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大工業
特點 生產方法的改進,在工場手工業中是從實行勞動分工開始的,即以勞動力為起點;在大工業中是從機器代替手工工具開始的,即以勞動資料為起點。所有發達的機器,都由三個部分組成,即發動機、傳動裝置、工具機或工作機。發動機是整個機構的動力,它或者產生自己的動力源,如蒸汽機、內燃機等;或者接受外部某種自然力的推動,如水輪機、風磨等。傳動裝置由飛輪、齒輪、皮帶以及其他各種附屬檔案和聯絡裝置組成。它調節發動機發出的運動,在必要時改變運動的形式,把運動分配並傳送到工具機上。機器的以上兩個部分的作用,僅僅是把運動和力傳送給工具機,使工具機運轉起來,對勞動對象進行加工,按照預期目的製造出某種產品來。工具機是機器的最主要部分,最初的工具機大體上還是手工業者和工場手工業工人所使用的那些工具,所不同的是,現在它們已經不是人的工具,而是機械工具了。人能夠同時使用的工具數量,受到人的器官數量的限制,而工具機同時使用的數量,一開始就突破了這種限制。因而機器生產比手工生產能夠大幅度地提高勞動生產率。機器被普遍採用以後,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發生了重大變化。機器生產改變了勞動過程的技術條件,自然力代替了人力,自然科學被自覺地套用於生產,必須使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機器生產改變了社會勞動的組織和勞動協作的性質。原先勞動者之間的勞動協作,現在表現為機器的協作,大大提高了勞動社會化的程度。
使用機器的直接目的和後果 使用機器給資本主義生產帶來的一個結果,是減少生產單位產品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減少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支出,從而降低了商品的價值。另一個結果,是資本家獲得的剩餘價值大大增加。資本家使用機器的直接目的是節省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獲得更多的超額剩餘價值,以擴大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如果只把機器看作使商品便宜的手段,那末使用機器的界限就在於:生產機器所費的勞動要少於使用機器所代替的勞動。但對於資本家來說,使用機器只是生產剩餘價值的手段,只有當機器的價值小於它所代替的勞動力價值時,才會使用機器。這是資本主義使用機器的特殊界限。超過這個界限,資本家寧可使用手工勞動,也不願使用機器。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機器的使用,給工人階級帶來了一系列的嚴重後果:①使婦女和兒童也加入了僱傭勞動者的隊伍,擴大了資本的剝削範圍。工人家庭的全體成員都直接成為資本的剝削對象,這樣原先成年男工勞動力的價值包括全家的生活費用,現在全家勞動才能得到這種費用。機器使男勞動力貶值,提高了剝削程度。此外,女工和童工參加勞動,嚴重摧殘了婦女、兒童的身心健康,並把大批成年男工排擠出工廠。②機器的使用本來應當成為縮短工作日的手段,但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它卻成為延長工作日的有力手段。同時,大批被機器排擠的失業工人造成勞動力供過於求,形成對在業工人的壓力,使他們不能有力地反抗資本家延長工作日。只是在工人階級的階級覺悟提高和團結起來同資本家階級作長期艱苦的鬥爭以後,資本家延長工作日才逐步受到限制。③進一步提高了勞動強度。資本家一方面提高機器的運轉速度,另一方面擴大同一工人看管機器的數量,這兩種方法都迫使工人在同一時間內支出更多的勞動以創造更多的剩餘價值。緊張而繁重的勞動,嚴重地影響了工人的健康,甚至造成大批工人終身殘廢或過早死亡。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體系內部,一切提高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方法都是靠犧牲工人個人來實現的;一切發展生產的手段都變成統治和剝削生產者的手段”(《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07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一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裡,科學技術迅速發展,機械手、機器人一類自動化裝置在生產中的套用不斷增多,某些國家出現了少數“無人車間”,還要建立“無人工廠”。這些高度自動化的企業,勞動生產率空前提高,產品產量猛增,資本家獲得的剩餘價值也大大增加。但是不能認為自動化機器體系和機器人能夠創造價值。從本質上說,自動化機器體系、機械手和機器人仍然是機器,只是在機器的三個組成部分之外,增加了一個電子計算機操縱的自動控制系統。它仍然是生產工具,是生產的一種物質條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它仍然是不變資本的存在形式。這種自動化機器體系、機械手和機器人不能完全取代人的活勞動,在“無人工廠”里仍然有人在工作,在“無人工廠”的背後,更有大量的人為它勞動。研究、設計、製造這些自動化裝置本身,就要花費大量的人的複雜勞動,其中包括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工人的勞動。當把它們運用於生產以後,還需要有人來控制、監視、調節、維修等等。完全離開人的勞動,自動化裝置仍舊無法運行。總之,機器人的出現動搖不了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和剩餘價值理論。機器、機器人仍然是資本家生產剩餘價值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