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群舞

阿美群舞

能歌善舞的高山族阿美群體。擁有約12.5萬人的高山阿美族群體,大部分居住在台灣中央山脈東側與太平洋沿岸狹長的平原地區,極少數居住在山谷中。阿美群體包含著卑南阿美、恆春阿美、秀姑巒阿美、海岸阿美和南勢阿美等。農耕是他們的主要生產方式。

一. 能歌善舞的高山族阿美群體

擁有約12.5萬人的高山族阿美群體,大部分居住在台灣中央山脈東側與太平洋沿岸狹長的平原地區,極少數居住在山谷中。阿美群體包含著卑南阿美恆春阿美秀姑巒阿美海岸阿美南勢阿美等。農耕是他們的主要生產方式。
阿美群體以集團部落形式生活,至今保持著十分隆重的,為紀念祖先乘獨木舟抵達台灣而延續下來的“舟祭”祭典活動。

阿美群舞阿美群舞

阿美群體的傳統服飾,以紅色或黑色鑲彩邊,南部的阿美男子重黑色,女子著白色上衣黑色鑲彩邊裙子、佩掛耳棒、耳盤為飾。近年來,阿美群體因受相鄰民族影響,北部阿美男子喜歡頭戴藤條編成的山形、半圓形帽;中南部男子則戴皮質頭盔或以2米多長的藍布卷於頭上。但繡花菸袋荷包是他們獨有的飾物,綴長帶挎於肩頭,既可裝放菸具、菸草、檳榔,又可顯示女友、家人們的工藝水平。
阿美人是能歌善舞的群體,他們自製橫笛、竹節、木鼓、銅鑼等樂器,有著分為“祭歌”、“酒歌”和男女間“情歌”等類的歌曲。集體性的舞蹈活動多在祭祀節日中進行。在定期的歲時祭祀中,最盛大的要數一年一度由全體民眾參加的“豐年祭”。每當農曆八月豐收後的月圓日,男女老少都以盛裝打扮,婦女們頭戴鮮花、佩戴銀飾、手鈴;成年男子也要在頭上插飾羽翎或戴羽冠、腰間掛銅鈴及腳鈴,參加節日中被稱為“馬力庫拉”的《拉手舞》歌舞活動。《拉手舞》不但是阿美群體喜愛的歌舞,同時也是高山族中其他群體人們在節日、婚禮時的自娛性舞蹈。《拉手舞》在1000多年前《北史·流球傳》中就有:“歌呼踏蹄,一人唱,眾人相合,音頗哀怨,扶女子上膊,搖手而舞”的記載。《拉手舞》形式自由 3—5 人即可作舞,幾十上百人也不算多。舞蹈分為人們與左右相鄰者一般連手的“小拉手”式和相隔一人交叉拉手的“大拉手”式兩種圍圈形式,但也可以單排和雙排等隊形進行舞蹈。人們在一位歌手的帶領下,相附相隨進行歌唱,歌詞多為讚揚祖先與英雄業績、讚美家鄉和豐收年景等內容。
能歌善舞是阿美青年男女選擇伴侶的重要標準之一,能否是舞蹈高手倍受人們重視。如果哪個小伙子被姑娘看中,姑娘常會默默不語地站到他的身旁,與他共舞,有時甚至一個男青年身邊同時會有幾個姑娘輪流與他並肩舞蹈。

二. 以“琉璃珠”分貧富的高山族魯凱和卑南群體

高山族中的魯凱群體,主要分布在台灣島南部,跨高雄與台東兩地區。高山族中的卑南群體,生活在台東縣境內。這兩個群體的祖先,都屬於南太平洋馬來群島馬來系統的土著民族。由於魯凱人和卑南人分別與北部的布農人和東部的阿美人群體相鄰,在經濟、文化等諸方面深受影響,因此這兩個群體在習俗、服飾上有較大的差異。魯凱群體與卑南群體的基本習俗、信仰與排灣群體相似,而且這三個群體,也都將“琉璃珠”視為珍寶,作為貧富與等級劃分的標誌,在同等級的排灣、卑南與魯凱群體之間,人們可以通婚。在舉行婚禮時,主人將邀請眾人前來參加儀式性的《婚禮舞》。舞蹈形式多以祭祀儀式的集體圓圈舞為主,其中也有以魯凱人的《紡線舞》 和卑南人的《篩米舞》為代表的模擬勞動的舞蹈形式。

三. 用“嘴琴”伴舞的高山族泰雅群體

人口約7.5萬人的高山族泰雅群體,主要分布在台灣埔里以北、中央山脈東西兩側海拔800—5000公尺處。據人類學家考證,泰雅群體的祖先可能是很早來自馬來群島的印度尼西亞族土著與台灣當地土著融合的後裔。
泰雅群體共有7種不同的男女服飾。男子戴帽,並以貝珠穿織成衣作為禮服;女子包頭巾,所著的短上衣為長袖、對襟,長度僅披胸背,下身穿單式裙。所用綁腿、紅色斜紋圍腰和衣料,均由家紡白底褐色條紋或混紅黃色彩的麻紗製作。泰雅群體男女在頭、頸、臂、腕、指、腳等部,均佩戴豹、山豬、鹿等動物牙齒、尾巴、虎頭蜂頭、螺殼、菖蒲草根以及人牙、黃銅小鈴等物。以顯示本民族的狩獵本領,同時也是崇拜萬物有靈的表現。
泰雅群體的歌舞形式為《祭舞》與《酒舞》兩類。在舉行隆重的“播種祭”和神節慶典時,能歌善舞的泰雅男女,在兼有領唱、合唱歌曲伴唱下,男女共舞。舞步從莊嚴的漫步逐漸發展到輕快、歡騰,以模擬動作為主,表現其民族在祭祀、收穫、漁獵方面的情景。另一類,是在當地稱為“猶太琴”——口弦類“嘴琴”伴奏下的民間自娛舞蹈 。舞蹈動作多以左右搖擺上身,伴以頓足、招手、搖臀和相互調笑的誇張即興動作為主,具有特殊的風格與韻味。

四. 表演“杵樂舞”的高山族布農、曹和賽夏群體

高山族中的布農群體,主要分布在台灣中部的東埔里以南,知本主山以北,以玉山為中心地區,在泰雅、阿美、卑南、魯凱、曹5個群體的包圍之中;賽夏群體,主要生活在苗粟以東和阿里山北端與泰雅群體相鄰;而曹群體,生活在玉山以西,嘉義以東,西部與布農群體毗鄰。這三個群體的先民,都是來自南太平洋群島,馬來系統不同種類的土著與台灣當地人和其他外來民族相融合的後裔。
布農、曹和賽夏三個群體,基本以山地農耕和狩獵為生。因此,在服裝上喜穿獸皮製成的衣服,並以紅、黑、綠為主要裝飾色彩。布農人與曹人的服裝式樣基本相同,多以獸皮製成上衣及獵衣。賽夏人因受泰雅人的影響,服裝與住所建造與泰雅人相似,而常常被人們誤認為是泰雅群體的一支。
這三個群體的民眾,都喜愛歌舞,都有自製民族樂器的習慣。在各自的祭祀活動中,載歌載舞的圓圈舞蹈是主要的自娛形式。 布農群體的《打耳祭》是該群體重要的祭祀節日。此外,享譽台灣島的《杵舞》,實際來源於布農群體的傳統“杵樂”。舞蹈時,婦女們身穿民族服裝、頭戴鮮花,每人手持一隻長短、粗細各不相同的“杵棒”,圍繞石臼或厚石板,敲擊出音響不同的優美“杵樂”。舞者們便在輕歌緩起、杵聲錯落之中,表演時而集聚、時而散開,古樸而別有風味的舞姿與造型。
現在,因“杵樂”的動聽和舞蹈的別具一格,成為流行於台灣風景勝地融歌、舞、樂三位一體的表演節目。
曹群體為慶祝豐收,在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要舉行“豐年祭”活動。節日中,由婦女們表演雙手體前交叉拉手的集體禮儀《豐收舞》。舞蹈充分表達了曹群體人們豐收後的喜悅。
而布農和賽夏群體,每年分別舉行的“打耳祭”和“矮人祭”,則是他們最為盛大的祭祀活動。在祭祀節日中,每項活動都濃聚著不同群體各自獨特的心理和文化意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