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糕粑是貴陽的地方名小吃之一,清光緒年間由貴陽盧姓首創,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它外形方正,松泡似雪,糕餡精製,甜美可口。
風味特色
糕粑潔白,藕粉透明,口味甜香、細滑爽口。
相關歷史
據記載,在清光緒末年貴陽市有一姓盧的,首先創製此品,風行一時,有“盧糕粑”之稱。盧死後,無後人繼承,中斷約20多年。直到1926年,李氏兄弟(李光耀、李光鼎)才模擬制出,生意興隆,因此改稱“李糕粑”。
製作方法
製作原料
糕粑1塊約150克,藕粉100克,熟芝麻、枯餅、瓜片、桃仁、綠果脯、白糖、玫瑰糖等適量。
製作方法
用大米經淘洗、浸泡、濾水,用石磨子磨成粉,用籮篩去掉粗顆粒,將細米粉灑入少許冷水拌勻,成濕潤、鬆散的米糕,用厚2厘米、直徑7厘米的木質腰鼓形小蒸甑放入專制的燒有沸水的鋁鍋中,直置於壺口蒸2-3分鐘熟後即製成糕粑。
技術要領:
拌糕粉時水不宜灑過多,鬆散、濕潤即可,要選用優質大米。
貴州美食
·烤臭豆腐·陽郎雞·魷魚燉土雞·怪嚕飯·烤雞皮·八寶甲魚·菜之宮保雞·糕粑·狀元蹄·折耳根炒臘肉·荷葉糍粑·辣子雞·菜之酸湯魚·腸旺面·絲娃娃·泡椒板筋·青岩豆腐·花江狗肉·紅油米豆腐·豆沙窩·黃粑
黃糕粑
黃糕粑的主要原料是大米、糯米和黃豆。做好的黃糕粑,為一個一個的長方塊,外包斑竹筍葉。最早製作黃糕粑的是蝦子場,由於它營養豐富,甜美可口,又攜帶方便,於是逐漸擴展到南白、鴨溪和其他地區。吃的時候,去掉筍葉,將粑切成薄片,便可看到晶瑩閃光的糯米粒夾在其中。吃法或炸、或烤、或炒、或熏蒸,都滋潤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