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長管腔吻鱈,背鰭II-7~10,93~95;臀鰭88~90;胸鰭16~18;腹鰭7.內側鰓耙1~2+6~7。全場為體高7.1~7.5倍,為頭長3.4~3.6倍。頭長為吻長2.1~2.3倍。腹面正中發光器頗長,約為眼徑2倍余。 頭中大而尖,稍側扁。吻尖突,較長,兩側緣稍圓凸;頂端成銳利吻棘,兩側光滑無細鋸齒。眼大,側位,橢圓形;眼徑稍大於眼間隔。鼻孔兩個,緊接,位於眼前方的凹窩後側,前鼻孔小,圓形,後鼻孔較大、半月形。口下位,深弧形,上頜骨向後仰達瞳孔後緣稍後下方。兩頜牙細小而密,圓錐狀,排列成牙帶,上頜外側牙呈現擴大;犁骨、齶骨及舌上均無牙。下頜具1短須,約為眼徑1/3。鰓孔寬大,左右鰓膜相連。鰓蓋條無假鰓。第一鰓弓上方又1皮膜與鰓蓋里側相連,外側鰓耙退化,內側鰓耙呈瘤狀突起。體被較小而待棘的鱗,後區露出部小棘細弱;第一背鰭基底下方鱗,後區具10~12條呈輻射狀排列的棘列。吻部背正中鱗列由9~10枚鱗片組成,其上著生的棘列呈全方位輻射狀。頭部背面在吻的前部和吻中央鱗列兩側為無鱗區,鼻窩後下部具若干枚細小鱗。頭部腹面除吻端外幾無鱗。第一背鰭位於胸鰭基底上方,第一鰭棘短小,第二鰭棘較長。第二背鰭起點約與臀鰭起點相對,背鰭間隔稍大於第一背鰭基底長,約為後者1.1~1.3倍;腹鰭基底距峽部比離肛門稍近。體灰褐色,腹部稍呈藍色,發光器黑色。
生態習性
長管腔吻鱈主要棲息於200-300公尺深泥沙底質,水溫5-7攝氏度的水域。深海底棲性魚類。以小型之多毛類、甲殼類及明蝦為主食。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由日本南方、中國東海外緣、台灣東北部等海域。
漁業方法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腔吻鱈屬魚類
腔吻鱈屬魚類,屬於鱈形目長尾鱈科,因其典型屬種的肉潔白如雪而得名,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一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
鱈形目
鱈形目(Gadiformes)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鮭鱸總目的1目。因其典型屬種的肉潔白如雪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