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化[中國台灣地區的文化]

台灣文化[中國台灣地區的文化]
台灣文化[中國台灣地區的文化]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台灣文化中以閩南人為代表的閩南文化、客家人代表的客家文化與外省人帶來的新文化在台灣共處融合。同時,還有原住民所代表的南島文化。除此之外,由於台灣日治時期長達50年(1895年—1945年),加上當代的歐美與東亞流行文化對台灣的深刻影響,台灣文化也融合了日本、歐美等地的文化特色。 以傳統的農曆作為基礎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在台灣屬於國定紀念假日。也有不少深具台灣特色的民俗慶典,如每年一度的迎媽祖北港三月十九、元宵節著名的地方民俗活動鹽水蜂炮、王爺繞境儀式的中元普渡時的頭城搶孤、三峽祖師廟神豬比賽等。由於台灣廟宇香火鼎盛,因此由大陸流傳而來的廟宇文化在台灣發揚光大,台灣的城隍,媽祖,關聖帝君等祭典活動成為台灣特殊文化,神祇陣頭結合武學和藝術的八家將、宋江陣、舞龍舞獅民俗表演變成台灣特殊技藝文化。

基本信息

文化特色

台灣文化中以閩南人為代表的閩南文化 、客家人代表的客家文化與外省人帶來的新文化在台灣共處融合。同時,還有原住民所代表的南島文化。除此之外,由於台灣日治時期長達50年(1895年—1945年),加上當代的歐美與東亞流行文化對台灣的深刻影響,台灣文化也融合了日本、歐美等地的文化特色。

以傳統的農曆作為基礎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在台灣屬於國定紀念假日。也有不少深具台灣特色的民俗慶典,如每年一度的迎媽祖北港三月十九、元宵節著名的地方民俗活動苗栗火旁龍、鹽水蜂炮、王爺繞境儀式的東港王船祭、中元普渡時的頭城搶孤、三峽祖師廟神豬比賽等。由於台灣廟宇香火鼎盛,因此由中國流傳而來的廟宇文化在台灣發揚光大,台灣的城隍,媽祖,關聖帝君等祭典活動成為台灣特殊文化,神祇陣頭結合武學和藝術的八家將、宋江陣、舞龍舞獅民俗表演變成台灣特殊技藝文化,著名有明華園、霹靂布袋戲、九天民俗技藝團...等,其中有些表演團體已邁向國際舞台。在神祇誕辰則常出歌仔戲、布袋戲、戶外電影等,但近期有被電子花車或康樂隊取代趨勢。

傳統民眾頗盛行採信農民曆,並依所載吉辰良時作為房屋落成、新店開張,或婚喪喜慶...等日常活動之準則,也會依其生肖沖卦作為婚姻參考。由於民間盛行安太歲習俗,不少民眾在過年期間會依農民曆所載沖犯太歲的生肖而到寺廟請求安太歲並安置光明燈,再由寺廟代為舉行祭祀活動,以趨吉避凶。

原住民各族各具特色的傳統歲時祭儀文化,如布農族文化為射耳祭(以箭射獸耳禱求獵獲豐收)與小米祭、皮衣製作技巧、多音部合唱;鄒族則是戰祭、收穫祭與揉皮技術;賽夏族每二年舉辦一次矮靈祭;達悟族的飛魚祭;排灣族人的五年祭;魯凱族的陶壺及琉璃珠製作、雕刻藝術;卑南族則為海祭、男性的猴祭及女性的鋤草祭;阿美族的無半音五聲音階等等。

外來影響

台灣除了受到中華文化及南島文化影響之外,以日本文化對台灣影響最大,從日治時期受到日本的溫泉、日本酒、雜燴、和室..等影響,到現今日式料理,卡拉OK、電視劇、漫畫、卡通片、電視遊戲、流行時尚等,目前台灣有三個電視頻道專門播放日本節目和日本動畫,影響可謂深遠。許多年輕人喜歡日本偶像明星、蒐集日本流行資訊,這些喜歡日本文化的青年人稱為哈日族。 根據2010年台日交流協會實施的民調結果顯示,超過5成以上的台灣民眾認為日本是最喜歡的國家,更有7成多的民眾表示,對日本感到親近。

此外還有從東南亞來的勞工,外籍配偶帶來的飲食和習俗。 西方文化也對台灣影響不少。早期有殖民和傳教,一方面是由於天主教與基督新教,在台灣地方文化中扮演默默紮根角色,如改編台語詩歌,偏遠地區地方教堂的貢獻等。此外,歐美教育在台灣教育界中往往被引為典範,近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就是基於歐美教育的精神而制定的,台灣的森林國小以及小留學生文化也是深受歐美影響。

台灣意象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於2006年年初舉辦“尋找台灣意象”系列活動,系作為定位台灣“國家品牌”的一個起點,希望透過全民參與凝聚共識,發掘台灣許多美好而獨特的風貌。由民眾和網友以手機票選和網路票選出足以代表台灣的“台灣意象”24名,共有529,676票。再以五大意象為主題舉辦台灣意象徵圖活動 向民眾征圖。

依票選名次分別為布袋戲、玉山、台北101、台灣美食、櫻花鉤吻鮭、台灣島嶼圖、阿里山、花蓮太魯閣、原住民圖騰、雲門舞集、總統府、日月潭、客家桐花、歌仔戲、廟會、野百合、高雄愛河、蝴蝶蘭、晶圓、圓山飯店、鳳尾蝴蝶、台灣獼猴、24小時的生活、元宵花燈。

民眾自行推薦的意象前五名則為KTV、小綠人、慈濟、“台灣人的精神”以及淡水。

台灣之光

2000年代以來,台灣各領域的人物陸續在國際上以各種的獎賞、戰績、事跡、發聲,進而引發全球目光對台灣的關注,讓台灣一躍成為國際間矚目的名字。台灣之光一詞為近年才出現的,因台灣長期參與國際社會阻撓與政治上的兩黨分眾;當陸續有台灣人以實力站上國際矚目舞台往往會引起激勵、團結國內社會;一般都是超越政治認同並引發台灣認同。台灣的媒體與公眾將許多台灣之最、台灣第一的人事物,陸續的冠以“台灣之光”的頭銜,進而團結民心,產生民族正氣、驕傲。其中不乏傑出的運動員、藝術家、學術界、NGO組織、市井小民、感動人物等領域。

語言文字

台灣人大多使用傳統的繁體中文。由於義務教育的落實與戰後初期的強制推廣,國語(即現代標準漢語)是目前台灣人之間最通行的主要語言,另外次要常見的語言為閩南語與客家語原住民族語,由於遷往台灣省中華民國政府與民間非常注重英語教育,且因日本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統治台灣的影響使年長者普遍可使用日語,因此常見使用外國語言為英語和日語,本土語言與文字也大量吸收不少這些外來語,即使台灣人使用與其他華人區域使用相同語言,但仍有相當不同差異。

台灣也保留了原始族群、原有省份的語言、方言與外來語言。如台灣原住民各族的語言、方言閩南語、客家話以及其他各省的方言,其中以閩南語與客家話為大宗,而平埔族由於與漢人通婚,加上生存壓力,其語言大多已幾乎消失殆盡。

文藝

藝術

戒嚴時期,政府以官方力量推動文化發展,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文化呈現反共、傳統、一元的特質。1987年,台灣解嚴後,多元文化思想受國內外許多因素推波助瀾下逐漸興起。1996年,開始出現本土化或去中國化浪潮。 台灣目前有三所著名之藝術大學,分別是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舞蹈方面,除了充分表現台灣文化意含的民俗舞蹈(如:八家將、新港舞步、陣頭),而台灣在現代舞的成就相當非凡,尤其林懷民先生所創立的雲門舞集。

文學

在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初期,政府大力推行反共、懷鄉文學,著名反共文學作家有王藍(代表作《藍與黑》)、姜貴(代表作《鏇風》)和司馬中原(代表作《狂風沙》)。同時,西方現代文學也是當時台灣文壇的重要力量,白先勇、王文興為其代表,而現代主義文學代表作則有《台北人》、《家變》等。1960中後期開始,一些本土作家以《台灣文藝》、《笠詩刊》為陣地,重拾鄉土素材,關注農民與勞工等底層階級的命運,作品隱含批判精神,終致在1977年(民國六十六年)引發了鄉土文學論戰。解嚴後,文學更加多元化。近幾年,伴隨網路興起,網路文學成為新的風潮。

美術、戲劇與音樂

台灣的美術在1950年代,畫壇主流以大陸來台的水墨畫家與日治時期的本土西畫家為主,繪畫技巧比較傳統。1960年代開始,新生代畫家引入西方的抽象畫等風格,美術風格走向西化。1970年代鄉土意識抬頭後,繪畫題材再趨本土化。解嚴之後,美術界生態多元自由,風格也日益前衛。

戲劇方面在二戰之後,由於早期政府的大力推廣下,京劇等中國劇種在台灣得到大力扶持;另一方面歌仔戲、布袋戲等本土劇種則仍是庶民大眾的重要娛樂方式。隨著電視的出現,布袋戲、歌仔戲開始講求聲光效果,重新獲得人們的重視。而國劇與國語話劇則融入創新元素,經常以小劇場等形式表演,舞台劇表演成為台灣極具活力的藝術活動。

戰後初期,台語歌曲一度流行,音樂界也創作了大量反共愛國歌曲。在民間,由香港傳入的國語流行歌曲和美國音樂風行一時。1970年代,知識青年疾呼“唱自己的歌”,校園民歌因此風行,此時知名的民歌手有胡德夫、楊弦、李建復、施孝榮、邰肇玫、黃大城、葉佳修、蘇來、包美聖、潘安邦等,之時唱紅了許多清新的民歌,比如:中華之愛、抓泥鰍、龍的傳人、鄉間的小路、如果、秋蟬、風中的早晨、讓我們看雲去、小草、風告訴我、再別康橋。而同一時期,台語流行樂壇受到1970年代以後受日本演歌文化影響,那卡西和夜總會等秀場文化在台灣也十分盛行,如江蕙、黃乙玲等知名台語歌手即是出身秀場的代表人物。

1980年代,講究“字正腔圓”的國語老歌風行一時,其代表人物是有亞洲歌后之稱的鄧麗君和金鐘獎歌王費玉清,費玉清至今仍在兩岸三地和全球華人地區,演唱會連連滿場深受青睞,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和費玉清的歌聲。

受到西方搖滾樂的影響,在民歌時期結束後,羅大佑等人將社會百態、政府等當時受到壓榨的百姓生活寫成歌曲,造成知識份子一時引起的共鳴。1990年代以來,台語歌曲更為多元活潑,成為不分南北的主流,客家與原住民歌手亦時有推廣母語之作。由於台灣解嚴與社會風氣漸開,造就自由化的創作與發展環境,除了台灣本土歌手,港澳、星馬、中國大陸等其他華人地區的歌手大多來台發展,使台灣成為世界華語流行音樂的中心,也因如此成就了一些流行歌手,如亞洲天后張惠妹、香港歌神張學友、大陸天后王菲、星馬天王天后孫燕姿、梁靜茹、林俊傑、天王周杰倫、天后蔡依林、天團五月天、S.H.E等代表歌手在華語樂壇的影響力。

娛樂

電影

台灣電影起始於日治時期,進入中華民國時期後,隨著兩岸的分治,台灣電影在官營製片廠的經營下,拍攝大量國語劇情片,其中不少都帶有反共色彩。同時,閩南語電影也悄然興起,題材以民間故事等為主。

1960年代,健康寫實電影成為電影界的主流,代表作有《蚵女》、《養鴨人家》等。同時,香港製作的電影也在台灣廣受歡迎,也影響到台灣本地的電影製作路線,愛情片、武俠片和功夫片成為一時的主流。

1970年代,伴隨著外交困境,中影製作了大量的愛國政宣影片,如《梅花》、《汪洋中的一條船》等。1970年代末期,以翻拍作家瓊瑤的小說為主的愛情片,在台灣掀起一陣潮流,捧紅了雙生(秦漢、秦祥林)雙旦(林青霞、林鳳嬌),搭配電影的主題曲也大為流行,比如:雁兒在林梢、我是一片雲。

1980年代起,《兒子的大玩偶》等影片開始了“新電影”風潮。解嚴之後,以侯孝賢的《悲情城市》為代表作,之後新浪潮電影興起,李安與蔡明亮成為這一時期的代表導演。同時,伴隨著美國電影為主的洋片的大舉進入,加上台制電影以小眾觀賞的藝術電影為大宗,國片的環境與市場日益萎縮低迷,雖偶有電影出現票房佳績,且每年均有台制電影在國際的電影獎獲獎,但台灣電影產業在整體上仍然呈現疲態。

經過1990年代以來的低迷後,2008年上映的《海角七號》創下超過新台幣五億元的票房成績,並帶動同期上映其他台灣電影的票房上揚,可說是為長期低迷的國片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以《海角七號》為轉折點,台灣自製電影開始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一反以往藝術電影占多數的狀況,市場較大的商業電影重新成為台灣電影產業的主流,如2011年上映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和《賽德克·巴萊》,自該年8月中旬至10月上旬,連續8周躍居台北周末票房冠軍,改寫美國電影獨占市場鰲頭的局面,被視為台灣“國片復興浪潮”的一個重要象徵。

媒體

台灣的媒體產業發軔於日治時代,第一份報紙是創刊於1896年的《台灣日日新報》(第一份中文報紙則是創刊於1923年的《台灣民報》),第一家廣播電台則是創立於1931年的台灣放送協會,當時主要媒體均與官方有相當程度的關係。進入中華民國時期後,台灣的主要報紙與電台仍由官方掌握,1949年實施戒嚴後,官方實施報禁,出版品與電子媒體也受到相當程度的管制。1962年,台灣電視公司成立,這是台灣的第一家電視台;不久中國電視公司和中華電視公司陸續開播,台灣電視業進入老三台時代。但當時三台都由政府機構與執政的中國國民黨掌控,在娛樂大眾的同時也扮演政府宣導的工具。1969年,中視播出《晶晶》,是為台灣的第一部電視劇。

1987年解除戒嚴後,報禁於1988年1月1日正式解除,至此台灣的報業、雜誌、廣播電視等傳播媒體順勢蓬勃發展,使得媒體自由化,民眾將媒體視為生活中的一部份,絕大部份的資訊更是由傳播工作者的傳達因而得知。同時歌仔戲與布袋戲也紛紛登上螢幕,傳統藝術不再只能以固有形式進行表演。1993年,政府開放成立民間成立有線電視台,隨後在1998年又開放了首家民間經營的無線電視台民視。而為普及多元文化與尊重弱勢群體,又陸續開播了公視、客家電視台與原住民族電視台。在解嚴之前,台灣影響最大的兩份報紙是《聯合報》與《中國時報》,1980年代後,《自由時報》興起,形成三大報。近年,《蘋果日報》快速發展,報業格局再演變為四大報。廣播事業亦有發展,除了傳統的中廣等之外,飛碟電台、港都電台、KISS Radio等亦成為重要的廣播電台。網路也快速興起,網路文化亦成為台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育

台灣現行學制為國民國小6年制、國民中學3年制的義務教育,高級中學3年制(含高級職業學校)、一般大學4年制,部份大學建築系所、獸醫學係為5年制,牙醫係為6年制,醫學係為7年制。技職教育體制有五年制專科學校(五專)、二年制專科學校(二專)、二年制技術校院(二技)與四年制的普通大學、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四技),大學可設定研究所,培育碩士及博士等研究人才。

台灣的高等教育相當發達,已有172所大學院校,分別提供重理論的普通大學、與重實務的科技大學或技術學院。台灣每年有14萬名考生參加1月底或2月初的大學學測,有7萬名考生參加7月1日~7月3日的大學指考;九十九年大學指考分髮結果,學生錄取率達94.87%。另有16萬名考生參加4月中的四技二專統測,九十九年四技二專日間部登記分髮結果,學生錄取率為85.44%。台灣有153所大學院校設有研究所,但是每年也有許多學生選擇出國留學,包括平均每年赴美國留學的1.3萬人。

在高級中等教育方面,可分為強調綜合理論與道德素養教育的高級中學與以技職教育、職場專業培養為方針的高級職業學校(皆為三年制)。

另在非正式教育機構還有2─6歲學前機構幼稚園,訓練學生加強某特定科目的補習班,親職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一環。社會教育方面,台灣終身教育風氣盛行,各地都有專為成人教育設計的學院機構。技術教育方面,台灣有隸屬行政院勞委會的職業訓練中心與民間各類語言或電腦等學習機構。由於網路發達,因此不少機構及坊間開辦網路教育,以建構網路學習環境,激發學習動機,進而帶動網路學習。

圖書

信息

作 者:王柬,于丹,金開誠 著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吉林文史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3月1日)

叢書名: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

平裝: 12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46326702, 7546326702

條形碼: 9787546326702

尺寸: 22.2 x 14.8 x 0.8 cm

重量: 200 g

內容

《台灣文化》內容簡介:台灣位於我國東南海濱,面積約為三萬六千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島嶼。台灣風景優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中華民族在這塊土地上篳路藍縷,世世代代辛勤耕耘,用血淚和汗水創造了可歌可泣的業績,也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就讓我們隨著原住民和大陸移民耕耘的足跡,去追尋他們共同開發台灣的歷史,去追尋他們令人心馳神往的民俗風情。

目錄

台灣傳統文化溯源

台灣傳統文化的特點

豐富多彩的台灣傳統文化

弘揚台灣傳統文化的當代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