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三行

是三行

是三行(1927~2003)號興堯。江蘇武進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華民國書學會會員、中華民國水墨藝術學會會員、永和市長青學苑書法老師、國興印刷長董事長、國齊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等。書法擅古篆文、金文、楷書、行書、隸書等,精篆刻。作品獲日本第6回翠泉書道展準大賞獎、1990年國際書法篆刻藝術博覽會優秀獎、1991年日本全國書道金商獎、1992年北京海峽兩岸書畫聯誼會榮譽證書、湖南株洲市“海峽情”民革委員會榮譽證書、全國硬筆書法大專社會組佳作獎、中外名人名家書畫精品“收藏證”等。是三行先生,族名有仁,字興耀,又字三行;江蘇省常州市武進縣人,父親其伉,字浩增;母親閔太夫人。兄弟五人,家中排行長子,二弟有義,字興棠;三弟有禮,字興瑞;四弟有智,字興榮;五弟有信,字興華;及姊姊愛珍。傳略輯入台灣《中國現代名人錄》、《漢城奧運會國際美術名鑒》、《中國美術書法界名人名作博覽》、《中日現代美術通鑑》、《中華人物辭海·當代文化卷》、《世界文化名人辭海》、《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基本信息

書法與我

是三行 是三行

文 / 是三行

是三行先生 是三行先生

人類歷史文化的演進、知識的傳承,端賴於「文字」的記載,而文字的運用,更由於字型及使用工具之不同,而各有其趣;於是在現代的工商社會裡,文字藝術之舉足輕重,就更可想而知了。

「字」人人會寫,依工具之不同,可分為:毛筆、鉛筆、原子筆、鋼筆、粉筆、石筆等。「鋼筆」:是從前在學生、老師或教授的識別標幟,在他〈她〉們的衣襟上,別上一支鋼筆,看起來文質彬彬,既實用又大方,時至今日,鋼筆竟成絕物,而被原子筆所取代了。「粉筆」:是老師們在教學時專用的工具,一支粉筆,一根教鞭,顯示著老師的權威。「石筆」:是從前學堂里學生練習寫字的工具,可能已經絕跡了。「毛筆」:有大楷、中楷、小楷之分,有狼毫、羊毫之別,在這幾種筆具之中,以毛筆最為難寫,使用毛筆寫得好,稱之謂:「書法」。書法能陶冶心情,修身養性,亦能使人走向真、善、美的境界,所以說喜歡書法的人,不會學壞,我個人即持肯定的看法。當我工作不順遂或有困擾的時候,就持筆寫字來紓解心中的鬱悶。回憶在「是」家祠堂所設立的國民國小堂〈亦稱洋學堂〉,在二年級時,經常與同學們吵罵、打架,因為身為長子,深得父母鍾愛,所以很少受到責罵,以致養成自傲的個性。至民國二十六年,七七事變發生,日軍占據華南地區後,當時洋學校不準設立,全被勒令關閉,於是輟學,在家務農。

寄父─是世興先生,是清朝舉人,為人正直,樂善好施,甚至修橋鋪路,譽滿鄉里,由於宅第寬大,鄉親父老特懇請其在家中開設私塾,以造福鄉梓。在私塾籌設完成後,寄父知道我輟學在家,特命人叫我前去就讀,於是每天要走一個小時的路程,重新負笈向學。當時學堂中共有學生四十二人,有的已念至大學,有的則已讀至中庸不等,我因剛去,則由百家姓開始。在私塾中,除搖頭晃腦地跟著先生朗誦經文、背書、打算盤外,書法亦是重要課程之一,每天午後皆安排一個半小時,練習大楷。有一天,當我正在練字時,寄父突然走到背後,在我不注意的時候,將我手中的毛筆,一把拔起,然後罵了我一頓:「哼!筆都握不牢,還寫什麼字?」首先,我被這突來的舉止給嚇住了,接著我忍不住掉著淚,不敢哭出聲,但心中卻氣憤難平,想著:為什麼不去拔其它同學的筆,偏偏來找我的麻煩?不久,寄母知道此事,趕忙前來安慰,並解釋道:你寄父是「愛之深,責之切」啊!你可知他平日常在我面前誇你,說「孺子可教」也!隨後他又回頭責怪寄父說:你應該好好的解說,不要把孩子給嚇壞了。從這件事可看出寄母對我的疼愛。

記得剛開始練習寫字時,寄父不厭其煩的告訴我們,寫字的五大要訣:「第一,筆要握緊,五指齊力,掌心要空,能握一枚雞蛋。第二,掌要豎,腕要平,姿勢要端正。第三,筆桿對鼻,鼻對心,心運用於手,全神貫注。第四,用墨要勻,筆劃大小一致。第五,不要歪斜,要注意字態之美,如此方能寫得出好字。」

除了寫字,磨墨也是一門學問,因為墨磨得太濃,筆尖凝結,下筆時施展不開,但若磨不到火候,筆墨一觸及紙張就渲染開了,所以最初練字時,往往一篇大楷,字字濃淡不勻,真是不堪入目。幾經磨練,自己才慢慢地體會出磨墨的重要性。不像墨汁,用起來方便得多,但確也失去了磨墨寫字的技巧與樂趣了。

有一次練字的時候,我在大楷簿上寫了一個「遠」字,把「辶」字邊寫成一捺,也將「袁」字最後一筆寫成一捺。寄父看鳥後對我說:「『字無二捺』,袁字單獨寫,可寫成一捺,如何寫遠字,這袁字就不能寫成捺,以後要注意啊!」事後有些同學以此來譏笑我,但這些刺激卻更增加我奮發的意志,爾後寄父剴切指導的重點,也牢牢地刻印在我腦海之中。

寄父批改大楷作業,分為三個等級,寫得好的以三角「△」或單圈「○」來表示,較好的則以雙圈「○○」,最好的就用三個圈「○○○」來批註。記得當年兒時的玩伴們,經常邀約外出戲耍,如:踢毽子、跳繩、滾鐵環、丟銅板等,或到河邊捉魚、摸蝦,甚至到山林間捕兔子及山雞等,但我一概拒絕了,因為那時自己的想法中只有二件事;其一是書本──如何把書念好。其二是寫字──怎樣把字寫好。在專心一意的苦練中,自己發現如:「之乎者也」四字中的「之」與「也」二字最難運筆,也最不容易寫得好,所以一有空閒,便專心練習寫「之」與「也」,直到自己滿意為止,決不辜負父母以及寄父母對我殷切的期望。三個月後,在一篇大楷十六個字中,平均會有三、四個字得單圈「○」,有二、三個字得雙圈「○○」,此後更激起了我練字的信心,因此越寫越好,而越好就越想寫,有時甚至認真到廢寢忘食的地步。

又半年後,在我的大楷作業簿上,竟然出現了最好的三個圈「○○○」批註,在全班四十多位同學中尚未有人得過此項榮譽,但我並不自傲,反更使我全力投入寫字的興趣。寄父恐我因此得意而忘形,特別勉勵我說:「百尺竿頭,還須更進一步,同時還要注重自己的品德。」為此,寄父還講了一個「螞蟻報恩」的小故事,來惕勵我們:

在清朝時,有一位秀才,名叫王玉郎,時年及冠,進京赴考,在路途中,看到河中有一羣螞蟻,被水圍困,玉郎便采了幾片樹葉,放入水中,使螞蟻都能爬到樹葉上,樹葉順流而下,飄向岸邊,玉郎眼見一隻只螞蟻都爬上岸後才離去,救起了這一羣螞蟻。在京中殿試完畢,等候發榜,主考官詳閱考卷,見玉郎的考卷,才文並茂,批閱大楷時,發現玉郎的考卷上爬有螞蟻,主考官將螞蟻拍掉,馬上又有螞蟻爬上考卷,齊集在考卷上匯成一點,原來玉郎在不知不覺中把「太」字少寫了一點,主考官又再度將螞蟻拍掉,霎時螞蟻又齊集在「大」字下面匯成一點,主考官連拍三次,螞蟻仍然奮不顧身的堆積在大字下面的一點處。主考官心知有異,召玉郎前來詢問:你有沒有做過積德的事。玉郎回應說:沒有啊!主考官說:那就奇了?你的書法考卷上,「太」字下面少寫了一點,主考官再將其考卷取出觀看,仍有螞蟻蜷伏在上面,趕都趕不走,這王玉郎才道出途中經過的情形。主考官認為此人「才德兼備」,後被錄取為「進士」的一段佳話。

以上的小故事中,秀才救起一羣螞蟻,而螞蟻為了報恩,使他錄取為進士,傳為美談。所以一個人有了「才」,還要有「德」,「德」包含有:才德、品德、口德、道德、恩德、陰德、陽德等。簡言之,可分為有形與無形兩種。有形的屬陽德;幫助人家渡過急難,如在途中見一婦人大腹便便,即將臨盆,暈厥在路旁,路過的人,如能及時將她護送至醫院,使其順利生產,即為陽德。無形的屬陰德;所謂「為善不欲人知」,一言一行,循規蹈矩,言談間不要損人,或在行進中,見一農夫挑著重擔,先讓其過,即屬陰德。凡此種種,冥冥之中都有報應。像故事中的王玉郎,便屬於無形的陰德,也就是佛教中的真諦:「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也」。

在私塾就讀的三個月中,我念完了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大學,當念中庸的時候,每天清晨五點鐘就背著書包上學堂,並且在晨曦的路途上,邊走邊背,根本不了解書中的意思,但仍須死背強記,課程安排通常是:早晨八點背完一課,寄父教我一課,等念熟後,中午再背一課,接著寄父又教我一課,到下午念熟後,於下課前再背一課,寄父又再教我一課。有些同學,先生教完一課中庸,念了三天還背不出來,因而經常被先生用戒方〈戒尺〉打屁股,或頭頂著書本在太陽下罰跪。當時還流行一首兒歌:「中庸、中庸,屁股要打得鮮紅,中庸念完,屁股剩一個髐圈」,從這兒歌中,就不難體會出中庸難念的情況了。

生長在農村的我,有時靜坐在山野,仰望著藍天自我思考,覺得前程沒有什麼希望,即使把書念好,字寫好,又有什麼用呢?一到農忙,就要放下書包,幫忙到田裡去做些輕微的工作,如:拔秧、蒔秧、摸草等,兩隻腳一伸進秧田裡,就有螞蝗〈水蛭〉叮在我的腳上,等發覺時,它肚子裡已吸滿了鮮血,非常可怕。到了養蠶季節,又得幫著到桑園去採桑葉,碰上一種「刺毛蟲」,常刺得手臂上紅一塊、紫一塊,又痛又癢,使人毛骨悚然。放學回來,還要與弟弟背著草籃去刈草,回來餵豬、羊。

在寄父的私塾里,歷經九個月,念完了:百家姓、千字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共七篇,尚未念完時,自己每天就跟父母吵嚷著,要離開家鄉,到城市中去闖蕩一番,後來父母扭不過我的請求,終於答應讓我外出習藝。唯一遺憾的是辜負了父母與寄父母對我的厚愛與期望,從此也與書本及寫字疏遠了。而於民國二十九年進入蘇州──文進印務局,充當學徒,在正式拜師學藝後,才知道學徒生涯原來是過著奴隸不如的生活,但事情到了這種地步,已無法再回頭。因為當初離開家鄉時,父母親曾流著淚對我說:「孩子!你每天吵呀!鬧著要外出習藝,不但你寄父母不同意,連伯伯、叔叔們都不同意,更何況父母呢?要知道當學徒是很辛苦的,如果你學藝不滿三年,半途而廢,不但會給親友們取笑,同時父母的顏面亦掃地。」所以每次想到這裡,只有咬緊牙關,繼續忍受煎熬。白天受了委屈,跟誰去訴說呢?只有晚上躲在被褥中哭泣,這是自願的,能怪誰呀!一個十四歲的孩子,每天早晨五點起床,先要挑三擔水〈蘇州當時還沒有自來水〉,不論風吹雨打、飄雪結霜,三擔水是缺一不可的。緊接著例行工作:淘米、洗菜、燒水、抹桌、抱小孩等,稍有差池,就用雞毛撢子伺候。有一次,師母為了測驗我有無貪念,叫我去淘米的時候。故意在米中放入二毛錢。當我發覺後,便取出交還給師母,師母即頻頻點頭,表示滿意。在當年那種環境下,我所學到的品節,是完美的,學到的操守,是無缺的。苦了二年多,後續又進來二位師弟,先生把例行的工作交由師弟去做,我則如釋重負,終於熬出了頭。但我每天仍自我要求,於五點鐘起床,寫二頁大楷,一頁小楷,從不間斷,先生看我每天早晨臨窗磨墨寫字,亦點頭稱讚不已。經歷了三年的煎熬,習藝期滿,的確學到不少做人處事的道理,並磨練出自己堅毅不拔的精神。

民國三十三年離開蘇州文進印務局後,輾轉到十里洋場的──上海市,進入華藝美術設計印刷公司任職,閒暇之餘,仍念念不忘讀書與寫字,由於每天工作八小時,晚間有較充裕的時間,便報名參加了「上海市第一民眾補習學校」,繼續進修。該校各設甲乙丙丁組;甲組相當於五、六年級;乙組相當於四、五年級;丙組則為三、四年級;丁組則比照一、二年級。因我早年已有些基礎,所以便參加了甲組。上課後,因為自己有書法基礎,於是甚得老師與同學們的厚愛。甲組每月均舉辦牆報競賽,由同學投稿、插圖、漫畫、刊頭,由另二位同學擔任,而繕寫的工作,就落在我的身上。後經「上海市第二十五民眾補習學校」大禮堂舉行頒獎典禮。誰知好景不長常,僅維持補習教育半學期就結束了。而自己亦於不久後轉赴南京故宮空軍機場任職。

由此時局逆轉,於民國三十六年冬季隨空軍由南京撤退來台,至民國三十九年離開空軍單位,爾後赴台北,經友人介紹,在空軍印刷廠擔任工務,後兼工務主任之職,歷二載,使空軍印刷廠之工務作業步入正軌。而於民國四十二年九月辭去空軍印刷廠之職。於同年十月十日〈國慶紀念日〉正式成立國興印刷廠,期為文化工作而努力,自創廠迄今,已麗三十七載。自己退休,將「國興印刷廠」交長子是志中執掌,另成立「國齊企業有限公司」由次子是志成負責。我自退休後,賦閒在家,以習字為平時生活中的消遣。及至民國七十五年報名參加張炳煌老師的書法研習會,這才真正從事書法之研究。

為印證自己學習的成果,乃於民國七十六年參加中華民國第一屆全國硬筆〈原子筆〉書法比賽,未料竟獲得北區大專社會組佳作獎,同時並獲得全國大專社會組佳作獎。民國七十八年十月,又以全開宣紙,用古篆文撰寫「禮運大同篇」,參加日本翠泉書道展,亦獲得日本翠泉書道展之「準大賞」獎,並於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四日在日本大阪府市立市民會館舉行頒獎典禮。這訊息由書友雜誌社刊登於民國七十九年七月份第四十一期雜誌之得獎名錄中,而由日本主辦單位寄來獎狀,委由書友雜誌社擇期頒發。

文字的本身,雖只是溝通、記載之工具,卻也代表了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及氣度風範,展眼全世界,中國的文字,堪稱舉世推崇,在五千年文化的歷史衝激里,使它歷久彌堅,無論是字的「形」與「意」,更是充滿了高深奧妙之智慧。研習書法也非一朝一夕,一蹴可幾,端賴個人之恆心鑽研,方有所得,願愛好書法者,能共策共勉,共同為傳統國粹「中國之書法」,盡一己棉薄之力。

本文為紀念先寄父──是世興先生而寫,其對我用心良苦,諄諄善導,使我在書法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更感念先父母養育之恩,雖終身奉養,亦難盡報矣。三行自民國三十六年隨空軍來台後,從此遠隔重洋,兩地相思。三行對父母親生不能盡奉養之責,死不能親侍送終,悠悠蒼天,此恨何極?故於民國七十四年五月偕內返鄉之際,爰為先父母建墳造亭,亭曰:「孝思亭」,以托無限思親之情懷,並感謝在蘇州學徒時先生、師母的教誨,使我在今後社會中作為做人處事的準則。

我國的書法博大精深,學起來亦非一朝一夕可成,亦沒有捷徑可走,唯一可行的方法,要多寫、多練,在寫練之中能悟出其中的奧秘。

我自六十歲退休後,拋棄一切瑣事,每日與筆墨為伍,紙硯為伴。初學練習楷書,從一點、一橫、一豎、一鉤、一挑、一撇、一厥、一捺開始。我有一個毛病,就是不肯用毛筆練字,而喜歡用原子筆練字,因為我用原子筆練字,主要先練習每一個字的結構與形態,然後才開始用毛筆寫字,寫字不但要有耐心,還要有恆心,更要付出愛心,一次寫不好,寫二次,甚至三次、四次,一定要寫到自己滿意為止。

在「正草隸篆」的四體中,我特別喜好篆書,後來我把篆書寫成「金文。金文者,金石文也。它包括了:甲骨文、金石文、鐘鼎文、石鼓文、古籀文、陶文、雕蟲篆、古篆、大篆、小篆等。書法是一種藝術,每行字里可大可小,能自由發揮,不受任何拘束,亦看不出有敗筆之感,我將字態的「真善美」鎔於一爐,除有時用破體字外,儘量使人易懂易識,還要不失其原意,如果想深入「金文」篆的境界中,是不難領會出來的。

由於我創的金文體形之美,我不禁喜歡上它。於是專攻金文。除了參考金石大辭典、古篆文大辭典、篆刻字典、篆刻字林外,有時遇到困難的時候,在半夜的睡夢中驚醒,馬上起身補捉那一瞬間的靈感,寫到滿意後才睡覺。

民國八十年春天,經友人介紹於紅十字會博愛服務中心及永和市長青書法學苑〈甲、乙班〉教授書法迄今。所以我在書法上更加重了責任感,每天除了上課教學外,更要寫六個小時的字,來砥礪磨鍊自己,更上一層樓,而一有空餘的時間,還自己摸索著雕刻,以致沉醉於翰墨、篆刻之中。尚祈各位專家,不吝指教!

以上所言,是我畢生與書法上奮鬥的歷程,亦反映出現今社會上好高騖遠、利慾薰心的寫照。我愛書法,書法愛我,謹依我的淺見,願與諸同好共勉之!

歷年大事記

民國十六年

(西元1927年)農曆四月八日:是三行先生出生於橫山橋鎮芳茂村是家巷,八歲進入是氏祠堂就讀,時值「七七蘆溝橋事變」以致輟學,後在義父清舉人世興公開設之私塾就讀,從此負笈東村,接受啟蒙教育,由於天賦聰敏又極好學,極獲世興公之期許與鍾愛,雖未受過正式教育,但自己勤於詩書習字,四書五經朗朗上口,且練得一手好字,書法基礎即奠基於此時。

民國二十八年

(西元1939年),有感農村生活困窘,亟思到外地發展的志願,因緣際會的,在上海市某印刷廠,從印刷學徒作起,學習印刷專長,也因此更加對文字的結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後經友人推薦,便在當時的空軍印刷廠擔任印刷工務員一職。

民國三十六年

(西元1947年),隨空軍印刷廠由南京明故宮機場,搬遷來到台灣省嘉義縣。民國三十八年(西元1949年),中國大陸解放,便與家鄉親友失去聯絡。民國三十九年(西元1950年),升任空軍印刷廠工務主任之職。民國四十一年(西元1952年),與台灣省嘉義縣蔡公崇山先生之長女秋桂女士結婚。民國四十二年(西元1953年),長女亞娜出生;因為職務的薪資無法維持正常生活所需,同年與一起來台的同鄉好友,辭去空軍印刷廠職務,遷移至台北市創設國興印刷廠及國齊企業有限公司,為社會文化工作做出奉獻;長子志中、次子志成、次女亞華相繼出生,由於夫人治家有條不紊、相夫教子、勤勞節儉、夫妻伉儷情深,雖然創業艱難,忙於發展,然自幼奠下的書寫基礎與興趣使然,更加上夫人的鼓勵支持,平日仍不懈於揮毫之樂、悠遊翰墨。

民國七十六年

(西元1987年),在屆滿一甲子的歲月時刻,將工廠及公司之經營交由子女接棒,便終日謹慎求證、絲毫不茍的精神學習書法,以墨為伍、紙硯為伴在精練各體書法之後,益發對古文字及篆字產生濃厚興趣,特別是金石文之研究,為能更加了解該文字的體驗、創意,更購買篆刻工具,加強學習其技巧,期能在該領域中,摹擬相同的時空環境;並推廣藝文書法,從觀摩經典作品到鑽研創發,將中國象形文字之美,完美呈現;堅持自創一格,賦予生動的布局,透過巧妙構思,賦予新的生命,務求盡善盡美的精神涵養令人激賞。

民國八十一年

(西元1992年)十月,在累積無數的經驗心得與作品後,首次在台北市的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舉辦了首次的個人書法展覽,並出版“是三行書法作品集”,獲得社會輿論的好評與討論,更加鼓舞了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信心。

台灣台北國軍活動中心-個人書法展 台灣台北國軍活動中心-個人書法展
是三行書法作品集 是三行書法作品集

民國八十三年

(西元1994年),創設“聚翰坊藝苑”傳授書法並任台北縣永和市長青學苑書法老師、中華書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理事長暨台北聯誼會主任委員、中國澹寧書法學會常務理事等,歷年於國內、海外參加大小書畫展不下百餘次,遠屆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菲律賓、歐洲等,榮獲獎項不勝其數,其作品散布海內外,愛好者爭相珍藏。(如附屬檔案)

聚翰坊藝苑 聚翰坊藝苑

民國八十五年

(西元1996年)五月,在台灣各界書法團體促擁及自己的潛心研習下,個人的第二本專輯“是三行稀齡書畫篆刻作品特輯”於焉誕生,並由國民黨大老陳立夫將軍,為特輯封面題字,蔣緯國先生、何志浩先生等著名人士致詞祝賀,並於同年榮獲:山東省濰坊市國際文化藝術博覽會金石文頭名狀元之頭銜與名號,主辦單位並在濰坊市國際碑林,專辟“是三行藝術園”刻石立碑展示其作品,供愛好者永久觀賞。

是三行稀齡篆刻書畫作品特輯 是三行稀齡篆刻書畫作品特輯

是三行先生能在事業有成之餘,除了自身興趣更為發揚中華傳統文化之薪傳,努力於書法文字之存續與推廣,以其學不厭、誨不倦的一貫精神,桃李萬千、栽培有成,為中國古典「中和美」的典型代表,在台灣各界書法前輩、好友、教授們,尊稱為「是大師」並榮登中國當代藝術家名人錄。

是三行 是三行
國際碑林 國際碑林

民國九十一年

(西元2002年)三月,應江蘇省武進市文聯主席湯得勝先生的邀請及協助下,在常州市劉海棠美術館,舉辦了首次在中國大陸的個人書法展,各級政要蒞臨指導、剪彩致詞,其他省市書法團體及愛好者,均專程前來參予盛會;同年七月更將展會書法作品,移至是三行先生的故里武進市橫山橋鎮的芳茂村老年活動中心,再度展示,實現了是三行先生少小離家、分隔兩岸後多年來的宿願,榮歸故里、光耀門楣。

民國九十一年

(西元2002年)七月三日,是三行先生期盼首次返鄉舉辦書法個人展,能以最佳的作品,展示給故里鄉親,不顧自己長期糖尿病的纏身,勞心勞力的準備,加上長途旅程的奔波,返回台灣後,引發心肌梗塞,雖經醫師們緊急安排手術,成功置入心臟支架後,於晚間七點三十分在台北縣家中安然於世長辭,時年七十五歲。

參加書法展

1987~1989

台灣第一屆全國硬筆書法佳作

台灣第七屆金鵝書法優勝

日本第六回翠泉書道展準大賞

台灣武進同鄉會書畫展

1990~1991

得獎證書 得獎證書

國際書法篆刻藝術博覽會優秀

日本第八回全國書道展金賞

台灣淨化社會書法展

台灣文獻會中華書學會會員書法展

台北佛教研究會般若經文書法展

1992

北京海峽兩岸書畫家聯誼會證書

中外名人名家書畫精品收藏證書

國際蘭亭筆會書法聯展紀念狀

聘任證書 聘任證書

北京故宮國際書法作品展紀念狀

中國美術家協會旌揚狀

中韓文化交流書畫聯展

中華民國水墨藝術學會書畫聯展

第八屆國際蘭亭筆會書法展

中國美術家協會台灣全省巡迴展

1993

紅十字會九十周年書法比賽佳作

八卦杯國際書畫大賽二等獎

新疆特克斯城八卦陳列館收藏證書

中華希望杯全國書畫比賽優秀

台北市第二屆國際書法聯盟紀念狀

中華民國第五屆硬筆書法佳作

榮譽感謝狀 榮譽感謝狀

中華逸吟神墨詩書畫國際展顧問

香港新華通訊出版社榮譽證

中日韓新書畫家聯盟副主席

中國大同市書畫研究院藝術顧問

中國曹雪芹書畫院藝術指導

1994

馬尼拉國際文化交流榮譽金獎

金剛杯中外書畫作品大賽榮譽獎

王子杯海峽兩岸書畫大賽金獎

名流之鄉杯國際書畫大賽優秀

中國當代書畫家傳編委員會顧問

中華民國書畫會適任書法老師證書

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一屆副會長

收藏證書 收藏證書

台灣省中國古文字學會第一屆理事

國際文學藝術作品博覽會認定證書

國際書畫藝術名人證書

海南國際鳳凰杯藝術展覽會金獎

黃山頌國際書畫攝影大賽優秀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榮譽狀

中原書畫研究院高級藝術顧問

西安市第三屆國際書法聯盟紀念狀

國立台灣藝術館永和長青學苑書畫聯展

1995

中國翰園碑林榮譽證書

西安雁塔書畫研究會榮譽會長

浙江台州鄭廣文書畫院顧問

吉林省文學藝術聯合會書法特別獎

國際書法聯盟作品聯展紀念狀

澳洲南天寺建寺委員會感謝狀

中國書畫家藝術交流協會副會長

書畫家藝術精品大展最高榮譽獎

海峽兩岸美術教授學術研討會常務委員

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工會書法百家邀請展

台北國際書法交流籌備紀念狀

1996

上海市謝晉元將軍誕生九十周年海峽兩岸書畫展

資格評鑑 資格評鑑

山東省濰坊市國際文化藝術博覽會金石文頭名狀元

北京華夏之窗文化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翰園碑林作品入選證書

中原書畫報社特約記者

中國豫苑書畫院顧問

1997~1999

中華民族文化藝術杯金獎

中國剪報社與杭州出版社首屆百壽圖展評活動評為壽王

作品展示

金石文作品

金石文作品 金石文作品

隸書作品

隸書作品 隸書作品

楷書作品

楷書作品 楷書作品

行書作品

行書作品 行書作品

篆刻作品

刻章作品 刻章作品

刻章作品

字型介紹

【金石文】( Archaic金石文)

金石文獻包括“金文文獻”和”石刻文獻“二大部分作為文獻載體,在我國古典文獻學史上,金石常常並稱成為一個名詞,金石是指以青銅器和石塊為文獻的載體,也是鐘鼎和碑石的總稱。

金文--是指各種鏤刻或鋳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商代至秦漢時期,統治者和貴族主要採用銅和錫的合金構成青銅,因為加了錫的成分,鑄造出來的器物呈青灰色,故稱青銅器。其上常常鋳上或刻有文字,通稱銘文,又稱金文。青銅器中的禮器以鼎居多,樂器以鍾居多,所以前人便把鍾和鼎作為青銅器的別稱,其銘文又稱為鐘鼎文。

石刻--指刻在石頭上的文字,包括石經、碑版、墓誌、石闕等。如果不算原始的石刻岩畫、石刻符號,石頭作為文獻載體的歷史可能同青銅器一樣早。《墨子-明鬼》就說過:鋳之盤盂,鏤之金石。秦漢以來,石刻逐漸取代了金刻的主要地位。

金石文獻不僅可以用來訂正文獻記載的訛誤,修正史書記載的差錯,還可藉以了解當時的社會情況。鄭樵在《通志-金石略》中指出:方冊者,古人之語言;款識者,古人之面貌…..今之方冊所傳者,已經數千萬傳之後,其去親承之道遠矣。

金文中國古漢字一種書體的名稱。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銅器上銘文字型的總稱。清代吳式芬把商周銅器銘文編成《捃古錄金文》一書,收集的資料多,考釋嚴謹,影響頗大,金文一詞遂有了界說。這時所謂金文皆指整篇的銘文,不稱單字。1925年容庚編《金文編》把商周銅器銘文中的字按照《說文解字》的順序編為字典,從此金文成為一種書體名稱。

金文出現在商代中期,資料雖不多,年代都比殷墟甲骨文早。金文下限斷在秦滅六國,也就是秦用小篆統一中國文字時。宋代人收藏銅器極重視銘文,如呂大臨《考古圖》等;也有專門摹刻銘文的,如王俅《嘯堂集古錄》等;把銘文中的字編為字典則有王楚和薛尚功《鐘鼎篆韻》。清代由於《說文》之學興盛、聲韻訓詁研討日深,在這種學風的影響下,銘文研究進步較快,不斷出現專家,如吳大《字說》、《說文古籀補》,孫詒讓《古籀拾遺》、《古籀餘論》、《名原》等,皆有創見,突過前人。

金文的年代長,使用區域廣,材料如果不整理清理,則研究工作會收效不大。過去學者已理解這一點。王國維《兩周金石文韻讀·序》對時間地點觀念很清楚。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 序文》說:“當以年代與國別為之條貫,……余於西周文字得其年代可征或近是者凡一百六十又二器。……其依據國別者,於國別之中亦貫以年代,得列國之文凡一百六十又一器。”,這在金文研究中是劃時代的創舉。

1985年容庚《金文編》修訂第四版採用銘文3902件,收正文(可識的字)2420字,附錄(還不能確定的字 )1352字,總計3772字。這是今日可見金文的總數。先秦文字資料不限於金文,而金文終究是主要的,它反映秦用小篆統一文字前1000多年間中國文字發展變化的基本情況。
比甲骨文稍晚出現的是金文,金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所以鐘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
金文的內容是關於當時祀典、賜命、詔書、征戰、圍獵、盟約等活動或事件的記錄,都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金文字型整齊遒麗,古樸厚重,和甲骨文相比,脫去板滯,變化多樣,更加豐富了。金文基本上屬於籀篆體。這些文字,在漢武帝時就已被發現,當時有人將在汾陽發掘出的一尊鼎送進宮中,漢武帝因此將年號定為元鼎(前116)。以後金文又陸續有所發現。宋代文人歐陽修、趙明誠都善書,對金文作過研究和記載。
周宣王時鑄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很具有代表性,其銘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銅器銘文最長者。《毛公鼎》銘文的字型結構嚴整,瘦勁流暢,布局不馳不急,行止得當,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銘、《散氏盤》銘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隸書】(Clerical隸書)

分古隸(秦隸,承上啟下,是古今文字的一種過渡形體)、今隸(漢隸,是今文字開端)秦始皇前已出現秦隸,秦獄吏程邈整理秦隸,秦隸當時指套用於普通公文,只求簡便不務美觀的非正式字型;漢代將隸書視為正式字型(詔書、律令、碑銘),士大夫漸漸把它寫得美觀,隸書有方折、挑法的字型;蔡邑書寫的熹平石經即漢隸代表作;文字從小篆到隸書的轉變稱隸變,字型變圓為方、筆劃易曲為直,符號性增強,篆文中有些表示不同意義的形體到隸書被合併為一個形體,成抽象符號,較徹底地擺脫圖畫性,為方塊漢字奠定基礎;隸書的通行是漢字歷史上的一次大變革。

【楷書】(Regular楷書)

又稱真書、正書,東漢中後期成熟,如何演變為楷書不清楚,萌芽於漢、魏之際,但魏、晉時代使用楷書的人,僅有限幾個文人學士,未成為主要字型,直到南北朝楷書才取代漢隸。楷書在唐代仍有隸的名稱,稱今隸,而稱隸書、漢隸或古隸,唐開成石經為唐代所作標準楷書,後以此為規範,五代後,雕版印刷出現,通常用楷書刊刻,楷書成為中國文字正體,因從隸書變來不全符合六書。

【行書】(Running行書)

東漢中期就有行書,東漢末劉得升創作行書並集其大成,西晉行書大行於世,王羲之所寫蘭亭集序堪稱行書傑作,行書字型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尚容易辨認字形,今流傳唐人摹本數種,刻石拓本多種,以唐人馮承素摹本為最佳。

【草書】( Cursiveor Grass草書)

漢代草書稱章草,與漢隸相應,章草,字與字間不相連,今草由章草演變而來,去章草的隸書味,筆劃更減省,今草每個字的筆劃相連較章草多,字與字間常有遊絲相牽連;王羲之對今草的形成有關鍵性影響,王氏草書多為典型的今草,今草發展到唐代而成狂草,稱顛張狂素的張旭、懷素的狂草一筆而成。

紀念專輯

是三行 是三行

是三行先生書法紀念專輯

由天津中國詩詞楹聯出版社發行,是裕興先生封面題字,是志成責任編輯。

常州名人錄(下)

“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常州自古以來就是詩書禮儀之鄉、鍾靈毓秀之地。自從2500年前延陵季子(吳公子季札)在常州開邑以來,常州這塊土地就以物產豐富、經濟發達、文化興盛、人才輩出而著稱,有大批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藝術家、史學家、科學家從常州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周虎丞
周懷德
周志民
周網孝
周漢秋
周漢忠
周文媛
周滔
瞿興壽
瞿瑤
魏宸官
魏宏森
戴德沛
戴樹蓀
戴秀蓮
薛迪暢
薛志元
薛中擎
潘新章
潘景德
潘家銘
潘宇鵬
顏國榮
繆堅人
裴鶴年
裴國成
裴立本
詹紀鴻
強定厥
強連慶
謝鎖才
謝婉若
謝萍若
謝敖大
謝建成
謝啟新
謝克莉
謝志達
謝偉民
謝文慶
謝定
魯錫榮
儲鍾稀
儲春榮
傅瑜群
程威英
程力群
喻永錫
韓玉如
蔣榛如
蔣筱如
蔣淑均
蔣益群
蔣洪元
蔣炳興
蔣榮慶
蔣孟厚
蔣尚信
蔣漢生
蔣小玉
蔣大介
蔣邁
董秋庭
屠芹芳
屠芹官
章燕謀
章燕申
章錦濤
符敖齊
符岳中
常越萍
常才林
盛寄萍
盛家林
盛守明
盛永寬
龔海興
戚欣初
曹新賢
曹素芬
曹仲植
梅洪如
黃淼鑫
黃道立
黃俊度
黃寶祥
黃吟良
黃華大
黃友信
黃開紅
陶炳炎
談伯齡
談細春
談寶中
凌定保
凌寧
唐梓進
唐砥中
唐濟楫
唐法金
郭群芳
郭裕芳
郭曉雷
高楚萌
高煥春
高炳瑞
高國俊
高良淵
高廷和
奚曼特
奚國金
殷梅芳
殷夢舟
殷美琴
徐鶴春
徐銀盟
徐彬華
徐炳常
徐澤中
徐君傑
徐懷良
徐志榮
徐華英
徐任生
徐竹人
徐文官
徐豐村
徐子駿
錢翰成
錢惠康
錢植之
錢伯城
錢南忠
錢君龍
錢為民
顧煥玉
顧壽觀
賈雅敖
賈伯年
賈連達
袁榴莊
袁錫炳
袁保和
袁同辰
袁子展
秦浚川
賀祖琪
賀產鴻
姚椿官
姚俊源
姚榮之
姚冬生
費壽林
姜誠貫
惲珊霞
惲秉良
施路生
施文華
俞興德
候志緯
段榮春
鍾嘉陵
是勛剛
是伯元
是三行
胡新六
胡家璜
胡頌堯
胡岳珍
胡國讓
荊樹漢
趙慧芝
趙敦孚
趙冠春
趙保仁
趙忠獻
趙仁殿
趙中林
趙元珠
孟樹謨
孟承偉
孟廣
鄭德如
於世達
周渭漁
周家俊
周浩源
周荷琴
周洪楠
張懷仁
張劍平
楊元祥
時良平
徐炳祥
李復興
張鳳寶
沈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