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在荊州城古人曾為親友折柳相送的北門不遠處,有一座建於一千餘年前的古寺,名鐵女寺。鐵女寺自建於唐真觀三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其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唐貞觀年間,荊州有個鐵匠姓孫,以打鐵鍬、鐮刀等小型農具為生,育有二女。有一年,官家讓他在一月之內煉出千斤鋼鐵,過期不繳,殺頭示眾。君命難為。老鐵匠搭爐煉鐵,眼看期限已到,可鐵匠沒煉出一斤鐵。情急之下,鐵匠的兩個女兒不約而同地跳進熊熊燃燒的爐中。突然爐中迸出鐵花,正好有千斤鋼鐵。人們在清理鐵爐時,意外地發現有兩塊少女模樣的鐵鑄像。二說是鐵匠因受冤入獄,二女投入火爐熔為二鐵。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兩位烈女,為她們修建了此寺。明遼王朱植還為此專門撰寫了《鐵女寺碑文》。儘管傳說歸傳說,但寧願相信這個傳說是真的。這個傳說還感動過皇帝,聽說是皇帝下旨才修建鐵女寺的。、
據江陵縣誌載:鐵女寺建自唐貞觀三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寺曰“鐵女”,相傳當時江陵府有位叫孫坤的冶鐵監官,坐事陷獄。孫氏有兩女,兩女痛父蒙冤,投告無門,遂捨身救父,一同投入冶鐵爐中,化為兩尊鐵女。皇上聞奏,感其孝烈,釋其父並昭賜立祠祭祀,號“鐵女祠”。最初的鐵女祠,是供奉符合儒家標準的女性人物的祠殿。後來,祠中請進了佛菩薩,就改稱為“寺”。成了既供鐵女又禮佛,融儒、佛兩教於一爐,獨具特色的道場。據江陵縣誌載:明嘉靖二十四年再次重建。現鐵女寺,占地800平方米。紅牆環抱,殿宇整齊,四季濃蔭掩映,落紅滴翠。寺內景幽人和,滿庭溢馨,香火興旺,成為吸引海內外人士尋幽探勝和參禪悟道的重要場所。
鐵女寺曾幾次毀損。元朝末年,世道不寧,民不聊生,鐵女寺坍塌。到明洪武年間遼王朱植改藩荊州才重新修建。上世紀三十年代,復又門羅荊棘,破敗不堪。1940年,又毀於侵華日軍華中派遣團第13軍的炮火中。在上世紀的動亂年代,有人聲稱破“四舊”,要砸了這寺廟。住持宏法大師儘管想法阻攔,但寺內還是被破壞得不成樣子。鐵菩薩被拖去化成了鐵水,一部三十二本的藏經被搜走化為灰燼。1967年,寺廟被改成國小,後又被轉給一中學使用。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才重新修整一新。
寺院格局
鐵女寺現有山門、韋陀殿、大雄寶殿等建築。山門內赫然兀立有2米多高的大石碑,正面為一巨大“佛”字,背面就是朱植的《鐵女寺碑記》。二鐵女置於大雄寶殿內,分別高90厘米,137厘米,其形態模糊,如坐似立,與美麗的傳說交相呼應,令人遐想。鐵女寺規模雖算不上宏大,但其特有的來龍去脈和古建勝跡卻使其魅力獨具,香火、遊人不斷。當代著名詩人李季暢遊鐵女寺後就以此為題材,創作出了逝前的最後一部詩作絕唱《荊江鐵女》。
現存建築明朝的山門、大雄寶殿、觀音殿、彌勒殿、韋馱殿、藏經樓。現有前後前後兩殿和左右廂房,青瓦粉牆,端莊古樸。寺內供奉二鐵像,傳說系其原身所熔,甚是生動。
寺內供有舍利60粒,血書《妙法蓮華經》一部,都有是珍貴的文物。
寺院傳說
寺內住持宏法大師,解放初期來到鐵女寺,陪伴鐵女寺走過了40年的歷程,是幾十年來鐵女寺興衰的見證人。宏法大師講述了幾個與鐵女寺有關的故事。
夜藏鐵女像
文革期間,紅衛兵們要砸掉鐵女像,可無論怎么砸都沒砸破。他們打算改日請調車再搬。鐵女像是寺里的鎮寺之寶,宏法大師無論如何也要把它保護下來。鐵女像太重,輕易無法移動。宏法大師想了個主意:在鐵女像腳下挖一個大坑,將鐵女像拉倒在坑內,最後用土蓋嚴。第二天,紅衛兵來時,宏法說,昨天夜裡被另一批紅衛兵拖走了。鐵女像就這樣在土裡埋了十多年,才在1985年被挖出供奉。
鋤頭把存錢
上世紀六十年代,鐵女寺改作學校後, 鐵女寺不能做法事。宏法大師仍然痴心不改,堅信鐵女寺能夠重新恢復。她想法攢錢。攢了錢怕人偷,又不敢存銀行。她就將鋤頭竹把打通,將錢裝入鋤頭把里。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裡,她竟然攢了兩萬多元,後來全部用在了鐵女寺的修復上。
保護臘梅
鐵女寺里有一株臘梅,已有數百年歷史。每逢花期,梅花朵朵分外妖嬈,成為鐵女寺的景觀之一。但在大反“封、資、修”的年月,梅花也是有罪的。為了保護臘梅,在梅花結蕾時,宏法大師就將花蕾摘去,臘梅一直保存至今。 其實保護鐵女寺的故事還有很多,應該說宏法大師是保護鐵女寺的功臣。宏法大師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從後來鐵女寺修復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就印證了這一點。
宏法大師已年過七旬,仍然步履輕盈;鐵女寺香火旺盛,佛事活動不斷;寺內遊人如織。一派盛世乾坤景象。
民族的興衰榮辱是與每一個國人都息息相關的,就連佛門清靜之地也不例外,國泰民昌是鐵女寺得以存在的前提。
相關資訊
湖北荊州鐵女寺惟慧法師稱,2015年1月28日,為爭住持之位,湖北宜昌三佛寺住持西靜帶人前來鐵女寺毆打了她,並致其受傷入院。2015年2月25日,荊州市民族宗教事務管理局局長趙永琴否認了惟慧被打一說。他告訴澎湃新聞,惟慧住院只是去做心理疏導。而當事的另一方西靜法師辯稱,自己僅是被政府安排來鐵女寺做臨時代管的,她同樣否認了帶人毆傷惟慧法師一說 。
荊州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 | 荊州位於湖北省中南部,地處長江中游和漢水下游的江漢平原腹地。荊州又稱江陵,為中國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荊州地勢平坦,氣候溫和,河流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2條,長江流經本區453公里。 荊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文化集中地之一。相傳禹劃九州,始有荊州。在古代,荊、楚指同一地區,荊、楚的字義,本是同一種樹木的名稱。據史書記載,荊楚作為地,先是稱荊,後才稱楚。商代,荊州之地的楚,作為方國列入商朝的管轄範圍之內。周朝封楚國先君熊繹于丹陽,國號為荊。春秋初期,楚成王改荊為楚。 |
景點 | 八寶山|春秋閣|樊妃冢|放鷹台|關公陳列館|洪湖|華容故道|江瀆宮|江陵碑苑|江陵盆景園|金鳳騰飛|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荊州博物館|瞿家灣|開元觀|老萊山莊|龍泉書院|陸夫子祠|明遼簡王墓|明顯陵|三國公園|三袁故里|孫叔敖墓|太暉觀|萬壽寶塔|濱湖公園|靈鷲寺|桃花島|洈水國家森林公園|洈水湖|新神洞|中華廳石館|文星樓|象山|小皇陵|玄妙觀|張居正墓|章華寺|荊州古城|萬壽園|走馬嶺遺址|陰湘城遺址|鍾祥|荊州長江天鵝洲白暨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荊州石首糜鹿自然保護區|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張居正故居|綠林山|洪湖藍田生態區|八嶺山古墓群|紀南故城|鐵女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