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厲王虐(1),國人謗(30)王(2)。邵公告曰(3):“民不堪命矣(4)!”王怒,得衛巫(5),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謗矣(6),乃不敢言。”
邵公曰:“是障之也(7)。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8),為民者宣之使言(9)。故天子聽政(10),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11),瞽獻曲(12),史獻書(13),師箴(14),瞍賦(15),蒙誦(16),百工諫(17),庶人傳語(18),近臣盡規,親戚補察(19),瞽、史教誨,耆、艾修之(20),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21)。
民之有口也,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於是乎出;猶其原隰之有衍沃也(22),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於是乎興(23)。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24)。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25),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yōng)其口,其與能幾何(26)?”
王不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27)。三年(28),乃流王於彘(29)。
(註:該文出自《國語》。)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1)厲王:指周厲王,他是周夷王之子,名胡,在位三十七年(前878——前842)。
(2)國人:居住在國都里的人,這裡指平民百姓。
(3)邵公:名虎,周王朝卿士,謚穆公。邵,一作召。
(4)命:指周厲王苛虐的政令。
(5)衛巫:衛國的巫者。巫,以裝神弄鬼為職業的人。
(6)弭(mǐ):消除,止。
(7)障:堵塞。
(8)為川者:治水的人。
(9)宣:疏導,放開。
(10)天子:古代帝王的稱謂。
(11)公卿:指執政大臣。古代有三公九卿之稱。《尚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九卿指少師、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列士:古代官員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分,統稱列士。位在大夫之下。詩:指有諷諫意義的詩篇。
(12)瞽(gǔ):盲人。因古代樂官多由盲人擔任,故也稱樂官為瞽。
(13)史:史官。書:指史籍。
(14)師:少師,樂官。箴:一種具有規戒性的文辭。
(15)瞍(sǒu):沒有眼珠的盲人。賦:有節奏地誦讀。
(16)曚(méng):有眼珠的盲人。瞍曚均指樂師。
(17)百工:周朝職官名。指掌管建設製造事務的官員。
(18)庶人:平民。
(19)親戚:指君王的內外親屬。
(20)耆(qí)艾:年六十叫耆,年五十叫艾。這裡指年長的師傅。修:整理修飾。
(21)悖(bèi):違背道理。
(22)原隰(xí):平原和低濕之地。衍沃:指平坦肥沃的良田。《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中有“井衍沃”的句子。疏:“衍沃並是平美之地。衍是高平而美者,沃是低平而美者,二者並是良田。”
(23)興:興起、表露之意。
(24)阜:豐盛。
(25)夫(fú):發語詞,無義。
(26)與:語助詞,無義。一說為“偕從”之意,意思是:“老百姓跟從你的能有多少?”語意也是通順的。
(27)國人:“國”下原無“人”字,據別本補。
(28)三年:周厲王於公元前842年被國人放逐到彘,據此邵公諫厲王事當在公元前845年。
(29)流:放逐。彘(zhì):地名,在今山西霍縣東北。
(30)謗:形聲兼會意。從言,旁聲。本義:在背後公開地議論或批評某人的短處)
作品譯文
周厲王殘暴無道,老百姓紛紛責罵他。邵穆公對厲王說:“老百姓已不堪忍受暴虐的政令啦!”厲王聽了勃然大怒,找到一個衛國的巫者,派他暗中監視敢於指責自己的人,一經巫者告密,就橫加殺戮。於是人們都不敢隨便說話,在路上相遇,也只能以眼神表達內心的憤恨。
周厲王頗為得意,告訴邵公說:我能制止毀謗啦,老百姓再也不敢吭聲了。邵公回答說:你這樣做只能堵住人們的嘴。可是防範老百姓的嘴,比防備河水泛濫更不易。河道因堵塞而造成決口,就會傷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後果也將如此。因而治水者只能排除壅塞而加以疏通,治民者只能善於開導而讓人說話。所以君王處理政事,讓三公九卿以至各級官吏進獻諷喻詩,樂師進獻民間樂曲,史官進獻有借鑑意義的史籍,少師誦讀箴言,無眸子的盲人吟詠詩篇,有眸子的盲人誦讀諷諫之言,掌管建設事務的百工紛紛進諫,平民則將自己的意見轉達給君王,近侍之臣盡規勸之責,君王的內親外戚都能補其過失,察其是非,樂師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諄諄教導,年長的師傅再進一步修飾整理,然後由君王斟酌取捨,付之實施,這樣,國家的政事得以實行而不背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樣,社會的物資財富全靠它出產;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樣,人類的衣食物品全靠它產生。人們用嘴巴發表議論,政事的成敗得失就能表露出來。人們以為好的就盡力實行,以為失誤的就設法預防,這樣社會的衣食財富就會日益豐富,不斷增加。人們心中所想通過嘴巴表達出來,朝廷以為行得通的就照著實行,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又能堵多久呢?
周厲王不聽,於是老百姓再也不敢公開發表言論指斥他。過了三年,人們終於把這個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作品賞析
《國語》是一部國別史,全書二十一卷,分別記載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事,是各國史料的彙編,成書約在戰國初年。司馬遷說:“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從此一般都認為《國語》乃左丘明所作。各國“語”在全書中所占的比例不一,每一國記述事跡各有側重。《國語》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禮重民等觀念,西周以來的敬天保民思想在書中得到了繼承。雖然《國語》許多地方都強調天命,遇事求神問卜,但在神與人的關係上,已是人神並重,由對天命的崇拜,轉向對人事的重視。因而重視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以民心的向背為施政的依據。全書以記言為主,雖然敘事和刻畫人物有一定特色,但文學成就還是比《左傳》稍遜一籌。
作者簡介
《國語》的作者,舊說是魯國史官左丘明,其根據是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說過:“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後人據此認為《國語》和《左傳》同出左丘明之手。然而《國語》所記內容又多與《左傳》重複、牴觸,因此“兩書同出一人之手”的說法難以令人信服。近人認為是戰國時人把各國的史料彙編而成。
《國語》是我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共二十一卷,全書按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分國編次,記載了從周穆王到周貞定王(公元前990年-公元前453年)前後共五百餘年的史事,反映了從兩周到春秋時期廣諸侯各國的交往、爭戰等情況。全書以記言為主,與《左傳》重記事不同。文章說理嚴密,刻劃人物也比較形象生動,對後代散文有很大影響,在我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