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位於福建省福鼎市20公里的白琳鎮翠郊村翠郊,離太姥山大概兩個小時左右的車程。

基本情況
古民居是吳氏家族的私家宅院。始建於清乾隆十年(1745年 ),距今已有250多年的歷史。仍保存基本完好。宅院主體建築規模宏大,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 由360根木柱支撐而起,共圍出24個天井,6個大廳、12個小

廳,共有房192間,總占地面積為13980平方米(20畝),就單體建築而言,可謂江南第一大古民居。整體平面圖上格局巧妙,且脈絡分明,縱橫交錯又橫縱相連,有如一個古老的圍棋大棋盤,擺設於幽谷之中,隨時恭迎仙人神遊於此時席地對奕。
古宅是北方封閉的四合院與南方開放式的庭院有機結合的結果。如:虛實結合的雙層推拉窗------內為緊閉的實窗、外為虛的漏窗------剛柔並濟:又如嚴實的合院間以天井相連,天井兩旁的花牆上以花窗借景。牆外花草忽隱忽現又盈溢出含蓄之美,這是江南園林建築的典型手法等。南北文化結合,凝重不失輕巧,端莊不失調皮,如情竇初開的少女,躍躍欲試又不忘矜持。
整個建築占既有皇家宮殿建築的恢宏跋扈,又融合了江南民宅的精雕細琢。古厝內代表江南建築風格的木雕飾品精美絕倫,所有的

梁、柱、窗、門皆飾以木雕圖案,或人物、或花卉、或祥禽、或瑞獸,栩栩如生。
歷史
翠郊古民居的興建者系春秋五霸之一的吳王夫差第104代孫,歷經13年、耗資白銀2萬兩。光在同一時辰豎立

360根木柱子就動用了1000多人。清乾隆朝大學士劉墉與吳家關係甚密,曾贈與“學到會時忘粲可,詩留別後見羊何”的楹聯,寄望於朋友間讀書有成,友誼長存。 古民居還保留著宋代大詩人蘇軾親筆題字的筆簡、清代宮燈等珍貴文物,保留著鬥雞、布袋戲表演等傳統活動項目,傳承著一個古老家族的故事。
旅遊信息
門票
市價:¥30 預訂/同城價:¥30。
備註:
1.景區開放時間 08:00—18:00
2.取票地點:翠郊古民居
3.特殊人群預訂標準:
A.免費政策:兒童1.2米以下免票
B.優惠政策:兒童1.2米-1.4米購買兒童票;60周歲以上老人憑有效證件購老年票;
其他優惠以景區公布為準
自駕游
寧德上G104國道(經雲淡門島 老鼠嶼)—G15國道—霞浦縣—同三高速公路—秦嶼鎮前行
沿X974行駛2.3公里,稍向左轉行駛4.4公里,右前方轉彎行駛3.9公里,到達終點(在道路右側)
小貼士
福鼎美食很多,有石鱘 油煎帶魚 黃蝦 觀音螺 細蚶 梭子蟹 海蜈蚣魚面 魚片羹炒米粉 糯米飯 豬血湯 鍋邊糊,旅遊時不要忘記享受下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