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縣

象山縣

象山縣居浙江省中部沿海,位於象山港與三門灣之間,位於浙江省中部沿海,北緯29°28′,東經121°51′。總面積6510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1175平方千米,海域面積5335平方千米。

概述

象山縣居浙江省中部沿海,位於象山港與三門灣之間,由象山半島東部及沿海608個島礁組成,陸域1175平方公里,海域535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800公里,占全省海岸線的六分之一。現轄有10鎮5鄉3個街道,2005年底,戶籍人口52.74萬人。
象山歷史悠久。早在6700年前就創造了塔山古文化,是長江流域史前文化的有力補充。春秋時,為越國鄞地,唐神龍二年(706)立縣,因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
改革開放以來,象山縣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鞏固農業基礎,強化工業主體,發展特色經濟,推進城市建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先後榮獲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漁業生產先進縣、科技進步先進縣、體育先進縣、雙擁模範縣、民間藝術之鄉、柑桔之鄉和省建築之鄉、小康縣稱號。
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中心城區由丹東、丹西、爵溪三個街道組成,總面積111.8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0平方公里,人口12萬。人民廣場、體育館、廣電中心、醫療中心、高教園區等一批標誌性、基礎性設施相繼完成或正在緊張施工中。她正向著“創建最佳人居環境,建設現代化生態型濱海城市”的目標大踏步前進。
海洋旅遊業蓬勃興起,距中心城區5公里的國家“AAA”級海濱旅遊度假區松蘭山六個沙灘蜿蜒相連,岬角礁石峭挺拔,山川洞穴千姿百態,與石浦皇城沙灘、紅岩長廊成為寧波市新十大名景。由杭州宋城集團和象山共同投資5億元的綜合性海洋文化旅遊項目——“中國漁村”,規劃用地面積2000畝,計畫於2004年完工。還有“海上仙子國”之稱的漁山列島、“中國檀香山”之美譽的檀頭山、鍾靈毓秀的靈岩山以及擁有峻峰怪石、摩天石林的花岙島等都能讓人留連忘返。

行政區劃

象山縣位於浙江省中部沿海,北緯29°28′,東經121°51′。總面積6510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1175平方千米,海域面積5335平方千米。2005年底,戶籍人口52.74萬人。
象山縣轄3個街道、10個鎮、5個鄉:丹東街道、丹西街道、爵溪街道;石浦鎮、西周鎮、鶴浦鎮、賢庠鎮、牆頭鎮、定塘鎮、塗茨鎮、大徐鎮、新橋鎮、泗洲頭鎮;東陳鄉、曉塘鄉、茅洋鄉、黃避岙鄉、高塘島鄉
2000年,象山縣轄14個鎮、5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484236人,其中:丹城鎮104539人、石浦鎮81982人、爵溪鎮17862人、西周鎮26551人、鶴浦鎮29790人、賢庠鎮21263人、牆頭鎮19507人、泗洲頭鎮12278人、定塘鎮26724人、昌國鎮10771人、塗茨鎮16918人、大徐鎮14156人、新橋鎮20885人、下沈鎮12099人、東陳鄉17853人、曉塘鄉14017人、黃避岙鄉9437人、茅洋鄉9899人、高塘島鄉17705人。

自然地理

三面環海一線穿陸
象山,位於浙江省東部沿海中段,寧波市的東南部,在象山港與三門灣之間。其地理位置北臨象山港,與鄞州區、奉化市隔港相望;東北遙對舟山市普陀區的六橫島和寧波市北侖區的梅山島;東瀕大目洋;南接貓頭洋,隔三門灣與台州市的三門縣相峙;西連寧海縣,象山半島自寧海縣紫溪、梅林至一市東延入海。象山處於象山半島的東部,由象山半島東部本土和沿海600多個島礁組成,具有“二面環海,一線穿陸”的理特徵。象山是名副其實的半島縣。
象山縣境東西最大距離為70千米,南北最大距離為90千米。陸地總面積1175平方千米,其中半島部分為995平方千米,島礁部分為180平方千米。
北甬南溫,融入“長三角”
象山縣是寧波市所轄的最南的一個縣,位於寧波和溫州兩個開放城市之間,屬長三角洲經濟經濟區外沿。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沿海經濟開發區。北與寧波北侖開發區、鄞州區一衣帶水,距遠東經濟中心上海市僅300千米。21世紀,長江三角洲地區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極。上海國際經濟中心的建設,特別是寧波現代化國際港口和重化工業基地的建設,必將有力地帶動北部象山港和南部石浦港兩大港口的開發建設和整體經濟發展。
寧波市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提出加快啟動建設象山港大橋的戰略部署,突顯了象山區域的區位優勢,將使象山進一步融入寧波,接軌上海,聯通台州、溫州,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象山港大橋一旦建成,丹城到寧波只有50千米的“半小時旅程”,並且可將同三線等多條高速公路與沿海國道主幹線、寧波沿海南線等多條高等級公路連線成網,進一步擴大幹線公路的輻射範圍,實現寧波市“半小時交通經濟圈”的戰略目標。加上杭州灣跨海大橋的疊加效應,象山將進入上海“3小時公路交通圈”,全面融入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從而進入一條社會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象山是天台山余脈向海洋延伸的一部分,象山全境以丘陵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
群山疊翠
象山位於浙東丘陵的沿海地區,山地面積為793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70%左右。縣內大多是200米以下丘陵,坡度平緩,山嶺起伏綿延。地形總體特徵是丘多、山低、坡緩。
全縣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天台山余脈自寧海縣向東延伸至象山半島,形成了縣境西北部寧象交界處的最高部分。這些山峰,山體宏偉,峰巒迭起,主峰多在500米以上。其中東搬山由寧海縣茶山蜿蜒而來,群峰綿亘,主峰海拔810.8米,為本縣第一高峰。其東南有牛料崗,海拔756米,是本縣第二高峰。周圍有海拔300-700米的山峰20餘座。
山地一般高200—450米,分布較廣,縣內主要有爵溪山地、黃避岙山地、南鄉山地等3片。
平疇間布
象山的平原大多散布於沿海地區,這些平原多由海灣促淤成灘,經過人工圍塗而成,稱為海積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象山港、東部各海灣和南部三門灣。其特點是面積大、範圍廣,占象山平原的主導地位。其中南莊平原和定山平原面積最大,歷有“上八萬(畝)”“下八萬(畝)”之稱。
此外,象山還有衝擊平原,以山前衝擊扇為主要形態。因境內山勢矮小,腹地短淺,所以面積不大,以丹城、白石、九頃、梅溪一帶比較典型。
洪積平原以溪谷平原為主要形態,形狀多為狹長,大多地處溪谷。
象山縣
象山溪河源短流促,獨注入海。流域面積在20平方千米以上的水系有大塘港、南大河、淡港、西周港、下沈港、東塘河、樊岙港。其中大塘港水系位於定山平原,流域面積為134平方千米。幹流大塘港原為三門灣內港,1975年堵口蓄淡成河,長18千米,平均寬500米。
半邊山
象山縣的半邊山風景點,瀕臨浩瀚東海,是個三面碧水相擁的小小半島。從石浦港起航,坐小機輪僅30分鐘水路。景點的臨海山體獨特峻俏,瀕岸礁石秀美壯觀,卵石灘色彩斑斕十分誘人。
蒙頂山
蒙頂山在西周鎮南面。因春夏季節常雲霧蒙頂而得名。有三條路可以登山:一條由北麓沙地村上山,沿路有上馬石、縛虎山、歡喜嶺等多處勝景,路徑盤曲仄小;一條從東麓賴家村上山,羊腸小道,陡峭難攀;另一條由南面芭蕉東嶺頭上山,路寬闊平緩,今山上茶民都從此路上下。
南韭山
南韭山為韭山列島的本島,是浙江省中部沿海的較大島之一,位於象山縣丹城鎮東32公里的海面上,西距大陸最近點為18.61公里。據民國《象山縣誌》記載:“韭山以產大韭得各”,又因島處舟山群島之南,所以寇以“南”,稱南韭山。
檀頭山
在象山半島東南方向的大目洋與貓頭洋之間,有一座面積為11餘平方公里的海島,她叫檀頭山。
五獅山
五獅山又名五指山,在茅洋鄉、東陳鄉、新橋鎮交界處,海拔557米,是縣內名山之一。有詩云:“日臨翠壁千峰動,風卷青松萬壑寒。鳥道極天城郭小,花香滿地洞門閒。”遙望雄峰,峻秀挺拔,壁立難登,猶如五獅相搏,又似五指相聚,故有“五獅”、“五指”之稱。
漁山
象山縣海城上島礁奇多,著名的漁山列島就是其中之一。漁山列島有南漁山和北漁山之分,常說的漁山通指的是北漁山。北漁山面積0.78平方公里。宛若鎮海之柱戳立萬頃碧波之中,亦如在蔚藍色的海天相托相護下的一塊綠色翡翠。
珠山
珠山位於賢庠、塗茨二鎮交界處,又名珠岩山,海撥541米。宋寶慶《四明志》載,“珠山,一名珠岩山,山頂一石圓如珠,高百餘丈,因名珠岩。”古有“海舶遙望,岩頂寶光射星漢”的傳說,又有“赤玉盤堆削琢峰”之贊,是縣內一大勝景。
象山縣
隔溪張水庫位於浙江省象山縣西周鎮隔溪張村上游0.5km處,系屬淡港水系的上游支流,壩址上游集雨面積10.6km2。隔溪張水庫為以供水、灌溉為主,結合防洪等綜合利用的工程,屬三等工程。
象山地處東經121°34'-122°20',北緯28°45'-29°49',瀕臨太平洋。其地理位置決定了象山具有非常明顯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特徵,即四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無霜期長(年平均約248天,生長期為345天),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為16—17℃),溫和濕潤,雨量豐沛(年平均降水量1400mm以上)。
由於地形不同,縣內西北部與東南部沿海地區在氣溫西北部比東南部石浦地區略高,年積溫西北部超出6000℃;年降水量,即使在久旱年份,西北部山區都要超過東南部的石浦地區。
漲落有序的潮汐
象山三面臨海,許多島嶼都被大海包圍著,這時我們會發現海水有一個漲落的現象:它每天兩次湧上海灘,把露出水面的礁石、海灘淹沒了,海灣、海港水位增高了;到了一定時間,海水又逐步降將,礁石、海灘又露出水滿。
象山是個海洋大縣,沿海岸為規則半日潮區。潮汐與象山人民的生活、生產關係十分密切,掌握抄襲漲落規律對出海捕魚、曬鹽、人工養殖、安排海港和河口船隻進出、防台等都有重要意義。
潮汐是由月亮和太陽的引力作用而形成的。地球對地面上海水的引力,比月亮和太陽大幾百萬倍,所以海水留在地球上,而不會被月亮和太吸走。但是,月亮和太陽都像大的磁鐵一樣吸引著海洋,它能把靠近它一面的海水吸得鼓脹起來,引起潮汐。
象山漁諺:“初三潮,十八水,初八、廿三小水低。”月亮和太陽與地球的相對位置,對海潮的影響極大。例如,當月亮和太陽與地球成一直線時,月亮和太陽對地球引力加在一起,引起不同尋常的海潮,這種海潮稱為大潮,農曆每月初三、十八各發生一次;當月亮、地球與太、地球這兩條連線成直角時,引力就弱,潮水很低,這種潮叫做小潮。象山農曆初三、十八潮位最高;初八、二十三為一月中潮位最低。
象山縣天然氧吧
據測定,我們生活的大氣環境中,氧氣約占20.7%,一個成年人每天新陳代謝大約需要消費500升氧氣。而人體內氧氣貯存量卻僅有1.5升左右。其餘只能靠呼吸空氣中的氧氣來補充。
象山森林覆蓋面積達58%,象山人均公綠面積11.89平方米。年平均氣溫16—17℃,根據有關專家測定,象山區域大氣的各項指標均達優質獨家去條件,特別是香山每立方厘米大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達1.47萬個,完全達到國家度假區一級標準。而當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含量達到10—100萬個地時候,空氣本身就有防治疾病的作用,而大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一般為每立方厘米400—700個。所以,象山大自然的“綠色”空氣,被譽為“天然氧吧”。
象山陸域面積為1175平方千米,以“七山一水二分田”基本格局組成,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森林覆蓋率56%以上,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吸收與散發熱量收支平衡,是人居條件比較優越的地方;但颱風活動頻繁,常伴有狂風暴雨,水系源短流急,獨注入海,工程調蓄性能弱,而且河網密度低,潛伏旱澇災害隱患。全縣多年平均降雨量1463毫米,多年平均水資源徑流總量9.33億立方米,降雨徑流時空分布呈現自西北東南遞減,集中在梅雨、颱風期間,為雙峰型。年際變化極度偏離均衡,變幅最大為2.83,以及工程地質、地形、淹沒移民和經濟條件的限制,導致水資源開發利用困難。

象山景點介紹

 “東方不老島、海山仙子國”。到象山這座天然的海洋博物館,是華東地區海洋旅遊業中一顆璀璨的海上明珠。
象山奇特度極高的海蝕地貌景觀無與倫比,堪稱我國東南沿海一絕。旖旎多姿的山海風光,融青山、碧海、藍天為一體,千姿百態,美不勝收。優美的自然景觀,造就了眾多的人文景觀,距今六千年的塔山文化名聞遐邇。
象山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之稱。境內現有秀麗清新的“AAAA級旅遊區”-松蘭山省級海濱旅遊度假區、被譽為“地質陳列館”的中國第一崖灘長廊-紅岩、恢宏壯觀的花岙“海上石林”、匯聚全國漁區風情的“中國漁村”、中國四大漁港之一的石浦漁港、驚險刺激的海上狩獵島-金沙灣度假村,以及融入漁區文化和環保理念的中國開漁節等,無不被中外遊客所讚譽。象山列入首批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象山旅遊

中國漁村
中國漁村位於中國象山石浦的,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長三角最具人氣旅遊區、浙江省十大休閒避暑勝地;是中國東海岸最大的原生態海濱休閒旅遊度假區,是一個以“漁文化民俗游”及“海濱休閒度假”為主題的大型休閒海濱旅遊勝地,並被評為“浙江省十大避暑休閒勝地”。中國漁村分為陽光海岸和漁山島兩大景區。作為中國最大的綜合性海洋文化休閒度假勝地,它具備了一流的軟硬體設施,有地中海式的別墅建築、加勒比海風格的娛樂區,優質的海濱沙灘、地道美味的漁村海鮮小吃,青翠的島嶼和森林資源。無論是主題公園配套主樓、漁村主題別墅、三桅式古船、漁家排檔、帳篷村,還是高掛的漁村風向標、漁家小船、桅燈等,都全方位展示了漁區的生活氛圍。
漁村內有趕海大道入口區、陽光海岸廣場、平岩景區、商業街、韓國街、貝殼館、漁民俗風情街,東海漁村大酒店,常年遊人如織。在漁文化民俗街,遊客將直面一座座古老的漁業作坊。在漁網作坊里,工人一邊織網一邊教授編織技巧;在工藝品作坊里,人們可以親自動手製作沙雕和漂流瓶;去船作坊,人們將會學到處理海上遇險的問題和一些日常修船的方法。
石浦古城
石浦是一個有著600餘年歷史的漁港古城,位於長三角經濟中心區的南翼,浙江中部沿海,寧波市象山縣南部。依山面港,陸地總面積119.5平方公里,其中沿海島礁176個。石浦早在秦漢時即有先民在此漁獵生息的記載,唐宋時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漁商埠,海防要塞,浙洋中路重鎮。如今,石浦是國家二類開放口岸、全國漁業第一鎮、浙江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5]
石浦古城沿山而築,依山臨海,人稱“城在港上,山在城中”。它一頭連著漁港、一頭深藏在山間谷地,城牆隨山勢起伏而築,城門就形而構,居高控港是“海防重鎮”石浦古城雄姿的主要特徵。老屋梯級而建,街巷拾級而上,蜿蜒曲折。在這裡你可以參觀融漁文化、商賈文化、海防文化的特色場館,織魚網、做漁燈。
瓮城坐落於碗行街、福建街、中街交匯口,始建設於明代,清光緒年重修,現在古城牆保存完好。今重建的瓮城占地240平方米,入口設城門,上置門挺,出口為城樓重檐,由鍘門組成。石浦以瓮城為標誌,分城裡、城外,故稱古城石浦。城內各場館設定可使遊客體驗到過去城裡商鋪的繁華和百姓熱鬧的生活。
全國獨此一家的中國扣陳列區就像一個盤扣專賣店一樣,特色鮮明、風味獨特。中國扣,又叫盤扣,是古時女孩家用靈巧纖細的手盤出來的美麗之扣。
象山影視城
影視城的前期建築是依據金庸小說《神鵰俠侶》的故事內容來修建設的,城中氣勢恢宏的襄陽城、神秘莫測的活死人墓、秀麗幽雅的歸雲山莊、迷離奇幻的絕情谷、蓊蓊鬱郁的榕樹林等主要景點風格獨特、創意新穎。城內有湖光山色,也有亭台樓榭;有溝谷洞天,也有宋時古街,讓人情不自禁地融入武俠意境。《神鵰俠侶》便是在象山影視城拍攝的第一部影視劇。隨後相繼拍攝了《碧血劍》、《鹿鼎記》、《大唐遊俠傳》等經典武俠劇,也是《趙氏孤兒》、《新版西遊記》等熱播劇的主要取景地,還拍了一些如《井崗山》等戰爭片。
在這裡你可以參觀影視擂台,參加明星見面會,體驗陰森古墓,在怡春院茶座看戲、甚至客串縣衙審案。

購物

象山竹根雕
繼承我國明清時期竹根雕刻工藝及其風格的基礎上,吸收現代西洋藝術,充分利用竹根天然形狀,雕刻成種類人物、佛像,動物等,形象生動,形態逼真。造型藝術上,突破傳統的用料規範,連根帶須,一併套用,再現返樸歸真之趣,適應人們熱愛自然的審美趨勢,是歷史上特別是晚清以來竹根雕藝術的一大進步。
象山白鵝
象山白鵝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飼養歷史。鵝頭大,頸長背寬,羽毛潔白,體壯肉肥,走起路來一搖一擺,憨厚可愛。
成年公鵝平均體重5000克,母鵝4000克。肉質鮮美,燒成菜餚,肥而不膩,酥而不爛,肥、鮮、嫩、脆皆備,別具風味。聞名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諸國和港澳地區的"寧波凍鵝",即為象山白鵝加工而成。
象山白鵝除了鵝肉有較高營養價值外,鵝血、鵝膽、鵝爪和兩根小腸,均可製成藥品;凍鵝大腸更受港澳客商歡迎;羽毛中以製成惹人喜愛的羽絨被、羽毛球和羽毛扇等。
象山貝母
貝母,是一種具有止咳、寧喘、祛痰、潤肺功能的中成藥。象貝,也稱浙貝,為中國四大貝母之一,因產於浙江象山而得名。
象貝屬百合科的多年生草本,春生夏萎。鱗莖扁球形,含生物鹼。象貝性寒、味苦,主治外感咳嗽、肺痛、乳痛、瘰病痰咳等症。據研究,象貝的花亦有化痰、止咳、潤肺的功效。象貝的總體功效遠勝於其它品種。
象貝繁殖、栽培方便。通常用鱗莖繁殖,若用種子繁殖,須在種子成熟後立即下種。該縣山地原種植象貝較多,產銷量大。現山地偶有野生。
象山泥螺
泥螺,又稱吐鐵,呈螺圓形,殼薄而脆,沿海泥塗均產,以南田塗、水湖塗最盛,質佳。"吐鐵"名稱的來歷,是由於泥螺生長在海塗上"吐舌含沙,沙黑如鐵",每年要到桃花開時,泥螺的"鐵"才吐完,肚內清潔,味就美了。
泥螺每年穀雨後始發,立夏為旺季,芒種一到就銷聲匿跡。它少有鮮食,一般須加鹽醃透,密封貯藏幾天后方可食用。若用黃酒浸醉,則味更佳,名"醉泥螺",為佐餐佳品,暢銷國內外市場。
象山竹蓆
鶴清鎮的象山縣工藝竹蓆廠,採用新工藝,首創"兄北牌"高檔竹蓆。竹徑5毫米、4毫米、3毫米的涼蓆相繼投放市場。該產品規格齊全,品種繁多,有床上用席、沙發用席、車輛用席等系列竹品。最近又開發成功空心竹涼蓆新產品。"兄弟牌"竹席挺刮光潔,柔硬適中,透風防濕,有利人體筋脈。

自然資源

象山陸域面積為1175平方千米,以“七山一水二分田”基本格局組成,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森林覆蓋率56%以上,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吸收與散發熱量收支平衡,是人居條件比較優越的地方;但颱風活動頻繁,常伴有狂風暴雨,水系源短流急,獨注入海,工程調蓄性能弱,而且河網密度低,潛伏旱澇災害隱患。全縣多年平均降雨量1463毫米,多年平均水資源徑流總量9.33億立方米,降雨徑流時空分布呈現自西北東南遞減,集中在梅雨、颱風期間,為雙峰型。年際變化極度偏離均衡,變幅最大為2.83,以及工程地質、地形、淹沒移民和經濟條件的限制,導致水資源開發利用困難。 
象山縣海洋資源豐富,植被蔥鬱、空氣清新,海鮮美味,是浙江省海洋旅遊業四大板塊之一,是華東地區集“漁、港、島、灘”等各種海洋資源於一體的最佳地區之一。1997年以來,象山旅遊業從無到有,蓬勃發展。目前,全縣初步形成了“一帶四區”的大旅遊發展格局,成為長三角地區重要的濱海旅遊度假勝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