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生產
正文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指以資本剝削僱傭勞動為特徵的商品生產。它是私有制基礎上的最發達的商品生產。商品是資本主義社會中最普遍、最大量的現象 資本主義社會的財富,表現為一個龐大的商品堆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受買賣原則的支配。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不但勞動產品是商品,即使不是勞動生產出來的自然物質,如土地、原始森林、礦藏等等也可以成為商品;不但有形的物品可以是商品,連各種無形的東西如一個人的名譽、心靈也可以成為商品。特別是,人的勞動力也成了商品,正是這後一點,才構成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最根本的特徵。
勞動力成為商品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到資本主義企業里去勞動,勞動結束以後得到一定數量的酬勞。表面看來,工人賣給資本家的是勞動。其實不然。他出賣的並不是勞動,而是自己的勞動力。因為勞動是勞動力的使用,只有把勞動力作為商品賣給資本家,資本家才能獲得勞動力的使用權,工人才會給資本家勞動。勞動力或勞動能力,是人的身體中存在的、在勞動過程中發揮出來的智力和體力的總和。它只是在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相分離即生產資料歸資本家所有的社會條件下才成為商品。由於生產資料集中在資本家手中,勞動者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把勞動力當作商品賣給資本家。勞動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樣,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勞動力的價值等於維持工人及其家庭所需的一定量生活資料的價值。勞動力的使用價值有自己的特性,它的實際使用本身即勞動,就是價值的創造過程。勞動力價值和勞動力使用過程中所創造的價值,是兩個不同的量,後者可以大於前者。資本家購買勞動力時所關心的,正是勞動力具有創造超出自身價值即創造剩餘價值的能力。
勞動力成為商品,必然使商品生產普遍化,使資本主義商品生產成為社會生產中占統治地位的形式。這是因為,僱傭工人只能靠出賣勞動力過活,而他們為了維持生活,必須購買生活資料,同時社會上又必須有生活資料作為商品來供勞動者購買。這種情況說明,一旦依靠僱傭勞動進行的生產普遍化,商品生產就必然成為生產的普遍形式。商品生產普遍化了,又會促進社會分工的發展,使商品生產越來越專門化,互相補充的生產過程日益成為獨立的生產過程。這時,資本家從事生產不僅要購買勞動力,而且要以越來越大的規模購買作為商品的生產資料。勞動力成為商品發展到什麼程度,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成為商品也就會發展到什麼程度。資本主義商品生產越發展,那種主要是直接滿足自己需要,而只把多餘產品轉化為商品的舊的生產方式,就越是遭到破壞並發生解體。所以,勞動力成為商品,首先是使商品生產普遍化,然後是使商品生產逐步轉化為資本主義商品生產。
榨取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根本目的 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結果表現為一定量的產品或使用價值歸資本家所有。資本家生產使用價值,並不是為了自己消費,只因為它們是商品交換價值的承擔者。他的產品既然是作為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因此不僅要生產使用價值,而且要生產價值,不僅要生產價值,而且還要生產剩餘價值。如果資本家生產的商品價值同他購買來生產該商品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價值相等而沒有剩餘,他從事商品生產就毫無意義。所以,榨取剩餘價值才是資本家生產商品的根本目的和決定性的動機,是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實質。剩餘價值是僱傭工人生產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自身價值的那部分價值,它的源泉是僱傭工人的剩餘勞動。追逐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動力,資本家生產什麼商品,生產多少商品,都由怎樣才能取得最大限度的剩餘價值來決定。
資本主義私有制和追逐剩餘價值或利潤的生產目的,導致資本家之間相互進行激烈競爭,整個社會生產必然陷於無政府狀態。資本家出售商品實際能得到多少利潤,決定於商品市場價格的高低,而價格高低則受商品供求的影響,但歸根結柢是受價值規律的調節,價格是圍繞著價值而上下波動的。當市場上對某種商品的需求增加時,買方競爭的結果,市場價格會上漲,高於價值,使資本家獲得更多的利潤。這時他便擴大生產,增加供應。隨著供給的不斷增加,又會出現相反的變化,即該商品供大於求,供給者相互之間競爭加劇,結果又使市場價格下跌,資本家獲得的利潤就會減少,甚至無利可圖。這時他便縮小以至停止生產,減少供給。於是,又出現一輪新的供求、市場價格和利潤變動的循環。商品市場價格圍繞著價值上下自發波動的現象,正是私有制下價值規律盲目發生作用的表現,並由此調節著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
資本主義商品生產以大規模生產為前提,它不僅要求一個在廣度和深度上不斷發展的國內市場,並要求打破民族和國家的界限,開拓世界市場,發展國際分工。這一發展過程就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使經濟落後國家淪為自己的工業品銷售市場以及原料和食品供應基地的過程,是已開發國家的資本家階級剝削和掠奪經濟落後國家的過程。
與簡單商品生產的區別和共同點 資本主義商品生產,是在封建社會後期簡單商品生產的基礎上產生的。但兩者又有質的區別。簡單商品生產是勞動者的個人勞動和歸自己所有的生產資料相結合的個體生產,目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則是僱傭勞動者用資本家的生產資料進行勞動的社會化大生產,目的是為了給資本家提供剩餘價值。前者的產品,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只在自己消費以後有了剩餘,才當作商品出賣,目的還是為了換回具有同等價值的使用價值供自己消費。後者一開始就是大量商品的生產,向全社會甚至世界各地出賣,目的是為了實現剩餘價值或利潤。在簡單商品生產中,儘管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之間是有矛盾的,但商品不管能不能賣出去,生產產品的勞動不管能不能構成社會總勞動的一部分,個人勞動產品仍歸自己占有。在資本主義商品生產中,不但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繼續存在,而且勞動產品不歸使用生產資料從事勞動的人所占有,而為資本家占有,即發展成為社會化的生產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了。
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和簡單商品生產又有共同點。兩者都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基礎上,服從社會自發的分工,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價值規律的調節,都會出現貧富兩極分化現象。正因為兩者都是私有制基礎上的商品生產,所以最初的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就是從簡單商品生產者的分化過程中產生的。
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發展過程 在封建社會後期,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就隨著簡單商品生產的發展而萌芽了。它最初仍舊沒有擺脫手工勞動,因此,它的範圍還受到限制,只涉及國民生產的一小部分,發展也比較緩慢。但經過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程以後,封建制生產方式和行會制度加快解體,商業的發展破壞了封建社會的自然經濟,產業革命又為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奠定了牢固的物質技術基礎。這一切,終於使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成為占統治地位的社會生產形式。
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的幼年時期,分散的中小產業資本占統治地位。與此相適應的是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由於商品是作為資本的產品,等量資本要求得到等量利潤。資本在各部門之間的自由競爭以及資本主義的信用制度的發展,促使平均利潤率和生產價格的形成。在新的條件下,商品的市場價格圍繞著生產價格而上下波動,價值規律通過生產價格的形式自發地調節著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19世紀後期,科學技術的變革使機器大工業進一步發展,重工業在社會生產中占了主導地位。生產和資本的集中達到很高程度,出現了壟斷組織。工業資本和銀行資本溶合而成的金融資本占了統治地位。與此相適應的是壟斷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壟斷資本家通過規定壟斷價格等途徑,保證獲得壟斷高額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