國道月12公里,離安順市西秀區約30多公里。從貴陽出發,走貴黃(貴陽-黃果樹)高速公路,在天龍出口下,繼續沿320國道西行,到七眼橋鎮拐進去雲山屯的鄉村公路即可,也可在貴黃高速的安順東出口下,沿320國道返回走,到七眼橋鎮轉進到雲山屯的道路即可。通往雲山屯的公路經過改造,現在的路況良好,從貴陽出發總行程約80多公里。
旅行線路。以貴陽市為起點,在火車站、體育館及客車站均可乘坐到安順市的汽車,票價15元,需兩小時。到安順後在體育館車站乘坐至七眼橋鎮的中巴車行程20公里,票價2元左右,七眼橋鎮有拖拉機到雲鷲山前的一個寨子,票價1元左右,至此可步行到雲山屯。
小貼士
屯堡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國事初定,為了鞏固西南邊陲,朱元璋於洪武十四年派引川侯富友德,永昌侯藍玉,西平侯沐英率30萬人馬遠征雲南。大軍到達貴州後將大本營設在安順。平定雲南後,為防止亂事再起,朱元璋下令就地屯田養兵,並陸續將屯軍家屬和部分移民從安徽、江西、河南等地遷移來貴州,在屯軍駐地建村設寨,平時務農,戰時用兵。斗轉星移,逐漸形成了以屯、堡、關、衛、哨、所、鋪等帶有軍事性質的村寨。700多年過去了,這些江南水鄉的建築形式與貴州高原山地石頭建築相結合的屯堡村寨,零星地散落在貴州高原中西部。生活在其中的屯堡人不僅把當時中原的文化保存下來,而且還與當地民俗文化有機地結合創造出獨特的屯堡文化。
雲山屯
一個屯堡村寨,因保存著較為完好的古屯堡、民代一條街,以及屯堡文化、民清建築藝術和屯堡宗教文化被譽為一座“現存屯堡文化地面博物館”,位於貴州省西部的安順市東面七眼橋鎮的雲鷲山峽谷中。
門票及食宿
雲山屯是自然村落不需門票,上雲鷲山進寺廟門票1元。在寺廟住宿廂房每人每晚10元,中餐或晚餐每人每餐10元,早餐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