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浦源鄭氏宗祠始建於宋代,相傳是河南滎陽遷到浦源的朝奉大夫鄭尚公八世子孫晉十公所建,清道光二十年(1814年)重修。文革時遭到破壞,一九九六年秋大規模整修,是目前華東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宗祠之一。結構
宗祠造型獨特,前窄後寬,形同古船。右前方有一株千年柳杉,樹高十丈,乾粗六圍,樹腹中空而枝葉茂盛,村人奉若神明,美名之"靈檣"。傳說,鄭氏始祖朝奉公於此處小憩,夢見自己乘一巨舟,從者無數,財寶滿舵,醒後以為吉祥之兆,遂立下遺願,要以此樹為船桅,建祠如舟形,後果子孫滿堂,人才輩出,成為當地望族。
鄭氏宗祠從前往後,由門坊、門廳、享堂、寢堂四部分組成。首先見到的是高大的門坊聳立在儀門之前方,門坊三間四柱五樓,寬約9.86米,高12.5米,是明代萬曆43年(公元1615年)祠堂大修時加造。梁、柱和枋額遍飾錦紋雕刻,典雅工麗。牌坊正面上方原刻有“奕世忠貞”4個大字,背面是“名宗孝祀”鄭氏宗祠4個大字,刻字蒼勁。此坊無聖旨牌,傳為鄭氏民間私制,故稱門坊。牌坊高大雄偉,雕刻精美。“文化大革命”時,石坊上面的字及部分紋飾被當作“四舊”而鑿掉。門坊兩邊連建有圍牆,石坊一層有木柵欄門,從而形成了該祠的大門。
穿過門坊是一個院落,經過院落,迎面的是儀門,有一對抱鼓石豎立儀門兩旁,似在抱鼓迎客。中為木階級和大門,上有鬥神畫相。儀門上方正中掛有“鄭氏宗祠”牌匾,標誌著祠的正式名稱。儀門之中間門一般不開用的,平時人們進出走邊門,逢節日或大事才開中門。儀門正背兩面,與院落構成門廳,門廳面鄭氏宗祠門坊寬,正中屋脊升起,以示尊崇。《重修鄭氏宗祠碑記》,在儀門的西牆上。該《碑記》之西,還有一塊碑記,據說是舊時修建祠時,人們捐款名單,由於“文革”時字被鑿去,大多看不清,僅“嘉慶”兩字模糊可見。
過儀門,見其背面建築也很講究。甬道兩邊是廊廡,兩廊廡之中就是一個大院落,比門坊至儀門的院落大得多。過院落就是享堂。享堂構建宏敞,梁木用材碩大,丁頭拱眼內及駝峰、雀替、平盤斗等處雕有精美的雲紋、花草紋飾,具有明代建築風格。享堂是族內議大事、辦慶典或族人聚會之地。享堂照壁後建築也很講究。要特別提出的是,該祠以頌揚元代至正間文人高士鄭玉和鄭氏宗法建設的。鄭玉,一生芳潔自守,隱居鄉里,創辦書院,傳經講學,人稱“師山先生”。因此該祠又稱“師山先生祠”。鄭氏後世人崇仰他,以“濟美”名其堂,表示要繼承先祖業績,後世承前世之美。“濟美堂”匾,高掛於享堂照壁上方之正中。
過享堂是天井和寢堂,是祠的最後進。寢堂地面高於前面天井136厘米。有三處石級通往寢堂,每處7級,中間的寬326厘米,兩邊的各寬236厘米。寢堂是祠堂中最高之地,是擺放祖宗和族人跪拜祭祀之地。正面靠牆須彌座上有木階梯,是舊時按世序安放靈牌位的。牌位不是任意拿來放上去的,要舉行隆重的“進主”儀式,送進一定位置的。靈牌是雙層的,正面寫有神靈(靈主)的世序、姓名及子孫落款。從祠堂三大作用(安放祖宗牌位和族人祭祀,慶典,議族內大事或族人聚會),寢堂是祠中最重要之地。寢堂地面比前邊享堂高,是為了顯示寢堂之莊嚴與神聖。
寢堂及天井並天井兩邊廊廡,有石柱6根,木柱32根;享堂及院落有石柱4根,木柱26根;院落及廊廡有石柱10根,木柱10根;門廳有石柱12根,木柱14根。石柱是方的,木柱是圓的,共有方石柱32根,圓木柱82根,總共114根。從儀門至寢堂,全祠雨天可不走雨路而相通。除大門外,原來還有邊門與鄰近祠宇相通,今因鄰祠不存,邊門也已封砌。
柱、檀、椽、雀替、斗拱,都是優質木材特別加工製成的,既牢固,又美觀。瓦、屋脊上的吉祥獸、鰲魚,地面鋪磚,都是開窯定製專燒的。石料多數就近取材,以灰沙岩為主。因年代久遠,木料已更新過多次。磚瓦也調換更新過。石料尤其是柱礎,一般是原件未動,由於時間長久已有部分分化,有的柱礎被碰撞過,顯得陳舊而不規則。整個建祠工程浩大,原料浩繁。
鄭氏宗祠三雕優美,遍及全祠。石雕主要在門坊上,圖案多種多樣,其中有的同宗教有關係;在儀門和寢堂的須彌座等處的石雕比較簡單。在寢堂、享堂、門廳三處的木雕也較簡單,但數量並不少,尤其是享堂內。磚雕則主要在屋脊上的吉祥獸、特種瓦。全祠的三雕,除門坊外,總體比較簡單、粗放,顯得歷史久遠,祠堂建造古老。而門坊的石雕,圖案種類多樣,做工相當精美,在全縣近百座石牌坊中實為少見。
大門上"鄭氏宗祠"四個字為堅幅,據說在古代只有皇帝國戚的宗祠才能這樣建造,整個祠堂為三進式中國古典殿堂建築,雕樑畫棟,富麗堂皇。
宗祠正廳供奉著北宋駙馬鄭南公、始祖朝奉公及他們夫人趙氏、呂氏塑像,左邊是建祠及保護鯉魚――鄭晉十公及夫人塑像,右邊是廣行善事,最後歸神鄭九公塑像,兩側依次陳列著歷代珍藏的龍頭祖牌,如同"家譜"。龍頭祖牌底座為"八仙過海"、"西遊記"等各種木刻,頂部為鏤空龍頭木刻,工藝精巧,剔透玲瓏。文革時,浦源村人將這些龍頭祖牌藏於夾牆或村外山洞,避免了遭受破壞。目前,經修復,形成華東地區最完整的龍頭祖牌。
祠中還有諸多匾額楹聯,流金溢彩,書法精堪。正廳高懸明朝狀元、禮部尚書翁正春"蘊藻流芳"。在二進廳還有省軍區司令員任永貴的"明德惟馨",民國時寧德縣知事黃式蘇的"鹹林望族",民國福建省長、海軍上獎薩鎮凍的"碩德耆年"等要人題寫的匾額。
還有幾類匾額:或頗具藝術價值,如"文魁"是清宣統年間兵部尚書閩浙總督事示松寫的原字大小刻成;或歌頌鄭氏某族人的高尚品德,集中體現在"孝"、"節"上,如"孝邁黔婁"、"孝德動天"說是替父送死鄭錫繁公,"筠貞柏翠"說的是葉氏孺人守寡六十載冰堅玉潔,另外歌頌節婦的還有"晚節彌芳"、"節順流芳"等;或說家庭和睦相處,如"一堂五代"、"堂聯五代"等;最後一類是歌頌家族訴,如"源遠流長"、"滎陽世族"等。可以說,每塊匾額都有一個故事,雖較多與封建制度相關,但諸如孝順父母、家庭和睦的這些故事還是值得後人借鑑。
姓氏來源
鄭氏祖籍浙江,明初隨沐英入滇,宗祠在清末經陳鶴亭先生倡議曾經辦過學堂。
姓氏簡介
鄭姓出自姬姓,發祥地為鄭國,是黃帝的後裔。在中國的早期歷史上,鄭姓曾經創造過輝煌的業績。五千多年前,軒轅皇帝以姬水為姓,建都有熊,後來春秋時期的鄭武公 鄭文公也在有熊建立國都。
黃帝的第五世孫后稷是鄭姓的血緣始祖。黃帝的第19代孫姬昌是商朝的西伯,姬昌的兒子姬發滅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成為周武王。公元前807年,周宣王姬靜封他的異母兄弟姬友於鄭(今陝西華縣)為三等諸侯國的國君,國號“鄭”,鄭國誕生。
鄭姓始祖世系如下: 黃帝→玄囂→嶠極→高辛→后稷→不窟→鞠陶→公劉→慶節→皇仆→差弗→毀俞→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古公父→公季→西伯姬昌(周文王)→姬發(周武王)→姬誦(周成王)→康王釗→昭王瑕→穆王滿→共王醫扈→懿王燮→夷王燮→厲王胡→共和行政→宣王靜→封姬友(鄭桓公)於鄭。
公元前375年,鄭國被韓國所滅。鄭國滅亡後,散居於京(今河南滎陽京襄城)制(今滎陽西)祭(今河南鄭州東)和陳(今河南淮陽)宋(今河南商丘)之間,為紀念故國,相繼改姓為鄭,自此,鄭姓誕生。
鄭氏宗祠始建於宋代,相傳是河南滎陽遷到浦源的朝奉大夫鄭尚公八世子孫晉十公所建,清道光二十年(1814年)重修。宗祠正廳供奉著北宋駙馬鄭南公、始祖朝奉公及他們夫人趙氏、呂氏塑像,左邊是建祠及保護鯉魚――鄭晉十公及夫人塑像,右邊是廣行善事,最後歸神鄭九公塑像,兩側依次陳列著歷代珍藏的龍頭祖牌,如同"家譜"。龍頭祖牌底座為"八仙過海"、"西遊記"等各種木刻,頂部為鏤空龍頭木刻,工藝精巧,剔透玲瓏。 是目前華東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宗祠之一。宗祠造型獨特,前窄後寬,形同古船。
鄭氏名人
鄭姓最早的血緣先祖是黃帝,受姓始祖是西周末年的鄭桓公。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姬友於鄭(陝西省棫林,今鳳翔西勸讀村南一帶),建鄭國,史稱鄭桓公。桓公居棫林,徙拾(今華縣陝西省化肥廠)。鄭國公元前769年東遷新鄭,於公元前375年為韓國所滅,前後立國432年,共十四世。亡國後的鄭人奔於陳、宋間,為紀念故國以鄭名氏,就得鄭姓。今天的鄭姓人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來源。如唐朝的鄭注本姓魚,明代的鄭和本姓馬,都因不同的原由而改姓鄭。又如南唐李後主之後為避戰禍,因李後主曾受封鄭王而改姓鄭。今天少數民族中也有以鄭為姓的,其姓氏來源和血統源流當是另有所出。
BC806年——BC375年:鄭國時期
鄭桓公:得姓始祖。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鄭地即鄭桓公。後來,鄭桓公的子孫以國為姓,從此就開始有了“鄭”姓。鄭桓公就是鄭姓的始祖。
甲申年遙祭鄭姓始祖鄭桓公文
維公元二○○四年,歲在甲申。鄭氏兒女,桓公子孫,遙祭鄭姓始祖華山之麓,渭水之濱,華縣城內,鄭桓公陵,謹以遙祭,聊表至誠之心。恭祭我人文初祖鄭桓公曰:赫赫吾祖,功德何隆!創千秋之偉業,啟萬世之文明。鄭國以降,爰至近世,仁人志士,民族精英,惟大業是勤,惟祖德是崇。為家康泰,為族振興,秉承祖訓,至誠至忠。凝聚智慧,屢建曠世豐功。巍巍姬鄭,血脈永承!
世紀更新,姬鄭振興。輝煌史冊,譜寫新聲。錦繡家園,再振雄風。發展經濟,再造秀美,煥發生機,民安家寧。煌煌姬鄭,自立自強。民族復興,神人共襄。仰吾祖之英靈,致兆民於阜康。
大禮告成,伏惟尚饗。
鄭武公:鄭桓公子,東遷始祖。
鄭莊公:鄭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諸侯崛起,競相爭雄。鄭莊公繼位後,首先安定國內局面,然後利用巧妙的外交戰略和高超的軍事謀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由此拉開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國進入了大國爭霸時期。鄭莊公墓位於河南省新密市。1987年3月4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燭之武:晉文公聯合秦穆公圍攻鄭國,燭之武用繩子從城牆上墜下去。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就要滅亡了!越過其他國家而在遠方設定邊邑,您知道這是很困難的。哪能用滅鄭來加強鄰國呢?鄰國實力雄厚,就等於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滅鄭國而使它成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貴國使臣來往經過,供應他們的食宿給養,這對您也沒有壞處。”秦伯很高興,與鄭國訂立盟約,率軍回國。
鄭旦:春秋晚期吳、越時的巾幗人物,即西施。經過訓練,到吳國作內應。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滅吳。
鄭 國:戰國末期韓國人,水利專家。
鄭當時:西漢名臣。
鄭吉(?~公元前四十九年)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人。活躍於西域,是在前漢對外戰爭中活躍的典型武將。鄭吉的勢力冠於西域,以都護騎都尉的身份效力。此外,漢也封其為安遠候,並建立烏壘城,行使對西域的鎮撫。隨著其在漢經營西域時所建立的功績,他也成為西域都護這職位的第一人。《漢書》卷七十《鄭吉傳》、卷九十六《西域傳上》“安遠堂”:漢宣帝封鄭吉安遠侯,得安遠堂。
鄭玄:東漢經學家,創立鄭學。“博經堂”和“通德堂”:都與東漢著名經學家鄭玄有關。鄭玄博覽群經,幾千人從遠方來拜他為師。西漢時期的讀書人大都專治一經,鄭玄卻獨自力主博通。史稱鄭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鄉高密縣設立一個“鄭公鄉”,又擴建他的門閭以通車馬,稱之為“通德門”。 鄭 羲:北魏重臣。
鄭 虔:唐朝學者、畫家。詩詞、書法、畫俱佳,尤以山水畫見長,玄宗皇帝為之題字"鄭虔三絕"。
鄭 註:唐朝尚書,本姓魚,冒姓鄭。
鄭買嗣(860-909)唐末五代初大長和國一世國王。鄭回七世孫。初為南詔清平官,南詔王隆舜時官至侍中,南詔末代王舜化貞時為相。公元902年(唐昭宗天復二年,南詔中興五年),殺舜化貞及南詔家室,自立為王,國號大長和國。公元909年卒。傳子鄭仁(),926年服金丹暴卒。子鄭隆亶繼位,公元928年,被劍川節度使貞所殺,國亡。
鄭 樵:南宋史學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餘部書作。
鄭思肖(1241—1318),字憶翁,號所南,福建連江人。兼長詩畫,他畫蘭不畫土根的故事早已流傳人口。他的《寒菊》詩“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表現了堅強不屈的傲骨。相傳在明末蘇州承天寺古井裡發現的鄭思肖《心史》,顧炎武就為此寫了《井中心史歌》。
鄭光祖:元代曲作家。
鄭成功:明末名將,著名的民族英雄。(1624一1662),明清之際民族英雄。本名森,字明儼,號大木,福建南安人。弘光時監生,隆武帝賜姓朱、號“國姓爺”。清兵入閩,起兵反清。後與張煌言聯師北伐,震動東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將士數萬人,自廈門出發,於台灣禾寮港登入,擊敗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他督師十萬“氣吞吳”的豪邁氣概,苦撐大廈之將傾的執著,以及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堅忍,無不凝結為一種偉大的精神。鄭成功墓在南安市沿著福廈公路的水頭鎮附近的康店村復船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1699年遷葬於康店村的鄭氏祖瑩,隨同遷葬的還有其子鄭經的靈柩。當時康熙帝除下敕遣官兵護柩外,還賜輓聯一對,日:“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守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爾後還派御林軍護陵守墓。同時遷葬於祖瑩樂齋公內還有其父鄭芝龍,其母和其妻墓氏,遷墓後重立墓碑。
鄭 和:明航海家,本姓馬,明成祖賜姓鄭。
鄭 燮:號“板橋”,清代畫家。
鄭 信:泰國國王,又名鄭昭。泰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創始人,泰國稱為披耶達信王或達信王。
鄭士良(1863年-1901年)廣東歸善(今惠陽)人,少有大志,乘性俠義,曾跟隨鄉中父老練習拳技,廣泛結交洪門中人,加入三合會。1886年畢業後入博濟醫院附設南華屬學堂讀書,與孫中山同學,二人深相結納,共圖反清大業。與孫中山、陸皓東、程璧光等人聚談時事政治,孫中山委託他負責結納會黨,聯絡防營。1895年初參與籌建興中會總部的工作,分擔組織武裝力量的重任。不久,隨孫中山等人回到廣州,建立興中會分會,協調各方力量。1899年又依照孫中山的指示,與陳少白等在香港設立聯絡會黨的機關。1900年領導惠州(今惠陽)三洲田起義,鏖戰兩旬,屢敗清軍,隊伍發展到2萬餘人。1901年8月27日,在赴友人宴時被清吏毒死。
鄭坤(1885年-1914年)廣東梅縣人,早年奔走於南洋各地,宣傳革命受到革命黨人的好評。1910年10月,乃隨黃興等人回國。參加1911年4月黃花崗起義,擔任“先鋒”(即敢死隊員),隨隊進攻督署,勇敢頑強。終因寡不敵眾,身負重傷,幸被同志救護脫險。後聞武昌起義勝利,南京光復,當即趕赴南京組織炸彈隊,自任隊長,準備北伐。不久,南北議和,他不願參與政治,遂解甲歸粵。
鄭振鐸:當代學者。
鄭作民(1902-1940)抗日戰爭陣亡將領。新田高山村人。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淞滬抗戰後,以戰功晉升為第二軍中將副軍長兼第九師師長。1939年底率師鎮守廣西崑侖關,與日寇多次進行慘烈的血戰。次年初遭日寇飛機空襲,不幸以身殉國。毛澤東、朱德在延安主持召開了追悼會,並電唁死者家屬。葬於南嶽。 鄭桂林:(1889年-1933年11月20日)出生於吉林省雙陽縣二道灣子。1919年考入北平私立朝陽大學。1921年回鄉。不久參加東北軍第七旅,被抽調到東北講武堂學習。畢業後任東北軍第十三旅六三七團作戰參謀。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到東北抗日救國會請戰,他被任命為東北抗日義勇軍第一軍團第四十八路軍司令(後為第五路抗日義勇軍司令)接受委任後,在遼西組織了萬人抗日隊伍,轉戰於熱遼一帶,先後經歷大小戰鬥數百次。部隊進關後,於1933年參加了全國聞名的長城保衛戰,為保衛長城作出貢獻。蔣介石、何應欽之流為了消滅鄭桂林抗日武裝,於1933年4月16日,命令鄭部把防地交給正規軍,面臨重壓和困境,鄭桂林表示:“對外決不畏死,對內捍衛祖國,盡我天職。抗日夙志始終不渝……”蔣介石害怕鄭桂林再回師抗日,又於1933年6月11日,將其部隊調天津馬廠訓練。同年7月23日,鄭桂林巧鏇妙計,組織全軍起義。起義後投奔馮玉祥抗日同盟軍不成。同年9月10日,參加吉鴻昌率領的抗日同盟軍,暫編為第一師。同年10月,吉鴻昌、方振武、湯玉麟、鄭桂林四部聯合,抗日同盟軍改為抗日討棘軍。兵分方、吉和湯、鄭兩路,到長城外抗擊日寇。在日蔣圍剿下,吉鴻昌失敗。鄭桂林仍堅持鬥爭。為商討扭轉戰局之策,1933年11月,鄭桂林去天津法租界找吉鴻昌,不幸被秘密逮捕。同年11月20日,在北平被秘密殺害。
鄭廷珍:(1893年-1937年)1917年,入馮玉樣部,“七七”事變後,多次請纓殺敵,鏇奉命率部開赴晉北前線,於1937年9月1日進駐忻縣,10月,日軍開展向忻口發起猛攻,忻口主陣地之一南懷化落入敵手,形勢危急。奉命馳援,攻擊南懷化東端之敵,陷入敵人的重圍之中。在戰鬥最激烈時刻,率先沖入敵陣,與敵展開肉搏戰,連續攻下幾個山頭。在激戰中,不幸中彈陣亡。殉國後,國民政府追授其為陸軍中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為表彰其愛國獻身精神,於1983年追認其為革命烈士。
鄭克己:抗日戰爭時期,第九戰區第一四一師七二五團上校團長。1938年9月27日,奉命率部協助贛北麒麟峰友軍同日軍作戰。指揮全團,英勇衝殺,猛擊敵側,在風雨亭附近,發生激戰,陣地失而復得者數次,演成拉鋸戰。他下令發起總攻,激戰3小時,身先士卒,頑強拼殺,終於擊退了敵人,不幸竟在勝利途中,中彈犧牲。
鄭少愚:(1911年-1942年)1934年畢業於杭州覽橋航校,以總分名列第三。飛行技術第一而留校任教練。1939年升任大隊長,在他任大隊長兩年中,共擊落敵機40餘架。打出世界空戰水平,是以少勝多的典範。1942年初他畢業後任飛行總隊參謀長,不久又升任“中美空軍聯合指揮部副總指揮(美方任指揮),3月去印度接領美國新飛機,起飛後爆炸犧牲。他犧牲後,家鄉立少愚鄉,樹少愚碑,並年年紀念不息。1981年11月27日渠縣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鄭翠蘭:(1926年——1946年05月)出生於防城縣。1945年6月14日,防城縣黨組織舉行抗日武裝起義,成立“欽防華僑抗日游擊隊”,她隨部隊進入越南海寧省打擊日寇。曾兩次遭敵逮捕,堅貞不屈。1946年她為營部政工隊負責人之一,隨後又改任婦女隊長。同年5月在六平不幸犧牲。
鄭氏家譜
1、【題名】唐昌鄭氏宗譜:四卷
【譜籍】臨安
【責任者】鄭敦達主修,鄭主旺等編纂
【版本】1938年起鳳堂木活字本
【其他書名】書名頁題滎陽世家鄭氏宗譜
【名人】
【類型】提要
【收藏單位】臨安市圖
【詳細內容】
序號:5597
[臨安]唐昌鄭氏宗譜:四卷/鄭敦達主修,鄭主旺等編纂.—1938年起鳳堂木活字本.—4冊.—書名頁題滎陽世家鄭氏宗譜.—2修本
始遷祖:旻,字貢公,明成化年間(1465~1487)自開化縣遷居昌化縣(今屬臨安市)十都祝家川村。本譜始修於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世系修錄至第十七世,排行字為賢。本支派排行字自九世起:國家有聖主敦本啟賢良克繼修明志光宗耀祖長。卷一:譜序、祖訓、家規、譜說;卷二:勅命、像;卷三:世系;卷四:行略、祖居清丈文劵、人物傳。
收藏單位:臨安市圖
2、【題名】唐昌鄭氏宗譜:三卷
【譜籍】臨安
【責任者】鄭斌主修,鄭應浩編纂
【版本】2000年敦敘堂膠印本
【其他書名】
【名人】(明)鄭德盛;(清)鄭體乾。
【類型】提要
【收藏單位】杭州市圖杭州西湖區三墩鎮厚誠路30號302室鄭昌熾
【詳細內容】
序號:5598
[臨安]唐昌鄭氏宗譜:三卷/鄭斌主修,鄭應浩編纂.—2000年敦敘堂膠印本.—3冊.—書名據書名頁題
始遷祖:添祈,更名芳,號虎山,明洪武四年(1371)自淳安縣東銜村遷居昌化縣(今屬臨安縣)唐里村(今屬昌化鎮)。本譜始修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世系修錄至第二十三世,排行字為傳。本支派排行字:時下陳常嫩生民秉德良纘承知有道佐啟世應昌學聖傳詩禮希賢顯義方國家隆俊彥多士慶言揚。卷一:譜序、郡望、行狀、勅命、誥命、凡例、題名序、仕宦錄;卷二:行傳;卷三:行傳、編後記。本支名人:(明)鄭德盛;(清)鄭體乾。
收藏單位:杭州市圖杭州市西湖區三墩鎮厚誠路30號302室鄭昌熾
3、【題名】鄭氏宗譜:四卷
【譜籍】淳安
【責任者】鄭炳林主修
【版本】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世德堂木活字本
【其他書名】
【名人】
【類型】提要
【詳細內容】
序號:5599
[淳安]鄭氏宗譜:四卷/鄭炳林主修.—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世德堂木活字本.—4冊.—書名據書名頁題.—4修本 始遷祖:公亮,字希明,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自安徽歙縣邑北豐川村(今屬上豐鄉)遷居浙江淳安縣邑西石嶠村(今梓桐鎮鄭家村)。本譜始修於元至正十五年(1355)。卷一:譜序、目錄、凡例、源流敘;卷二:世系、壽序、行傳;卷三:世系圖;卷四:墓誌、譜跋。 收藏單位:淳安縣梓桐鎮鄭家村鄭樹忠
4、【題名】淳安川南鄭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
【譜籍】淳安
【責任者】
【版本】1922年木活字本
【其他書名】版心題川南鄭氏宗譜
【名人】
【類型】提要
【收藏單位】淳安縣汾口鎮簡門村村委會
【詳細內容】
序號:5600
[淳安]淳安川南鄭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1922年木活字本.—37冊.—書名據序跋題.—版心題川南鄭氏宗譜.—7修本
始遷祖:安仁,字彌熟,又字德淋,北宋政和年間(1111~1118)自安徽歙縣遷居浙江遂安縣(今屬淳安縣)川南鄭家白洋坂村(今汾口鎮簡門村)。本譜始修於明成化年間(1465~1487)。世系修錄至第二十一世,排行字為光。本支派排行字:宙炳聿忠紹當韜該房季奇稚賓並興眾安綝訓光必啟兆友肇錫衍名家純德昭和厚賢能毓國華。卷首:譜序、凡例、世系圖;卷一~十:世系圖;卷十一:家儀、家規;卷十二、十三:傳;卷十四:墳圖;卷十五:里居圖;卷十六:譜跋。
文化
宗祠的柱子上還掛著楹聯,大多是歌頌祖先,書法都較為精湛、流暢。而且有些大楹聯是整塊檀木做成的,年代也頗為悠久。有的還有一段故事,如"捨身救父不得謂之輕生,毀體瘵慈斯真能養大體",說的也是錫繁公的故事。戲台上的一幅對聯:"偶來顧曲聊遣閒情,試問登台誰稱出色"帶點人生真諦。
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則洞開祠堂大門,搬出家譜讓村人翻閱查看。同時,演"社戲"三天。戲前,舉村人共聚,商討一些村中大事,形式較為隆重,很象"民主集中制"。
整個祠堂充滿著濃厚的文化氣息,當你徜徉其中,定會被中國古代宗族文化的深厚內涵所吸引,讓你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