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明太魚(黃線狹鱈)身體長形,後部側扁,體長可達900毫米,體長為體高的6.6~10.2倍,為頭長的4.1~4.6倍,為眼徑的3.9~4.8倍又叫大口魚。背鰭13—14,18—19,21;臀鰭22—23,21-23。縱行鱗約160—165;鰓耙外行6+28(後2小突起狀)。椎骨19+31。體長338.4—351mm;為體高5.1—5.4倍,為頭長約3.9倍。頭長為吻長3.3-3.5倍,為眼徑4.3—4.5倍。體長梭狀,前背最高為體寬2.8倍,向後漸尖。頭側面呈尖三角形。眼間隔寬。尾柄細。口大,閉時下頜較上頜長。下頦須痕狀。頭體有小圓鱗。側線前段較高,後降側中位。背、臀鰭三角形。尾鰭凹叉狀,真正尾鰭條4。腹鰭喉位,第2鰭條突出呈絲狀。背側綠褐色;兩側銀白有2—3暗色縱紋而紋間黃色。腹側白色。背鰭綠褐色,腹、臀鰭灰色。下鰓蓋骨特肥厚。
分布範圍
分布於朝鮮半島東岸及日本本州西側中部以北、日本海、韃靼海峽、鄂霍次克海與白令海周緣、到美國加利福尼亞中部以及分布於北太平洋北部、黃海東部(很罕見)等海域。
黃線狹鱈屬於北太平洋北部沿岸近底層冷水性海魚。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400至-3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鄂霍次克海及堪察加兩岸。
生活習性
黃線狹鱈是典型的底棲魚類,以各種底棲小魚及無脊椎動物為食。
平均體長在40厘米左右,是典型的小型鱈魚。由於體型小,黃線狹鱈是北太平洋許多食肉動物的重要食物,是該地區食物鏈的重要基石,其主要天敵包括太平洋庸鰈、各種肉食性太平洋鮭魚、其他大學魚類以及北海獅、北海狗、座頭鯨等海洋哺乳動物。長久以來,黃線狹鱈以其優秀的肉質和豐富的儲量成為北太平洋最重要的漁業資源之一,其魚肉、魚籽歷來是俄羅斯、日本等北太平洋國家居民的傳統海鮮美食,麥當勞及其他西式快船的炸魚片漢堡及其他炸魚片食品更是將其帶到了世界各地。但是,即使是如此豐富的資源,黃線狹鱈的儲備也在常年的捕撈壓力下顯出了疲態。
生長繁殖
明太魚的雄性生長在中層,雌性則在低層群居。
編號: | 6756 |
拉丁目名: | GADIFORMES |
中文目名: | 鱈形目 |
拉丁亞目: | GADOIDEI |
中文亞目: | 鱈亞目 |
中文科名: | 鱈科 |
拉丁科名: | Gadidae |
中文屬名: | 鱈屬 |
拉丁屬名: | Theragra |
拉丁種名: | chalcogramma |
定名人: | (Pallas) |
年代: | 1811 |
中文名: | 黃線狹鱈 |
ogenus: | Gadus |
原始文獻: | Zoogr. rosso-asiat., III:198 |
模式產地: | 鄂霍次克海及堪察加兩岸 |
生境: | 北太平洋北部沿岸近底層冷水性海魚 |
海撥上限: | -30 |
海撥下限: | -400 |
國內分布: | 分布於北太平洋北部: 黃海東部很罕見 |
國外分布: | 朝鮮東岸及日本本州西側中部以北、日本海, 韃靼海峽, 鄂霍次克海與白令海周緣, 到美國加利福尼亞中部 |
資料來源: | 中國動物志 硬骨魚綱 第九卷 李思忠先生手稿 |
名稱由來
世界上最擅吃明太魚的當屬朝鮮族人。關於明太魚名字的由來,朝鮮王朝後期文臣李裕元著述的《林下筆記》中記載:“明川漁夫有太姓者,釣一魚,使廚吏供道伯。道伯甚味之,問其名,皆不知,但道太漁夫所得。道伯曰:‘名為“明太”可也!’自是此魚歲得千石,遍滿八路。”就是說朝鮮鹹鏡道明川郡有太姓漁夫捕獲了一種魚,將其獻給鹹鏡道觀察使(道伯),觀察使覺得非常好吃,於是取明川郡的“明”和漁夫的姓,稱之為 明太魚,此後這一名稱傳遍朝鮮八道。另一種說法是很久月以前,居住在海邊的朝鮮人遇到了三年自然災害,顆粒無收。忽一日,有一個叫朴明太的人發現海上漂來許多大魚,捕來食之不完,又淹製成乾,幫人渡過了災荒。人們即稱此魚為“ 明太魚”。又因此魚保佑了他們,故又稱“民泰魚”。在史書記載中,15世紀的朝鮮成宗時期,由盧思慎、徐居正等人開始編撰的《新增東國輿地勝覽》(系仿中國南宋祝穆編《方輿勝覽》和明朝官修《大明一統志》)中,便稱明太魚為“無泰魚”。19世紀初由學者徐有榘編撰的農業技術書籍《林園十六志》中,稱之為“太魚”。《承政院日記》中記載朝鮮孝宗三年(1652年)江原道進獻“明太卵”的記載,這是“明太”這一名稱的最早記錄。
食用價值
明太魚一直是朝鮮民族喜歡食用的傳統食品,每到清明節這天,朝鮮人家家戶戶都要吃明太魚。在中國東北,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很多人都食用。在吉林延邊一帶,冬天有很多人家把明太魚洗乾淨,去內臟,然後掛在外面凍乾,魚肉中的水分經過升華晾乾,魚肉成條狀,撕下來一條放嘴裡嚼,越嚼越香。晾乾的魚撕下魚皮,用完整的魚皮包上特製的米,放鍋里蒸,熟了以後蘸上醬料吃起來回味無窮,這就是傳說中的魚皮包飯,也是延邊的特色。
西方人稱之為阿拉斯加大口魚,鱈目鱈科。人常說某某一身是寶,肉可吃,皮可穿,毛可織,連下水都可熬湯,卻絲毫不顧及當事者的感受。明太魚還算有些名分,它身上的所有部位皆成美味,卻因此蒙上宗教色彩。在古代朝鮮,人們認為奉獻給神明的祭品必須全部可以入口,禁止扔掉任何部分,魚類中只有明太魚符合條件。它的內臟、魚子可做醬;魚頭經醬油泡後異常鮮美;眼睛、魚皮適合下酒;鰭、尾可以熬高湯,古朝鮮人更能將明太魚做成36道菜。
明太魚與其他海鮮相比,高蛋白、低脂肪,味道清爽。明太魚的乾燥製品,由於長得像柴而被廣東人稱之為“柴魚”。它有健脾胃、益陰血之功。廣東人常用來煲湯和煲粥,如柴魚貴妃粥。
明太魚價格便宜,營養也好,但肉質較粗,還有一種草腥味,烹調時應注意三點:
1.要將腹內血污洗淨,如不願去掉魚頭,可從頭中央剁開洗淨,並在魚體雙側剞上花刀,以便入味。
2.魚體剞花刀後,放入料酒、鹽、蔥、姜醃潰30分鐘,除去腥味。
3.由於魚肉質較緊,燒制時間宜長些,一般不少於半個小時。燒制時可放一隻紅辣椒,再放其它調味品,可使魚肉鮮香味美。
明太魚按其製作方法分為幾種。新鮮的叫“生太”,冷凍的叫“凍太”,內臟掏空後直接曬乾的叫“乾太”。乾太堅硬異常,所以吃法相當硬朗,需鐵榔頭敲至疏鬆方能入口,就如榛栗配老虎鉗,皆為莽漢風格。而最受愛酒之人喜歡的,就是歷經一個月晝夜反覆晾曬的黃太。其色澤鮮黃、肉質酥鬆卻頗有嚼頭,撕下一塊蘸些勁爆的辣椒麵入口,如同在嘴裡點了個爆竹,短暫暈眩過後滋味綿綿,再一大口啤酒衝掉。如果佐以姑娘那就最好不過。《戀愛中的犀牛》編劇廖一梅那句絕妙的愛情表白:你是我溫暖的手套和冰冷的啤酒。完全可以借來之,方桌前,月光下,對你的姑娘說:你是我溫暖的明太,冰冷的啤酒。然後在愛人眼眸里那層薄霧籠罩下,緩慢地、分三步,嘴唇微抿,舌尖從上顎輕輕落在牙齒上,雙唇與舌攏成個“心”形說出:明、太、魚。那個“魚”字,真真好似一枚挑逗的吻。
鱈形目
鱈形目(Gadiformes)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鮭鱸總目的1目。因其典型屬種的肉潔白如雪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