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概況
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 安徽省金寨縣,面積為28914公頃,為中國東部亞熱帶北緣向暖溫帶過渡地區,地處大別山腹地,主要保護對象為北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及珍稀動 植物原麝、白冠長尾雉、 金錢松、香果樹。類型為自然資源保護區。屬北亞熱帶濕潤區。類型為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區。建立時間
國家級保護區於1988年8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由1982年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建的馬鬃嶺保護區和1990年月批建的天堂寨保護區及窩川、鮑家窩、九峰尖、康王寨四個國有林區和天堂寨鎮集體林區合併晉升而成。(保護區由安徽省政府1982年6月批建的馬鬃嶺保護區和1990年批建的天堂寨保護區合併而成。(1998.8.18為國家級))]
地點
安徽省金寨縣經緯度範圍:北緯31°10′--31°20′,東經115°20′--115°50′。(馬鬃嶺東經115°31′--115°50′,北緯31°10′--31°20′。面積3466.7公頃。天堂寨東經115°20′--115°50′,北緯31°10′--31°20′。海拔574--1774米。海拔範圍:600--1671米。面積1333公頃)海拔範圍:310-1729.13米,最高峰天堂寨海拔1729.13米。
主管單位
金寨縣林業局人員配置:76經費來源:省縣財政及其它收入地圖:
其他
總面積28914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北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及珍稀動植物原麝、白冠長尾雉、金錢松、香果樹。類型為自然資源保護區。屬北亞熱帶濕潤區。類型為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區。
區內物種
現已查明維管束植物有178科、1881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大別山五針松、金錢松、香果松、連香樹、杜仲等25種;陸棲 脊椎動物61科、185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 金錢豹、原麝、小靈貓、 豺、白冠長尾雉等18種。 植被類型其植被類型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向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過渡型,植被垂直分布帶譜明顯,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區系成份複雜,特有種多。
自然、地理概況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鄂、豫、皖三省交錯地帶的大別山腹地,是北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地域。區內崇山峻岭,峭壁懸崖,高峰迭起,最高峰在天堂寨海拔1729.3米。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是淮河支流史河、淠河的發源地和下游梅山、響洪甸兩大水庫的水源涵養地。
建設項目
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綜合樓,保護站(6個); 瞭望塔3座,巡護步道32.5km,各類標樁545個、標牌17塊;生態定位監測站3個,固定樣地70個、固定樣帶85條;各類設備796台套。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保護區建立以來實施第一個林業工程,上級林業主管部門和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項目建設。為保障項目建設的順利實施,縣林業部門認真研究項目可研報告、初步設計,統籌安排項目建設,保障建設內容符合設計要求。在項目實施中,及時協調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確保項目建設目標的實現。縣財政部門十分重視資金的管理使用及效果、效益,多次深入建設現場,指導、檢查、督促項目建設,保證了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
通過專家組深入實地檢查,認為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做到了:一是嚴格按照批覆的設計內容實施,對實施的各單項工程做到不延伸、不縮水。二是把好設計關,對保護區管理局綜合業務用房、有關保護站站房建設等均聘請了有較高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做到工程任務清、布局明、標準高、要求嚴。對標樁標牌、固定樣地樣帶、巡護步道等單項工程的建設,按照初步設計要求,下發了建設質量要求,進行技術交底,明確布設要求,明確建設標準。三是把好施工關,施工中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操作,堅持按照施工程式施工,各工序施工質量達標、數量達標後才能轉入下一項工序。四是基建工程嚴格實行招投標制、契約制、工程監理制和竣工驗收。五是國債資金實行同級財政報賬制,資金由縣財政部門統一管理,項目實施單位支出由保護區管理局審核後到財政報賬,實行轉賬結算,嚴格控制現金支付;縣級自籌配套資金在金寨縣會計中心單獨設立賬套進行核算。六是做好項目檔案建檔工作,確保項目檔案的完整、準確、系統。從項目立項、實施到建成竣工、交付使用全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載體的、經鑑定、整理並歸檔的項目檔案均進行了完整的收集歸檔。
旅遊信息
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佳旅遊時間4-10月;主要觀賞景觀和物種:景觀有 白馬蜂、雞心石、 雷公洞、雙石筍、 醉心石、五龍朝天堂、 九影瀑布、 五老迎客松、 馬宗嶺、康王寨、九峰尖、十里杜鵑山、 兵馬洞。該區保護了中國北亞熱帶殘存的比較完整的天然闊葉林,中國的亞熱帶在世界上有著特殊的地位,中國的北亞熱帶十分狹窄,此類地區其它地方天然闊葉林破壞嚴重,只是在天馬保護區尚有倖存,因此,它在國際和國內學術及現實意義上都很重要。保護區地處大別山腹地,是中國東部亞熱帶北緣向暖溫帶過渡地區,在動植物區繫上是中國東西和南北物種交集匯萃的橋樑和紐帶。生物資源豐富,區系成分複雜,多珍稀特有種類,是倖存的一處寶貴的生物基因庫,是科學研究、教學實習的良好基地。區內自然景觀優美, 集山景、 水景、雲景、林景於一體,具有較高的旅遊美學價值。交通:312國道大顧店處轉至209省道到天堂寨。住宿:720床位打造紅色旅遊品牌。生物資源
植物資源
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交匯南北,襟帶東西,地理區位重要,地質歷史悠久,植物區系成分珍貴而古老、複雜而獨特。
植物區系主要特點
(1)豐富性
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維管束植物178科753屬1881種,分別占全省的79.1%、63.4%、51.6%。其中,蕨類植物29科59屬105種,裸子植物6科14屬26種,被子植物143科680屬1750種。
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鄰近地區發現植物新種和新變種7種。僅產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有5種,即金寨鐵線蓮(Clematisjinzhaiensis)、金寨山 葡萄(vitisjinzhainensis)、金寨瑞香(Daphnejinzhaiensis)、 白馬苔草(Carexbaimaensis)、 白馬鼠尾草(Salviabaimaensis)等,產於本區及鄰近地區的有大別山鼠尾草(Salviadabeoishanensis)、大果赤爪包(Thladianthanudifiloravar.macrocarpa)等。(2)珍稀性
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北亞熱帶中部。這一區域很難見到生態系統完整的自然地理綜合體,唯有本區馬宗嶺、天堂寨等地,完好地保存著大面積天然林和生物群落。
分布於馬宗嶺、天堂寨的東亞孑遺樹種領春木群落,幾個世紀以來一直保持天然原生狀態,成為中國絕無僅有的第三紀特有古老森林群落。馬宗嶺、漁潭一帶,還出現成片的天然野生山核桃林,大樹生長健壯,為中國東部僅有殘存的特有群落。
據統計,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國家級保護植物1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1種,即銀縷梅(Shanioderdronsubaeqalum),國家二級保護14種,即大別山五針松(Pinusfenzelianavar.dabeshanensis)、金錢松(Pesudolarixamabilis)、巴山榧(Torreyafargesii)、 香榧(Torreyagran-dis)、 連香樹(Cercidiphyllumjaponicum)、 中華結縷草(Zoysiasinica)、野大豆(Glycinesoja)、鵝掌秋(Lirio-dendronchinense)、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凹葉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subsp1biloba)、 蓮(Nelumbonu2cifera)、金蕎麥(Fagopyrumdibotrys)、香果樹(Emmenop-teryshenryi)、櫸樹(Zelkovaschneideriana)。(3)古老性
由於地質歷史悠久,自然環境複雜多樣,三迭紀以來基本保持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第四紀冰川影響也不大,使本區保持了大量古老植物種類。如第三紀以前孑遺裸子植物杉木、三尖杉、銀杏等,古老孑遺種被子植物香果樹、青錢柳(Cyclocaryapaliurus)、旌節花(Stach-yuruschinensis)、蕺菜(Houttuyniacordata)等;還有不少中生代白堊紀以前的古老孑遺蕨類植物,如石松(Lycopodiumjaponicum)、紫萁(Osmundajaponica)等。古老性還表現在含有許多的單種科、單種屬和少種屬,單種科5個,即銀杏科(Ginkgoaceae)、杜仲科(Eucommiaceae)、連香樹科(Cercidiphyllaceae)、大血藤科(Sargentodoxaceae)、透骨草科(Phrymaceae);單種屬42個(中國特有單種屬11個),如金錢松屬、連香樹屬、領春木屬等,它們在分類上表現孤立,在演化上具有原始特徵。此外,還有許多白堊紀或第三紀以前分化建立起來的科,如殼斗科(Fagaceae)、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衛矛科(Cetaslraceae)等。
(4)過渡性
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既適宜某些北方成分的生長,又適宜某些南方成分的繁衍,植被類型處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向暖溫帶落葉闊葉林過渡地帶。
許多南方植物或亞熱帶植被類型以本區為分布北界,如常綠闊葉林、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馬尾松、黃山松、杉木、毛竹以及青錢柳、廬山小檗(Berberisvirgetorum)、紫楠、柱果鐵線蓮(Clematisumcinata)等。許多北方成分在本區出現,但大多以此為分布南界,如鵝耳櫪(Carpinusturczaninowii)、紀柳(Salixintegra)、窄葉藍盆花(Scab-iosacomosa)、黃瓢子(Euonymusmacropterus)等。
(5)特有性
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僅植物種類豐富,而且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特有性。除本區及鄰近地區發現的植物新種外,大別山特有種有大別山五針松、小葉蠟瓣花(Corylopsissinensisvar.parvifola)、長梗胡頹子(E2laeagnuslongipedunculata)等;華東特有種約60種,如安徽槭(Acera-nhweien-se)、安徽小檗(Berberisan2hweiensis)等。
植被垂直分布
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勢陡峻,群峰林立,植被垂直分布規律明顯。
海拔400~900m為落葉、常綠闊葉林帶,主要建群種為栓皮櫟、麻櫟、短柄木包(Quercusglanduliferavar.brevipetiolata)、楓香(Liquidamberformosana)、小葉青岡(Cyclobalanopsisgracilis)、石櫟等。林下灌木多為落葉類,如山胡椒(Linderaglauca)、紅果釣樟(Linderaerythrocatrpa)、寧波溲疏(Eeutzianingpoensis)等。此外,尚有馬尾松(Pinusmassoniana)、杉木(Cunni-ghamialanceoltat)、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等。
海拔900~1300m為落葉闊葉林帶。常以栓皮櫟、茅栗(Castaneaseguininn)、短柄木包等占優勢,組成不同類型落葉闊葉林。漁潭、馬宗嶺海拔800~1500m地段有成片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林分布;馬宗嶺千坪及天堂寨西邊窪海拔950~1250m溝谷的領春木(Eu-pteleapleiospermum),種群集中和廣泛分布,在中國極為罕見。迎風陡坡及山脊常有黃山松(Pinustaiwanensis)林,山坡谷地間有毛竹林。
海拔1300m以上,多為山地矮林、山地灌叢及黃山松林。主要建群種有黃山櫟(Quercusstewardii)、日本椴(Tiliajaponica)、四照花(Dendrobenthamiajaponicavar.chinensis)等,山巔峰頂多見黃山松分布。山頂迎風坡常見山地灌叢,組成種類有三椏烏藥(Li-nderaobtusiloba)、川榛(Corylusheterophyllaver.suechuenensis)、南方六道木(Abeliadielsii)等。海拔1300m以上山脊偶見小葉黃楊(Buxussinicavar.parvifolia)等常綠灌叢。
野生資源
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陸棲脊椎動物22目61科185種,分別占全省的6818%、6216%、3615%。其中,兩棲類2目8科17種,爬行類2目7科24種,鳥類11目29科108種,獸類7目17科36種。
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東洋界北緣,是一些古北界型動物分布南限,同時又是不少東洋界型動物分布北限,東洋界動物與古北界動物數量之比為2:1,可見動物區系以東洋界型為主體。分布於南方的闊褶蛙(Ranalatouchii)、 小弧斑姬蛙(Microhylaheymonsi)、小頭蛇(Oligodonchi-nensis)、 烙鐵頭蛇(Trimeresurusmu-crosqumatus)等侵入本區,為其分布北限。分布於華中西部山地高原亞區的秦嶺雨蛙(Hylatsinlingensis)、 黑點樹蛙(Polypedatesnugropunctatus)、隆虹蛙(Ranaquadranus)、 金眶翁蔦(Seicercusbarkii)等也向東延伸侵入本區。商城肥鯢(Pochyhyobiusshangchengensis)是兩棲類新種,在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有分布。大別山特有種如原麝大別山亞種、勺雞大別山亞種等,白冠才尾雉在本省為大別山所特有, 隆肛蛙、合征姬娃(Microhylamixtura)本省也僅在本區發現。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國家級保護動物18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2種,即金錢豹(Pantheraparuds)、原麝(Moschusmoschiferusanhuiensis);國家二級保護16種,即大鯢(Andriasdavidianus)、鳶(MilvuskorschusLineatus)、赤腹鷹(Accipitersoloensis)、雀鷹(Acc-ipiternisusnisoimilis)、紅隼(Falcotinnunculussaturatus)、勺雞(Pucrasiamarcolophajoretiana)、白冠長尾雉(Syrma-ticusreevesi2i)、領角 (Otusbakkamoenaerythrocampe)、紅角(Otusscopsstictonotus)、斑頭鵂留鳥(Glaucidiumcu-culoideswhiteleyi)、藍翅八色鶇(Pittabrachyuranympha)、豺(Cuonalpinuslepturus)、水獺(Lurtalutrachinensis)、小靈貓(Viverriculaindicapallida)、虎紋蛙(Ranatigrins)、穿山甲(Manispentadactyauita)。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4種,其中省一級保護18種,包括紅翅鳳頭鵑(Clamatorcoromand-us)、花面狸(Pagumalarvatalarvata)和豹貓(Felisbengalensischi-nensis)等;省二級保護16種,包括中華大蟾蜍(Bufogargnrizand)、狗獾(Melesmelesleptorhynchus)等。
管理對策
自然保護區類型
根據《自然保護區類型及級別劃分原則》(GB/T14529),分析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環境和生物 資源特點,確定其類型為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分
根據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類型及其特點,將全區劃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三個功能區,並在實驗區內劃分科研試驗、實習考察、多種經營和生態旅遊等4個功能分區。
保護與管理目標
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遵循“全面保護自然環境,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大力發展生物資源,為國家和人類造福”的建區方針,在堅持有效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不斷提升保護管理綜合能力,將自然保護區建成生物多樣性豐富、自然環境優越、建設管理規範、綜合效益顯著、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多功能區域。
保護與管理措施
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是一項社會公益型工程。應從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精神文明建設高度,制定和出台有利於自然保護區保護與管理的扶持政策,在土地權屬、保護區劃界、規劃設計、施工管理、項目審批上給予政策優惠,並在信貸、稅收等方面予以扶持。利用多種宣傳媒介和宣傳形式,廣泛宣傳自然保護區保護、建設和管理法律法規及本區管理辦法,增強法制觀念,依法實施保護管理,使自然保護區建設走上法制化、規範化的軌道。
明確目標任務,建立自然保護區良性運行機制
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加強對自然保護區建設的組織領導,建立精簡高效的組織保障體系和良性運行機制。根據天馬自然保護區以保護典型自然地帶性 森林生態系統和珍稀 野生動植物資源為主體的特點,按照功能分區範圍,制定保護目標,在分區保護的基礎上,達到全面保護的目的。對核心區,實行封禁式管理,禁止人為干預和破壞;對緩衝區,實行控制性管理,限制人為活動,防止和減少核心區受到外界的影響和 干擾;對實驗區,實行計畫性管理,合理組織經營和生產,處理好利用與保護的關係,嚴禁開山採石、木材加工等消耗不可恢復資源的經營活動。加強物種繁育,維護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平衡
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保護物種生長與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不受破壞的前提下,採取多元化措施,繁育物種資源,擴大種群數量,使區內生物資源處於協調發展的良性狀態。對植物資源,以植被演替的自然規律為基點,通過封育、撫育、更新等途徑完善自然生態系統;對珍稀野生動物資源,以保護繁育環境為主要手段,輔以人工促進措施,實現繁育目標。
多元化籌措建設資金,營造自然保護區建設的良好環境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1998]111號檔案精神,自然保護區基本建設應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建設資金應納入財政預算予以安排。認真落實生態公益林補償政策,加大自然保護區投入;引進市場機制,多元化籌措建設資金,吸引和鼓勵有條件、有能力致力於自然保護區建設的外商、單位和個人投資,加強自然保護區能力建設。項目建設資金使用,嚴格執行基本建設會計管理制度,加強審計與監督,使有限的資金能夠充分地利用,利用的資金能夠儘快地見效。
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包含天堂寨鎮集體林區,周邊與10個鄉(鎮)接壤,社區共管的重要性尤為突出。應加強資源保護和森林防火,控制環境污染,維護生態安全,綜合治理社區環境。同時,不斷發展社區經濟,保障當地居民生活來源和生活質量。
發展意向
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展意向要加強保護、嚴格管理、綜合經營、合理開發、實驗、經營、研究、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開放參觀考察、生態 旅遊,提供旅遊接待服務,為 學校、科研單位提供實習、實驗、科研場所。建成為大別山區典型生態類型的自然保護區。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別山腹地,生物資源豐富,區系成分複雜,動植物區係為我南北和東西物種交匯的橋樑與紐帶,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是一處寶貴的生物基因庫。同時,天馬自然保護區這一綠色寶庫,保障了大別山區梅山、響洪甸兩大水庫的安全和下游灌區萬頃良田的生產,關係到淮河的長治久安,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生態意義深遠。因此,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對於維護生態環境、促進生態經濟持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具有很高的保護價值和綜合效益。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1] 中國林業科學數據中心 http://www.cfsdc.org/sjzy_show.asp?id=2033
[2] 建築行業門戶——建築時空 http://www.buildcc.com/html/74/17074-216563.html
[3] 資源網 http://www.lrn.cn/stratage/resmanagement/200701/t20070124_25891.htm
[4] 金寨先鋒網 http://www.jzxf.org.cn/content.asp?Class_ID={DA6B2C64-6899-461A-B237-8CBEC709581E}&id=1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