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孔家鈞窯"的無紋鈞瓷蓮花碗具體
北宋汝瓷曾有無紋者尤好的歷史文獻記載。北宋官窯瓷在清末陶瓷鑑賞家趙汝珍論北宋官窯瓷中也有無紋者尤好之說。然而鈞瓷人們一直認為鈞瓷是以開片為奇,釉色以天蘭加紫紅者為貴,釉面有蚯蚓走泥紋者為真,窯變出現植物紋和動物紋者為絕之說。瓷器開片是由於胎釉膨脹係數不一致所造成,千年之前能燒出無紋瓷器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因此從北宋到清末汝瓷和北宋官窯瓷才會有無紋者尤好之說。
這隻蓮花碗,高5公分,口徑14公分,足徑3公分,碗內釉色為純正的天蘭色,外部釉色為天蘭並爆有大片的紫紅斑快。在40倍偏光顯微鏡下觀察,沒有絲毫的開片痕跡。此碗瑪瑙為釉,從胎釉分析系孔家鈞窯的產品。
目前國內外大小博物館北宋無紋鈞瓷並沒有傳世品。筆者認為,北宋鈞瓷也是無紋者尤好,然而此種說法正確與否還有待專家學者進一步探討和研究。
鈞瓷
鈞瓷是我國陶瓷中的珍奇瑰寶,我國古代五大名窯瓷器之一。起源於河南省禹州市神後鎮,始於唐,盛於宋。北宋徽宗時(1101-1125)成為御用珍品,並在禹州城北“古鈞台”附近設定窯,燒制宮廷用瓷,故窯名“鈞窯”,瓷名“鈞瓷”。
我國瓷器源遠流長,從商、周的原始青瓷起,經秦、漢、南北朝的搖籃期,到唐代得到飛速發展。當時,在河南更是窯業昌盛,種類繁多,釉色艷麗,禹州市神後鎮的下白峪村和萇莊鄉等地,先後燒制黑、褐釉高溫窯變花瓷,被陶瓷學家稱為“唐鈞”,它為宋代鈞瓷開啟了先聲。北宋工匠在唐代花瓷工藝的基礎上,創燒成功了窯變銅紅釉——鈞瓷,以其卓越的藝術成就而馳名於當世,進入宋代名窯的行列。迄今為止,在禹州境內已發現北宋鈞窯遺址多達40處,尤以神後鎮大劉山下最為集中。禹州現存最早的《鈞州志》中說:“瓷窯在州西大劉山下。”靖康之變(1126年),宋室南遷,鈞官窯停燒,鈞瓷一時間受挫。到金、元時代,鈞瓷有了新的發展,各地爭相仿製,風靡一時,鈞窯播火全國。元末明初,因戰亂和災荒,鈞窯生產漸衰。明、清時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諸名窯衰退,鈞窯也基本停燒。清朝晚期,鈞瓷復甦。到光緒三十年(1904年),神後鎮燒制鈞瓷者已有10餘家。民國年間,因戰亂、災荒頻繁,鈞瓷生產舉步唯艱。至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後,因大旱和政局混亂,藝人外流,鈞瓷生產趨於停產狀態,新中國成立後,鈞瓷事業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1955年,鈞瓷又在它的故鄉——禹州市神後鎮得到恢復。古有民諺:“黃金有價鈞無價”,“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現在民間又有新的諺語:“雅堂無鈞瓷,不可自誇富。”收藏幾件鈞瓷,是人們夢寐以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