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早年就讀於淹城中學。1954年從省蘇州中學考取上海交大,1957年內遷西安,1960年畢業於西安交大機械系鑄造專業,分配至重慶大學任教。系全國鑄造學會理事,全國鑄件挽救工程專委會主任兼鑄鐵及熔煉專委會委員。
工作業績
長期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發明的球墨可鍛技術成果,1985年獲國家專利。1986年應邀美國講學,在芝加哥向美國鍛造學會作《中國古代球鐵與現代球墨可鍛鑄鐵》報告,引起轟動。會後拒絕多家公司留在美國發展的邀請,回國主持研究“鑄件挽救工程”,對各類鋼、鐵、銅材質的鑄件、機件及模具表面氣孔等缺陷,採用基材非熔化型連線技術,進行修復,解決了鑄件缺陷後的浪費,目前該項技術已在汽車、農機、工具機、冶金、礦山、電力等製造行業推廣使用,累計為國家創造經濟效益兩億多元。該成果2000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研製成功的高強韌性鑄造鋁矽合金,已引起世界名國關注,正廣泛套用於我國的軍事、航天、汽車、機車等運載機械工業領域。已培養30多位碩士、博士生。曾獲重慶市優秀教師、勞動模範稱號,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四川省及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多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常州名人錄(下)
“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常州自古以來就是詩書禮儀之鄉、鍾靈毓秀之地。自從2500年前延陵季子(吳公子季札)在常州開邑以來,常州這塊土地就以物產豐富、經濟發達、文化興盛、人才輩出而著稱,有大批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藝術家、史學家、科學家從常州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