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天水經濟區

關中-天水經濟區

關中—天水經濟區範圍包括陝西的西安、鹹陽、渭南、銅川、寶雞、楊凌、商洛6市1區和甘肅省天水市,總面積6.96萬平方公里。規劃編制時間表近期到2020年,遠期規劃為2040年。2009年4月底前,將完成規劃初稿;今年6月底前,徵求有關方面的意見,組織專家評審,修改完善規劃;今年9月底前,報國務院或經國務院同意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審核批覆;今年10月,規劃經批准後正式實施。

簡介

關中-天水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

關 中
關中,或關中平原,指陝西秦嶺北麓渭河沖積平原,又稱關中盆地,其北部為陝北黃土高原,向南則是陝南山地、秦巴山脈,是陝西的工農業發達和人口密集地區,號稱“八百里秦川”。關中地區總面積5.55萬平方公里,行政範圍包括西安、銅川、渭南、寶雞、鹹陽、商洛等6個城市,集聚了全省約60%的人口。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在全國區域經濟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被國家確定為全國16個重點建設地區之一。

天 水
甘肅省天水市位於甘肅東南部,東臨陝西省寶雞市,西、北、南分別與定西、平涼和隴南相接,有“隴上小江南”之稱。總面積14392平方公里,全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新歐亞大陸橋橫貫全境。天水經濟開發較早。新中國成立後,工業發展較快,特別是國家“三線”建設時期,一批企業相繼搬遷天水,天水逐步發展成為西北地區的重要工業城市,是國家老工業基地之一。目前有工業企業749家,形成了以加工製造業為主體,電子電器、機械製造、輕工紡織三大行業為主導,食品、建材、化工、冶金、皮革、菸草、塑膠等行業競相發展,門類較多、技術裝備較好、具有一定實力和特色的區域工業體系。

批准

天水關中經濟區天水關中經濟區

2009年國務院正式批准了《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規劃的獲批,標誌著關中—天水經濟區的誕生,標誌著國家級經濟區的設立,標誌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推進,標誌著包括陝、甘、寧、青、新、藏、蒙在內的大西北經濟社會發展“發動機”正式發動……
關中—天水經濟區是《國家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中提出的西部大開發三大重點經濟區之一。關中—天水經濟區是近年來我國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武漢長沙城市群之後,與北部灣經濟區成渝經濟區一起成為國家新的經濟區。
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範圍包括陝西省西安市、鹹陽市、銅川市、渭南市、寶雞市、商洛部分縣(商州、洛南、丹鳳、柞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和甘肅省天水市所轄行政區域。其主要輻射區域包括陝西省陝南的漢中、安康,陝北的延安、榆林,甘肅省的平涼、慶陽和隴南地區;規劃期為2009至2020年;規劃內容主要包含產業布局、重大項目、優惠政策;重點發展高新技術、裝備製造、航空航天、現代農業和特色文化旅遊產業。

天水關中經濟區天水關中經濟區

2008年初《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啟動以來,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和陝甘兩省高度重視下,在經濟區各市區的積極配合下,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西部開發司和陝甘兩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共同完成了《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規劃編制工作。2009年初徵求了國務院各部委和陝甘兩省政府意見,元月15日在北京通過了專家論證,會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課題組對專家學者所提意見建議進行了修改完善,4月下旬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辦公會議研究通過後報請國務院審批。
規劃建設關中—天水經濟區,是黨中央、國務院立足西部實際、著眼全國發展,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而採取的重要舉措,是國家對關中地區和天水市的重視、關心和支持。對天水來說,機遇非常難得,意義更加重大,啟動實施規劃對於提升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工業經濟實力、做大做強以深厚歷史文化為基礎的旅遊文化產業、推動以特色農業為主的現代農業發展以及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改善基礎設施條件、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標

關中-天水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

1、綜合經濟實力實現新跨越。
到2020年,經濟總量占西北地區比重超過三分之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翻兩番以上,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自我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2、創新能力有新提升。
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科技實力居全國領先地位,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大幅提升。基本建成以西安為中心的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範基地、新材料基地、新能源基地、 先進制造業基地、現代農業高技術產業基地。

3、基礎設施建設有新突破。
交通、水利、市政、信息等基礎設施得到根本改善,覆蓋經濟區的綜合交通運輸網路基本建成,水資源最佳化配置和管理水平取得明顯提高。

4、城鎮化水平有新提高。
實現西(安)鹹(陽)經濟一體化,形成國際現代化大都市,城鎮群集聚發展,城鄉統籌取得突破,城鎮化率達到60%。

5、公共服務達到新水平。
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從業人員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2年。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

6、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新進展。
森林覆蓋率達到47%以上,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60%以上;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顯著降低,渭河幹流達到Ⅲ類水質,中心城市市區空氣中SO2和NO2含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城鎮污水、生活垃圾、工業固體廢物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

優勢

關中-天水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

1、戰略區位重要
經濟區處於我國內陸中心,是亞歐大陸橋的重要支點,多條鐵路、公路、航線、管線在此交匯,是全國交通、信息大通道的重要樞紐和西部地區連通東中部地區的重要門戶。

2、科教實力雄厚
擁有80多所高等院校、100多個國家級和省級重點科研院所、100多萬科技人才,2007年研究與發展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7%,顯著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科教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

3、工業基礎良好
擁有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21個、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基地5個和大學科技園區3個,是國家國防軍工基地、綜合性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重要裝備製造業聚集地。

4、文化積澱深厚
該區域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著名的絲綢之路源頭和羲皇故里,也是13個王朝古都所在地,擁有大量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和豐富的人文自然資源。

5、城鎮帶初步形成
西安特大城市對周邊地區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區域內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2007年底,經濟區城鎮化率達到43%以上,西隴海沿線城鎮帶已具雛形。

定位

關中-天水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
關中-天水經濟區

1、全國內陸型經濟開發開放戰略高地。
最佳化對外開放格局,創新區域合作機制,拓展對外開放空間,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2、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範基地。
推進科技創新體制改革,加快產學研一體化,統籌軍民科技互動發展,促進科教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探索新路徑。

3、全國先進制造業重要基地。
以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產業為重點,打造航空航天、機械製造等若干規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知名品牌。

4、全國現代農業高技術產業基地。
以楊凌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為依託,發展新型農業生產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平台。
5、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基地。
充分發揮歷史文化資源集聚優勢,建設國際文化交流平台,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響的歷史文化旅遊品牌,展現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基地

關中-天水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

一、是以商丹循環工業經濟園區10大產業鏈45個 重大項目為支撐,依託關中的科技優勢和國內外大集團、大企業的經 濟優勢,加快開發光伏、鋅業、鋼鐵、煤電、氟矽等循環產業,把商 洛建成“全國知名、西部一流”的現代材料循環工業基地。

二、是依託天津天士力、陝西香菊、陝西盤龍等製藥集團,引領丹參、黃芩、桔
梗、連翹、五味子“五大商藥”開發,把商洛建成西北地區最理想的 藥源基地和現代中藥基地。

三、是以商洛核桃、板栗等綠色農產品開發 為龍頭,打造全國知名品牌,把商洛建成具有規模優勢的綠色食品生 產基地。

四、是以商州仙娥湖生態休閒度假區和商南金絲峽、鎮安木王、 柞水牛背梁、山陽天竺山四大國家級森林公園開發建設為龍頭,把商 洛打造成秦嶺生態旅遊的最佳目的地和西安的第二生活區。這些目標 實現後,商洛將成為關中—天水經濟區中最具活力之一的新的經濟增 長板塊。

機遇

關中-天水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

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機遇。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經濟區的軟硬環境已經得到極大改善,產業投資的集聚效應逐步凸顯,為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國家堅定不移地繼續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必將為經濟區跨越式發展帶來更多新的機遇。

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隨著中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推進,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擴大內需成為保持經濟成長最重要的推動力。經濟區人口密集、市場廣闊、需求旺盛、潛力巨大,有利於吸引海內外投資等各類要素在此集聚和重組。

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機遇。東部沿海地區要素成本持續上升,加快經濟轉型和結構升級的需求極為迫切,產業轉移動力日趨增強。經濟區基礎設施比較完善,要素成本優勢明顯,具備了承接產業轉移的有利條件。

加快構建創新型社會機遇。實施創新型國家戰略,為經濟區加強科技資源整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帶來機遇。經濟區科教、人才資源富集,高技術產業快速發展,重要領域科技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前列,具有成為創新型發展區域的有利條件。

城市概況

天水

天水古稱成紀,位於甘肅東南部,東臨陝西省寶雞市,西、北、南分別與定西、平涼和隴南相接,有“隴上小江南”之稱。總面積14392平方公里,全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新歐亞大陸橋橫貫全境。天水經濟開發較早。新中國成立後,工業發展較快,特別是國家“三線”建設時期,一批企業相繼搬遷天水,天水逐步發展成為西北地區的重要工業城市,是國家老工業基地之一。目前有工業企業749家,形成了以加工製造業為主體,電子電器、機械製造、輕工紡織三大行業為主導,食品、建材、化工、冶金、皮革、菸草、塑膠等行業競相發展,門類較多、技術裝備較好、具有一定實力和特色的區域工業體系。 天水麥積山石窟天水市位於甘肅東南部,自古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全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新歐亞大陸橋橫貫全境。境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稱。

西安

西安西安是陝西省省會,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大約建於公元前12世紀,先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在這裡建都,13朝古都。我國歷史上最鼎盛的四個王朝周、秦、漢、唐、均以西安為都。是我國中西部地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在全國區域經濟布局上,西安具有承東啟西、東聯西進的區位優勢,在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寶雞

 寶雞法門寺寶雞,古稱陳倉,位於陝西關中西部,地處陝、甘、寧、川四省(區)結合部,東連西安、鹹陽,南接漢中,西近天水,北臨平涼,處於西安、蘭州、銀川、成都四個省會城市的中心位置;隴海、寶成、寶中鐵路在此交會,其中的寶天高速,寶雞--平涼,寶雞--漢中高速正在建設,是中國境內亞歐大陸橋上第三個大十字樞紐;面積1.82萬平方公里,人口376萬。

鹹陽

鹹陽漢陽陵博物館鹹陽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陽,故稱鹹陽。它東鄰省會西安,北與甘肅接壤,是古絲綢之路的第一站,我國中原地區通往大西北的要衝。鹹陽風景秀麗,四季分明,物產豐富,人傑地靈。

銅川

銅川玉華宮銅川市位於陝西中部,北距黃陵90公里、延安250公里,南到西安和鹹陽國際航空港均為70公里。現轄印台區、王益區、耀州區、新區和宜君縣,全市國土總面積3882平方公里,人口84萬。

渭南

渭南市位於東經108°50′-110°38′和北緯34°13′-35°52′之間,地處陝西關中渭河平原東部,東瀕黃河與山西、河南毗鄰,西與西安、鹹陽相接,南倚秦嶺與商洛為界,北靠橋山與延安、銅川接壤,南北長182.3公里,東西寬149.7公里,位居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地段,是陝西省和西部地區進入中東部的“東大門”。地勢以渭河為軸線,形成南北兩山、兩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類型區。中部渭河沖積平原是八百里秦川最寬闊的地帶。渭南華山渭南市位於渭河平原東部,因臨近渭河而得名。1994年撤銷渭南地區,設立地級渭南市。轄臨渭區1區,韓城、華陰2市,富平、白水、蒲城、合陽、大荔、華縣、潼關、澄城8縣。渭南市下轄:1個市轄區(臨渭區)、2個縣級市(韓城、華陰)、8個縣(華縣、潼關、大荔、蒲城、澄城、白水、合陽、富平),196個鄉鎮/辦事處,3221個行政村,總人口543.07萬人(2008年末),總面積1.3萬平方公里。
市人民政府住所地渭南市東風街83號,郵政編碼:714000,電話區號:0913。渭南市地處陝西省東部、隴海鐵路沿線,東瀕黃河,西臨西安,南倚秦嶺,北接延安,渭水橫貫其中,是八百里秦川最寬闊的地帶;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稱。是中原地區通往陝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又是新歐亞大陸橋的重要地段。現已成為陝西省和國家生產布局中初具規模的農業生產基地和能源重化工基地。

楊凌

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凌位於陝西關中平原中部,東距西安市82公里,西距寶雞86公里,面積94平方公里,下轄縣級楊陵區,總人口16萬,城市人口8萬人。1997年7月國務院批准正式成立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納入國家高新區管理,規劃面積22.12平方公里。

商洛

商洛仙娥湖國務院日前正式批准了《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商洛市的商州、洛南、丹鳳、柞水一區三縣被列入經濟區規劃範圍。
商洛,因境內有商山、洛水而得名。位於陝西省東南部,秦嶺南麓,與鄂豫兩省交界。轄商州、洛南、丹鳳、山陽、商南、鎮安、柞水7縣(區)。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商州區,距省會西安80公里,是西北通往華中南地區的交通樞紐城市。

關中-天水經濟區城市人才合作聯盟

2009年8月25日西安、寶雞、銅川、鹹陽、渭南、楊凌、商洛、天水8個城市共同簽約成立“關中-天水經濟區城市人才合作聯盟”。8個城市將在人才派遣、人才網站、高級人才尋訪等領域開展合作,實現人才開放式共享。
關中-天水經濟區城市人才合作聯盟“坐擁”80多所高校和100多萬科技人才,形成互利共贏的人才合作交流機制。

西部三經濟圈比較優勢

關中——天水經濟區 成渝經濟區 北部灣經濟區

區域範圍

關中—天水經濟區範圍包括陝西的西安、鹹陽、渭南、銅川、寶雞、楊凌5市1區和甘肅省天水市,總面積6.96萬平方公里。
四川14市重慶23區縣。以重慶、成都兩市為中心,包括成都、綿陽、德陽、內江、資陽、遂寧、自貢、瀘州、宜賓、南充、廣安、達州、眉山、樂山14個市;重慶則包含主城9區、潼南、銅梁、大足、雙橋、榮昌、永川、合川、江津、綦江、長壽、涪陵、南川、萬盛、武隆等地。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由沿海的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和玉林、崇左“4+2”城市共同組成。除玉林、崇左外,經濟區陸地面積達4.25萬平方公里,占全區土地面積的17.9%%,海岸線1595公里,海域總面積達12.93萬平方公里,人口1255萬人。

區位優勢

關中 2005年,西安、寶雞、鹹陽、銅川、渭南五市5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就集聚了全省約60%的人口,創造了全省和西北地區68.5%和26.9%的地區生產總值。這一地區是我國西部智力資源最密集、工業基礎較好的地區之一。目前,僅關中就有4個國家級開發區,集中了16個省級以上星火技術密集區。
成渝 經濟區幅員面積15.5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00多萬。經濟區占西部面積的3%%,人口占西部的25%%,GDP占西部的26%%,資源聚集好、產業基礎好、城市基礎好、要素功能好、發展潛力比較大。
北部灣 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東臨珠三角,處於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泛珠三角經濟圈和大西南經濟圈的中心結合部。是我國西部唯一的沿海又沿邊的地區,既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又是促進中國—東協全面合作的重要橋樑和基地。而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土地資源、岸線資源、礦產資源、能源資源、動植物資源、淡水資源和旅遊資源為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的加快發展提供了便利。

發展方向

關中

重點發展高技術、裝備製造工業、航空航天工業、現代農業和特色旅遊產業,加快建設西(安)鹹(陽)經濟一體化示範區。
成渝

以成都、重慶兩個特大城市為龍頭,共同爭取成渝經濟區列為國家重點開發區,共同爭取國家編製成渝經濟區發展規劃,共同爭取國家加大投入特別是基礎設施的投入,在生產力布局上加大對這個地區的傾斜和支持,進一步承接國外及東部優先開發區的產業轉移,共同將成渝經濟區建成國家新的增長極。
“北部灣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
立足北部灣,面向東南亞,溝通東中西,服務西部大開發,建設成為我國西部對外開放的門戶和樞紐,中國面向東協國家的區域性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製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面向東協的開放合作示範區,逐步成為帶動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和我國沿海發展新的一極。

發展任務

關中 以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為重點,著力轉變發展方式,最佳化產業布局。按照主體功能區劃分要求,促進生產要素在經濟區跨行政區劃合理流動,最佳化國土開發格局。以統籌城鄉發展為重點,加快城鎮化、城市群建設,著力培養增長極,帶動新農村建設。以科技創新和人才開發為重點,建立發展支撐體系。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強社會建設,促進社會和諧。以體制機制創新和對內對外開放為重點,建立健全規劃實施保障機制。
成渝 到2020年,(成渝經濟區)GDP總量可以達到4.8萬億元,可占全國GDP的8%,將僅次於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京津冀地區,是最有條件成為中國第四增長極的板塊。
 

國內其他特色經濟區

改革開放排頭兵浦東新區未來路線圖
18年來,依靠上海和全國的支持,浦東實現了滄海桑田式的變遷。如今,聚集在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近500家中外資金融機構,成為長三角、長江流域乃至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助推器。[詳細]
海西經濟區打特色牌發展優勢產業
海峽西岸經濟區特色是台、僑、山、海、特、新,即對台因素、著名僑鄉、山海資源、特區和先行先試政策、創新等特色凸顯了在全國區域經濟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促進祖國統一大業中的獨特作用。[詳細]
天津濱海新區:探索經濟發展新模式
天津濱海新區位於天津東部臨海地區,規劃面積2270平方公里,濱海新區不僅依託京津冀,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聚集了天津港、國家級開發區、保稅區等功能區。[詳細]
山東藍色經濟區:改寫區域經濟版圖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包括9大核心區,分為主體區和核心區,其中主體區為沿海36個縣市區的陸域及毗鄰海域。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核心區,為9個集中集約用海區。[詳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