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鄭氏宗祠

鄭氏九村後人協力同建一座宗祠,此中因由,當追溯鄭氏淵源:鄭氏是周王室的後代,西周末年,鄭桓公見幽王無道,遷家至滎陽,東周初建立鄭國。 “進士”牌匾同懸於宗祠大廳之上,另外大廳、中廳門額上所懸的匾額亦是仙遊鄭氏所贈,由此可見仙遊鄭氏乃係出荷池。 中開一門,門額所懸即為仙遊鄭氏所贈的“鄭氏宗祠”牌匾。

宗祠概況

泉港鄭氏宗祠位於泉州市泉港區山腰鎮荷池村中心地帶,三進五開間的恢宏構架座落在四周低矮殘破的舊民房之中,倍顯氣派壯觀,其建築規模在泉港諸姓宗祠中是少有的。宗祠始建於明朝天順年間,原為四進五開間,歷經備朝代戰亂兵燹,加之年久失修等原因,前、中廳被毀僅存地基,大廳廂房及部分土地被挪作他用,原有海外宗親捐建的化金亭石塔等珍貴建築物更是了無痕跡。為重修宗祠;鄭氏九個自然村後人及海內外鄉親群策群力,自1990年,數次修建,直至2000年方全座落成,如正門楹聯曰:“宗祠享殊榮三門並列監軍第,後賢紹箕裘九村同昌進士家”。

宗祠歷史

鄭氏九村後人協力同建一座宗祠,此中因由,當追溯鄭氏淵源:鄭氏是周王室的後代,西周末年,鄭桓公見幽王無道,遷家至滎陽,東周初建立鄭國。戰國時,鄭為韓所並,後世為懷念故國,以國為姓。故而“滎陽鄭氏遍天下,天下鄭氏出滎陽”。唐玄宗年間,太府卿鄭露、中郎將鄭莊、常州別駕鄭淑三兄弟由祖居地滎陽幾經輾轉遷往福建莆田南湖山,架草書堂傳播中原文化,時人號為南湖三先生,今莆田廣化寺南湖山尚保存“南湖書院”遺蹟。明洪武初年,鄭露後裔鄭谷弦肩擔貨郎擔從莆田文甲出發,串村走巷叫賣雜貨,來到泉州府惠安縣八都蔡林鋪牛坑村(今已廢鄉),寄居吳總判家。吳見鄭聰明能幹、忠厚老實,將愛女許配之。成家後鄭谷弦遷徒於蔡林鋪荻林社何厝(即今荷池村),至今600多年歷史。衍派三房,分居仙遊、泉港等九個自然村,另尚有遷居廈門、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各地。

宗親人物

荷池鄭氏歷代人才輩出,明代崇禎年間鄭耀星歷任山西道監察御史兼內閣中書並加封監軍,曾與鄭成功一道抗清,其人為官清廉,愛民如子,深得人民愛戴,今仍有民眾為其塑神像祀香火。清光緒時鄭應耀是武進士,任即補中軍府、欽點營用守備。後者乃仙遊新鄭村人,但現今兩人的“文魁”、 “進士”牌匾同懸於宗祠大廳之上,另外大廳、中廳門額上所懸的匾額亦是仙遊鄭氏所贈,由此可見仙遊鄭氏乃係出荷池。自重修宗祠之事發起後,幾村來往更為密切,往往是某一村兩三百人結伴同往另一村,尋根汰祖探親訪友,接待的這一村則將此視為盛事,筵席留宿備禮相贈,即使素未謀面也勝如一家親。

宗祠現狀

現宗祠依坡形地勢而建,以台階相銜,一廳更比一廳高,頗有層層疊逆之勢。祠宇坐西北朝東南,其格局基本按始建規模,由三廳三天井、四廊一拜亭組成,廳亭面闊均為五間,占地面積1133平方米,建築面積1倪1平方米。硬山式屋頂,前廳正脊怖雙琉璃龍戲珠,兩側護脊各飾有琉璃龍雕,兼之翹脊飛檐,紅瓦彩雕,在壯觀之中透出精美別致。 前廳採用古典式風格,三門並列,前有廊柱,側有廂房。門前走廊三米多深,兩座1米多高的輝綠岩石獅蹲立在正門兩側,口合石珠,轉頭相望,矯健威猛。廂房檐下備立一隻尺把高的小石獅,卻是稚氣可掬。廊壁嵌著一幅幅赭石或墨綠輝石岩影雕,襯著廊柱門柱鐫刻的鍍金楹聯,映著廊頂塗金繪彩的精美木雕,朱門石磚,既莊嚴又美觀。三門頂均鎊刻鍍金門額,正門是“鄭氏宗祠”,左門是“滎陽衍派”,右門是“南湖傳芳”,值得一提的是楹聯就有6對,歷歷道出荷池鄭氏淵源及先祖歷史文化。
祠內寬敞明亮,石柱林立,廳頂雕樑畫棟,五彩繽紛,拾階而上就是拜亭,亭內石柱有20根,右側壁立有“大士爺宮”,僅1米見方,宮雖小香火卻極盛。中廳有廊壁與前相隔,為1993年重修時所建,紅磚牆綠雕窗,雖不似前廳富麗堂皇,卻也素雅大方。中開一門,門額所懸即為仙遊鄭氏所贈的“鄭氏宗祠”牌匾。中廳與大廳連為一體,中有天井,四角各有廂房。廳內古香古色,大廳正中懸掛著“南湖三公”像,左有各懸“文魁”“進士”牌匾,廳梁懸著仙遊鄭氏所贈的“承先啟後”牌匾,其所蘊含的深遠意義當是在匾額之外。

宗祠價值

鄭氏宗祠不僅在建築藝術、本姓歷史文化方面有一定價值,而且在惠安革命鬥爭史上亦留下不可磨滅的一章。現宗祠已被列為革命文物保護單位,成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之―。土地革命鬥爭時期,它曾是中共惠安縣委特支駐地,與三朱革命基點始終保持緊密聯繫。當時縣委書記唐言福在此住達半年之久,縣委委員李昭秀化名李秀,在宗祠辦學,以教書為掩護向學生傳播馬列主義,向村民宣傳革命道理,組織抗捐抗稅等鬥爭活動,宗祠成了民眾開展革命活動的聚集地。此間,李昭秀與當地學生和民眾結下深厚的革命感情,正如宗祠中廊柱鐫刻的楹聯所言:“宗祠護革命,抗捐為民,漫漫黑夜見曙色;庠序傳馬列,培桃育李,悠悠歲月憶良師。”
歷史文化的亮點,革命鬥爭的光輝,使鄭氏宗祠在沉香古韻中閃耀著燦爛的光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