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簡介

2007年,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在釋用宏法師關門弟子、現任住持釋全輝法師等的努力下,該寺進行了重建,新建兩棟橫屋僧房,修建停車場及近千米通寺山路,大大方便了信眾。該寺占地3000㎡,現有佛僧20多人,成為遠近聞名的百年老寺,吸引了不少平遠、江西等地信徒前來朝拜、祈福。
1982年,歷經歲月磨難與滄桑洗禮後,靈鷲寺被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正式批准登記開放。
寺廟局面
靈鷲寺主庵“孩兒坐籃”,廟身呈磚紅色,梵宇崇閎,禪廬周備,寓意運勢甚佳、乾坤在握、笑看風雲、成竹在胸。據傳,清朝道光年間,佛教香花派橫山塘法師釋道空接掌該寺,結束了近百年來由女僧人掌管寺廟的局面。
釋道空法師圓寂後,由其16歲徒孫釋用宏法師(時任梅縣地市佛教協會副會長)接管當家主持,釋用宏法師在寺67年,陸續培養出諸如彰慈、彰文、彰龍、全慶等眾多海內外知名禪師,將佛教精髓遠播海外、弘揚四海。
人文景觀
禾倉崬“靈鷲寺”門前一株300多年的老桂樹,傳為建寺時所栽,高11米左右,主樹幹直徑1米左右,濃密的樹枝猶如一把擎開的巨傘。當花開之時,甫進入山溝,即聞異香滿鼻,令人心曠神怡。此桂樹亦是梅州標誌性名木之一。
“靈鷲寺”背靠竹子排百二階,正望天室岃,遠眺梅縣石扇,盡眼望去,只見叢山疊起、峰巒疊嶂、連綿起伏,仿如九尊長龍臥於峰頂,騰於雲間,好一派青山連碧、天山共色之景,不失為遊客遠離喧囂、訴說心語、祈福許願的絕佳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