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諫厲王弭謗

召公諫厲王弭謗

《召公諫厲王弭謗》選自《國語》上篇。故篇名亦作《國語·召公諫厲王弭謗》題中,召公亦作邵公。《左傳》稱厲王為“王心戾虐,萬民弗忍”。自然引起像召公這樣有識之士的憂慮,便介紹了其被逐的過程,文章簡潔分明,邏輯清晰,是《國語》名篇。

基本信息

原文

召公諫厲王弭謗召公諫厲王弭謗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mǐ)謗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於是乎出;猶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於是乎興。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
王不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
選自《國語·周語上》

譯文

詞句注釋

(1)厲王:周夷王之子,名胡,前878至前842在位,共三十七年。
(2)國人:居住在國都里的人,這裡指平民百姓。
(3)邵公:名虎,周王朝卿士,謚穆公。邵,一作召。
(4)命:指周厲王苛虐的政令。
(5)衛巫:衛國的巫者。巫,以裝神弄鬼為職業的人。
(6)謗者:批評國王的人
(7)弭(mǐ米):消除。
(8)障:堵塞。
(9)為川者:治水的人。
(10)宣:疏導。
(11)天子:古代帝王的稱謂。
(12)公卿:指執政大臣。古代有三公九卿之稱。《尚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九卿指少師、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列士:古代官員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分,統稱列士。位在大夫之下。詩:指有諷諫意義的詩篇。
(13)瞽(gǔ鼓):盲人。因古代樂官多由盲人擔任,故也稱樂官為瞽。
(14)史:史官。書:指史籍。
(15)師:少師,樂官。箴:一種具有規戒性的文辭。
(16)瞍(sǒu):沒有眼珠的盲人。賦:有節奏地誦讀。
(17)曚(méng蒙):有眼珠的盲人。瞍曚均指樂師。
(18)百工:周朝職官名。指掌管建設製造事務的官員。
(19)庶人:平民。
(20)親戚:指君王的內外親屬。
(21)耆(qí其)艾:年六十叫耆,年五十叫艾。這裡指年長的師傅。修:整理修飾。
(22)悖(bèi倍):違背道理。
(23)原隰(xí席):平原和低濕之地。衍沃:指平坦肥沃的良田。《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井衍沃”。疏:“衍沃並是平美之地。衍是高平而美者,沃是低平而美者,二者並是良田。”
(24)興:興起、表露之意。
(25)阜:豐盛。
(26)夫(fú扶):發語詞,無義。
(27)與:語助詞,無義。一說為“偕從”之意,句謂老百姓跟從你的能有多少?亦通。
(28)國人:“國”下原無“人”字,據別本補。
(29)三年:周厲王於公元前842年被國人放逐到彘,據此邵公諫厲王事當在公元前845年。
(30)乃流王於彘(zhì):把國王放逐到彘地去。乃:終於,副詞。流:流放,放逐。於:到,介詞。.於是:從,從這裡。彘:地名,在今山西省霍縣境內。
(31)謗:議論;指責。
(32)甚:嚴重。
(33)於是:從這裡。

白話譯文

周厲王暴虐,百姓紛紛指責他。召穆公對厲王說:"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厲王聽了勃然大怒,找到衛國的巫師,讓衛國的巫師去監視批評國王的人,按照衛國的巫師的報告,就殺掉批評國王的人。國人不敢說話,路上相見,以目示意,不敢交談。
周厲王頗為得意,對召穆公說:"我能消除指責的言論,他們再也不敢吭聲了!"
召公回答說:"你這樣做是堵住人們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後再決堤,傷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這樣。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暢通,治民者只能開導他們而讓人暢所欲言。所以君王處理政事,讓三公九卿以至各級官吏進獻諷喻詩,樂師進獻民間樂曲,史官進獻有借鑑意義的史籍,少師誦讀箴言,盲人吟詠詩篇,有眸子而看不見的盲人誦讀諷諫之言,掌管建設事務的百工紛紛進諫,平民則將自己的意見轉達給君王,近侍之臣盡規勸之責,君王的同宗都能補其過失,察其是非,樂師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諄諄教導,元老們再進一步修飾整理,然後由君王斟酌取捨,付之實施,這樣,國家的政事得以實行而不違背道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樣,社會的物資財富全靠它出產;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樣,人類的衣食物品全靠它產生。人們用嘴巴發表議論,政事的成敗得失就能表露出來。人們以為好的就盡力實行,以為失誤的就設法預防,這是增加衣食財富的途徑啊。人們心中所想的通過嘴巴表達,他們考慮成熟以後,就自然流露出來,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能有什麼幫助呢?"
周厲王不聽,在這種情況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開發表言論指斥他。過了三年,人們終於把這個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補充注釋

1.衛巫

商代統治者非常迷信天命鬼神,每事必求神問卜而後決。到了周代,這種情況已經有所改變,但統治者仍幻想用鬼神來愚弄人民。所以“巫”在當時具有特殊的作用。韋昭《國語注》說:“以巫有神靈,有謗必知之。”意思是說,巫能通神,他能覺察到誰是謗者。其實,課文中的“衛巫”,已完全變成了厲王的耳目和幫凶,是厲王用來鎮壓人民的工具。

2.公卿至於列士

周代大臣的等級分公、卿、大夫、士四等,而士又分上士、中士和下士,故稱“列士”。

3.獻詩

當時周王朝及各諸侯國蒐集的歌謠和士大夫撰寫的詩篇。流傳到今天的《詩經》就是從周代保留下來的這類詩篇的一部分。

4.瞽、瞍、蒙

他們都是盲人。這裡也兼指官職。《國語·楚語上》:“臨事有瞽史之導,宴居有師工之誦。史不失書,蒙不失誦,以訓御之。”在先秦文獻中,瞽與史,有時合稱,有時又分而言之。如《國語·周語下》:“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古代樂官皆以盲人充任,據說是由於他們的聽覺敏銳,善於辨別音律。但這幾種盲人又略有差別。從等級上講,“瞽”是樂官中的太師(下文“師”是少師,比“太師”級別略低,也是盲人),地位比“瞍”“蒙”高。從失明的情況講,眼睫間有縫隙,內有眼珠而不能見物者叫“瞽”;眼中空洞無眼珠者叫“瞍”;眼中有珠,雙睫也能開合,但不能見物者叫“蒙”,有人認為就是現在的青光眼。

5.百工

古代的“百工”有三種用法,一可指各種手工藝者,二可指百官,三可指各種樂工。這裡,我們認為晉杜預的解釋較為確切,即指“各種樂工”,不僅合乎情理,避免了上下文意思重複,而且可通過“樂”字與上文的盲樂官相聯繫,通過“工”字與下文的“庶人”相聯繫,在內容上與前後句密切相關。

作者、作品

左丘明左丘明
國語》的作者是誰,歷來沒有定論。相傳它和《左傳》都是出於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國語》的成書有一個過程,最初是左丘明傳誦,然後是時人傳習,最後經列國之瞽史改編、潤色而成。時代大約在戰國初年。
《國語》是我國最早的國別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語》《魯語》《齊語》《晉語》《鄭語》《楚語》《吳語》《越語》八部分,記敘由西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年)起到東周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各國內政、外交等事件。全書似乎是編輯各國舊存的史料而成,採擇有多有少,以《周語》的記載最詳備,其餘各國所記,都是側重在某幾個人物和事件上。《國語》的編寫意圖,是“求多聞善敗以監戒也”(《國語·楚語下》)。由於《國語》在內容上比較接近《左傳》,又具有同樣的史料價值,所以《國語》又有《春秋外傳》(韋昭《國語解·敘》、劉熙《釋名》)之稱。
《國語》的文字質樸簡練,文學成就雖不及《左傳》,但也是先秦時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背景分析

這篇文章選自《國語》的《周語》上篇。
《左傳》稱厲王為"王心戾虐,萬民弗忍"。在厲王統治時期,各種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統治者的危機日益嚴重。《國浯》中有芮良夫論榮夷公專利篇,說榮夷公擅長搜刮財物,殘酷欺壓百姓,而厲王卻偏偏重用"好專利而不知大難"的榮夷公和虢公長父等佞臣,對內封山占水,壟斷了山林川澤的一切收益,禁止老百姓采樵,漁獵,斷絕了廣大人民民眾的生計。對外興師動眾,征伐鄰邦,不斷加重老百姓的負擔,他的倒行逆施,橫徵暴斂,引起了廣大人民的強烈不滿,朝野上下,危機四伏,民怨沸騰.這自然引起像召公這樣有識之士的憂慮。

助讀材料

1.關於《國語》作者

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漢書·司馬遷傳》
左丘明……復採錄前世穆王以來,迄魯悼智伯之誅,邦國成敗,嘉言善語……以為《國語》。
──韋昭《國語解·敘》
昔左丘明將傳《春秋》,乃先採列國之史,國別為語,鏇獵其英華,作《春秋傳》。而先採集之語,草稿具存,時人共傳習之,號曰《國語》,殆非丘明本志也。故其辭多枝葉,不若內傳之簡直俊健,甚者駁雜不類,如出他手。蓋由當時列國之史,材有厚薄,學有淺深,故不能醇一耳。不然,丘明特為此重複之書。何也?
──《文獻通考》卷一百八十三“經籍十”引

2.關於《國語》的評價

《國語》記諸國君臣相與言語謀議之得失也。
──《釋名·釋典藝》
《國語》一書,深厚渾樸,《周(語)》《魯(語)》尚矣。《周語》辭勝事,《晉語》事勝辭。《齊語》單記桓公霸業,大略與《管子》同。如其妙理瑋辭,驟讀之而心驚,潛玩之而味永,還須以《越語》壓卷。
──朱彝尊《經義考》卷二百九引陶望齡語
吾讀《國語》之書,蓋知此編之中,一話一言皆文、武之道也。而其辭宏深雅奧,讀之味猶雋永。然則不獨其書不可訾,其文辭亦未易貶也。
──朱彝尊《經義考》卷二百九引戴仔語
左氏《國語》,其文深宏傑異,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
──柳宗元《非國語·序》

3.《國語》介紹

《國語》是我國第一部國別史,記載了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到周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間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的一些史實。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故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