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陳調甫,名德元,字調甫。1889年12月28日出生在江蘇省吳縣(今蘇州市)一個小稅務官吏家庭。陳調甫9歲喪母,16歲喪父。1907年到上海求學,先人復旦公學,後轉中國公學。1910年中學畢業,回蘇州農業學校任教。1912年進入蘇州東吳大學化學系,1916年畢業,留校任教,1917年獲碩士學位。
早在1910年,陳調甫中學畢業以後,就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家裡設立了一個簡易實驗室,從事化學實驗。1916年他在東吳大學任教時,又從事銅合金分析工作。1917年他準備在蘇州創辦鹼廠。與蘇州瑞記荷蘭水(汽水)廠廠主吳次伯和友人王小徐合作,由陳調甫在實驗室用蘇爾維法研製純鹼成功,後進行工業性小型試驗,又獲滿意效果,因籌措不到資金而停頓。1917年冬,陳調甫北上塘沽與范旭東合作創辦永利制鹼公司,傾注了大量心血,後又推薦侯德榜主持技術工作,終於生產出優質純鹼。
純鹼
1928年,陳調甫創辦了永明漆廠。他不斷組織開發新產品,擴大生產銷售,替代進口油漆,為中國塗料事業的發展打下了基礎。1933年范旭東決定建設硫酸銨廠。陳調甫同侯德榜一起勘察廠址,指導基建和設備安裝工作,為南京硫酸銨廠的建設作了很多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陳調甫老當益壯,除了繼續關心制鹼工業和塗料工業的發展以外,埋頭讀書,著書立說。他在總結自己一生經驗時說:“我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在於不斷地充實自己。”他又在《引玉集》一書中講到:“學問本無止境,發明日新月異,我輩服務工業界者,倘不繼續鑽求新知,必逐漸落伍退化,豈能再與世界各國工程師並駕齊驅。”陳調甫對英語、德語頗有造詣。40年代,他看到蘇聯經濟發展很快,為了學習蘇聯的經驗,便向一位俄國女教師學習俄語。50年代末期,他又注意到日本經濟發展迅速,以古稀之年開始學習日語。他創辦的永明圖書室藏書很多,有關化學、化工、油漆等方面的外文雜誌就有四五十種。著名的美國《化學文摘》,以前天津只有3套,永明漆廠就擁有1套。他為了補齊這一套重要的工具書,不惜重金從一位化學家遺孀手中買到從1907年到1929年的缺卷。
1956年以後,陳調甫患了心臟病,但他為了完成周恩來總理的囑託:“要多寫書,留給後人”,仍努力工作。他著手編著一部油漆字典(按英文字母排列的,從A到O部已完稿,其餘尚為草稿),很擔心無力完成,曾多次說:“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可以作為我的寫照。”他給兒女們寫信說:“寧可少活幾年,一刻也不能放鬆工作。”他抓緊一切時間終日伏案寫作。1961年12月25日清晨1時,因心臟病復發,猝然去世。他的手稿仍留在書桌上。陳調甫曾在第三屆中國政協會議上發言:“夕陽西下之時,本應放出異彩。我願追隨中國老年科學工作者之後,同青年科學工作者比賽一下,為社會主義建設工作到最後一分鐘。”他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陳調甫曾任化工部華北研究院副院長、天津化工學院副院長。他還是天津市人民政府委員,第三屆中國政協委員。
職業生涯
中國純鹼工業先驅之一
1914年,范旭東在塘沽創立了久大鹽業公司,並有意創辦鹼廠,但苦於手下沒有人才。1917年冬,陳調甫與吳次伯、王小徐經實業家張謇介紹,北上天津與范旭東共商創辦鹼廠大計。雙方一見如故,范旭東後來追憶說:“南北同志都願把久大當作中心辦永利,中國鹼業這粒種子,就在塘沽種下了。”在商議如何創辦鹼廠的過程中,陳調甫主張採用當時先進的蘇爾維制鹼法。有人認為用南方的鹽做的鹼雖然不錯,但改用北方鹽為原料,能否合用則還有疑問。為此,陳調甫與范旭東在天津太和里范旭東家中建起了一座3米高的石灰窯供給二氧化碳,由王小徐繪製草圖,製成一套制鹼設備,進行了多次試驗,得出了合格的純鹼,從而大大激發了范旭東的決心和股東們的信心。
1918年,由范旭東、陳調甫等7人創建的永利制鹼公司在塘沽正式成立。范旭東在久大試驗室與陳調甫促膝談心,想將制鹼技術責任委於不足30歲的陳調甫。陳調甫回答說:“我能力薄弱,要我擔負此重大責任,等於叫孩子當家。”范旭東說:“誰都是孩子,只要有決心就能成功!”陳調甫倍受鼓舞,欣然同意。同年冬季,陳調甫乘申辦工業用鹽免稅久延未批之際,去美國考察制鹼生產技術,組織設計,購買機器設備,招攬技術人才。在美國幾經周折後,陳調甫在華僑實業家、華昌貿易公司經理李國欽幫助下,邀請了幾位留學生協助共同設計,其中有正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鑽研製革工藝的侯德榜。陳調甫發現侯德榜很有才能,力邀回國參加鹼廠建設,侯德榜表示同意。
1919年,陳調甫攜帶圖紙回國,被范旭東委任為技師長(總工程師)。1921年,侯德榜回國參加鹼廠建設。范旭東很欣賞他的才幹,委以重任。范旭東十分感激地對陳調甫說:“你薦賢有功,應受上賞。”陳調甫回答:“我不要賞,我希望能充當催化劑,發生化學作用,對事業有利,就是我的成功。”除侯德榜以外,陳調甫還引薦了劉允鍾、劉樹杞、吳承洛、李得庸等十幾位留美技術人員,這些人都成了永利鹼廠的技術骨幹。
建廠初期,困難重重。在引進技術方面,陳調甫精打細算,凡是能在國內自製的機器設備一律自製,不能自制的才向國外採購。凡是需要引進的,總是反覆比較,引進以後,立刻仿造,不再重複引進,而且只要能夠買到廉價的,就不去買昂貴的。他在美國曾為鹼廠購買1台大型刨床,當時全新的需要2萬美元。他從報紙的廣告看到有一台同類舊設備待售,便趕去看貨。當時機器已被拆散,橫七豎八堆放在地上,他發現只需加以整修即可使用,便按廢鋼鐵價以1000美元買回。直到50年代,這台刨床仍在鹼廠機修車間發揮作用。
還有許多大型機器設備是在國內建造的。在將設備運往塘沽途中,事故叢生。笨重的鑄件,壓壞了碼頭,租界巡捕房要求賠償。軍閥混戰,火車被徵用,使有的設備被擱置途中多日。陳調甫奔波於塘沽、天津、上海之間,解決這些問題。塘沽一帶地基承載力低,建築大型高層廠房困難更多。在建設鹼廠南北兩樓時,中國還未見過這樣10層高的樓房。他採取了許多土辦法,將樓房建起,至今還巍然屹立。1924年1月,中國第一座大型基本化工企業終於建成,陳調甫在鹼廠設計和基建兩個階段擔當重任,功不可沒。
1923年,經陳調甫推薦,永利公司委派侯德榜繼任技師長。陳調甫改任工務部長,致力於企業管理和培養人才。他與范旭東、侯德榜、李燭塵等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在緊要關頭,甚至
彼此以生命擔保,共同奮鬥。他參與重大決策的制訂和實施,倡議和籌辦機修車間,使設備的更改維修工作效率大為提高。他經常不分晝夜親臨第一線指導生產,解決問題。在一個隆冬之夜,他曾爬到10米高的石灰窯頂,將一位昏倒的檢修工人救了下來。
1926年6月,經過8年的奮鬥,這座具有當時世界先進水平的永利鹼廠,終於制出優質的純鹼,並於同年8月在美國建國150周年萬國博覽會上獲得“中國工業進步的象徵”的美譽,榮膺大會金質獎章。范旭東如釋重負地對陳調甫說:“我的衣服都嫌大了。老陳,你可以多活幾年了。”永利公司為了酬謝他的貢獻,特贈紅利股票2000元,陳調甫當即轉贈鹼廠福利部門,一時在同仁中傳為美談。
1956年永利鹼廠擴建。當時陳調甫已在化工部華北研究院工作,且已年近古稀,但應永利一些老同事的邀請,仍親自參加,協助張佐湯等主持有關技術改造工作。因此,不少人認為:陳調甫的生命是和永利事業緊緊相連的,他為永利的創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與范旭東、李燭塵、侯德榜同是中國化學工業的奠基人。
創辦永明漆廠
陳調甫事業上又一重要成就是創辦永明漆廠。他早在青年時代,就對中國的桐油、大漆研究深感興趣,並著有《國寶大漆》一書。永利鹼廠建成投產後,他感到中國油漆工業還很落後,尤其為國寶大漆和桐油沒有被用於發展中國的油漆工業感到很可惜。
1928年12月,陳調甫徵得范旭東的同意,在兼顧永利鹼廠的情況下,獨自創辦了永明漆廠。建廠初期,招股十分困難,僅湊了1萬元,其中半數還是他從舅父那裡借來的。鑒於許多企業都因股東爭權、干涉行政,以致技術人員不能發揮才能,事業辦不好,陳調甫決定不採取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而組成兩合公司,由陳調甫一人負責,作無限責任的股東。
永明漆廠設在天津河北區小王莊,起初占地僅7分,共9間房屋,設備簡陋,只能生產一些低檔油漆供應市場,無法與英、美產品競爭,最初二三年均有虧損。鑒於在永利鹼廠的經驗,他決定培養技術人才,走技術創新道路,向高檔產品發展。他先後在平、津大專院校招聘技術人員數人,給予優厚待遇,並給每人指定一個專題,配備兩名助手,從事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工作。他選拔人才採取擇優錄取的方法。為了招聘河北工學院畢業生王紹先,他首先鄭重其事地致函學院院長魏明初,請王到廠“幫助工作”,內容是做一項實驗,並用英文寫出報告。王紹先按要求完成,他感到考核滿意後才下聘書。
陳調甫很重視職工的技術與文化教育。他從工廠利潤中提取20%作為教育基金,完全用於提高職工的技術和文化水平。他開設工人業餘補習班,由專人管理,專人授課,工人免費參加學習。他聘請教師給技術人員補習外語,有的青工到廠外學習外語,費用也由廠方負擔。他還親自講授化工知識,帶領職工操作。一時間,永明漆廠職工學文化、學技術蔚然成風。永明漆廠從事技術和產品開發研究工作的人員約占職工總數的20%。
陳調甫還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作為永明漆廠的三字廠訓。他向工友們解釋:“辦工廠第一條是做;做得多了就會發現缺點,所以要學;學到一點心得,還要教給後來的人,使以後不斷有人做下去。”這種生產與教育相結合的方法,鼓勵了職工努力鑽研,不斷進取,對永明漆廠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為了發展新產品,他把科研放在重要地位,以工廠盈利的20%專作科研經費。工廠開設之初,儘管困難很多,資金緊張,但他仍然堅持建立試驗室,不惜花費寶貴的外匯購買試驗儀器。為了與國外產品競爭,陳調甫購進了美國酚醛清漆,並組織科技人員進行化驗、分析,發現美國清漆雖具有硬度大、光澤好的優點,但耐水性差,一經水燙,漆膜變白。陳調甫採用中國廉價的桐油作為改性劑,進行試驗。研製出的新產品,經水煮10分鐘亦不變色。投入市場,立刻受到用戶好評。該漆性能超過美國的酚醛清漆,陳調甫把它定名為“永明漆”,這是中國油漆工業的第一個名牌產品。1933年,“永明漆”獲得南京國民政府頒發的優質獎狀。由此,陳調甫和永明漆廠蜚聲中國,油漆銷量驟增,木器店中同樣一隻書桌,用“永明漆”塗的就增價2元。
永明漆廠第二個名牌產品是硝酸纖維漆,大半用於噴塗汽車。陳調甫在分析美國杜邦公司噴漆的組成和物性基礎上,首先製成了國產噴漆。1935年7月,陳調甫在天津國民大飯店舉行噴漆展覽會,陳列了許多噴漆的藝術品,博得觀眾的好評。《天津商報》特出畫刊,專為噴漆展覽會作宣傳。
陳調甫非常重視產品宣傳,除了舉辦展覽會外,還經常帶著樣品走訪用戶,送去宣傳品。在銷售上,他制定了以汽車修理用漆和鐵路車輛用漆為主攻方向,多方設法招攬主顧。由於永明漆廠的噴漆質量過硬,天津市的汽車修理廠大多成了永明漆廠的主顧。鐵路用漆的銷路也很好,占了永明漆廠總銷售量的2/3。當時天津、唐山、長辛店、浦鎮、四方及東北三省各車輛工廠都使用永明漆廠的產品。正值永明漆廠產銷兩旺,陳調甫準備進一步發展之際,抗日戰爭爆發了,永明漆廠本擬內遷。陳調甫懷著一腔愛國熱情,轉道香港到重慶,向航空委員會聯繫設廠生產國防用漆,因未走當權要人的門路,設廠之事未成。他不願為日本人生產油漆,遂避居上海。永明漆廠全靠代理人王紹先、梁兆熊等勉強維持。日本侵略軍早就對永明漆廠垂涎三尺,幾度拉攏不成,便以軍需為名,將永明漆廠存放在中國銀行倉庫的貴重原料全部劫走,價值等於半個工廠,使永明漆廠被迫停產。日本侵略軍還把梁兆熊帶走,對他施盡酷刑。
陳調甫避居上海期間,建立了萬化制煉廠和永明試驗室,潛心研究油漆的原料,特別是對用醇酸樹脂為原料生產的油漆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從而為永明漆廠日後另一名牌產品“三寶漆”的問世打下了基礎。
抗日戰爭勝利後,陳調甫從上海把所有的圖書、儀器及大批原料運回天津,著手恢復永明漆廠。1946年,內戰風聲日緊,陳調甫不顧個人安危,於1946年6月6日工程師節公開散發自己的著作《引玉集》,呼籲停止內戰,同時積極組織科研和擴大生產。他在原來永明廠基礎上增加了顏料車間,生產出了鉻黃、鉻綠、鉻藍等多種優質顏料;為了解決包裝問題增加了制罐車間;還從國外引進了先進設備,如單滾磨、大型攪拌機和快速滾磨等;他還擴充了試驗室,增聘技術人才。1948年,永明漆廠又一名牌產品——“三寶漆”研製成功,投產問世,使中國塗料工業前進了一大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用個人所有的數萬美元外匯購置新型設備和原料,努力發展生產,得到人民政府的大力扶持。建國之初,北京大批古建築需要維修。陳調甫率先為北京中山公園內的習禮亭免費刷了油漆,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表揚。
1952年,永明漆廠的油漆產量已躍居中國首位。中國第一代醇酸樹脂漆——“三寶漆”大量生產,質量達到了當時國際先進水平。該廠產品在抗美援朝和第一個五年計畫重點建設項目中,被作為指定油漆,在中國廣泛使用,並遠銷蘇聯及東歐、東南亞各國。1953年1月1日,永明漆廠率先成為中國塗料行業第一家公私合營企業。50年代後期,陳調甫雖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堅持搞科研。他不能每天去工廠上班,便自費在家中設立試驗室,從事有機矽塗料的研究工作,曾製成五碳藻醇,受到天津市人民政府的表彰。
個人簡歷
1889年12月28日出生於江蘇省吳縣(今蘇州市)。
1912—1917年在東吳大學化學系學習,畢業後留校任助教,並獲碩士學位。
1919—1922年任永利制鹼公司技師長。
1923—1925年任永利制鹼公司工務部長。
1926年任永利化學工業公司化學部長兼實驗室主任。
1928年創辦永明漆廠,任經理。
1934年任永利化學工業公司董事會候補監察人。
1935年任永利化學工業公司視察長及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董事。
1947年被選為永利化學工業公司董事。
1952年永明化學工業公司成立,任總經理。
1953年任公私合營永明化學工業公司副經理、經理。任天津市人民政府委員。
1956年任化工部華北研究院副院長。
1959年任第三屆中國政協委員。
1960年任天津化工學院副院長。
1961年12月25日病逝於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