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單一或2-3頭,外皮粗糙,棕褐色,裡面白色,長12-25厘米,粗3-5毫米。莖直立,黃白色或帶紫色,具棱,節間長6-12厘米,疏或密被貼伏白色短柔毛,在莖基部和花序下最密。基生葉成叢,葉片輪廓窄橢圓形,長6-10厘米,寬1-2厘米,羽狀全裂,稀為齒裂,裂片線形;寬1-1.5毫米,花時常枯萎;葉柄長3-6厘米;莖生葉對生,基部連線成短鞘,抱莖,具長1-1.2厘米的短柄或無柄,葉片輪廓長圓形,長8-15厘米,寬4-5厘米,1-2回狹羽狀全裂,裂片線形,寬1-1.5毫米,漸尖頭,兩面均光滑或疏生白色短伏毛。總花梗長10-25厘米,近頂端處密生捲曲白色短纖毛;頭狀花序單生或3出,花時徑3-3.5厘米,半球形,果時徑1.5厘米,球形;總苞苞片6-10片,披針形,長1-1.2厘米,寬1-2毫米,先端漸尖,光滑或疏生柔毛,果時長3-4毫米;小總苞倒圓錐形,方柱狀,淡黃白色,長2.5-3毫米(不連冠部),最寬部達1.7毫米,具8條肋棱,中棱較細弱,密生白色長柔毛 ,頂端具8凹穴,通常僅1-2個明顯,冠部乾膜質,長約1.2毫米,帶紫色或污白色,具18-20條脈,邊緣牙齒狀,脈上密生白色柔毛;花萼5裂,細長針狀,長2.5-3毫米,棕黃色,上面疏生短毛;花冠藍紫色,外面密生短柔毛,中央花冠筒狀,長4-6毫米,先端5裂,裂片等長,邊緣花二唇形,長達2厘米,上唇2裂,較短,下唇3裂,較長,中裂片最長達1厘米,倒卵形;雄蕊4,花絲細長,外伸;花柱長1厘米,外伸,柱頭頭狀。瘦果長圓形,長約3毫米,具5條棕色脈,頂端冠以宿存的萼刺。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長環境
【生境】 生於向陽砂質山坡、山頂、草地、林緣及灌叢中。
分布範圍
【分布】 興安北部,興安南部、嶺東、嶺西、遼河平原、呼一錫高原、陰山。我國東北、華北;蒙古、蘇聯。
【產地產量】 產呼倫貝爾盟、興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巴彥淖爾盟。產量較少。
主要價值
內蒙古醫學院基礎部藥理教研組研究報告:
1.對家兔血漿蛋白的影響實驗證明,藍盆花總黃酮甙可使家兔血漿白蛋白先減少而後增多;使α1一球蛋白、α2一球蛋白和β一球蛋白也均有不同程度增多,但γ一球蛋白無明顯改變。本品與大腸桿菌內毒素合用,可使家兔血漿白蛋白明顯增多,而其它組分無明顯改變。單用大腸桿菌毒素,α1一和α2一球蛋白均持續減少,而唯有γ一球蛋白增多。
2.對家兔外圍血淋巴細胞比值的影響實驗還證明,藍盆花總黃酮甙有對抗大腸桿菌內毒素顯著升高家免外周血淋巴細胞比值,使其比值降低的效果。單用大腸桿菌內毒素可較明顯升高淋巴細胞比值,而單用藍盆花總黃酮甙不影響家兔外周血淋巴細胞比值。顯示藍盆花總黃酮甙有對抗大腸桿菌內毒素的作用。
3.一般藥理觀察藍盆花總黃酮甙有舒張外周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對小鼠離體腸管有持續性抑制作用;且可對抗大腸桿菌內毒素之腸管興奮作用。此外對蟾蜍離體心臟,可增加其搏出量而減慢心率,且毒性很低。
實驗還證明,本品有解熱作用和增強巨噬細胞吞噬等作用。
【性味功能】 中藥味甘、微苦,性涼。清熱瀉火。
蒙藥味甘、澀,性涼、鈍、燥、熏、膩。渴熱、瀉火。
【主治】 中藥治肝火頭痛,發燒,肺熱咳嗽,黃疸。
蒙藥治肝熱頭痛,發燒,肺熱,咳嗽,黃疸。
【用量用法】中藥1.5—3克,研末沖服。
蒙藥多入丸散劑。
【入藥部分】 花序入藥。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摘,除去雜質,陰乾備用。
藥材鑑別
性狀 頭狀花序多完整,直徑1.5—2.5厘米。花冠皺縮或破碎,有時脫落,藍色或淡紫色。總苞片較平展,灰綠色至淡黃綠色。小總苞白色至淡綠色。殘留總花梗灰綠色,呈圓柱形。質輕脆。氣微,味苦辛。
鑑別 花冠內表皮細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頂端邊緣細胞呈鈍三角狀乳突,上部細胞遠軸壁呈乳狀突起,筒部細胞壁串珠狀增厚;外表皮細胞垂周壁略彎曲,下部細胞垂周壁不均勻加厚,有時成脊狀。氣孔不定式。花冠腺毛頭部類球形,有4—8個細胞,含黃色分泌物,腺柄多為單細胞;非腺毛多為單細胞。裂片處非腺毛壁稍厚,壁疣少,常彎曲。花冠筒部非腺毛多彎曲,呈皺縮狀或基部彎曲成鉤狀。有時可見2—5個細胞的非腺毛,細胞長短不等,呈竹節狀。近花冠筒基部雜有一種單細胞扁平的非腺毛,壁薄而疣多,常扭曲。花冠中常有大形分泌腔散在,分泌細胞數層,類長方形,排列緊密。
花葯長卵形。花粉囊內壁纖維層細胞呈帶狀或螺紋狀加厚。花粉粒類球形,外壁有條狀雕紋向四周放射,可見3個萌發孔、萌發溝裂隙狀。直徑22—32—44微米。
萼齒部非腺毛呈圓錐形,單細胞,壁薄而平滑,基底部傾斜。
小總苞膜質檐部非腺毛與萼齒非腺毛相似;下部非腺毛長而平直,有時微彎曲,壁薄,壁疣少、基部呈馬蹄形。小總苞下部薄壁組織有密集的草酸鈣方晶層。
總苞片非腺毛多為單細胞,壁薄而壁疣多,常呈壓伏狀彎曲;腺毛呈棒錘狀,頭部4一l0個細胞,柄部多為單細胞。氣孔不定式。薄壁組織內含草酸鈣簇晶,直徑5一15微米。
花序中非腺毛壁不木化、栓化或微木化。
化學成分
本品花序含三萜皂甙17.36毫克,皂甙元為齊墩果酸;鞣質7.08毫克;揮髮油0.34毫克;強心甙0.1毫克;黃酮甙類2.0毫克,生物鹼0.11毫克;葉黃素0.08毫克/100克。從花序中還分離出有機酸,如咖啡酸、氯原酸和新氯原酸及一些微量元素如鐵、磷、銅、錳、鎳和鍶等。尚含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花序中還含有兩種黃酮醇類化合物木犀草素和洋芫荽素。從地上部分分離出香豆素類成分香豆素、傘形花素、
佛手內醋(Bergapten)和卅一烷的兩種同分異構體成分。
變種
毛葉藍盆花(變種)
本變種和原變種的區別在於植株亞灌木狀,莖下部具開張的剛毛和短而捲曲柔毛,上部僅有短而捲曲柔毛,而在花序下有伸展的剛毛,葉兩面具短或甚短的捲曲柔毛,莖生葉大頭羽裂,裂片線狀披針形。
產遼寧、內蒙古、河北北部。生於林緣、灌叢、河岸砂地、草坡上。模式標本采自內蒙古翁牛特旗。分布於蘇聯遠東地區、朝鮮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