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縣

賀蘭縣

賀蘭縣(拼音:Helan Xian),寧夏回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下轄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西漢時置廉縣,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寧夏縣,1941年,更名為賀蘭縣,截止到2013年,賀蘭縣土地面積1599平方公里,轄4個鎮、1個鄉、2個農牧場、1個街道辦事處。2016年賀蘭縣總人口(常住人口)255995人。賀蘭縣位於中國黃土高原西北內陸,銀川平原青銅峽引黃灌溉區中部,西部為山地,東部平原,地勢趨向的基本特點為西南高東北低,自西南向東北呈扭曲面傾斜,整個地域主要由西部山地和東部平原組成,屬於中溫帶乾旱氣候區,黃河入境而過,98%為黃河自流灌溉。賀蘭縣境內有賀蘭山岩畫、新石器時期遺址、古漢墓遺址、拜寺口雙塔、宏佛塔等歷史古蹟和黃河古渡、黃河濕地等自然景觀。2016年,賀蘭縣實現生產總值134.23億元。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賀蘭縣原名寧夏縣,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縣治位於寧夏府城內。

1928年,寧夏道改建為寧夏省,屬寧夏省。

1931年春,將平羅縣賀蘭山東麓的蘇峪口、賀蘭口、插旗口下山地和立崗、清水、通義、丁義4堡及徐合、於祥、桂文、掌信、洪廣、高榮6堡以沙窩為界的東半部,均劃歸寧夏縣;將寧朔縣的豐登、豐盈、楊信、蘆花等堡及賀蘭山東麓的沖石口、大口子、小口子(即滾鐘口)、拜寺口、黃渠口下山坡地劃歸寧夏縣;寧夏縣屬的葉盛、任春、王洪、王太、王全、楊和、魏信等堡劃歸寧朔縣管轄。

1935年,縣駐地遷至謝崗堡(原名謝保堡)。

1941年,因寧夏縣與寧夏省重名,更名為賀蘭縣。西漢時置廉縣,唐、隋時屬懷遠縣,西夏、元時屬定州,明為寧夏衛地,清為甘肅省寧夏府之首縣,民國時期屬寧夏道。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仍屬寧夏省。

1951年將第四區的登南、北塔2鄉及鎮北堡、滾鐘口、沖石口、南水等地劃歸銀川市管轄。此時的5區43鄉如下:(1)第一區,駐金貴堡,轄金貴堡、保家戶、南寨子、潘昶東、潘昶西、保南、通昌西、通昌東、王澄西、漢佐等10個鄉;(2)第二區,駐立崗堡,轄立崗、立崗南、立崗西、立崗東、清水、清水東、通義、王澄、王澄北、通吉、張亮北等11個鄉;(3)第三區,駐常信堡,轄常信、常信南、丁南、丁北、高榮、洪廣、洪廣南、洪廣西、於祥、五渠等10個鄉;(4)第四區,駐習崗堡,轄習崗、得勝、張亮、桂文、徐合、解放、豐登、西佐、西湖等9鄉;(5)第五區,駐蘆花台,轄三渠、蘆花、蘇峪3個鄉。

1954年寧夏省撤銷併入甘肅省,屬甘肅省銀川專區。

1955年10月,撤區並鄉。原第一區各鄉並為金貴、金貴南、漢佐、潘昶、通昌、王澄西等6個鄉;原第二區各鄉並為立崗、立崗西、通義、清水、張亮、王澄、京星等7個鄉;原第三區各鄉並為常信、丁義、高榮、洪廣、於祥等5個鄉;原第四區各鄉並為得勝、解放、習崗、桂文、西湖、豐登等6個鄉;原第五區各鄉並為蘆花、蘇峪2鄉。

1956年6月,將26個鄉合併為12個鄉,即:原金貴、金貴南鄉合併為金貴鄉;原通昌、潘昶鄉合併改名為團結鄉;原習崗、得勝、漢佐3個鄉和王澄西鄉的新勝等8個生產合作社合併為習崗鄉;原豐登、西湖、解放3個鄉合併為解放鄉;原通義鄉和清水鄉惠農渠以東部分合併為通義鄉;原張亮、王澄和王澄西鄉的一部分合併為王澄鄉;原立崗、立崗西、丁義3個鄉和清水鄉惠農渠以西部分合併為立崗鄉;原洪廣、高榮2個鄉合併為洪廣鄉;原桂文、常信、於祥3個鄉合併為常信鄉;蘆花、蘇峪、京星3個鄉保持不變。1957年,習崗鎮改為習崗鄉。

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建立,銀川專區撤銷,屬寧夏回族自治區。1972年,設定銀北地區,賀蘭縣劃屬銀北地區。

1963年從常信公社劃出靠賀蘭山地的3個生產大隊,增置金山公社。

1965年,銀川市的通貴公社劃歸賀蘭縣。1970年,通貴公社劃回銀川市管轄。

1975年,劃歸銀川市管轄。民國初年,寧夏縣轄4區16鄉,鄉下設堡,即:一區,駐金貴堡,轄金貴、通義、通貴、鎮河等4鄉共26堡;二區,駐立崗堡,轄清水、王澄、立崗、習崗等4鄉共22堡;三區,駐掌信堡,轄常信、洪廣、於祥、豐盈等4鄉共23堡;四區,駐蘆花台,轄蘆花、豐登、楊信、賀蘭等4鄉共19堡。1928年,寧夏建省。寧夏縣轄區調整:原轄立崗、清水、通義堡,劃歸平羅縣;蘆花、楊信、豐登、豐盈等堡,劃歸寧朔縣。

1980年,習崗公社城鎮部分析出,組建為習崗鎮。後撤銷所有公社建制,全改為鄉。1985年,金貴、洪廣、立崗3鄉改置為鎮。

1988年2月,撤銷習崗鄉,併入習崗鎮;此時,全縣下轄習崗、金貴、洪廣、立崗等4鎮,潘昶、常信、豐登、通義、四十里店、金山等6鄉和國營金星農場。 (* 資料出處:《寧夏現代政區變遷沿革》,馮茂著,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銀川)

2000年,賀蘭縣轄4個鎮、6個鄉。總人口178458人,各鄉鎮人口: 習崗鎮 44987 金貴鎮 17612 立崗鎮 18811 洪廣鎮 13431 潘昶鄉 16576 豐登鄉 12320 四十里店鄉 13378 常信鄉 15363 通義鄉 10929 金山鄉 4418 南梁台子虛擬鄉 4685 暖泉農場虛擬鄉 4197 寧夏原種場虛擬鄉 1751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10月19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95號)將賀蘭縣的豐登鄉劃歸銀川市金鳳區管轄。賀蘭縣轄4個鎮、5個鄉:習崗鎮、立崗鎮、洪廣鎮、金貴鎮、四十里店鄉、通義鄉、潘昶鄉、金山鄉、常信鄉。

2005年,賀蘭縣轄4個鎮、1個鄉:習崗鎮、立崗鎮、洪廣鎮、金貴鎮、常信鄉。

地理

地質地貌

賀蘭縣位於中國黃土高原西北內陸,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在銀川平原青銅峽引黃灌溉區中部。

地理坐標在東經105°53’~106°36’,北緯38°26’~38°48’之間,東臨黃河,隔河與陶樂縣相望西倚賀蘭山,和內蒙古阿拉善左旗以賀蘭山主峰分界;南與寧夏首府銀川市郊區為鄰,北與平羅縣接壤。縣城習崗鎮距銀川市14公司。

賀蘭縣地勢趨向的基本特點為西南高東北低,自西南向東北呈扭曲面傾斜,整個地域主要由西部山地和東部平原組成。西部賀蘭山海拔1400米以上,其最高峰海拔3566米;賀蘭山東麓海拔1122~1400米,為山前洪積傾斜增原;東部處於銀川盆地的黃河近代沖積平原,海拔1102~1122米,賀蘭山地和銀川盆地直接過渡,形成鮮明的對比。

按照全面三大地勢階梯劃分,賀蘭屬第二階梯。全縣地貌自西向東依次為5個部分;賀蘭山地,山前洪積傾斜平原,河成老階地,黃河近代沖積平原,河漫灘地。

賀蘭山屬陰山支脈,是聳立在賀蘭縣西側的天然屏障。山勢的西南向東北延伸,山地總面積32.7 萬畝,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7.4%。賀蘭山作為重要的地理界限,不但是中國外流區與流區的分水嶺,也是季風氣候和非季風氣候、荒漠草原與荒漠的分界線。它削弱了西北高寒氣流的侵襲,阻止潮濕的東南季風西進,擋住了騰格里沙漠的莽莽流沙,對賀蘭縣農林牧業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賀蘭山主體層巒疊嶂,峭壁聳立,林木蔥鬱,雄偉壯觀。山地陽坡日照長,比較乾燥,山地陰坡日照少,土層厚,雨量充沛,年降水量達420毫米,為林木生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成為寧夏三大林區之一。

山前洪積平原由賀蘭山洪積沖積而成。西至賀蘭山山腳,東至西乾渠約15公里,由西向東傾斜,海拔1122~1400米,面積約32.4萬畝,占全縣土地面積的17.2%。沿山一帶為洪積扇地,扇頂部位礫石累累,地面坎坷不平,草木罕見,洪積扇地以東與沖積平原相接為洪積高階地,地勢較為平緩,土質以砂及砂質粘土為主,間有湖沼及窪地,有的呈龜裂狀鹽鹼灘。現大部分已被金山鄉和國有暖泉農場開發利用。

賀蘭縣西起西乾渠,東到黃河邊的整個東半部,屬於黃河近代沖積平原,分別由黃河積和沖積湖沖積而形成。地勢開闊,地形平坦,海拔在1102~1122米之間,由西南向東北緩慢傾斜,坡降約為1/4000,面積為116.1萬畝,占全縣總土地面積的61.7%。沖積平原地區溝渠縱橫錯落,排灌暢通,草木豐盛,盛產麥稻,是賀蘭縣的農業生產基地。

水文

水文水文

賀蘭縣地年銀川平原中部,黃河入境而過,溝渠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對乾旱的西北高原上這塊綠洲來說,比較豐富的水資源是其一大特點。

黃河從賀蘭縣東南方的金貴鎮入境,由南向北,至東北方的通義鄉出境。境內全長21.25公里,河寬約1200~1600米,水深一般2~6米,最深達成2米,年均徑流量為286.5億立方米,平均洪峰流量為3505立方米/秒。水量充沛,水質良好,平均含沙量為6.54公斤/立方米,最大礦化度每升含762.5毫克。賀蘭縣降水少,年均隆水量約15766萬立方米,形成地表徑流量為零。但地表水比較豐富,由南向北穿過縣境的唐徠渠、漢延渠、惠農渠、第二農場渠和西乾渠五大幹渠,全長112.3公里,年入境總水量13.7億立方米,年灌溉引水量5.6億方,灌溉賀蘭縣幾十萬畝農田。

由於賀蘭山區降水較為豐富,因此位於賀蘭山腳下的金山鄉境內的幾條溝口,均有山泉引入溝口蓄水池,用於灌溉。由於長期灌溉、耕作,古老渠道沿線的地勢較兩側明顯隆起,在脊狀高地之間形成了槽型封閉的窪池,成為水鹽匯集區,形成了串珠似的幾十個大小源泊和下邊鹼沼澤。80年代以來,由於水產養殖業的迅速發展,不少源泊已被改造利用,變湖為塘,建池養魚。賀蘭縣的地下水儲量豐富,潛水調節儲量約為1.28億噸。地下水主要來源於引流灌溉及大氣降雨補給。總體說來,賀蘭縣的地下水埋藏較淺,其埋深又因地形及排灌情況而不同

引黃灌區地下水埋藏較淺,有的地區埋深小於50厘米;金山洪積扇地下水最大埋深達26米。據觀察,影響地下水埋深動態的主要因素是灌溉。春灌開始後,地下水位隨之急劇上升,5、6月達到高峰。秋灌、冬灌停止後,地下水位下降。每年4月上旬,地下水位處於最低點。

野生動植物

森林外,賀蘭縣有28萬畝牧草地。據調查,賀蘭山共有野生維管植物665種,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藥用植物有308種,沙草青、野大豆蒙古扁桃賀蘭山丁香、四合木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 賀蘭縣野生動物主要集中在賀蘭山區,種類多,數量大。據考察,賀蘭山共有鳥類115種,比較珍貴的動物有鹿、獐子狐狸青羊藍馬雞等,有的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在灌區縱橫交錯的溝渠內及黃河中,生長繁衍著多種魚類。 

氣候特徵

賀蘭縣地處內陸,遠離海洋,屬大陸性氣候,按全國氣候分區指標劃分,屬中溫帶乾旱氣候區。

由於經常受到來自西伯利亞冷空氣的侵入,以及賀蘭山地形條件的影響,四季氣溫變化大,冬春季常因冷空氣的入侵而帶來大風和強烈降溫,形成乾冷漫長的嚴冬;夏秋受到東南季風暖溫空氣的影響,形成雨水較多的季節。

賀蘭縣賀蘭縣

根據賀蘭縣的氣候特點,這裡習慣將3~5月劃為春季,6~8月劃分夏季,9~11月劃分秋季,12月至次年2月劃為冬季。由於具體地形條件影響,全縣又可分為3個氣候小區,即賀蘭山寒溫帶氣候區、賀蘭山山前洪積扇氣候區和唐惠漢平原溫帶氣候區。賀蘭縣因地區類型不同而形成氣象之差異。根據賀蘭縣氣象站連續26年記錄資料分析,春季升溫快,平均氣溫在10℃左右;夏季氣溫較穩定,平均氣溫在22℃左右,極端最高氣溫達到36.7℃;秋季降溫較快,平均氣溫8~9℃之間;冬季氣溫持續寒冷,平均氣溫在-9~-6℃之間,極端最低溫度曾達到-27.7℃。

溫差大是賀蘭縣氣溫的一個顯著特點:①年溫差大,氣溫年較差平均為32.4℃。②晝夜溫差大,氣溫日較差平均為13.4℃,最大達到29.9℃。③地區溫差較明顯,賀蘭山氣候區氣溫偏低,山頂部全年無夏季,冬季長達10個月,年均氣溫偏低,山頂部全年無夏季,冬季長達10個月,年均氣溫在-0.8℃以下;平原氣候較為溫和,年均氣溫在7.9~8.6℃之間。賀蘭縣的熱量資源比較豐富。大於或等於0℃的積溫為3753.2℃,大於或等於5℃的積溫為3619.6℃,大於或等於10℃的積溫為3281.6℃,大於或等於15℃的積溫為2629.9℃。主要作物生長期所需熱量基本上均能得到滿足。

物產資源

森林森林

森林資源

森林是賀蘭縣的主要生物資源之一。全縣森林覆蓋總面積為19.87萬畝,覆蓋率為10.5%,其中賀蘭山林地生長著天然林11萬畝。除賀蘭山林地外,賀蘭縣1988年有林業用地13.9萬畝。賀蘭人民歷年來在賀蘭山東麓和引黃灌區累計營造農田防護林、防風固沙林、黃河護岸林、草原防護林、水源涵養林、護路林,以及用材林、經濟林等各種人工林總計約8.87萬畝,主要樹種有楊樹柳樹沙棗樹刺槐榆樹等。

全縣有果園1.8萬畝,果樹類主要有蘋果、梨、葡萄、杏、李子、桃、棗等。漿果類中的枸杞子被稱為“紅寶”,為寧夏“三寶”之一。林業用地中,沿有1.38萬畝未成林和2.2畝無林地。除森林外,賀蘭縣有28萬畝牧草地。據調查,賀蘭山共有野生維管植物665種,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藥用植物有308種,沙草青、野大豆、蒙古扁桃、賀蘭山丁香、四合木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土地資源

賀蘭縣總土地面積按統計局的統計資料為181.2萬畝,按1986年土地詳查資料為188.2萬畝。其中,黃河近代沖積平原有116.1萬畝,占全縣土地面積的61.7%;賀蘭山面積約32.7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17.4%;山前洪積平原面積約為32.4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17.2%;沿未利用的荒地7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3.7%。 


礦產資源

賀蘭縣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炭、磷礦石、白雲岩、石灰岩、芒硝池鹽賀蘭石等。 

煤炭主要產於賀蘭山蘇峪口溝內,行政區劃屬該縣金山鄉,謂蘇峪口煤礦。該礦床原煤變質程度高,屬中高灰分無煙煤,迄今已有200年的開採歷史。該礦煤層分布面積約25平方公,估計遠景儲量為2.3億噸。加上另外2處煤層,賀蘭縣煤的遠景儲量總計約4億噸。

磷礦石是生產農用肥料的原料,礦訂地處賀蘭山蘇峪口溝內,已建礦開採。

礦石可劃分為磷礫岩、砂質磷塊岩、鈣質磷塊岩3種類型。經可選性試驗表明,該礦性低品位膠磷礦,但可選性較好,以制鈣鎂肥及磷銨為宜。礦區已控明工業儲量185.1萬噸,遠景儲量可達1204.7萬噸。蘇峪口溝內還搖籃有建材礦產資源白雲岩礦慶和石來岩礦慶。白雲岩礦石可供生產耐火材料之用,也是生產鈣鎂磷肥的良好材料。該礦儲量大,出露好,易於開採。石灰岩可作水泥原料及治金輔縣原料,也可燒制石灰。礦體規模大,儲量豐富,露頭好,便天露天開採。賀蘭縣豐登鄉馬家灘鹽湖年產芒硝200~300噸,池鹽30~40噸,鹽湖長320米,寬160米,夏季產石鹽,冬季出芒硝,如此延續數十年而不衰,地方土法開採已有數十年歷史。但因鹽湖面積小,礦層薄,不具工業開採價值。

賀蘭石是賀蘭山上一種經區域變質作用而生成的紫紅色夾灰綠色、灰藍色不規劃斑點及條帶的板岩,色澤典雅,質地細膩,硬度適中,可雕性強,是工藝雕刻的上乘原料。用其雕刻的“賀蘭硯”,因藝術性高、實用性強而久負盛譽。賀蘭縣境內之拜寺口溝內有賀蘭石礦層。

人口

總人口1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3.7萬人,占80.8%。有漢、回、滿、土、白、壯等11個民族,其中:漢族占76.1%,回族占23.6%。

經濟

賀蘭縣賀蘭縣

農業

賀蘭縣自然條件優越,境內有唐來渠、惠農渠等五大幹渠穿流而過,引黃河水自流灌溉,土質肥沃,作物豐盛,旱澇保收,可謂“漁米之鄉”。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所產“珍珠米”,蛋白質含量高,色澤光亮,口味醇美,響譽全國。經濟作物盛產甜菜、瓜菜、紅黑瓜籽、蘆筍、枸杞蓖麻、色素菊、中藥材等,種植面廣、品質好、附加值高,具有良好的加工前景。有經果林3萬多畝,年產蘋果、葡萄、桃、李等鮮果9300噸。畜牧業發達,集約經營程度高,已形成生豬、肉牛奶牛家禽棧羊五大畜產品基地,特種畜禽養殖也有所發展。

漁業

賀蘭縣位於銀川平原中部,地勢平坦,引黃自流灌溉,農業灌排水體系完善。這裡湖泊眾多、沼澤連片,自古就是魚類、鳥類的"樂園"。賀蘭縣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漁業資源,綜合開發荒蕪低洼鹽鹼地,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大力發展漁業,使之成為農業經濟中最具發展潛力和最具優勢的產業之一。

工業

賀蘭縣發展工業資源豐富,境內有豐富的煤炭、石灰岩、石英砂、輝綠岩等非金屬礦產資源。毗鄰全國著名煤炭生產基地石嘴山市和靈武市及陝甘寧特大天然氣田。賀蘭縣現有化工、機械、煤炭、冶煉、建材、造紙、輕工、印刷等各類工業企業70家,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5家、集體企業55家、私營企業66家。主要工業產品有化肥(合成氨4萬噸/年、碳銨16萬噸/年、磷肥3萬噸/年)、機製紙(3萬噸/年)、無煙煤(10萬噸/年)、泥(8.8萬噸/年)、矽鐵(3萬噸/年)、精鋁製品(300噸/年),軸承(200萬套/年)、鋼鍬(100萬張/年)等30多個產品,其中面巾紙、矽鐵、軸承、太西煤出口海外。

設施

賀蘭縣處於石嘴山和青銅峽兩大電源之間,電力人均占有量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全縣現日供水能力10000立方米,第二水廠建成後,日供水能力可提高到50000立方米,能充分滿足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用水。

創建於1992年的賀蘭縣馬家寨工業發展新區,位於縣城西南,109國道和石營高速公路兩側,占地1000畝,距首府銀川市僅1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公共設施配套,是興辦工商企業和從事商貿活動的理想寶地。建區以來已興建企業70家,其中三資企業3家,合資企業4家,初步形成了以冶金機電建材服裝修理等行業為主的工商業體系。

商業

市場繁榮,商貿活躍。賀蘭縣地處銀川近鄰,商貿流通活躍,商業網點遍布城鄉。全縣有國有商業5家,集體15家,個體2000家以上;集貿市場6處,總面積15萬平方米;經營品種齊全,與全國60多個大中城市有貿易往來。近年來,代理制連鎖制等先進的行銷方式逐步建立和推廣,促進了商貿向現代化、規模化發展。

教育文化

教育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迅速。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114所,其中普通中學16所,職業中學1所,國小93所,在校學生33475多人。

交通

賀蘭縣交通便利,包蘭鐵路、109國道、石營高速公路、沿山公路四條主要交通幹線穿境而過。本縣工業中心暖泉緊依包蘭鐵路而建。以縣城為軸心的鄉村公路四通八達。縣城距首府銀川火車站和民航新機場分別為20公里和30公里,可直達寶雞、西安、上海、北京、廣州、武漢等地。

旅遊

拜寺口雙塔拜寺口雙塔

拜寺口雙塔矗立在賀蘭山東麓拜寺口溝口(金山鄉境內),始建於西夏,雙塔東西對峙,相距百米,高40餘米,結構相似。

旅遊資源

宏佛塔
宏佛塔

賀蘭縣地處寧夏銀川平原,東臨黃河水、西依賀蘭山,賀蘭旅遊資源豐富,歷史積澱深厚、文化源遠流長,古老的黃河文化、邊塞文化、穆斯林文化和神秘的西夏文化在這裡相互滲透。賀蘭縣境內的賀蘭山東麓、110國道東西兩側有賀蘭山岩畫、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拜寺口雙塔、艾克斯星谷、插旗口鹿盤寺賀蘭山農牧生態旅遊區、暖泉古漢墓群等旅遊景點;中部有“三丁湖”、賀蘭百雀寺宏佛塔、蘭山公園等旅遊景點;東部有黃河沙棗林生態保護區、雲升生態旅遊觀光園通昌南寺、黃沙古渡等。80年代賀蘭山岩畫、拜寺口雙塔、宏佛塔、插旗口鹿盤寺等文化遺址先後被定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90年代中期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進行了旅遊資源開發,1997年正式接待遊客。2000年9月3日賀蘭山岩畫正式接待中外遊客。2001年拜寺口雙塔也正式接待遊客(現由銀川市管理)。2003年艾克斯星谷由艾克斯星谷旅遊實業公司投資開發建設,但由於資金投入不足,在後期,一些旅遊項目停止開發建設。洪廣營沙漠、“三丁湖”,沙棗林等一些生態旅遊資源一直沒有被開發。2004年成立賀蘭縣旅遊外事僑務局以後,我縣的旅遊業取得了顯著成效,尤其是鄉村旅遊業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寧夏賀蘭山農牧生態旅遊區和雲升生態旅遊觀光園這兩個旅遊景區的開發填補了賀蘭縣沒有景區(點)接待遊客的空白。截止2007底共接待旅遊人數3.2萬餘人,旅遊總收入271萬餘元。

北大湖“四水”生態園

北大湖“四水”生態園
北大湖“四水”生態園

北大湖“四水”生態園位於立崗鎮先進村,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毗鄰立崗“2814”漁場,總占地面積1300餘畝,現有養殖水面940畝,是一個以發展名特優新品種和生態養殖為主的股份制漁場。2007年,合作社理事長楊金平對該漁場重新進行規劃設計,大力發展“四水”產業。目前,已投資30餘萬元對池塘進行了清淤改造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共整治高標準精養池塘380畝,大水面生態池塘560畝,新建生產用廠房500餘平方米,硬化道路3公里,在大水面生態池塘上建觀光休閒活動房7座,圍繞大水面四周種植茭白8000株,種植觀賞藕240畝,主養草魚560畝,主養黃河鯰60畝。

今後,漁場將逐步對環境進行綠化美化,打造賀蘭縣北大湖“四水”生態園的品牌,以吸引更多的游釣業客戶到該漁場進行觀光休閒垂釣娛樂,使漁場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協調發展。

新民樂園

新民樂園位於賀蘭縣洪廣鎮高榮村3社,北臨高洪公路,建於1985年,目前養殖面積1600餘畝。引進黃河鯉、團頭魴、黃河鯰等優質魚類親魚16000公斤,引進黃河鯰大規格魚種20萬尾,引進傻鯽、浦江一號、優質草魚種6000公斤。“水中養殖、水上養禽和觀光休閒餐飲娛樂”為一體的高標準現代生態漁業旅遊觀光園歡迎您。

大夏光明農家樂園

大夏光明農家樂園位於賀蘭縣常信鄉四十里店村,東鄰109國道,開挖高標準精養池塘130畝。2007年,投資280萬元,利用本漁場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進行二次創業,並為之命名“大夏光明農家樂園”。現已對漁場現有的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和完善,已開挖高標準垂釣池三個,並對園區進行綠化、美化;目前,一個集休閒、垂釣、餐飲、娛樂為一體的漁場已初見規模。歡迎你到大夏光明農家樂園去真正體會“吃農家飯、住農家屋、乾農家活、玩農家樂”的樂趣。張茂功農家樂

張茂功漁場位於賀蘭縣常信鄉四十里店村九社,東距109線300米。地理位置優越。現在已擁有池塘250畝,飼養了70隻羊、10頭牛。2007年,投資100萬元,建設標準垂釣池、涼亭、垂釣設施、依託自家農舍搞餐飲娛樂等旅遊接待項目。

釣魚湖現代生態養殖示範園

賀蘭縣釣魚湖現代生態水產養殖示範園區,總占地面積1500畝,是在原縣機磚廠取土後,形成的撂荒地的基礎上,由企業投資建成轉包給農戶進行養殖生產的生態養殖示範園區。

示範園區開挖建成大水面節水生態型水產品無公害標準化養殖基地500畝,建設高標準精養池塘200畝,主要養殖品種有團頭魴、草魚、鯉魚。園區建設橋涵一座、道路硬化1公里、種植槐樹、垂柳、沙棗樹、臭椿共3500株。

2007年開挖100畝精養池塘,建成觀光休閒活動房屋24間,並進行園區綠化、美化。該園區主要開展集“水中養殖、水上種植、水上觀光、水上垂釣和餐飲娛樂”於一體的現代漁業園區。

張茂功農家樂

張茂功農家樂
張茂功農家樂

張茂功漁場位於賀蘭縣常信鄉四十里店村九社,東距109線300米。地理位置優越。現在已擁有池塘250畝,飼養了70隻羊、10頭牛。2007年,投資100萬元,建設標準垂釣池、涼亭、垂釣設施、依託自家農舍搞餐飲娛樂等旅遊接待項目。

立崗鎮通伏村張學仁漁場

張學仁漁場位於立崗鎮通伏村,東靠黃渠,西依通吉公路,現有標準魚池110多畝,2007年在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政策引導下,積極發揮漁場資源優勢,狠抓漁業第三產業結構調整,投資100多萬元新建休閒娛樂餐飲娛樂中心400平米,大力發展“四水漁業”和休閒垂釣、觀光旅遊、餐飲娛樂及農家樂旅遊項目。

兆豐生態漁業園區

賀蘭縣兆豐生態漁業園區,位於習崗鎮桃林7社,寧夏水產研究所試驗基地南側,西距109國道1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交通條件十分便利。園區總占地面積2000餘畝,其中養殖面積300畝,2007年,園區以觀光休閒、餐飲娛樂設施和垂釣池建設為主,投資800萬元,改造大水面池塘150畝,建成休閒餐飲娛樂活動中心8800平方米。主要承接鄉村旅遊、大型會議接待,可容納300人同時就餐。

城市榮譽

★國家衛生縣城

★國家園林縣城

★全國文明縣城

★全國體育先進縣

★全國商品糧基地

★西部第一漁業大縣

★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縣

★銀川市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

★全國水利建設先進縣

★自治區新農村建設先進

★西部四季綠色蔬菜之都

銀川市行政區劃

銀川市面積9579平方千米,人口133萬人(2003年)。
興慶區面積768平方千米,人口39萬人。郵編750001。區人民政府駐北京東路
金鳳區面積 290平方千米,人口13萬人。郵編750011。區人民政府駐黃河東路789號。
西夏區面積 987平方千米,人口20萬人。郵編750027。區人民政府駐懷遠東路
靈武市面積4639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郵編750400。
永寧縣面積1295平方千米,人口20萬人。郵編750100。縣人民政府駐楊和鎮
賀蘭縣面積1600平方千米,人口18萬人。郵編750200。縣人民政府駐習崗鎮

寧夏回族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縣
銀川市興慶區 | 西夏區 | 金鳳區 | 靈武市 | 永寧縣 | 賀蘭縣
石嘴山市大武口區 | 惠農區 | 平羅縣
吳忠市利通區 | 青銅峽市 | 鹽池縣 | 同心縣 | 紅寺堡開發區*
固原市原州區 | 西吉縣 | 隆德縣 | 涇源縣 | 彭陽縣
中衛市沙坡頭區 | 中寧縣 | 海原縣
註: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