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離子隙

陰離子隙

陰離子隙,也稱陰離子間隙。是指血漿中未測定的陰離子(UA)與未測定的陽離子(UC)濃度間的差值,即AG=UA—UC。

基本信息

簡介

定義

陰離子隙,也稱陰離子間隙(AG):指血漿中未測定的陰離子(UA)與未測定的陽離子(UC)濃度間的差值,即AG=UA—UC。

該值可根據血漿中常規可測定的陽離子(Na+)與常規測定的陰離子(Cl-和HCO3-)的差算出,即AG=[Na+]-{[Cl-]+[HCO3-]},波動範圍是12±2mmol/L。目前一般認為AG>16mmol/L作為判斷是否有AG增高代謝性酸中毒的界限。

指血清中所測定的陽離子總數與陰離子總數之差。它可鑑別不同類型的代謝性酸中毒。增高:見於代謝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陰離子間隙正常的代謝性酸中毒如高血氯性代謝性酸中毒。低:臨床表現低蛋白血症等。(營養不良性水腫(nutritionaledema)又稱低蛋白血症(hypoproteinemia)是一種營養缺乏的特殊表現,由於長時間的負氮平衡,以致血漿蛋白減少,膠體滲透壓降低,出現全身性水腫為其特徵。特點是水腫發生前常有消瘦、體重減輕等表現。皮下脂肪減少所致組織鬆弛、組織壓降低,加重了水腫液的瀦溜。水腫常從足部開始逐漸蔓延全身。治療方面治療病因與調整營養同時進行。)

計算

肝素抗凝動脈血2ml,抽血後要求嚴加密封,不能接觸空氣,立即送檢,天熱可放冰櫃中。並記錄當時患者體溫。 

陰離子隙是指血清中所測定的陽離子總和與陰離子總和之差。可根據血清中的Cl-、Na+、K+、HCO3一等離子的含量計算所得。其公式為:AG=(Na++K+)-(Cl-+HCO3-),由於血清中K+濃度很低,且相當恆定,故上式可簡化為:AG=Na+-(Cl-+HCO3-)。

正常參考值:12±4mmol/L(AG正常參考值為8~16mmol/L,平均12mmol/L)

價值

臨床意義

臨床上利用血清主要陰、陽離子的測定值即可算出AG值,它對代謝性酸中毒的病因及類型的鑑別診斷有一定的價值。在疾病過程中,因代謝紊亂,酸性產物增加,導致代謝性酸中毒症狀最為多見。缺氧時乳酸產生過多;患者不能進食或糖尿病時等脂肪代謝紊亂,導致酮體增加;菌血症、燒傷等組織大量破壞,蛋白質分解,使得含硫產物增多等,這一系列酸性代謝產物在血液酸、鹼緩衝過程中,消耗了血液中的HCO3-,並使乳酸根、乙醯乙酸根、硫酸根等陰離子增加。機體為保持陰、陽離子平衡,在Na、K變化不大而陰離子酸性產物增加的情況下造成細胞內Cl的轉移,使血漿中HCO3-和Cl之和減少,AG比值升高。 AG比值異常可表現為升高和降低兩種情況,臨床上以升高多見,並且臨床意義較大。AG升高多見於代謝性酸中毒的全過程:腎功能不全導致氮質血症尿毒症時,引起磷酸鹽和硫酸鹽的儲留。 嚴重低氧血症、休克;組織缺氧等引起乳酸堆積。飢餓、糖尿病患者脂肪動用分解加強,酮體堆積。從AG分析,可將代謝性酸中毒分為高AG代謝性酸中毒及AG正常代謝性酸中毒(如高血Cl代謝性酸中毒)。根據AG水平高低,判斷代謝性酸中毒的病因,並可作為治療的參考。

食療分析

1.血尿酸高:腎損、食含嘌呤的食物過多。車前子、金錢草降尿酸,少食濃肉湯、動物內臟、濃雞湯,沙丁魚、小魚乾、鳳尾魚牡蠣等含嘌呤高的食物。 

2.血磷高:腎臟排磷減少、腎衰、攝食含磷食物過多補鈣,調節鈣磷比例,日磷攝入量不超過推薦量700毫克,保護腎臟,使排磷正常,吃含磷但不易被吸收利用的雜糧。

3.陰離子隙低:臨床表現為低白蛋白血症,原因為腸丟失、肝硬、脾大、腎衰、肝合成不足、淋巴阻塞、甲亢。補充優質蛋白,三七、丹參縮軟肝脾,夏枯草、地丁促進淋巴轉化。

4.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高:勞累、油膩、藥物、心梗、肝硬化。五味子降轉氨酶,少吃油膩、肥肉。 

 5.乳酸脫氫酶高:心梗、肌營養不良心肌炎、容血性貧血、肝硬這是糖酵解酶,生地、玄參、山藥、黃精、黃芪、白朮降血糖。

6.羥丁酸脫氫酶高:紅細胞破壞過多、心梗。黃芪、大棗補血。

7.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高:心梗、藥物

8.總膽汁酸高:慢肝損、門靜脈短路(膽汁反流的原因)消膽胺抑制膽酸吸收。

9.高密度脂蛋白低:冠心病補充蛋白質。

10.中性粒細胞減少:脾亢、藥物誘發、病毒、傷寒補充煙酸含量豐富的食物。麥芽、苡仁健脾。補充過氧化氫酶豐富的無花果。

11.淋巴細胞減少:接觸放射線、皮質激素高;抗輻射、健脾、護腎、養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