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足針療法是用針刺、艾灸或藥物外敷足部一定穴位,用以治療全身疾病的一種方法。《素問•厥論》說:“陽氣起於足五趾之表,陰氣起足趾之里。”足三陰經起於足,足三陽經止於足。足陽明經脈止於足次趾的外側端,其支脈進入足大趾和足三趾;足太陽經脈經足外側赤白肉際,止於足小趾外側趾甲角旁;足少陽經行於足背外側,止於足四趾外側端,其支脈斜入足大趾。足三陰經脈分別受與其相表里的陽經之交,分別起於足大趾的內側、外餾和足底部,上行於足內側赤白肉際、足背和足底等部位。手足三陰、三陽經通過表里經及同名經與足相聯。奇經八脈中陽維脈及陰、陽蹺脈起於足部。說明足與全身臟腑器官通過經脈聯繫起來。同時足也是足三陰、三陽的根部、本部所在部位,其經脈的五腧穴也多分布於足,這些腧穴都可以用於治療頭、面、五官、臟腑、軀幹等遠隔部位的病症。通過長期觀察,人們發現足與整體的關係,如同一個胎兒平臥在足的掌面,頭部位於足跟,臀部朝著足趾,五臟六腑分布在跖面中部。根據這一規律,在經絡、經穴理論基礎上,在足部確定了一些新的穴位,通過刺激這些穴位,可激發人體經氣,以調整臟腑和各部組織器官的聯繫,達到扶正祛邪、治療疾病的目的。
疾病的足針療法
一、內科疾病
感冒
頭痛
偏頭痛
三叉神經痛
中暑
低熱
咳嗽(支氣管炎)
支氣管哮喘
肺氣腫
卒中(腦血管意外)
面癱(面神經麻痹)
眩暈
原發性高血壓
原發性低血壓
神經衰弱
失眠
嘔吐
胃脘痛
慢性胃炎
消化性潰瘍
胃下垂
膈肌痙攣(呃逆)
胃痙攣
腸炎
慢性胰腺炎
胃腸功能紊亂
腹痛
膽囊炎、膽石症
肋間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
冠心病
竇性心動過速
竇性心動過緩
健忘
關節炎-
痛風性關節炎
糖尿病
高脂血症
肥胖症
甲狀腺功能亢進
腎小球性腎炎
尿失禁
癃閉
泌尿繫結石
癲痢
癔症
老年痴呆症
重症肌無力
盜汗
厥證
慢性疲勞綜合徵
便秘
操作方法
一、穴位定位與主治
為取穴方便,將足部按骨度分寸折量,方法如下:足跟後緣中點與2、3趾間連線折為10寸,此線定為正中線。足內、外踝頂點與足底內外緣垂直線折為3寸。足跟部最寬處距離為3寸。足底各趾間與足跟後緣連線平行於正中線,其間隔各為1寸。
足部基礎穴
1.足底部
(1)頭穴:位於足跟下赤白肉際中點處前1寸。主治頭痛、牙痛。
(2)鼻穴:在頭區前1寸,與足跟及頭穴對直。主治急慢性鼻炎。
(3)目穴:在鼻穴外0.6寸處。主治急、慢性眼科疾患。
(4)耳穴:在鼻穴外1.2寸處。主治耳鳴耳聾。
(5)口穴:鼻穴前1寸,與鼻穴對直。主治牙痛、咽痛、扁桃體炎。
(6)喉穴:口穴前0.6寸,與口穴對直。主治發熱、咽炎、扁桃體炎、感冒。
(7)再生:喉穴前0.6寸,與喉穴對直。主治顱內和脊髓腫痛,可鎮痛並改善其症狀,刺激時透向跟腱兩側。
(8)心穴:在再生穴前o.5寸,與再生穴對直。主治高血壓、心衰、喉炎、舌炎、失眠多夢。
(9)肺穴:在心穴旁開1寸、稍後O.1寸處。主治咳嗽、氣喘、胸痛。
(10)安眠:在心穴前0.6寸,與心穴對直。主治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癔病。
(11)胃穴:在安眠穴前0.8寸,與安眠穴對直。主治胃痛、嘔吐、消化不良。
(12)肝穴:在胃穴內側1.2寸。主治慢性肝炎、膽囊炎、目疾、肋間神經痛。
(13)脾穴:在胃穴外側1.2寸。主治消化不良、尿閉、血液病。
(14)膽穴:在肝穴後0.3寸,與肝穴對直。主治膽囊炎、脅肋痛。
(15)小腸穴:在胃穴外1寸、前O.3寸,與肺穴對直。主治腸鳴、腹痛。
(16)前後隱珠穴:前隱珠在湧泉穴前O.4寸,後隱珠穴在湧泉穴後o.6寸,與湧泉對直。主治高血壓、精神分裂症、癲癇、高熱昏迷。
(17)湧泉穴:足底中,足趾跖屈時的凹陷中。主治高血壓、頭頂痛、小兒抽搐、休克、癲癇。
(18)腎穴:湧泉穴旁開l寸,與小腸對直。主治高血壓、精神分裂症、急性腰痛、尿瀦留。
(19)癌根1穴:位於肝穴前1寸,與肝穴對直。對胃、賁門、食管下段腫瘤有鎮痛和改善症狀的效果。按摩刺激時,宜透向湧泉、然谷、公孫、安眠穴。
(20)大腸穴:後隱珠穴向內側1.2寸、後0.2寸為左大腸穴,後隱珠穴外側2寸、後0.2寸為右大腸穴。主治腹痛、腹瀉、腸功能紊亂等症。
(21)公孫穴:第一跖骨小頭前緣赤白肉際處。主治胃痛、嘔吐、燃、消化不良。
(22)膀胱穴:湧泉穴前1寸。主治尿瀦留、遺尿、尿失禁。
(23)生殖器穴:膀胱穴前0.3寸。主治月經不調、白帶、睪丸炎、尿瀦留。
(24)癌根2穴:膀胱穴內側2寸、前o.1寸。對臍以下的內臟腫瘤及淋巴轉移癌有鎮痛和改善症狀的效果。刺激時透向公孫、湧泉、癌根1。
(25)內臨泣:臨泣穴掌側面對應點。主治偏頭痛、脅肋痛、目疾、耳鳴耳聾、發熱等。
(26)內俠溪:俠溪穴掌側面對應點。主治偏頭痛、脅肋痛、目疾、耳鳴耳聾、發熱等。
(27)里陷谷:陷谷穴掌側面對應點。主治急性胃痛、消化不良、精神分裂症。
(28)肛門穴:里陷谷前0.6寸。主治腹瀉、便秘。
(29)內太沖:太沖穴掌側面對應點。主治睪丸炎、疝痛、功能性子宮出血、月經不調、帶下症、痛經、脅肋痛、精神分裂症肝炎、高血壓、目疾等。
(30)里內庭:內庭穴掌側面對應點。主治小兒驚風。
(31)獨陰穴:位於第2趾下橫紋中點處。主治疝氣、月經不調、胎盤滯留。
(32)拇指里橫紋:在足大拇指下橫紋中點處。主治睪丸炎、疝痛等。
(33)癌根。穴:里側肺穴前O.6寸。對食管上、中段與肺、頸、鼻、咽部等腫瘤有鎮痛、解痙、改善症狀的效果。
(34)氣喘穴:在足趾尖端,主治腳氣、足趾麻木、閉塞性脈管炎。
(35)足心穴:位於足心。主治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高血壓病等。
2.足背部
(1)頭痛點:位於足背2、3、4趾趾關節內側赤白肉際處。主治頭痛。
(2)扁桃1:位於足大趾上,伸趾長肌腱內側、跖趾關節處。主治扁桃體炎、流行性腮腺炎、濕疹、蕁麻疹。
(3)扁桃z:太沖穴與行間穴連線的中點。主治急性扁桃體炎、流行性腮腺炎。
(4)腰痛點:第一跖骨小頭外側前方凹陷中。主治急性腰扭傷、腰痛。
(5)坐骨z:位於足背,足臨泣與地五會連線的中點。主治坐骨神經痛。
(6)落枕:位於足背第3、4趾縫端後2寸處。主治落枕。
(7)胃腸點:位於足背第2、3趾縫端後3寸處。主治急慢性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8)心痛點:位於解溪穴下2.5寸。主治心痛、心悸、哮喘、感冒。
(9)腰腿點:解溪穴下o.5寸,兩旁凹陷中,左右共兩點。主治腰腿痛及下肢拘攣疼痛。
3.足內側部
(1)眩暈點:足內側舟骨突起上方凹陷中。主治眩暈、頭痛、高血壓、腮腺炎、急性扁桃體炎。
(2)痛經1:位於內踝高點直下2寸。主治功能性子宮出血、月經不調、痛經。
(3)痛經2:位於足內側舟骨粗隆下方凹陷中。主治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附屬檔案炎。
(4)癲癇點:太白穴與公孫穴連線的中點。主治癲癇、癔病、神經衰弱等。
(5)臂:崑崙穴直上1寸處。主治坐骨神經痛、頭痛、腹痛。
足部新穴組
1號穴:足底後緣中點直上1寸。主治感冒、頭痛、上頜竇炎、鼻炎。
2號穴:足底後緣中點直上3寸、內旁1寸。主治三叉神經痛。
3號穴:足底後緣中點直上3寸(外踝與內踝連線足底之中點)。主治神經衰弱、癔病、失眠、低血壓、昏迷。
4號穴:足底後緣中點直上3寸,外旁1寸。主治肋間神經痛、胸悶、胸痛。
5號穴:足底後緣中點直上4寸,外旁開1.5寸。主治坐骨神經痛、闌尾炎、胸痛。
6號穴:足底後緣中點直上5寸,內旁開1寸。主治痢疾、腹瀉、十二指腸潰瘍。
7號穴:足底後緣中點直上5寸。主治哮喘、大腦發育不全。
8號穴:7號穴外旁開1寸。主治神經衰弱、癲癇、神經官能症。
9號穴:拇指與第2趾間後4寸。主治痢疾、腹瀉、子宮炎。
10號穴:湧泉穴內旁開1寸。主治胃腸炎、胃痙攣。
11號穴:湧泉穴外旁開2寸。主治肩痛、蕁麻疹。
12號穴:足底拇指與第2趾間後1寸。主治牙痛。
13號穴:足底小指橫紋中點後1寸。主治牙痛。
14號穴:小指橫紋中點。主治遺尿、尿頻。
15號穴:踝關節橫紋中點下5分兩旁的凹陷中。主治腰腿痛、腓腸肌痙攣。
16號穴:足內側舟骨突起上凹陷中。主治高血壓、腮腺炎、急性扁桃體炎。
17號穴:踝關節橫紋中點下2.5寸。主治心絞痛、哮喘、感冒。
18號穴:足背第1跖骨頭內前凹陷中。主治胸痛、胸悶、急性腰扭傷。
19號穴:足背2、3趾間後3寸。主治頭痛、中耳炎、急慢性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20號穴:足背3、4趾間後2寸。主治落枕。
21號穴:足背4、5趾間後5分。主治坐骨神經痛、腮腺炎、扁桃體炎。
22號穴:足背1、2趾間後1寸。主治急性扁桃體炎、流行性腮腺炎、高血壓。
23號穴:拇長伸肌腱內側跖趾關節處。主治急性扁桃體炎、流行性腮腺炎、高血壓、結節性癢症、濕疹、蕁麻疹。
24號穴:第2趾的第2關節內側赤白肉際處。主治頭痛、中耳炎。
25號穴:第3趾的第2關節內側赤白肉際處。主治頭痛。
26號穴:第4趾的第2關節內側赤白肉際處。主治頭痛、低血壓。
27號穴:太白穴與公孫穴連線的中點。主治癲癇、癔病、腹痛。
28號穴:足內側舟狀骨突起下後陷中。主治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附屬檔案炎。
29號穴:內踝正中直下2寸處。主治功能性子宮出血、氣管炎、哮喘。
30號穴:足外踝後上方1.5寸。主治坐骨神經痛、腰痛、頭痛。
二、取穴原則與配穴方法
1.按疾病的症狀選穴如頭痛選頭痛點等。對主治作用相同的穴位可以配合套用,如坐骨神經痛可以同時針刺坐骨點進行治療。也可以將具有主治作用的穴位和對症治療的穴位配合使用,如失眠伴有頭痛者,可以選用失眠點配用頭痛點等穴。
2.依據疾病的病位在相應部位取穴如胃痛取胃點等。
3.根據髒象學說辨證取穴如對肝腎不足、肝陽上亢的眩暈,除取眩暈點外,還可以取肝點,配用腎點以滋水涵木。
三、操作方法
一般患者採用仰臥位,兩足伸直,如行灸法可採用俯臥位,將足舉起放平施灸。選用3.3cm(1寸)28~30號毫針以快速進針法刺入,按部位及臨床要求的不同分別採用直刺、斜刺或平刺。強刺激手法(瀉法)將針刺入O.5~1寸左右,進行捻轉提插,得氣後留針20分鐘,每隔5~10分鐘捻針1次。弱刺激手法(補法)將針刺入2~5分深,輕捻轉數次出針,或留針15分鐘。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3~5天。
注意事項
l.足針刺激較強,在針刺前應向患者說明,以防暈針。
2.久病體虛或形體消瘦者,大汗、出血、月經期、貧血、低血壓患者及孕婦,須慎用或不用。
3.沿骨的邊緣針刺時,應注意不要損傷骨膜,並注意避免刺傷血管。
4.注意消毒,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