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加戰役

里加戰役

1917年9月1—6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德軍為消滅俄軍第12集團軍,奪取俄國波羅的海沿岸地區並對革命的彼得格勒直接造成軍事威脅,在里加方向上實施的進攻戰役。以反革命將軍科爾尼洛夫為首的俄國最高統帥大本營已獲悉德軍正在準備進攻,卻不採取抗擊進攻的措施。科爾尼洛夫甚至還準備把里加登入場和里加讓予德軍,以此作為破壞工人階級和士兵的革命成果並在國內建立軍事獨裁的藉口。

里加戰役里加戰役地圖
本詞條為消歧義詞條,里加戰役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里的戰役。

1917年9月1至1917年9月6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德軍為消滅俄軍第12集團軍,奪取俄國波羅的海沿岸地區並對革命的彼得格勒直接造成軍事威脅,在里加方向上實施的進攻戰役。

1944年9月14日—10月22日,在蘇聯衛國戰爭中,波羅的海沿岸第3、第2、第1方面軍與紅旗波羅的海艦隊協同,實施的進攻戰役,是波羅的海沿岸戰役的一部分。戰役目的是粉碎里加方向德軍集團,解放里加市並前出里加灣沿岸,阻止“北方”集團軍群退入東普魯士。

戰役情況

里加戰役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里的里加戰役
以反革命將軍科爾尼洛夫為首的俄國最高統帥大本營已獲悉德軍正在準備進攻,卻不採取抗擊進攻的措施。科爾尼洛夫甚至還準備把里加登入場和里加讓予德軍,以此作為破壞工人階級和士兵的革命成果並在國內建立軍事獨裁的藉口。列寧在揭露這個反革命計畫時寫道,“……地主資本家以及同他們站在一起的將軍軍官已經組織起來了,他們準備進行並且已經在進行罪惡滔天的活動,把里加(然後把彼得格勒)出賣給德國人,給他們開放戰線,讓布爾什維克軍隊遭到殺傷……。這一切都是為了讓資產階級掌握全部政權,為了使地主在農村的統治得到鞏固,為了讓工農的鮮血灑遍全國。”

德軍統帥部調用第8集團軍(司令為豐·古蒂)擔任進攻。該集團軍編有3個步兵軍,約6萬人,火炮2000門,機槍2000挺。戰役企圖規定:在伊克斯屈爾地區強渡西德維納河,突破東岸第12集團軍的防禦並向羅登波伊斯欣岑貝格發展進攻。對馬約倫霍夫貝貝爾貝克、里加實施輔助突擊,以便協同登入兵圍殲里加地域第12集團軍基本兵力。第12集團軍(司令為帕爾斯基將軍)編有5個軍和數個獨立部隊(步兵和騎兵16.1萬人,火炮1149門,機槍1943挺),在寬約200公里正面上設防,並在里加接近地構築了3條築壘地帶。

1917年9月1日,德軍使用化學炮彈進行猛烈炮火準備後發起了進攻。他們在狹窄正面集中優勢兵力,迅速強渡西德維納河並楔人俄軍防禦地帶。俄軍集團軍預備隊的反突擊和第1梯隊的部隊實施的反衝擊均未能阻止德軍的進攻。9月2日,第43軍及西伯利亞第6軍退至第2條築壘地帶進行頑強抵抗。但俄軍統帥部無故下令退卻。9月2日夜,第12集團軍放棄里加和烏斯季德文斯克,9月6日日終前,撤至里加灣海岸利加特尤爾根斯堡、科根古津一線。後來,德軍進攻受阻,從而使第12集團軍前衛得以向佩捷爾斯—卡佩列、倫堡,萊斯卡利一線推進。

戰役結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里的里加戰役

里加戰役,第12集團軍損失2.5萬人(其中被俘和失蹤達1.5萬人)、273門火炮、256挺機槍、11.1萬發炮彈及其他許多軍用物資。德軍損失4000—5000人。德軍統帥部合圍第12集團軍的計畫實際上被俄軍,尤其是拉脫維亞步兵的頑強抵抗所打破。科爾尼洛夫利用俄軍的撤退和里加的放棄開始公開進行反革命活動

戰爭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里的里加戰役

1944年9月初,退至納爾瓦灣至東普魯士之間的德軍企圖在波羅的海沿岸固守,以阻止蘇軍進入東普魯士。蘇軍為分割並粉碎該地區德軍集團,解放波羅的海沿岸各加盟共和國,決定實施此次戰役。

交戰雙方

里加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地圖
第二次世世大戰里的里加戰役

參加這一戰役的有: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戈沃羅夫),波羅的海沿岸第3方面軍(司令為馬斯連尼科夫大將)、波羅的海沿岸第2方面波羅的海沿岸戰役軍(司令為葉廖緬科大將)、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司令為巴格拉米揚大將)、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司令為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大將)一部以及隸屬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的紅旗波羅的海艦隊(司令為特里布茨海軍上將)。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代表、蘇聯元帥華西列夫斯基對波羅的海沿岸各方面軍的行動進行協調,從9月24日起,蘇聯元帥戈沃羅夫負責協調列寧格勒方面軍,波羅的海沿岸第3、第2方面軍的行動,同時他仍擔任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

戰役開始前波羅的海沿岸的總情況,是由蘇軍1944年夏季的順利進攻行動所決定的。這些進攻行動,使蘇德戰場德軍各主要戰略集團相繼被粉碎。負責防守波羅的海沿岸的德軍損失慘重,退至納爾瓦灣至東普魯士邊界之間的新地區。它們被蘇軍壓至波羅的海海邊狹小區域,其主力被從南面深遠包圍。德軍統帥部深知扼守這一戰略要地具有重大意義,因為失掉它,就會使德國的軍事政治和經濟狀況更加困難,同時為蘇軍從東北面進攻東普魯士造成有利形勢。德軍力圖在波羅的海沿岸方向穩定戰線,便在此趕築補充防禦工事,加強其軍隊集團。

德軍建立了完善的縱深梯次配置的多地帶防禦(特別在里加方向)。大量河、湖和森林沼澤地易守難攻。德軍最強大的集團部署在里加地域,由5個坦克師編成。在波羅的海沿岸防守的是“北方”集團軍群(“納爾瓦”戰役集群,第18、第16集團軍)、“中央”集團軍群所轄坦克第3集團軍(9月21日起轉隸舍爾納上將指揮的“北方”集團軍群)。第1航空隊航空兵和第6航空隊一部對陸軍進行支援。這一集團共有70餘萬人,12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約7000門火炮和追擊炮、近400架作戰飛機。

蘇軍4個方面軍共有90萬人、約17500門火炮和追擊炮、308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2640架作戰飛機。蘇軍有生力量比德軍多0.3倍、炮兵和坦克多1.5倍、飛機多5倍多。

戰役企圖規定,切斷德軍在蘇聯波羅的海沿岸防守的集團,將其分割並各個殲滅。因此,主要力量集中於里加地域德軍第16、18集團軍基本兵力當面。為了粉碎這些德軍,預定以3個波羅的海沿岸方面軍對里加實施向心突擊。列寧格勒方面軍應在紅旗波羅的海艦隊配合下,粉碎盤踞愛沙尼亞的德軍集團(“納爾瓦”戰役集群)。

在戰役準備時節,進行了方面軍之間的大規模軍隊變更部署,並從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預備隊抽調許多兵團和軍團到波羅的海沿岸方向。由於在各方面軍主要突擊方向堅決集中兵力兵器,蘇軍在總兵力對比上占2倍於德軍的優勢。

戰役過程

里加戰役二戰德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里的里加戰役

里加戰役開始前,波羅的海沿岸第3,第2、第1方面軍(司令分別為馬斯連尼科夫大將、葉廖緬科大將、巴格拉米揚大將)當面守軍為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司令為舍爾納上將)第18、第16集團軍主力和“中央”集團軍群坦克第3集團軍一部兵力(9月20日起轉隸“北方”集團軍群)。第1航空隊大部和第6航空隊一部,以及一些海軍兵力,對其進行支援。蘇軍人員比德軍多20%,炮兵多2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1.5倍,航空兵(紅旗波羅的海艦隊航空兵計算在內)多5.6倍。按照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的企圖,蘇軍應對里加實施向心突擊,分割當面德軍集團,以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右翼兵力前出至西德維納河(道加瓦河)下游和里加地域裡加灣沿岸,並將該集團與東普魯土隔斷,爾後各個擊破。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代表、蘇聯元帥華西列夫斯基負責協調3個波羅的海沿岸方面軍的行動。戰役開始前,通過變更軍隊部署和大本營預備隊(第61集團軍,1個坦克軍、1個突破炮兵師)向波羅的海沿岸方向的開進,各方面軍均建立了強大突擊集團。

里加戰役火力攻擊
9月14日,進攻在強大炮火準備和航空火力準備之後開始。戰役第一日,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突擊第4集團軍和第43集團軍進展最大,至日終前他們在包斯卡地域25公里地段突破了德軍防禦,推進約14公里。9月16日,第43集團軍前出至巴爾多內市,而近衛機械化第3軍先遣支隊突至西德維納河。波羅的海沿岸第3、2方面軍各突擊集團僅楔入德軍防禦1—3公里。德軍發現他們準備進攻後,遂在許多地段將大部分軍隊從前沿撤至第二陣地,並在此頑強抵抗進攻的蘇軍。直至9月21日,波羅的海沿岸第3方面軍利用列寧格勒方面軍9月17日開始的塔林戰役戰果,才完成了對德軍防禦的突破,並於9月23日解放了瓦爾米耶拉市。此前,波羅的海沿岸第2方面軍也突破了德軍防禦並推進約16公里,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右翼則攻占了巴爾多內。德軍統帥部注意到“北方”集團軍群與東普魯士的聯繫有被切斷的現實威脅,遂千方百計加強其在里加接近地,特別是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該方面軍距該市16公里)當面的防禦。有2個師從愛沙尼亞調到巴爾多內地域並實施了強大反突擊。鑒於這種情況,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於9月24日決定將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的突擊方向由里加方向改為梅梅爾方向,以便儘快用較小的損失將德軍波羅的海沿岸集團與東普魯士聯繫隔斷。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停止了在里加方向的進攻,並開始變更兵力部署和準備新的進攻戰役。波羅的海沿岸第3、第2方面軍在繼續進攻中,至9月27日日終前前出至里加接近地德軍“錫古爾達”堅固防禦地區,在此受阻。蘇軍(10月5日)在梅梅爾方向的決定性突擊,迫使“北方”集團軍群首腦於10月6日開始將軍隊撤出里加地域。由蘇聯元帥戈沃羅夫協調行動的波羅的海沿岸第3、第2方面軍轉入追擊,並從行進間突破德軍數道防禦地區,於10月13日解放了拉脫維亞首都里加。10月16日,波羅的海沿岸第3方面軍撤銷,其軍隊分別轉屬波羅的海沿岸第1、2方面軍和列寧格勒方面軍,部分軍隊調入大本營預備隊。波羅的海沿岸第2方面軍繼續追擊,至10月22日前以其右翼前出至德軍圖庫姆斯防禦地區,並會同波羅的海第1方面軍從陸上封鎖了庫爾蘭半島“北方”集團軍群基本兵力。戰役過程中,紅旗波羅的海艦隊航空兵和潛艇在里加灣及其接近路的積極行動,給德軍的補給,變更部署和後送造成了困難。

戰役成果

里加戰役戰鬥勳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里加戰役

里加戰役,對粉碎“北方”集團軍群和解放蘇聯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具有重大意義。波羅的海沿岸第3、第2、第1方面軍擊潰了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德軍集團主力,幾乎解放了拉脫維亞全境。此次戰役的特點,是在進攻過程中將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主要力量轉移到新方向,並在該方向以原參加里加戰役的兵力進行新的戰役,新戰役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在里加方向進攻的勝利。里加戰役由3個方面軍開始,在第二階段由2個方面軍的兵力實施,最後由1個方面軍的兵力完成。在解放拉脫維亞戰鬥中,82個戰功卓著的兵團和部隊被授予里加”榮譽稱號,93個兵團和部隊榮獲戰鬥勳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